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子大叔首次提出,「女媧」是艘太空船

翔子大叔神話推理師 發佈 2022-09-21T07:10:35.346557+00:00

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神話之母,相傳成書於東周時期,中國的上古神話幾乎母版都來源於山海經,女媧的名字最早也出現在山海經,而在山海經里提到女媧的地方其實只有唯一一句話。

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神話之母,相傳成書於東周時期,中國的上古神話幾乎母版都來源於山海經,女媧的名字最早也出現在山海經,而在山海經里提到女媧的地方其實只有唯一一句話。《山海經大荒西經》原文如下:「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這句話,很難與造人聯繫上,對吧?有人非常勉強地解釋為:有十個人,從女媧肚子裡生出來,他們生活在一個名叫栗廣的原野上,他們就在大路中間攔斷道路而居住。大家注意,即便這種牽強的解釋過得去,但這裡有個邏輯問題,那就是這裡的女媧身體造人和後來傳出的女媧用泥土造人故事也是有矛盾的,那,你選擇相信哪一種呢?

好,同樣是這句話,我們嘗試用史前科幻的角度來解讀:有十個神,從女媧這個飛行器的「艙」里出來,他們都是神,他們在一個叫栗廣地方橫道停放。注意一個細節,「橫道而處」,這樣的表述一般指的是物體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會用來描述一個人,人是不會持續停留在一個地方保持不變狀態的。

接下來時間來到戰國,屈原《楚辭.天問》,「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到這裡也沒有提到泥土造人,有人把這句話與造人聯繫上的是這個「化」字,解釋為「媾合、交合」,也就是女媧每天要多次與人交合造人,為證明這個論點還用引母系氏族女尊男卑的特點來佐證,我不知道您認不認同這種解釋?反正我不認同。後來的東漢《說文解字》也有類似描述:「媧,古之聖女,化萬物者也。」其實這裡的「化」應該和交配沒有關係,解釋為「變化」的神通可能更合理。東晉郭璞注山海經時就說了「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好,注意,到這裡也沒有提到泥土造人。

同樣是這句話,我們再嘗試用史前科幻的角度來解讀:「這個飛行器,人面蛇身(機頭像人臉,機身像長龍長蛇),裡面物產非常豐富,不斷有稀奇古怪的東西從裡面「生」出來。這艘船經常移動,而且有很多外設輔助設施比如通訊裝置、起落裝置、燈光系統等等給人感覺像變形金剛一樣經常變化。

時間來到西漢,《淮南子·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媧所以七十化也。」這句話被很多人與女媧造人聯繫上,解釋為:「女媧造人時,其他神靈都來幫忙進行組裝,黃帝給人陰陽之氣,上駢給人五官,桑林給人軀體,他們幫助女媧可以組裝出不同的人」。也有人把最後一句翻譯為「女媧經過七十次嘗試終於成功了」。注意,這裡依然沒有泥土造人。

當然,咱們還是按照史前科幻角度,嘗試解讀一下:有黃帝、上駢、桑林等神人在給女媧輸送能源和能量、操縱和維修女媧保障其正常運行,這就是為什么女媧這個飛行器能變化多端來去自如的原因。這句話其實也在進一步解釋以上《淮南子》、《楚辭》等幾個記載里提到的,女媧有變形金剛一樣「七十化」的原因。

哦,對了屈原的《楚辭.天問》裡,還有一句提到女媧的話非常關鍵:"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有專家解釋為屈原也在疑問"女媧作成了別人的身體,她的身體又是誰作成的呢"。總感覺這是為了穿鑿女媧造人硬附會上去的。更合理的解釋恐怕應該是「女媧有著特殊形體,是誰將她製造成這樣,又是誰在操縱(匠,將,降)她呢?」

接下來,時間來到800年以後的北宋,終於迎來了女媧造人故事的高光時刻。《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這句話意思是:女媧用黃土塑造人,但工作繁重,力有未逮,於是用繩子在泥潭中抽打,濺起的泥點就成了無數人類。這才是女媧泥土造人傳說的最早出處。

雖然今天翔子大叔用文字推理女媧可能是一種具有生命科學實驗和製造功能的飛行器,但我們必須保持對創造我們生命和靈魂的神的敬畏。人類無論是哪個神造的,是怎麼造出來的,只要人類新生生命是從這裡面誕生的,我們都仍然可以把他們叫做女媧,解讀為「女媧造人」,這種提法沒有問題。

最後,可能會有朋友問,你說女媧可能是種飛行器,那後來補天的女媧又是什麼呢?翔子大叔只能回答,目前資料不足暫時無法推理,但是可以提一個問題:如果真是有補天的事實,從常識來解讀,您覺得一個神通廣大的生物個體在天上飛來飛去完成一個超級航天大工程的可能性大呢,還是一種大型飛行器的可能性更大呢?

以上就是這一期的內容,翔子大叔首次提出了「史前科幻」的概念,以上就是用嚴肅科學的態度以史前科幻的角度解讀的遠古神話,您覺得有意思的話點個讚,歡迎多多留言討論。您提出線索,我幫你推理。再見!(純屬推理故事,敬請獨立思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