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油記(一):油!油!油!3000多年來,藏在深閨人不識,真後悔

小人傳 發佈 2022-10-01T11:02:18.415379+00:00

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就是以人為中心,不斷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從而為己所用的漫長過程。石油作為自然界的產物,是地球對人類的美好饋贈,各地人們通過對它的認識、利用,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人們生活品質變得更加豐富;


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就是以人為中心,不斷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從而為己所用的漫長過程。石油作為自然界的產物,是地球對人類的美好饋贈,各地人們通過對它的認識、利用,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人們生活品質變得更加豐富;石油的重要性在近百多年的社會發展里,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號稱「液體黃金」、「工業血液」,世人為它瘋,各國為它狂,伴隨著它的是一出出艱辛、暴富、欺詐、壓迫、爭鬥、戰爭……

本系列文講述的就是其中的各類精彩故事,洋洋灑灑,各自成章,林林總總,看點頻現,請君一閱,聞知見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當今世界的最重要化學能源石油,一般都會被認為是近現代才有的工業品,其實人類利用石油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使用石油的國家。

我國遠古奇書《山海經·南次三經》記載:「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 、「密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這裡的「玉膏」根據常識判斷大概率是石油,「沸沸揚揚」就是地下石油湧出地面的樣子,無草木而多火應該是石油、天然氣在燃燒,「五色」與「五味」,可能就是石油包裹樹木時形成清亮的五色油膜,和石油芳香烴散發出的味道。

成書於西周的《易經》,記載著「澤中有火」、「上火下澤」等內容,這裡描述的就是湖泊池沼水面上的石油起火現象。

最早認識石油性能和記載石油產地的古籍,則是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書中寫道:「高奴縣有洧水,可燃」。 這裡明確記載了石油的產地,並說明有水一般的液體,可以燃燒。漢代高奴縣就是今陝西延長縣一帶,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這記錄說明我國在漢朝時就在今陝北的延安地區發現了石油,可惜的是尚未給它正式命名。

公元前3世紀就有記載,在我國四川臨邛(今邛崍縣)就發現了石油天然氣,當時稱為「火井」、「井火」。

晉代張華(232-300)《博物志》載:「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注地為溝,水有肥,如煮肉泊,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 酒泉郡延壽縣故治在今甘肅玉門縣東南,其水有肥如肉汁,這種「肥」則是指水面上漂浮著的一種肥膩的物質,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石油。

南朝范曄(398-445)所著的《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縣(延川)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籧,其水有肥,如不凝膏,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466-527)所著的《水經往》對此也有類似的記載: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燃極明,與膏無異,膏與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

哎呦喂!石漆還是水缸等的極佳的修補劑,這裡指的應是石油天然生成物瀝青吧。天然瀝青是石油滲出地表經過長期暴露和蒸發後的殘留物。由於瀝青防水、防腐,經過加熱後有極強的粘性和流動性,古人將瀝青用做建築材料及粘合劑等,真是物盡其用。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誌》中有這樣一段史實,南北朝北周武帝宣政(公元578年)中,「突厥圍酒泉,取其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賴以獲濟」。甘肅酒泉的石脂水已為戰爭所用,這是目前已知的石油用於火攻的最早記錄。
唐朝段成式(803-863)所著的《酉陽雜俎》一書,載:「 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這裡非常明確指出「石脂水」的兩種沿途:膏車、燃燈,也就是潤滑車軸,燃油照明。

到了五代以後(公元907~960年),石油在軍事上的應用漸廣。公元913年,後梁王李霸在山東楊劉這個地方發動叛亂,曾用「長竿縛布沃曲」,焚燒楊劉城的建國門,所用的縱火材料即是石油。後晉李存勖也曾兩次使用石油縱火劑燔燒敵軍,擊敗後梁軍的進攻,轉敗為勝;

