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傳|撕掉「標籤」,做回梁漱溟

大思想家在這兒 發佈 2022-09-23T19:43:18.121346+00:00

梁漱溟先生是20世紀中國新儒家的先驅,也是20世紀中國極具特色的思想家。本文作為導言,不作探討,只是做些引導工作,提出幾點意見,便於讀者理解他的思想。

/ 梁漱溟 /

梁漱溟先生是20世紀中國新儒家的先驅,也是20世紀中國極具特色的思想家。

自從20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以來三十年間,梁先生和他的思想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關注。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閱讀梁先生著述的人們希望再次進入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更希望能回到五四運動的時代,自由地探索中國的未來。這背後是對於長期思想禁錮的厭惡和叛離。

梁先生是屬於舊時代的人物,可是他的著述還有存在的理由,當然還是處在主流之外的。他的思想見解,多出自獨立思考,往往有其獨特之處,因此其思想性著述即可進入這一「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供人們研討。他為人熟知的「標籤式」的形象也許可以在本書的再次剖析下得以糾正。

本文作為導言,不作探討,只是做些引導工作,提出幾點意見,便於讀者理解他的思想。

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

❶ 梁漱溟人生的三種態度

西方的、佛學的、儒家的

梁先生經常說他一生關心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人生問題,一個是中國社會問題。梁先生後來總結人類有三種人生態度的時候說,自己對三種態度都曾經熱心過、崇信過。這當然是實情,不過對於西方的人生態度更多的是從政體方面表現的,例如參與中國新舊政協時期的政論文字,也更多地表現在社會方面。他在20歲的時候明確表示要出家為僧。這之後幾年潛心研讀佛典,是他思考人生問題特別是苦樂問題最深入的時期。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把三種文化歸納為三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在這部書的後序裡面,他表示說因為預見到世界文化的近期前景是儒家的人生態度,所以他要站出來倡導儒家生活。梁先生關於三種人生態度的思考對於他的個人生活和他的社會活動以及他的著述都有深遠的影響。本書把這方面的文字作為第一組,幫助讀者了解梁先生一生行止的基礎。

梁先生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不僅他本人忠實於自己的信仰,這也是舊時代大多數人的共識。我們今天不講求知行合一,自然很難理解梁先生的生活和追求。梁先生曾經描述自己是一個有思想而且本著自己的思想行動的人。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注意了梁先生的文字,而忽略了他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本書也難免集中了他坐而論道的文字。所以,我們要提醒讀者,能有時間去關注他的生活。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出版以後,他在書中倡導宋人講學風氣,辭去了北京大學的教職,自己去辦教育,又進一步發展為從事社會改造。梁先生的生活比他的文字給我們的啟示更多。當然,佛教的生活主要是作為他個人的志向,也由於參與了越來越多的社會生活,他佛學的修持經歷很少為世人知曉。儘管他的鄉村建設運動有明顯的儒家色彩,但是仍然體現了他希望吸收西方憲政文化的追求。梁先生不是一個想把自己的生活推廣甚至強加給社會的人。他甚至說可以暫時放下自己的出世志願,站出來帶領社會過孔子的生活,於是有了他的社會教育和鄉村建設的經歷。然而,如何理解他參與創建民盟和參與國共和談呢?本書的編者希望大家看到文字以外還有一個梁先生,這也是我們由於時代的關係難於理解的方面。我們只是要記住他對自己倡導的人生態度是身體力行的,要去親證它。

圖為當時隨梁漱溟到山東辦學諸人合影

❷ 梁漱溟的社會改造思想

「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

梁先生關心的社會問題實際上是針對中國社會而言的。這在他中學時代就開始了。他對於英國憲政體制的興趣是考慮到它們對於中國社會變革的意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回答了現實問題,告訴人們應該選擇什麼道路,所以才產生了巨大影響。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是緊密聯繫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就是描述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採取不同的人生態度。不過,社會問題並非僅就個人的生活態度而言,而是要處理人結成社會以後的整體文化如何演變。梁先生一生的著述都是把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聯繫在一起的,在政治活動中也是如此。

梁先生的社會改造追求的是「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所謂認識老中國就是認識到中國文化中有長久價值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理性人心」。建設新中國就是「從舊文化里轉變出一個新文化」。鄉村建設就是一個具體的實驗。日本的入侵,中斷了這個工程,但是卻繼續並擴大了他的實驗範圍。梁先生在抗戰中參加了國防參議會和國民參政會,對中國的政治建設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抗戰以後,他發表了多篇討論中國憲政的文章,似乎使他關心的問題又回到辛亥革命以前的時代。不過,梁先生顯然超越了那個時代。1939年,梁先生參與創建了「統一建國同志會」。1940年,他參與創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翌年代表民盟到香港創辦《光明報》,起草了民盟成立宣言和政治綱領。一個孔子的門徒,成為中國迄今最有代表性的在野政治團體的代表性人物。這在中國的政黨歷史上,也是值得研究的。

