《少年維特的煩惱》:獻給那些因愛而不得而痛苦的人

現代出版社 發佈 2022-09-17T17:20:35.845392+00:00

《少年維特的煩惱》中讓人驚訝的是,隱藏在每一層的故事既不會相互干擾也不會相互矛盾,而是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你可以像剝開一層一層的洋蔥皮一樣享受閱讀它的樂趣,也可以將它作為一個故事來欣賞。

《少年維特的煩惱》中讓人驚訝的是,隱藏在每一層的故事既不會相互干擾也不會相互矛盾,而是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你可以像剝開一層一層的洋蔥皮一樣享受閱讀它的樂趣,也可以將它作為一個故事來欣賞。


是「痛苦」而非「悲傷」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知名度不亞於《德米安》的德國小說。但是,在韓國卻被翻譯成了《少年維特爾的悲傷》這個有點誤譯的書名。

這部出版於1774年的古老小說的德語原名是Die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如果將它直譯成韓語的話,就成了《少年維特額的痛苦》。首先,從實際發音來看,「Werther」這個名字按照韓國國立國語院的外來語標記法中「尾音的『r』和『-er[∂r]』需要寫作『額[∂]』」的規範,翻譯成「維特額」才是對的。此外,「Leiden」一詞是「痛苦」的意思,如果按照原書名正確翻譯的話,也應該翻譯成《少年維特額的痛苦》。但是這本小說的書名是如何被翻譯成《少年維特爾的悲傷》的呢?

大概「維特爾」這個翻譯是受到了外來語標記法被創建之前慣用的日語式標記習慣的影響,而「悲傷」這個翻譯也許是依照了英語的翻譯(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這部小說也曾被翻譯成《少年維特爾的憤怒》《少年維特爾的苦惱》等,這似乎是受到了日語翻譯(『若きウェルテルの悩み』)的影響。考慮到在韓國較為缺少德語譯者的時期,也曾出現過將德語作品的英語譯本和日語譯本進行再翻譯之後出版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書名的誤譯了。

但不管怎樣,《少年維特爾的悲傷》這個書名無疑是一個受日語式標記法和英語翻譯雙重影響的令人困惑的譯名。萬幸的是,以《少年維特額的痛苦》這個正確的翻譯出版的譯本正在陸續出現,因此熟悉卻是誤譯的《少年維特爾的悲傷》也許會逐漸消失。當然,改變「維特爾綜合徵」的概念,或是改編自歌德作品的音樂劇和歌劇名字中的「維特爾」,似乎需要更多的時間。

依然充滿魅力的、250多年前的愛情小說

這個誤譯的書名之所以能流傳如此之廣,大概是因為這部小說長期以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因此書名才能夠如此清晰地留在他們的腦海中。以我為例,在給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上的幾門公共選修課上也在讓學生們讀這本小說,事實上很多學生的讀後感中都寫了「有意思」。這是相當令人驚訝的,因為《少年維特的煩惱》寫於250多年前,是創作於韓國歷史上朝鮮第21代國王、思悼世子的父親英祖統治時期的「愛情小說」。

一個已經習慣了電視劇、漫畫、動畫片、電影等中出現的各種「狗血」愛情故事的現代年輕讀者,竟然會認為這樣一部寫於250多年前,講述一個男人因無法忍受單相思的痛苦,最終結束自己生命的故事很有意思,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作為一部寫於250多年前的小說」。因為開始閱讀這部小說時,沒有抱以太大的期待,先入為主地認為它可能很枯燥乏味且內容老套,所以實際閱讀後會覺得「作為很久以前的小說」來說,相當有趣。

不管怎樣,這樣一部古老的小說至今仍能吸引年輕讀者,甚至被改編成頻繁上演的音樂劇且受到觀眾們的喜愛,這讓我不禁懷疑這部小說是否具備某種有別於其他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

在讀學生們的讀後感時,也會注意到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之間存在的細微差別。在低年級學生們的讀後感中,經常會出現「至於為了愛情而自殺嗎?」這種表達詫異的疑問;而在高年級學生的讀後感中,卻可以發現「我對維特的絕望和死亡深表同情」這類感想。

用情感經驗閱讀古典文學

前面,我們研究了有關作家、作品和時代的信息,是如何在理解和解析作品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這些信息雖然可以成為關於作家或是時代的知識,但有時也可以成為情感經驗。讓我們來讀下面這首詩:

