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不是人,他是一個時代

太行文旅 發佈 2022-09-20T07:46:14.136506+00:00

全球華人都有一個炎黃子孫的共識,然而許多人對「炎黃」的概念卻不是那麼很清楚,認為「炎」和「黃」分別代表的炎帝和黃帝是並列的兩個老祖先,事實上黃帝是一個人,而炎帝卻是一個時代。



全球華人都有一個炎黃子孫的共識,然而許多人對「炎黃」的概念卻不是那麼很清楚,認為「炎」和「黃」分別代表的炎帝和黃帝是並列的兩個老祖先,事實上黃帝是一個人,而炎帝卻是一個時代。

炎帝從屬神農部落,很長期時間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神農部落起源於陝西,但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所教授劉毓慶先生卻指出:「炎帝(應是神農)發祥於太岳、太行之野」。劉毓慶先生說,在《山海經·北山經》以「太行之山」的群山中,有座陸山,姜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這是見於文獻最早的有明確方位記載的姜水,少說比酈道元記載的陝西姜水早八九百年。此「姜水」與同在一經中,發源於「發鳩三山」的漳水的流向是完全相同的。並且此「姜水」同時還可以叫作「郯水」(見《山海經》郭璞注),而「郯」字在金文中作「炎」。由此看來,在上古時代的太行、太岳之間亦有水曰姜水。劉毓慶先生認為:所謂神農以姜水成,應該指的是晉東南的姜水,而不在陝西。

遠古的太行山地區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頻繁的地殼活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進時退。當海水退去時,這裡的沼澤廣布,氣候溫暖潮濕,生長著茂密的森林。而一次一次的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然後出現華北大平原斷裂,形成太行山東部陡峭,西部徐緩的地貌形態,而恆亘於西部的太岳山脈北連太行,南接中條,群山交匯,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型的上黨盆地。盆地中幾條河流衝擊而成的土地,不僅為神農及其部落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資料,而且為其發展農耕文明創造了基本條件。

神農始於古上黨,其在漁獵遊牧中逐漸育五穀。與此同時,神農氏以上黨為大本營北上南下,估計其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其活動範圍大約有今湖南、湖北、廣東、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區,直至到達今越南國乃至海洋。《竹書紀年》曰:「神農馳於中國,於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湯谷,西至三危」,所到之處「莫不服其化」。

神農之世是一個是漫長的區間,這個區間是承襲伏羲世而來,並且早於炎帝。在中國漢以前的先秦古籍中,神農和炎帝是分開來講的,並沒有「炎帝和神農氏」這一提法。然炎帝畢竟和神農同屬一個部落,並且炎帝是繼神農的部落首領之位,「炎帝」、「神農」這兩個稱呼經過人們對其共處、同尊和合併三個階段,終於合二為一。

「炎帝神農氏」之語最早始見於成書秦漢之際的《世本·帝系》,到了西漢末期劉歆在《世紀》中以「以火承木,故為炎帝;教民耕種,故天下曰神農氏」之語再次將炎帝和神農明確聯繫在一起,東漢末王符在《潛夫論·五德志》中則明確指出神農為世號,炎帝為身號。而真正將炎帝和神農合一的則是鄭玄等人,鄭注《月令》曰:「炎帝神農也」;注《禮記·祭法》曰:「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烈山氏」。在這裡,他不僅合併了炎帝和神農,而且合併了烈山氏。

神農氏部落共傳九帝十七代,統治天下五百三十年(公元前3242年至公元前2713年)。

神農姜石年,又號烈山氏,公元前3242年至公元前3123年在位一百二十年(還有一百四十年之說,不過都讓人難以全信),初都陳(今河南淮陽市),後遷都曲阜(今山東曲阜市)。其父公孫少典是伏羲風姓時代第七代赤帝祝融氏即帝柱的第十七代裔,因功封有熊國(今河南新鄭縣),娶有嬌氏女名安登為妃,生二子:長子即神農姜石年;次子襲封熊國,以父字為氏,姓少典氏,下傳十七代至黃帝軒轅於公元前2712年登基稱帝。

炎帝是神農的後裔,《漢書·郊祀志》李奇註:「炎帝,神農後」。第一代炎帝姜臨魁是神農的玄孫,在部落里擔任火師,即掌管用火的大師。開始用火,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人類生活的巨大變革。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分別代表了神農氏之前人類用火的三個階段。神農部落在先輩自然用火、人工鑽木取火的基礎上,發展為放火燒山耕作。「炎」意為烈火熊熊的山,又因山上山下都是火,故稱為「炎」。姜臨魁作為部落里掌管用火的頭領,人們就為他取名「炎」,成為部落的接班人後就稱「炎帝」。

清代增補《資治通鑑》載:神農「在位一百四十年,崩於長沙之茶鄉(今湖南炎陵縣),傳八世,至榆罔而亡」。

神農氏去世後,他的玄孫姜臨魁被推舉繼位,主持部落事務,是為第一代炎帝,公元前3122年至公元前3043年在位八十一年;

第二代炎帝姜承,臨魁曾孫,公元前3042年至公元前2983年在位六十年;

第三代炎帝姜黎,姜承之弟,公元前2892年至公元前2953年在位六十三年;

第四代炎帝姜明,姜承之孫,公元前2952年至公元前2904年在位四十九年;

第五代炎帝姜宜,姜明之子,公元前2903年至公元前2859年在位四十五年;

