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十米塗鴉畫作現身「大江之歌」長江生物多樣性主題展覽

生活新美學 發佈 2022-09-27T08:46:59.453344+00:00

「高原遊子」斑頭雁一年一度一歸鄉,完成生命的延續;「雪山靈隱」滇金絲猴在雲海雪山、迷霧森林間,過著如高人隱士一般的「隱居」生活;「江湖使者」長江江豚水中馳騁、縱橫江湖;還有「百變星君」貉,成為了城市生活的「新公民」……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2中庭,一幅十米長的色彩斑斕的生態動物塗鴉吸

「高原遊子」斑頭雁一年一度一歸鄉,完成生命的延續;「雪山靈隱」滇金絲猴在雲海雪山、迷霧森林間,過著如高人隱士一般的「隱居」生活;「江湖使者」長江江豚水中馳騁、縱橫江湖;還有「百變星君」貉,成為了城市生活的「新公民」……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2中庭,一幅十米長的色彩斑斕的生態動物塗鴉吸引了過往遊客的目光,在都市中喚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情。這幅畫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是誰創作了它?它又為何出現在展覽之上?

時間倒回到展覽開始前。9月22日,一幅長達十米的塗鴉線稿「現身」在上海雕塑公園,這正是眼前這幅斑斕畫作的「初始狀態」。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浩浩長江綿延一萬兩千里,千百年來孕育著絢爛多彩的生生萬物。談起創作這副畫作的初衷,塗鴉線稿創作家表示:「江豚、滇金絲猴、斑頭雁、貉等無數的野生動物以及數億人口,長久地棲息在長江母親的搖籃中。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母親河,更是保護人類自己。這正是我們創作這樣一幅線稿、並發動市民朋友積極參與共創的最主要的原因,希望每個人都能通過這樣藝術與公益巧妙結合的方式,真正加入到保護長江的隊伍中來!」

巨幅塗鴉的創作是一場「藝術接力」,跨界藝術家繪就的線稿是基礎,有市民的參與才能將整幅畫作點亮。為期兩天的塗鴉活動中,絡繹不絕的市民在線稿之上進行藝術創作,取用不同顏色的顏料完成對應區域的填色,將線稿中藏著的動物塗出來,頗具探秘之樂。活動現場,有位不足一歲的小朋友看到畫筆就興奮拿起,在巨幅塗鴉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抱著他進行塗畫的媽媽說:「這是開啟藝術人生的一筆!」

與此同時,在「大江之歌」長江生物多樣性主題塗鴉活動的眾多參與者中,還出現了許多特別的身影。共同繪就萬里山河的白髮伉儷,「輪椅爺爺」在工作人員和畫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從一開始十分擔心畫不好,到開心地與奶奶一起加入到塗鴉的隊伍中。聯手作畫的「最萌年齡差」路人,兩歲半的小姑娘和八十七歲的老爺爺「同框」填色,爺爺更是一眼就認出畫中的動物是江豚,言辭難掩對這位「微笑天使」的喜愛。還有很多路過的青年人,第一次接觸塗鴉這種特別的藝術形式,第一次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塗鴉工具才能塗抹得更加均勻,也是第一次深入認識這些生活在長江流域的可愛動物們……




在市民朋友和專業畫師的共同努力下,四個動物主角終於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展布之上,生動得仿佛要從展布中跳躍出來,來到大家的身邊。除了展布塗鴉,活動現場還有許多地麵粉筆塗鴉,大朋友和小朋友們一起上陣,用手中五顏六色的粉筆勾勒出小動物的形狀。除了四位長江動物主角,大熊貓、麋鹿、鼠兔等動物朋友也紛紛前來「做客」,為「大江之歌」長江生物多樣性主題塗鴉活動增添了更多鮮活身影。



9月25日,這幅集合了跨界創作家和上海市民共同心血的生態塗鴉最終亮相「大江之歌」長江生物多樣性主題展覽。該展覽由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國國家地理·頻道、聯想集團聯合舉辦,希望通過展現都市工業發展和大自然返璞歸真間的動態平衡,點燃公眾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從前期塗鴉活動的設計與發起,到呼籲受眾積極參與和參展,再到最終「大江之歌」展覽的順利開幕和精彩呈現,「幕後支持者」聯想集團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保護領域的探索再添新章。

作為活動聯合主辦方之一,聯想集團多年來不斷基於「端—邊—雲—網—智」新IT技術架構進行公益創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技術融合打造新IT智慧生態保護解決方案,運用科技力量守護綠水青山底色。2021年6月5日,聯想集團與國內最大的江豚遷地保護中心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成戰略合作,並經過九個月的研發,向保護區捐贈了集軟硬體和運維服務一體化的「新IT」智慧生態保護解決方案。未來,聯想集團將基於江豚保護經驗及上海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實際需求,為長江大保護打造城市生物多樣性新樣板,共建智慧長江。

「大江之歌」長江生物多樣性主題展覽將從9月25日開展持續至11月10日。與此同時,由主辦方合作拍攝的四集「大江之歌」主題紀錄片也將陸續發布,觀眾朋友們可以通過更多影像資料了解塗鴉活動中的四位動物主角。展覽期間,只要通過活動設置的現場互動環節,就可以獲得豐厚的禮物。帆布包、明信片、徽章、展覽紀念手冊等等,歡迎大家來打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