我當然知道:這麼多朋友死去

而我倖存下來純屬運氣。但昨夜在夢中

我聽見那些朋友說到我:「適者生存。」

於是我恨自己。

這是德國著名劇作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所寫的詩《我,倖存者》(Ich, der überlebende),它還有另一個為人所知的名字《倖存者的悲傷》。僅從詩本身的內容來看的話,很難明白這首詩到底在說什麼,但如果知道這首詩是在納粹統治時期(1933—1945),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39—1945)寫成的,那麼這短短的六行詩看起來就完全不同了。

詩中的「我」是一個反抗納粹的戰士,有幸在一次戰役中獨自倖存下來。一起並肩作戰的同志都犧牲了。那麼,倖存對詩中的「我」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嗎?即使知道同志們都會為我的倖存而高興,但是我能同樣為獨自倖存的事實而感到高興嗎?布萊希特僅僅用三句簡短的語言就很好地描述了,因活下來反而感到絕望這種相互矛盾的狀況。

到這裡,想必只要是知道這首詩寫作時期的歐洲時代形勢,任何人都能夠理解詩的內容。但如果是親身經歷過類似情況的人去讀這首詩的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如果聽說一起參加示威遊行的學弟或學妹被武裝警察逮捕並以違反《集會示威法》的罪名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又或是聽到那個在示威遊行途中被催淚彈擊中的朋友失明,更有甚者目睹學長被抓走之後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被送回來,如果是經歷過這些的人,會怎樣讀這首詩呢?

事實上,《倖存者的悲傷》這首詩曾在20世紀80年代被廣泛閱讀,當時在韓國這片土地上,以無數年輕人的犧牲和眼淚為代價推動的民主化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這首詩讓許多人在心中灑下了滾燙的淚水。一同奮戰的朋友、學長和學弟學妹或受傷或犧牲,卻只有自己安然無恙,因此而感到羞愧、痛苦和惋惜的情感,在讀這首詩時被重新喚醒,讓他禁不住淚如雨下。雖然現在仍然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難題,但是生活在和平時代的年輕讀者們,在閱讀布萊希特的詩的時候,很難體會到那些經歷過棍棒、盾牌、催淚彈的80年代年輕人一樣的感情。

觸動人類共通的情感

對一部文學作品的理解,可能會因讀者的經驗不同而完全不同。《少年維特的煩惱》也是如此。讀過《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大學高年級學生們,之所以能夠更容易地對維特的絕望和痛苦產生更深的共鳴,是因為他們有可能比低年級的學生經歷過更多單相思的痛苦。也正因為這樣的經歷,很多看過《少年維特的煩惱》並深受感動的人,都會將「因為我也經歷過單相思」作為受感動的原因。

那麼,創作這部作品的歌德呢?難道他只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憑藉編造的故事就能觸動那些經歷過單相思痛苦之人的心嗎?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歌德的確是個出色的講故事的人,但能讓《少年維特的煩惱》成為一部超越時代的偉大小說,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部情節有趣的愛情小說。歌德的作品之所以至今能夠給全世界無數讀者帶來感動的原因在於,維特的故事源於歌德自身的經歷,具有真實性。

這種真實,讓所有曾經陷入過愛而不得痛苦的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讀者產生了共鳴,帶給他們內心以巨大的震撼。寫於1774年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之所以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被奉為經典名著,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是因為這個愛情悲劇觸動了「單相思」這個人類共通的情感。

然而,這部在歌德二十五歲出版的小說至今仍被奉為傑作的原因,不僅僅是這一點。無論單相思的情感被描寫得多麼真實,都不足以讓這部小說能夠引起整個歐洲的劇烈反響,而被稱為「18世紀最大的媒體韻事」。當時的年輕人將這個苦惱纏身的青年尊為自己的理想代言人,而且後世之人之所以將這部小說評價為代表這個時代的小說,也不僅僅是因為《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優秀的愛情小說。

和《德米安》一樣,在小說的情節背後,隱藏著一些超越了單相思悲劇故事的東西。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探索它吧。

本文選自《當我們彷徨又自由:德國文學通識講義》

本書主要解析了四位名家的五部名著,分別是德國作家黑塞的《德米安》和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以及奧地利作家霍夫曼斯塔爾的《第672夜童話》和卡夫卡的《變形記》《鄉村醫生》。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如何正確閱讀經典和享受經典的方法,進而幫助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經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