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展覽,讓復星藝術中心三樓變成游泳池大的「泥沼」

新民晚報 發佈 2022-09-26T01:36:36.730121+00:00

新民晚報訊(記者 樂夢融)插入復星藝術中心廣場地面的作品《尺度》是藝術家劉建華的創作宣言:陶瓷重在火候,萬物貴在尺度。雖在景德鎮土生土長,劉建華卻從傳統技藝中脫胎,他的陶瓷製品並不為日常使用,擺脫致用而達到新境。

新民晚報訊(記者 樂夢融)插入復星藝術中心廣場地面的作品《尺度》是藝術家劉建華的創作宣言:陶瓷重在火候,萬物貴在尺度。雖在景德鎮土生土長,劉建華卻從傳統技藝中脫胎,他的陶瓷製品並不為日常使用,擺脫致用而達到新境。即日起至10月30日,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舉辦劉建華個展「劉建華:形而上器」。有藝評人評價,劉建華的作品是一種「擺脫」,將陶瓷從物性和封閉的功能機制中解放出來,這是陶瓷的拓展也是藝術的拓展。

圖說: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下同)

展覽標題「形而上器」對應的就是一向被視作「形而下」的器物——陶瓷。劉建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陶瓷為媒材進行藝術創作。他將陶瓷放置在全球化背景中,消弭了陶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性物質文化的一面,轉化為對於陶瓷這一特殊材質的藝術性的思考和探索。

本次個展共呈現了10組誕生於藝術家不同時期的陶瓷材料創作、大型公共雕塑以及為本次展覽量身定製的大型裝置。作品的展示空間或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室內展廳和戶外廣場,或匍匐、阻斷於展廳地面與窗沿。

作品《塔器》在展柜上擺放了一系列瓷瓶的頸部,將傳統陶瓷器物的形態進行了抽離,櫃面上鋪撒的白沙象徵著中國陶瓷走向世界的歷史進程;作品《痕跡之形》是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郎紅釉瓷塊,來自劉建華在世界各地博物館考察期間的印象和想像,他以長達十年之久的材質探索,尋找在成色、成形方面均不穩定的郎紅釉所能夠達到的純潔與穩定狀態;而在展廳地面不易被察覺的銅鑄作品《蔓延》,如同海面上的植物,在散落與沉浮的同時,兀自生長著;作品《白紙》是一塊大瓷板,看似如同白紙一般一無所有,其實「陶瓷白紙」上滿含著人的手工痕跡和製作時人與材質的互動;復星藝術中心三樓變身一個泳池般大的「泥沼」,作品《無形之中》由陶瓷黏土和泥漿鋪設而成,誕生了無數華美陶瓷器的泥池被如實復原,層疊的泥團上還殘留著工匠的獨特手感。


圖說:劉建華個展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

通過本次展覽,劉建華將「復活」了早期全球化的過程,同時也對是人類當下困境的一種回應:我們正處於一個被臨時中斷的全球時刻,身處其中的人類該如何自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