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語中用得最多的一個古漢語詞彙

崧山細流 發佈 2022-09-23T08:28:58.619077+00:00

彝族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中原,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有中原族群為了逃避戰爭,或因戰敗,舉族遷入西南的深山裡生活。

彝族古稱夷族,來源複雜,分布地域極廣。彝族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中原,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有中原族群為了逃避戰爭,或因戰敗,舉族遷入西南的深山裡生活。與西南土著雜居,帶來了中原的文化及生產技術。

按基因分析,西南彝族的O系(漢族)基因占比約60%,接近中原漢族,與漢族分離的時間約在4500年前,即五帝時期。

從語言學方面,彝語支屬於漢藏語系,也是漢語的親戚。由於發展較慢,今天的彝語裡仍然保留了很多的古漢語詞彙。今天介紹最常用的一個:

彝文典籍里,成都叫能沽洛姆(落嫫)、宜賓叫尼茲洛姆(落嫫)、大理叫點蒼洛姆(落嫫)、晉寧叫德晉洛(落)。方框裡加一點就是彝文「落」字,代表「城裡」,或環壕以內。比漢字的「城」還要形象。發音還是「落」。

洛就是「落」,「村落」的意思。漢人叫「村」,夷人叫「落」。漢族古代的村鎮也是叫「落」的,比如聚落、村落。搞不懂古代那些翻譯的人,為什麼弄個「洛」字出來混淆視聽。因為「落」字的發音及意思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只不過漢族的詞彙發生了變化,彝族發展慢,反而保留了古漢語的發音。

「落」字還有一種翻譯,就是「龍」,因為「龍」在彝語裡發音為「洛」,所以有的地方用「龍」來代表「落」(村)。比如雲南嵩明縣。

《嵩明縣地名志》中記載有嵩明十二龍:矣納龍、矣賞龍、阿古龍、木叢龍、七叢龍、太平龍、波化龍、烏雲龍、查白龍、老沙龍、阿達龍、奎化龍。旁邊地區還有易隆、達龍、匡郎等。

嵩明十二龍中有一個阿古龍。阿古是在彝語裡是「螺螄」的意思,阿古龍就是螺螄村。聽熟人說,阿古龍那裡有一座螺螄山。也難怪叫這個名字。

據《嵩明縣地名志》統計,嘉麗澤流域的小街、楊橋、楊林存在26個彝族地名,其中小街15個,楊橋8個,楊林3個。實際上,小新街的達龍、小街的匡郎、本納克、阿革勺、阿佐村、墩白、烏雲龍,匡郎旁邊的尋甸易隆也是彝文地名。見下表:


鎮/社區

彝族地名

備註

小街

鋪甸心村、矣得谷、小矣得谷、哈前、哈後、上馬機屯、下馬機屯、匡前、匡後、小月字本、來招上村、來招下村、阿古龍、查白龍、乃卜村、匡郎、本納克、阿革勺、阿佐村、墩白、烏雲龍

這些村的居民90%以上是漢人。彝族的村名裝著漢族的人。

楊橋

七叢龍、矣則、波化村、老習扯、太平龍、上木叢龍、月家村、前木叢龍

小新街

達龍、

楊林

矣賞龍、矣納龍、矣先坡

尋甸

易隆、柯渡


註:易隆、雲龍、易籠、異龍都是「水城」(以落),在雲南,這個地名特別多。


根據云南老彝文,上述彝族村名:阿古龍是螺螄村,哈前可能是羊寨,乃卜村是爛泥村,矣則是水庫或水壩的意思,矣納龍是黑水村的意思。矣納跟貴州夜郎是同一個彝文名詞。矣是水的意思,矣賞龍、矣納龍、矣先坡都跟水有關係。月字本分大月字本及小月字本,這個是記音字,準確發音是「椅子白」。這裡的矣、月、椅、以都是一個音,都是指水,「椅子」就是「水神、水官、龍王」的意思。嵩明與尋甸交界的易隆是「以落」,是水城的意思。易隆(以落)屬於塘子鎮,塘子就是水池。

發現三星堆的地方古代叫雒(洛)城,中原文明最早的地方叫洛陽。我個人認為,這2個古老的地方可能都是來源於「落」(村)字,因為洛陽是中原最早的聚落,雒城是四川盆地最早的聚落。只不過歷史變遷,記錄者使用了一個同音字來表示它。就像大西南,本來是「落」字,卻用了「洛、龍、隆」等字來代替,搞得大家都不認識了。

「落」既是「村」,也是「城」,區別於鄉野散居人家。中國的老百姓,一般去了縣城,就說「我去城裡了」,也就是「我去落了」。「落」就是一個地區的中心「城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