北宋神宗年間(1048-1085),在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設立了軍器監,掌管軍事裝備的製造,其中就設有專門加工「猛火油」的工場,他們把煉製好的猛火油灌入鐵罐,臨陣時投擲到敵陣,引起大火,這就是最初的「燃燒彈」。

據康譽之所著的《昨夢錄》記載,北宋時期,西北邊域「皆掘地做大池,縱橫丈余,以蓄猛火油」,用來防禦外族統治者的侵擾。

這裡所講的猛火油即石油。

在宋朝,還發明無敵神器「猛火油櫃」,北宋早年的兵書《武經總要》記載:「以熟銅為枦,下施四足,上列四捲筒,卵筒上橫施一巨筒,皆與櫃中相通,油自火樓中出,皆成烈焰,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也」。其構造原理與現代火焰噴射器及其相似。與敵方作戰時,宋軍把猛火油用「筒櫃」、「火罐」等機械裝置迅猛地連續噴出,瞬間火龍飛舞、哀嚎漫天。

猛火油櫃是用於軍事方面最早的火焰噴射器,其缺點是笨重、轉向困難、射程不遠。

還有,宋人還會在火藥配方中加入石油產品瀝青粉,以控制火藥的燃燒速度,這一技術,比外國早了近一千年。

北宋《太平寰宇記》裡也把石油稱作石漆,其中載道:「石漆,延壽城中,有山出泉注地,其水肥如肉汁,燃之如油,極明,但不可食。此方人謂之石漆,得水則愈熾也。」

到了這裡,很明了了,這種滑溜、粘稠、可燃液體,被我國很多地方的古人稱之為「石漆」或「石脂水」,就是石油。人們不僅對其性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且很早就開始進行採集和利用,主要用於燃燒、照明、潤滑、火工武器等。.

「石油」一詞正式出現在官方場合,是在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的著作中;沈括曾擔任過兩年的延路經略使,早年從古書中得知「高奴縣有洧水,可燃」,甚是好奇:「水」怎麼可能燃燒呢?於是,他對陝北一帶地進行了考察;沈括發現這種從石縫中留出的黑褐色液體,當地人一直叫它「石漆」、「石脂水」,可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弄清了這種液體的來源、性狀、用途,沈括給它取了個非常形象的新名字:石油。自這以後,石油一詞便叫開了。

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寫道:「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其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甚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余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沈括還寫下了我國最早的一首石油詩:「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沭陽塵。」

沈括是歷史上第一人用石油製成了石油炭黑(黑色顏料),並建議用石油炭黑取代過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節省林木資源。他首創的石油炭墨,質量上乘,久負盛名,被譽為「延州石液」,成了當時王公貴族和有錢階層必不可缺的奢侈品,當時的制墨行家蘇軾對其更是讚賞有加。

沈括對石油的預見:「此物後必大行於世」,可謂太厲害了,至於「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的「無窮」一說,是否正確,直到21世紀的今天,尚爭議不絕,未有定論。(對此,小編將另文述之)。

在宋代或更早,石油已被提煉製作成固態燃料石燭石燭燃時長,一支石燭可頂三支蠟燭。著名的宋朝愛國詩人陸游 (公元1125-1209年)在《老學庵筆記》中,記敘道「燭出延安,予在南鄭數見之。其堅如石,照席極明。亦有淚如蠟,而煙濃,能熏污帷幕、衣服,故西人亦不貴之「」。

最初發現的石油都是自然溢出地面的,後來隨石油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多,需求量大了起來,人們就開始有目的地鑿井開採。

鑿井對中國古人來說,可謂是源遠流長、技藝精湛,挖個簡單水井就不值一提了,要說就從戰國時秦國的李冰說起,就是那個搞都江堰的李冰。他「識察水脈,穿廣都(今成都雙流)鹽井諸陂地,蜀地於是盛有養生之饒」, 這是中國史籍所載最早的鑿井煮鹽的記錄。在此之前,川鹽開採處於較原始的狀態,多依賴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創造鑿井汲滷煮鹽法,結束了巴蜀鹽業生產的原始落後狀況,造福了巴蜀百姓。

據《蜀中廣記》記載,東漢時期,「蜀始開筒井,用環刃鑿如碗大,深者數十丈」。夠厲害的吧!