然而,無論從當時的歷史形勢看,還是考察梁先生的言行,他參與創建的組織不是為了參與政黨鬥爭。抗戰時期他致力的是動員民眾、團結各方面力量。抗戰即將勝利的時候,他提議從戰時民眾動員發展為民意機關。他的政治理想還是鄉村建設時代追求的,希望民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在政黨活動方面,他作為民盟的秘書長協調國共和談,而實際上是代表國共以外的各方面力量,協調國共關係。他們都是在為國家的團結統一而共同努力的同道,無論結合為團體,或一時共事,全是自願的、彼此敬重的。而他自己,更是抱著和而不同的態度,求同存異,故少有個人恩怨,卻松而不散,工作得以推進。這種行事風格反映了他對於政黨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獨到的見解。

理智和理性問題

❶ 東方的理性文化

西方的理智文化

梁先生看到中國文化在征服自然方面應該多多向西方文化學習。他一直認為西方文化在這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偉大的,不能忽視。不過,他認為這是屬於理智方面的文化。人類表現其特殊性的方面還在於理性。理智與理性的關係一直是他用心思考的問題。他特別看重西方比較心理學的學說,希望考察人類的理智如何從動物進化而來,又從本質上不同於動物。他認為理智本身還是一種為了生存的工具,但是理智使人可以暫時不理會生存問題。這說明人能夠超越生存問題的束縛。這個可能就表現為理性。他也因此把東方的理性文化看作是超越西方理智文化的。

然而,由於很多人認為東方文化低於西方文化,梁先生的這些論述被看作是保守主義的思想理論。我們看到在西方關於如何看待新科技和舊傳統的關係上也是有爭論的,不過並不表現為激進主義和保守主義的分野。西方社會中一直有一股力量,希望用人類長期發展的文化成就矯正短期成就,尤其是現代科技帶來的環境問題、倫理問題。所以,僅僅用激進主義或保守主義概括一個人的思想不是一個合適的標準。

梁先生至少在20世紀一直被看作保守主義者,這個稱呼是有貶義成分的。我們今天應該重新看待保守主義。《不列顛百科全書》定義保守主義說:保守主義是一種信念,抱有這種信念的人相信現有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秩序的價值,認為應該儘可能多地加以保存。更確切地說,保守主義是一種傾向。

持這種傾向的人認為應該依據經過時間考驗和證實了的那些傳統和制度來審時度勢,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且僅願意漸漸地和偶爾地使它們發生變化。保守主義一詞也被用來指說明這種傾向是正確的那些哲學學說。因此,與其說保守主義是一種政治態度,不如說是對各種政治建議所抱的一種態度。我們從這個角度看待梁先生的保守主義就會比較寬容,因為在過去的一百年保守主義是貶義詞,而且經常被用做政治鬥爭的武器。

❷ 梁漱溟真是「保守主義者」嗎?

當下該如何看待「保守主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世界都認識到人類的進步速度太快,帶來很多問題,於是不得不反省傳統的價值,因此保守主義逐漸被尊重和有限度地接受。當然,這還不是正確、徹底地認識保守主義的方法,仍然有功利性。新文化論戰時候各派的意見都很鮮明,在國民參政會裡各黨派的爭執也是很激烈的。激進派和保守派都有權利表達立場。今天的網絡社會也給我們不同意見的共存提供了技術保障。

然而,我們在評價歷史上的激進派或保守派的時候還不免有價值判斷的功利心。實際上,激進派和保守派只是人們的習慣稱呼,在常態下的輿論界,它們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在社會歷史的進程中也自然會有這樣兩派分野。這樣兩派的主張都在不同程度上代表著民意。由於20世紀的中國社會變革劇烈,兩派的社會效應就凸顯出來。如果放在一個大的空間和時間的幅度里,它們的效應沒有那麼大強度,也自然就不會有人對它們作價值的評斷。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陸輿論對於當代新儒家的關注,使得人們逐漸冷靜地對待梁先生的思想。

如果參考以余英時為代表的台灣地區學院派學者對於東西文化差異的剔發,我們就會感到梁先生當年的主張裡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學理。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它當作政治主張。梁先生的著作在五四運動時期被看作保守主義的性質,是因為那時的課堂和社會聯繫密切。但是,梁先生的《鄉村建設理論》和《中國文化要義》並不表現為保守主義。這或許因為梁先生在親身參與了社會活動以後,他的理論著述反而更趨冷靜客觀。五四運動時期的著述對現實社會的期待很迫切,而且要發為行動。從事社會活動以後,他更希望將自己的實踐提升到理論的高度,也參考了中外眾多的學術成果。他在歷史學、人類學、法學和心理學諸多方面都曾經深入鑽研。儘管他的著作中還有很多文字屬於對某種文化的讚揚和對未來社會的期待,但是他提出的某些問題仍然值得今天再次探討。