第六代炎帝姜來,姜宜之子,公元前2858年至公元前2811年在位四十八年;

第七代炎帝姜哀,姜來之子,公元前2810年至公元前2768年在位四十三年;

末代炎帝姜榆罔(又名參盧),姜哀曾孫(哀生里,里生節莖,節莖生克和戲,克生榆罔),公元前2767年至公元前2713年在位五十五年,其中公元前2722年至2713年為軒轅氏攝政之十年。

神農部落初始於古上黨,到了第四代炎帝姜黎時期,他們以今長治縣的黎嶺為中心建立了耆國,將炎帝在上黨時期的活動推向一個歷史性的高朝。據有關專家研究,建立耆國的是第四代炎帝姜黎之子。姜黎是第三代炎帝姜承之弟,公元前2982年至公元前2953年在位,其子以父子為氏,受封耆國。姜黎選定在黎候嶺(又名羊頭嶺,今山西長治縣城西北之黎嶺)作為國家中心,而適於種植的羊頭山、老頂山在黎嶺的一南一北,相距30公里,遙相呼應,堅挺地承載起了炎帝這位中國第一位農民領袖初創的耕種文明。炎帝建立黎國後,種植業越來越發展,人們安居樂業。據有關專家考證,炎帝建立的黎國並非僅指上黨,其強盛時範圍包括今長治市、晉城市兩個行政區域外,還包括周邊河北省西南部、河南省東北部、晉中、晉南等鄰近省市的一部分地帶。

當傳至第八代榆罔(公元前2767年至公元前2713年在位五十五年)時,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原因吧,黎國及其炎帝部落勢力開始走向衰落,而蚩尤的「九黎國」趁機崛起,榆罔被排擠出中原,遷都涿鹿(今河北涿鹿)。

榆罔在位的最後十年,有熊氏的部落勢力也逐漸增強,諸侯共推有熊氏部落的軒轅(因其曾居於今河南新鄭西的軒轅之丘,故稱軒轅)攝政。公元前2713年,攝政的軒轅在歷史上著名的阪泉之戰中打敗蚩尤,取得勝利,失勢的榆罔被迫「禪讓」的方式讓位軒轅。就這樣,炎帝時代結束了。《史記補三皇本記》曰:「炎帝神農氏------立百二十年崩,生帝哀,哀生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

追根尋源,軒轅氏是炎帝的後裔。炎帝神農之弟少典氏襲封有熊國,下傳十七代為姬姓始祖軒轅氏,並且軒轅氏在第八代炎帝榆罔執政的最後十年擔任攝政。然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中,炎帝政權終於被後起之秀軒轅氏取代了。軒轅氏之所以被各諸侯部落共同尊稱為「黃帝」是因為軒轅氏所在的有熊氏部落起源於陝甘之交的黃土高原,長期居於黃土中央地帶,故又稱為黃部落,「黃帝」即「黃土地之帝」的意思。取得政權的黃帝將末代炎帝降封於「潞」,「潞」地就是現在的山西潞城市一帶。《路史》載:「軒轅氏興,受炎帝參盧禪,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

這也就是說,出於統治的需要,黃帝對他的前任炎帝的要求就是安分守己地祭祀祖先之靈。「參盧」是末代炎帝榆罔無疑,關於「先塋」有古文獻指出就是高平莊裡村的炎帝陵,更多的後來者也人云亦云。

其實這裡有個疑問,如果說「先塋」就是高平莊裡村的炎帝陵,那麼高平並不在「潞」地,並且離潞地160多里;要知道,在交通條件基本不具備的遠古時期,這樣的距離也比較遠的。再者,如果說「先塋」就是指高平莊裡村的炎帝陵,黃帝完全為了榆罔祭祀祖先的方便將榆罔封之於「澤」。這樣推理,「先塋」就應該在潞地,具體位置就在老頂山下。

關於老頂山下的炎帝陵有碑文為證,1987年長治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通古碑,此碑系明萬曆三年(即1575年,高平炎帝陵立碑時間也為明萬曆年間)立《重修九天聖母廟殿記》碑,現存於老頂山神農廟,青石質,上書:「┉┉寒泉谷滴,松柏蒼然,是誠鐘山之秀萃,萬峙之靈者矣。因而神農封於此山之下,以享其祭。

」雖然碑文不全,但「寒泉谷滴」應該指的是老頂山上的「古寒泉」和「滴谷寺」,細心的人完全從最後一句里就可以捕捉到炎帝被葬於老頂山下的信息。另外,《潞州志》(明)中有老頂山下有埋葬有炎帝的文字,據該志中《重修神農廟》文曰:「世傳帝嘗百穀於茲,故因以名。當其勝,殿宇儼赫,為佛氏居。傍有廟狹隘,指為帝寢。」這裡的神農廟指的就是老頂山上的滴谷寺,而離其不遠的「狹隘」有「帝寢」。何為「帝寢」?在古代就是帝王的陵墓,而神農廟附近的「帝寢」當然就應該是「炎帝陵」了。

炎帝是一個時代,是一個從漁獵到農耕的時代,是一個典定中華民族古老農耕文明的時代。

炎帝是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從上黨的姜水開始,歷時530年,以榆罔改封於上黨的潞為標誌而結束,並且有兩代炎地分別葬於潞澤兩地。

從考古角度講,這一時期處於仰韶文化晚期至河南龍山文化早期之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