到了宋朝,鑽井用的工具有了很大改進,方法也有所更新,可鑿出超100米深的豎井,其中最出名的是「卓筒井法」開鑿鹽井技術;具體施工是這樣的,長繩下端吊綁錐頭,錐頭為楠竹大小的鐵質圓銼,裡面埋有尖刃,施工時,整個錐頭被高高吊起,然後依靠自身的重力不斷地衝擊地下的泥土和岩石。圓銼每衝擊一次之後就換個角度,以便銼內地直刃把井底的岩石分別擊碎,然後取出碎渣,則井成。

在挖深井過程中,一些地方偶爾順帶挖出了個天然氣和石油,不過,早期的人們對其尚缺乏足夠認識和使用手段,大多棄之於野,少部分用於燃燒、照明。

我國最早有記錄的專業石油井大概出現在元朝,據1303年成書的《大元一統志》中載:「延長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癬,歲納壹佰壹拾斤。又延川縣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歲納四百斤,入路之延豐庫」。還說,「石油,在宜君縣西二十里姚曲村石井中,汲水澄而取之,氣雖臭而味可療駝馬羊牛疥癬。」這裡詳細說明了700年多前,陝北已經正式手工挖井採油,隱隱有「油田」之勢,並且是官府在管理;這裡的「歲納」不知是指年產量,還是年納稅上交量;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那時他們產油量確實不多。

明朝李時珍(公元1522-1596年)的《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記載,「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 嘉州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於井爾。」,石油可以「主治小兒驚風, 可與他藥混合作丸散,塗瘡癬蟲癩,治鐵箭人肉」。

從這兩段表述中,可知道古人對石油的用途已擴大到治療部分疾病。其實,石油含硫磺成分,其治療功能早就被我國古人發現,只是沒如李時珍般地系統記錄下來罷了。

明朝中晚期,杭州人張瀚西遊入蜀,在他所著的《松窗夢語》卷二《西遊記》中,除描述當時內江、富順間的自流鹽井、火井,還注意到了油井,他說這些地方「有油井,井水如油,僅可燃燈,不堪食。」

萬曆年間,夔州府通判何宇度在《益部談資》卷上云:「油井:在嘉州(今四川樂山縣)、眉州(今四川盾山縣)、青神(今四川青神縣)、井研(今四川井研縣)、洪雅(今四川洪雅縣)、犍為諸縣。」

由此可見,在元、明時期的川南、陝北一帶,油井已是常見物,特別是在四川;最初鑿井的目的在於尋找鹽滷煎鹽,而結果則在含油岩層中發現石油、天然氣,用它們燃燒煮鹽,相得益彰。

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總是在不斷總結中進步,進步中造福人類。

明朝大總結家宋應星(江西奉新縣人)這方面做得最好,他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刊發了科學巨著《天工開物》,它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書中對我國長期流傳下來的石油化學知識作了全面的總結,對石油的開採工藝作了系統的敘述,書中講到使用冶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上舂鑿成孔,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尤其令人佩服的是,宋應星在書中強調了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的自然主義觀。

《天工開物》被翻譯後在國外廣為傳播,對歐洲、日本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起了助推作用,當然,石油開採、應用技術也隨之外傳。

大清道光3年(1823年),幾位四川富順縣自流井(今自貢市區)的農民決定打一口史無前例的超深鹽井,以便採收到日漸枯竭的滷水;他們傳承了北宋時期的「卓筒井法」開鑿鹽井技術,歷時13年,終於在道光十五年(1836)鑿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口超深井—「燊海井」。 此井深度達到了驚人的1001.42米,自鑿成功後,每天能夠自動噴出數萬擔黑滷水,百年裡從未間歇。