我們不能因為他在鄉村建設中倡導儒家文化從而把他的著作一概看作是保守主義的,即使他早年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裡面對於中西文化的分析仍然值得重新思考。如果我們閱讀余英時教授《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一文,會感覺他的思路和梁先生很相近,只是他的語言比梁先生更接近我們。梁先生當年的語言讓我們容易把它歸納為佛學認識論和進化論。如果我們把它和後面的著作聯繫起來閱讀,就會看到他終生關心的問題。


是佛家還是儒家?

❶ 最後的儒家/最後的佛家

「最後的儒家」是美國學者艾愷教授加給梁先生的稱號,也很快被許多中國讀者接受。但是,當他們第一次相見時,梁先生告訴他自己是一個佛教信徒。這使艾愷教授感到相當意外。艾愷教授增補自己的著作時第一個要討論的問題就是:「最後的儒家,還是最後的佛家?」梁先生個人的信仰問題不僅讓外國人難以理解,也讓被西方文化薰陶了的當代讀者感到費解。

即使在今天宗教信仰自由的社會裡,我們也看到政府、法律、科技的力量要遠遠大於宗教團體的力量。所以,我們今天很難理解舊時代的人如何從自己的信仰出發行事,儘管在中國的農村很多人還沒有擺脫舊宗教,城市裡的人實際上也信奉了法治或科技的新宗教。很多人的研究忽略了梁先生的佛教信仰,片面地強調了梁先生的儒家特徵。我們向來關注的梁先生的著作和活動都是屬於世間法的。這些在他看來,都不是他個人的最高理想。他更喜歡出世間法,可是我們對他這方面的思想和活動知之甚少,能夠理解的更少。這不僅是時代使然,也是信仰使然。最近十年來陸續有梁先生的日記以及修佛經歷的文字編輯出版。從那些文字裡讀者可以看到梁先生的佛教信仰是堅定的,從年輕時代直至暮年,從未動搖。如今我們已經無法理解梁先生這樣一個保守主義的代表,怎麼能和當時最激進的李大釗、張申府親密相處。重溫梁先生的歷史也只是提醒我們注意這樣一個原則:將來再有這樣的和諧局面也斷然不能重現中國古代的文人生活。

❷ 佛教徒梁漱溟:入世、理性、重修為

梁先生作為一個佛教信徒,有幾個比較值得注意的特點:但第一,佛教是主張出世的,是梁先生卻參與了那麼多的世間事務,為抗戰、為戰後和平奔走,並且作為第三方代表參與國共和談。第二,梁先生的佛教信仰是理性的。他是一個佛教信徒,也禮拜過藏傳佛教大師,與能海和尚交往密切,然而他並不是一個燒香叩拜的信徒。他深刻地認識到人世間的苦,但是自己並不追求來生的果報。他更多地是在日常生活中證實,自己是否能夠破除佛教反對的「法執」和「我執」。第三,梁先生的經歷是多方面的,因此他的性格也是多層次的。世人多以為他是個儒者,但是我們會在日記里看到,他用佛教的義理批判自己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的儒家形象。這些在宋明時代的儒家那裡也是見不到的。儘管古人有所謂「朱老陸釋」的評判,但主要是針對朱熹、陸九淵的理論,而不重在他們的生活。

梁先生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對於儒家和佛家的修行都有親身的經驗,而且他的佛教信仰使他和大多數儒者有根本的不同。梁先生從來不向他人宣傳佛家思想,也不介紹別人入佛門。第四,梁先生在佛家功夫的修持方面,有過很認真的實際經驗,能夠辨析佛教功夫和道家功夫的不同。他曾經告訴一位願意進入佛門的青年要發願,而且要發「悲願」。如何理解這個發願的心態,也是我們後人要仔細思考的。無論是在儒家方面還是在佛家方面,梁先生都是要求自己的生活能夠「證道」。這也是他最具魅力的人格特徵。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梁漱溟卷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百卷本學術文集,主要選取活躍在1840年至1949年之間的思想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著述,每人分別彙編成冊,以文集的形式呈現出來。邀請到了一大批海內外傑出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專家參與工作。規模之大,水平之高,堪稱空前。

本書選錄了梁漱溟先生重要著作的篇章,如《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等作品,按照領域、時間進行選編,較為完整地反映了梁漱溟生平研究的全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