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靈寶玉到鴛鴦佩,人們為什麼對玉情有獨鍾?

veata 發佈 2022-09-28T00:32:42.596246+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石之美者為玉」華夏文有多久,中華兒女對玉器的喜愛就有多深。從女媧補天用的五彩玉石到作為傳國玉璽的和氏璧,再到文人墨客筆下的通靈寶玉,鴛鴦佩。這些晶瑩剔透的石頭似乎都自帶靈性,孕育出一個又一個經典有趣的小故事。

「石之美者為玉」華夏文有多久,中華兒女對玉器的喜愛就有多深。

從女媧補天用的五彩玉石到作為傳國玉璽的和氏璧,再到文人墨客筆下的通靈寶玉,鴛鴦佩。

這些晶瑩剔透的石頭似乎都自帶靈性,孕育出一個又一個經典有趣的小故事。



完璧歸趙——和氏璧



這是一塊具有傳奇色彩的石頭,從2000多年前的楚國和氏,把在山中得到的玉璞獻給楚國的厲王。

但厲王不識璞玉,甚至聽信讒言,先後砍去了和氏的左、右腳。

後來文王繼位,和氏向他哭訴,說自己並不為失去手腳難過,難過的是無人識玉。文王聽後大為震撼,於是命人剖開頑石,放得璞玉。

戰國後期,這塊「和氏璧」被楚國用作向趙國求婚的聘禮,贈給了趙國。但秦國也非常想得到它,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

秦強趙弱,趙國不敢怠慢,只能派藺相如去機智周旋,最終「原璧歸趙」。

後秦統一七國,這塊「和氏壁」便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傳的「傳國玉璽」,刻有「受命子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成為帝王無上權力的象徵。


弄玉吹簫——和田玉



相傳春秋時期,秦穆公女兒弄玉喜愛音律。

有一男子,名為蕭史,吹響玉簫時可引百鳥。

弄玉傾心於蕭史的才華,便跟他學吹玉簫,一來二去,兩人情投意合,秦穆公便招蕭史為駙馬。

兩人結為愛侶,恩愛白頭。那把玉簫,便是和田玉所制。


天花亂墜——瑪瑙



南京中華門外,有座滿是礫石的小山崗。相傳在1400多年前的梁朝,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特別篤信佛教,便請和尚雲光在這裡講經說法。

在講《涅盤經》時,雲光繪聲繪色,竟感動了上天,直講得頑石點頭,落花如雨。

從此這裡就有了很多花紋美麗、色澤鮮艷的小圓石子——瑪瑙,人們認為這是從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這一帶叫做雨花台。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日生煙」,「君子以玉比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人們用詩表達情感,表達心中的美好。

而「玉」是其中運用最廣的物件,這是中華民族對玉的偏愛。

以玉明志、以玉傳情、以玉喻德、以玉形聲、以玉擬人,玉是文人墨客筆下美好事物的代言詞。

如今,玉的故事依然在流傳著,它依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佩戴一塊玉,戴上一份品質,一份情懷,一份美好祝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