燊海井這種鑽井方式被後世之人叫做「衝擊式頓鑽法」 ,因為其成本低、效率高,後來被世界各地的石油勘探者所廣泛使用,現今在世界各地的採油現場,還可以看到這一種模式在應用。

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天然氣田之一,「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絡,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當時該地的天然氣達到年產70000多立方。

石油在古代國外的應用也屢見不鮮,用途依然是燃料、照明、潤滑、建築、軍事、醫藥等方面。

這些最早使用石油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等文明古國。根據考古及史料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居住在現伊拉克地區的蘇美爾人就已經在開始採集石油瀝青了,用於鋪路蓋房;印度河流域還考古發掘出一個幾千年前使用瀝青的澡堂;在埃及的古墓中,發現有不少木乃伊是用石油衍生物保持的;在中東的古墓中發現了象形文字,記載了死海石油的開採情況。還曾出土過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時期的石油井。

公元前400年左右,著名的「醫學之父」希臘人希波克拉底發現石油的治皮膚病用途,並且治療範圍甚廣,包括有助於傷口癒合、防止感染以及止瀉、止疼等功效。

石油曾和阿拉伯那邊的拜火教(我國後來稱明教)有著緊密關係,拜火教的名字就是因為其教堂內有永不熄滅的聖火,這些聖火事實上就是油氣苗燃燒。公元前5世紀至1世紀期間,在高加索山下、裏海沿岸的許多地方,都發現了油氣苗,有的燃燒時間很長,引來拜火教信徒來朝拜。

公元5世紀時期,波斯帝國的波斯人以及中東地區的特洛伊人已將石油用於戰爭。特洛伊人將石油瀝青塑成可投擲狀,將燃燒的瀝青投向敵船,使敵船燒毀。而波斯人在進攻古巴比倫時,同樣將石油瀝青作為燃燒的武器。

由於石油本身的可燃特質,中外的古人都是首先將石油用當做燃料使用,後來隨著認識的加深,再陸續用於建築、軍事、醫療等領域,至於是誰先發現,誰先使用,因沒有確切的古資料記載,根本無法比較得知,畢竟人類發現和利用石油的歷史實在太悠久。有好事者一直都在為此論論叨叨,實在沒多大意思。

但第一口現代油井花落何處,卻在美、俄(含前蘇聯)兩國間長期爭論個不停。

亞塞拜然的巴庫地區自古就有豐富的油苗和氣苗,這裡的居民很早就從油苗處採集原油作為燃料,也用於醫治駱駝的皮膚病。1837年,這裡有52個人工挖的採油坑,1827年增加到82個,不過產量很小。

1848年,俄國工程師謝苗諾夫在巴庫東北邊的阿布塞隆半島上開鑽一口油井。前蘇聯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的第一口現代工業油井,謝苗諾夫因此被俄國人稱為「石油工業之父」。

1861年,巴庫建立世界上的第一座煉油廠,巴庫地區出產了當時世界上90%的石油,可見其牛掰程度;二戰時,蘇聯與德國的史達林格勒大會戰主要就是為爭奪巴庫油田。

1859年8月27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泰特斯維爾的石油溪旁,美國人德雷克用蒸汽機驅動的一台衝擊鑽機打油井,其實就是中國宋、元時的那種「衝擊頓鑽法」,只不過提升鑽頭過程是用機械代替了人工。當打到21米深時,鑽出了油流;穩產後,他又用蒸汽機驅動的泵抽取井下之油,日出油約25桶(3.4噸左右,1桶42加侖137公斤),人們把這口商業油井稱為德雷克井,自此近現代石油工業的帷幕正式徐徐拉開。

要知道,據不完全統計,1858年全世界石油的總產量僅為 8000多噸,到了1870年,全世界生產的石油達到80萬噸,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萬噸,到了2021年,可是44.23億噸。

