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兄弟都做過皇帝,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為何最終還是無緣皇位

歷史人物故事會 發佈 2022-09-27T14:22:02.952103+00:00

有一位唐朝公主,她的父親李治是皇帝,母親武則天是皇帝,兩個哥哥是皇帝,而自己卻被三尺白綾結束了一生。

有一位唐朝公主,她的父親李治是皇帝,母親武則天是皇帝,兩個哥哥(李顯和李旦)是皇帝,而自己卻被三尺白綾結束了一生。

這位公主,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太平公主。

作為李治和武則天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兒,太平公主從小就得到了父母的呵護與寵愛。唐朝有和親政策,需要派公主嫁到吐蕃去,父母不捨得她遠嫁,就讓她入住道觀,以「太平」作為道號。

幾年過去了,太平出落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渴望幸福的她,穿上一套武裝,請求父母為自己選一位駙馬。一向疼愛女兒的武則天煞費苦心,為她選擇了薛紹做夫婿。

薛紹出身名門望族,人長的一表人才,更重要的是,其父母已亡,嫁過去不用面對與公婆間的矛盾。

在一場盛大的婚禮過後,太平公主正式嫁為人婦,這時候她所求不多,只希望遠離政治,與愛人白頭偕老。

可惜好景不長,成婚七年以後,薛紹兄長薛顗參與謀反,薛紹因為受到牽連也被下獄

為救下愛郎性命,她向母親苦苦哀求,得到的卻是母親的冷漠。

這件事以後,太平公主才算明白,生在皇家,遠離政治簡直是個笑話,在權力面前,感情脆弱得不堪一擊。

就這樣隨著薛紹的死,昔日天真爛漫的太平公主也死了。

眼見女兒成了寡婦,鬱鬱寡歡的樣子,武則天心裡很不是滋味,但她為了加強武周政權的力量,要求女兒再嫁的對象必須是武家人。

起初,她給太平公主安排的對象是自己的親侄子武承嗣,但太平公主看不上,以其有病為由,拒絕了這門親事。

不久,太平公主相中了武攸暨(武則天堂侄)。對這個堂侄子,武則天印象還不錯,把女兒嫁給他,倒算是門好親事,可麻煩的是,他已經娶了妻子。

為了不讓女兒受委屈,武則天找機會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然後再次把女兒風風光光地嫁了出去。

不難看出,這是一段典型的政治婚姻。為了填補空虛,太平公主包養了許多男寵;為了及時了解母親的言行舉動,她將自己的男寵推薦張昌宗推薦給了武則天。

武則天晚年,繼承人問題成為其最大困擾。為促使武則天還政李唐,以張柬之為首的宰相集團聯合李唐宗室發動了「神龍政變」

這期間,太平公主負責監控武家動向,並聯絡上官婉兒做宮中內應,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所以在政變之後,哥哥李顯封其為「鎮國太平公主」, 實封五千戶(唐朝公主實封最多六百戶),開府、設官署(親王待遇),衛士晝夜保衛公主府。

可惜李顯只當了五年皇帝就離奇死亡了,其皇后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不甘寂寞,決定效法武則天,想過一把皇帝癮。

學著婆婆的套路,韋後宣布立16歲的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其本人則臨朝攝政

不久,太平公主又聯合臨淄王李隆基,發動政變除掉了韋皇后與安樂公主。

政變後,太平公主對李重茂說,你把皇位讓給叔父可以嗎?同黨劉幽求配合演出,跪倒求小皇帝退位。

李重茂哪裡見過這陣勢,一時呆住了。太平公主不耐煩地說:「天下已歸心相王(李旦),這裡不是你這個小孩子該坐的。」然後當著眾人的面,把李重茂從帝位上提了下來。

於是,李旦就這樣當上了皇帝。

登基為帝的李旦,對妹妹太平公主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不管事情大小,總會問一句:「與太平議否?」

可以說,此時的太平公主權勢上達到了頂峰,但她不是沒有對手,她的對手就是自己的親侄子李隆基。

李旦當上了皇帝,要立太子作為繼承人。按照禮法,應立嫡長子李成器,但這次政變中兒子李隆基立了大功,這兩個兒子,到底立誰為好呢?

想了三天,李旦終於決定立李隆基為太子。

太平公主聞訊,以李隆基不是嫡長子為由堅決反對,還製造了流言。李旦哪能不知妹妹的心思:她是想讓自己立一個好拿捏的當人太子,為將來攫取最高權力掃除障礙。

想到這層,李旦下詔——李隆基是最好的太子人選。就這樣,朝堂上形成了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兩大互相針對,又相互制衡的勢力。

為了扳倒李隆基,太平公主煞費苦心:她先是找人監視李隆基,然後勾結朝臣將太子的過失無限放大。

日子久了,李旦也懷疑起兒子有了提前接班的準備,他將自己的擔憂告訴了宰相韋安石。

對此,韋安石道:太子仁孝,且有功社稷,希望陛下不要聽信挑撥,被讒言所惑。

聽完這些,李旦連連表示不會因此換太子。

太平公主既然出了招,李隆基一方也有應對手段。

不久,姚崇、宋璟兩位宰相聯名上奏皇帝:請將李成器、李守禮外放,太平公主及其丈夫去洛陽安住。

李旦捨不得妹妹離長安太遠,便將其安置在蒲州(今山西永濟)。

太平公主前腳剛走,姚崇、宋璟、張說又勸李旦命太子監國。

對此,張說強調此舉能讓「君臣分定」。

見太子羽翼已成,李旦宣布:以後由太子代朕處理政務。過了兩個月,他更是打算禪位於李隆基。

身在蒲州的太平公主聽到消息坐不住了,她責備李隆基孝道有虧,任自己在窮鄉僻壤受苦。

意想不到的是,對於姑姑的無理取鬧,李隆基在父親前表現得很有風度:他責備姚、宋二人離間姑侄關係,要求懲處;表示自己願把太子之位讓給大哥;最後提出召回姑姑,讓一家人團圓。

李旦由此大為感動,下定決心傳位給李隆基。

李隆基後來雖然當上了皇帝,可這個皇帝並不好當,因為七位宰相中,太平公主一黨就占了五個,駐守玄武門的四支部隊,常元楷、李慈兩位主將也聽命於她。

開元元年(公羊713年)秋,有人報太平公主欲起兵作亂,李隆基當機立斷,通過王毛仲取得三百人馬,斬殺常元楷、李慈二將後,又將太平公主在朝堂的黨羽一網打盡。

隨後,太平公主被賜死在家中,其兒女也被一起斬草除根。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為何最終沒能像她的母親那樣,登上權力的頂峰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1、從古代宗法來講,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的水,不能繼承父親的權力,只能從夫家繼承權力;

2、太平公主是李家的女兒,和她的母親相比,在問鼎皇權的路上合法性還要少;

3、從意志品質和權謀水平上,太平公主天生的金枝玉葉,雖然頗有權謀,但和武則天相比依然不足;

4、從時運來說,太平公主的對手是占據身份優勢,又善於審時度勢的李隆基,失敗就在所難免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