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西周晚期金文書法

談藝錄 發佈 2022-10-13T17:10:40.318937+00:00

《中國書法史》所劃分的「西周晚期」,時間段指周夷王繼位到周平王繼位東遷東周開始為止。共計116年,歷夷、厲、共和、宣、幽五個王世。

《中國書法史》所劃分的「西周晚期」,時間段指周夷王繼位(前885年)到周平王繼位東遷(前770年)東周(春秋)開始為止。共計116年,歷夷、厲、共和、宣、幽五個王世。

其中夷、厲、共和時期的作品略少。值得一提的是《散盤》。宣王時期有《虢季子白盤》和《毛公鼎》。本文主要說這三件國寶級重器。

補點歷史知識:這裡的「共和時期」指的是周召公和行政時期,公元前841年(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端,《史記》自此有確切紀年。)厲王暴政,民不聊生,最終「國人暴動」,厲王出逃,國政由周公、召公代行,即「周召公和」,前828年,厲王死,宣王繼位,「共和」結束,共十四年。

先說《散盤》

《散盤》又叫《散氏盤》,又稱夨(cè,同側)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區),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它的樣子如圖:

銘文在盤內底部,俯視時可以一覽全貌,如圖:

《散氏盤》銘文很長,達到357字之多(文字越多,學習起來越容易形成書法風格),記載的內容大意是:夨國征伐散國,戰罷和談,夨國派出官員十五人來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國則派官員十人來接收,於是雙方聚集一堂,協議訂約,並由夨人對散氏起誓,守約不爽。和談之時,夨人將交於散人的田地畫成圖樣,在周王派來的史正仲農監督下,成為夨、散兩國的正式和約。

《散氏盤》的書風一向為人所喜,原因是它足夠「怪異」,認為它既有草率的恣放,又有簡省的奇肆,同時又保留了樸質古厚的氣息。看兩個拓本:

第一個是馬衡題《散氏盤》拓本,馬衡是金石權威,他既是故宮博物院的第二任院長(第一任是易培基),又是西泠印社的第二任社長(第一任是吳昌碩)。

第二個是陳介祺題《散氏盤》拓本,陳介祺不用介紹了吧,大凡書法篆刻學習者,都了解他,特別是讀過《十鐘山房印舉》和《封泥考略》的篆刻界朋友。

總之,名家們很看重《散氏盤》。

如圖所示,《散氏盤》全部銘文章法如軍陣一樣整肅,但內文中的每一個字卻個個像個性鮮明的驕兵悍將,他們恣態各異,或正襟危坐或攲斜放縱,如此多的文字樣態密聚在盤底,如群星麗天,又似亂石鋪地……既有整體的雄壯磅礴之美,又有個體的輕快之美。

可以稍稍總結一下,《散氏盤》是從西周普遍的秩序、精美、嚴整風格的作品中走出的「奇」品。

再說《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是宣王時期的作品,宣王是中興之主,他勵精圖治,北拒獫狁(讀xiǎnyǔn,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名),南征淮徐,周道復興,即所謂的「宣王中興」。

小知識點:史留。在說《虢季子白盤》之前要先說一點題外話,就是《遤(走+馬)鼎》裡提到的「史留」,如圖:

叢文俊先生說《遤鼎》是厲王時的作品,但其他資料多稱它是宣王時的作品,因為學者們考證「史留」其實就是著名的《史籀篇》的作者,也即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有事跡可考的「書法家」,而「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

說回《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晚清時期出土於寶雞,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盤形奇特,像一個大浴缸,為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蛟龍紋),下為波帶紋,如圖:

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因此,它不是「白盤」,它是「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是西周重器,國寶級文物,1954年,我國發行過《虢季子白盤》的特種郵票:

來看拓本:

再看吳湖帆題《虢季子白盤》拓本:

顯然,《虢季子白盤》很受重視,如王福廠、吳昌碩都曾臨摹過它。

《虢季子白盤》的書法特點很明顯,就是「整肅」,作者將對稱結構的字,寫得均衡對稱,對於無從對稱的同類筆畫,作者作等距的排列,讓它們整齊化。由於器型較大,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較大,造成了章法上的疏朗感。

它最大的特點是它上面的文字字形接近《說文解字》中許慎所舉出的「籀文」字形,因此,《虢季子白盤》的字形很可能就是周宣王時《史籀篇》所整理出來的西周統一文字。也就是說,它有可能是真正的「籀文」。

最後說《毛公鼎》

《毛公鼎》同是宣王時作品,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1843年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它的實物樣子如圖:

《毛公鼎》足夠大,是真正的「重器」,

毛公鼎銘文長度接近五百字,文字之多,有說稱它堪比一篇《尚書》,在現代所見青銅器中為銘文最長的作品。銘文大意是說: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以器物。毛公深為感動,特鑄鼎以紀之。拓本如圖:

西周晚期,「宣王中興」時期,國運昌平,國內一派熙和、興旺景象,這從《毛公鼎》的形制可以看出,它造型圓渾凝重,裝飾簡潔流暢,器質樸厚粗獷,極富堂皇氣象。它的銘文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的代表,氣象渾穆莊嚴,筆意圓勁朴茂,結體方長(比《散氏盤》的左高右低要端莊、安穩得多),線條飽滿遒勁,體勢沉雄莊重。

它的布局很特別,因為它的文字是在「不規則」的載體上(鐘鼎圓底之內)表現的,而作者能處置得井然有序,和諧統一,並且能表現得生動多姿,這一點實是難能可貴。在書法特徵上,比起西周早期和中期的作品,《毛公鼎》的線條書寫、章法布局無一不表現出古典堂皇之美,它是西周金文的成熟之作和規範之作。

總之,《毛公鼎》銘文應為正宗金文的標誌性、代表性作品新手學習金文,《毛公鼎》是個不錯的臨本。

看完王室作器,下一篇,我們讀西周時期諸侯國的金文書法。

(【跟著布丁讀書法史】之14,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