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先有「東三省」之稱,百年後才分設東北各省

東北人文歷史 發佈 2022-10-07T15:22:25.624903+00:00

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是東北地區的三個省級行政區,分別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可是,大家也許不知道,早在清朝還沒有在東北設省之前,「東三省」就成了這片土地的稱呼。

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是東北地區的三個省級行政區,分別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可是,大家也許不知道,早在清朝還沒有在東北設省之前,「東三省」就成了這片土地的稱呼。

清朝的行政區劃與今天相似,以1820年為例,當時,清朝把疆域劃分為十八個省、五個將軍轄區和藏青蒙疆四藩部。十八省: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福建、廣東、廣西、甘肅、雲南、貴州。

五個將軍轄區:盛京、吉林、黑龍江、伊犁、烏里雅蘇台。

所以,當時的關外,也就是今天的東北地區並未設省,但是,當時的人已經將關外這片土地用「東三省」來稱呼了。

《清高宗實錄》(起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止於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載:「定簡放東三省副都統城守尉例。論盛京(遼寧省)、吉林、黑龍江等處,向因風俗淳樸,地方寧謐,是以三省旗員皆放本處之人,即副都統、城守尉大員亦有簡放本處者……」

《大清會典》(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指出嘉慶年間:「留都曰盛京,其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龍江,是為東三省。」

嘉慶時西清所撰《黑龍江外紀》一書中也稱:「黑龍江今為東三省之一。」

在清朝前期,東北還未設省,就已稱呼東北地區的將軍轄地為「東三省」了,這一稱呼,比東北設立行省提前了100多年。

還沒有建立任何行省,就已經稱為「東三省」,那又是為啥呢?

清朝為了鞏固八旗制度,長期在東北實行軍政一體化管理的將軍管理模式。將山海關以東、黑龍江以南的大片廣袤疆域,一直歸三位武將管轄,即駐奉天(今瀋陽)的盛京將軍,駐吉林的吉林將軍,駐齊齊哈爾的黑龍江將軍,他們分別統轄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與漢人八旗。

在清朝官民心中,關外的三位將軍等同於其他行省的督撫,所以,他們所轄的地區也被叫成了省。於是,在清朝的公文中,奉天、吉林、黑龍江也習慣被稱作奉省、吉省、黑省,或統稱東三省。

藉此,再說說中國古代的行政制度。首先就是分封制,也叫分封諸侯制度。從商代就已經開始分封諸侯了,稱號有侯和伯等。

西周曾大規模地封地,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賦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

春秋戰國時,適應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逐漸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統一全國,普遍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

郡縣制是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使地方處在中央的管轄之下,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統一。標誌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是中國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專制制度的標誌。

行省制是13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於元朝,明清兩朝得到發展,最終影響了現代中國的行政體制。忽必烈建元朝後,正式在朝廷設置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時稱「都省」。元朝在全國共設10個行省,即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省、江西、湖廣。而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里」,由中書省直轄。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不喜歡「行省」的稱謂,改稱「布政使司」。明代中期已經形成了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稱還是十三省。到了清朝,又正式使用行省的稱呼,清朝前期有十八個行省。然而東北在清朝皇帝的心中比較特殊,把東北視為「龍興之地」,採用了獨特的管轄辦法。

當時東北的盛京(瀋陽)、吉林、黑龍江三個行政區和十八行省沒什麼區別,但那時不叫行省,把這裡分為三個將軍轄區。

滿清設置東北將軍轄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這裡,不允許漢人移民東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擔心自己在關內站不穩,如果形勢危急,他們就重回關外。

滿洲人入關之後盛京(瀋陽)成為陪都,設置一位官員負責管理,到了康熙元年稱為遼東將軍,康熙四年稱奉天將軍,乾隆二十二年稱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在康熙元年叫寧古塔將軍,康熙十五年治所遷徙到吉林,也是乾隆二十二年改稱吉林將軍。康熙二十二年將吉林將軍旗下副都統薩布素派到璦琿城治理軍務,提升為黑龍江將軍,康熙三十八年將軍衙門遷到齊齊哈爾。

1907年(光緒33年),清廷下令,改東北將軍轄區為東北行省,設置東三省總督。東三省分別是奉天省(省會奉天府)、吉林省(省會吉林府)、黑龍江省(省會龍江府)。除了省會地名和今天有差別,大致就是如今的東北了。

中華民國建立之後,初期保留了清朝的行政區劃,東北依然是3個省,另外設立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直屬理藩院5個特別行政區。北洋政府統治結束之後,1928年中華民國頒布新的行政區劃,熱河成為關外4省之一,省會在承德,這就是「東北四省「的由來。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在東北設立了9省: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即把原來的東三省每一個省分成三個省,安東省、遼北省原為遼寧省的一部分;松江省、合江省原為吉林省的一部分;嫩江省、興安省原為黑龍江省的一部分。 除了設置9個省外,在東北還設有三個直轄市,直屬於行政院,分別是大連市、瀋陽市和哈爾濱市。

而偽滿洲國行政區,1934年劃為14個省和兩個特別市:安東省;奉天省;錦州省;吉林省;熱河省;間島省;黑河省;三江省;龍江省;濱江省;興安東省;興安西省;興安南省;興安北省;新京特別市;哈爾濱特別市。

1939年更改為19個省和一個特別市:安東省;奉天省;錦州省;吉林省;熱河省;間島省;黑河省;三江省;龍江省;濱江省;興安東省;興安西省;興安南省;興安北省;牡丹江省;通化省;東安省;北安省;四平省;新京特別市。

1949年建國之後,全國共設立華北、西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個大行政區,東北大區被劃分為6個省,分別是遼東省(省會丹東)、遼西省(省會錦州)、吉林省(省會吉林)、黑龍江省(省會齊齊哈爾)、松江省(省會先哈爾濱後牡丹江)和熱河省(省會承德)。

1954年大行政區制度撤銷,東北劃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1955年熱河省撤銷,分別併入河北、遼寧、內蒙古。原來的直轄市全部改為普通市,吉林省省會從吉林市遷到長春,黑龍江省省會從齊齊哈爾遷到哈爾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