8月27日這一天,後人稱之為「石油工業的誕生日」, 德雷克井所在的地方定為世界石油工業的誕生地。

對此說法,俄國人當然不服,他們的謝苗諾夫、巴庫的那口油井才應該得到這些神聖榮譽。當時的我國川南、陝北的油井幹活者,要是知道了有這麼一回事,估計肚子都會笑痛,忍不住爆粗:小樣兒,你這井才挖幾米深啊。

美俄的「第一現代油井」爭論跟我們無關,看看咱們台灣地區這口世界上尚在生產的最老近代油氣井。

《台灣府志》記載:1817年(清嘉慶二十二年)台灣苗栗出磺坑有居民吳琳芳者,曾於後龍溪岸之石隙中發現有油跡滲出。1861,淡水廳通事邱苟,在出磺坑掘井深約三尺,日可得油四十餘公斤,專門用來點燃手提燈。

1877年,出磺坑油井收歸官有,在福建總督沈葆楨主持下,自美購入頓鑽鑽機一部,廷聘二名美國鑽井技師指導,在此處鑽鑿挖井,曾鑽至三百餘米深,每日可取油1500公斤,未及一年因井枯而罷,出磺坑這個區域後發現深部氣藏,轉而以產氣為主,兼產凝析油。出磺坑油井比美國賓州1859鑽探的德雷克油井晚2年,是東亞第一口現代意義上的油井,德雷克井早已停產,而她還在產出,因而更具歷史意義與紀念價值。

說完台灣,再接著講我國大陸這邊的情況。

20世紀初,清朝政府腐敗貧弱,民族工業少得可憐,還發展緩慢,石油工業幾乎是一張白紙。據1905年~1906年的海關貿易資料統計,大清每年要支付1500萬兩以上的巨額白銀,從歐美各國進口"洋油",出血甚巨。

前文不是老說陝北自古以來產石油嗎,那大清還會儍愣著嘛!

1903年6月,德國水師提督漢納根和世昌洋行委託陝西大荔縣人於彥彪到延長縣商談開採石油的相關事宜,他和延長縣紳董鄭明德等私訂合同,合夥開採延長石油,被清朝政府加以阻止。

當年冬季,陝西當局籌集白銀一萬兩,作為開辦資金,在延長縣設立了延長石油局廠,並上報朝廷。

1905年3月,外務部批准陝西省自辦延長石油。陝西省任候補知縣洪寅為延長石油廠「總辦」,前往漢口,化驗油品,並聘請日本技師阿部正治郎來陝北勘察石油資源。10月,陝西巡撫曹鴻勛會同陝甘總督升允向清朝政府上書《試辦延長石油籌修車路以興利源而資轉運》的奏摺,奏摺說明延長石油「油質甚佳,來源亦旺」,所需經費「少或十萬,多或二三十萬均可開辦」。

光緒皇帝很快就硃批:「商部知道。欽此。」

1905年,「延長石油官礦局」成立,開始修同官至延長的車路;1907年2月,,聘請的日本技師及採購的鑽井、煉油設備均到位延長,並在西門外七里村勘定了井位。4月安裝櫓台機器,6月5日開鑽,因鑽機是日本人用過的舊鑽機,故障多,效率低。9月10日鑽到81米處,出油完井,初日石油產量1至1.5噸;以小銅釜提煉,日得燈油12.5千克,產品經檢及運銷西安等地試用,煙微光白,不遜洋油。

該油井被命名為「延一井」,這是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標誌著中國工業開採石油的開始。1911年,當地又陸續開鑿3口井,其中2號井日產油105千克,3號井見少量原油,4號井是乾井。延長石油官廠期間共鑽井4口,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延長石油勘探工作陷入停頓,但延一井的鑽探成功,卻成為中國近代石油史上的重大事件。

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發現,自19世紀50/60年代後,世界各地都進入了開採石油的高潮,這是為何呢?原因是石油提煉技術進步了,可以生成高效的煤油、汽油,而「吃油怪獸」內燃機的出現,無疑使得全社會(特別是歐美)對石油的需求成爆炸性增長,具體詳情請看後面系列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