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從劉慈欣宇宙運鏡,才懂雲天明送程心小宇宙,意義何在

青源陽陽 發佈 2022-10-14T16:01:26.109499+00:00

翻看《三體》,久久不能平息,意猶未盡。2006年,身為工程師的劉慈欣寫出了《三體》三部曲,在他還沒有獲得雨果獎之前,我們就對這部小說充滿了好感,畢竟能夠將人類的世界闡述得如此的細膩而又富有科幻色彩的人,確實少之又少。


文:青源陽陽

翻看《三體》,久久不能平息,意猶未盡。

2006年,身為工程師的劉慈欣寫出了《三體》三部曲,在他還沒有獲得雨果獎之前,我們就對這部小說充滿了好感,畢竟能夠將人類的世界闡述得如此的細膩而又富有科幻色彩的人,確實少之又少。

以至於,著名學者,江曉原都感慨萬分:

這是一部真正里程碑式的作品,必將成為經典。

還有,《新發現》雜誌主編,嚴峰也發出讚許:

我推崇大劉的作品,是因為他逆流而上,發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為中國文學注入了整體性的思維和超越性的視野。

確實如此,用現在的運鏡技巧手段。

可以解釋為,劉慈欣在為我們展示的是宇宙運鏡手法。

我們常常看的小視頻,採用了運鏡手法之後,就是運動的鏡頭,會覺得人的視野變得更加清晰,而且還十分地帶有動感。

其實,一開始劉慈欣就是如此操作的,從一隻褐蟻的角度出發,讓它在龐大的數字面前,再將視角轉移到人的畫面,一隻褐蟻和人相比較而言,就像是一個人相對於一個摩天大廈。

然而,將地球無限縮小的時候,又看到的是數億光年之外的三體文明。

文明的接觸,已經開始運鏡。

就是因為一次呼喚,一次答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對話,雖然經過了時間的考量,但是終究能夠引起人類的恐慌,地球文明的顫慄。

這是一次簡單的運鏡,接下來的運鏡就是將歌者文明縮小到人類的視角範圍,將地球文明縮小到葉片大小的範圍。

於是,有了同類型的比較之後,我們才明白,我們甚至連褐蟻的大小都不如,只不過,我們擁有的智慧,還有頭腦。

水滴,智子,還有三體,只不過是滄海雲煙。

與之相比較而言的是,三體文明雖然進化,有優點也有弊端,那就是他們的文明已經透明化,無論是感情還是思想,都一覽無餘。

然而,人類的智慧是隱藏在大腦之中的,人們所想的,所做的未必是相同的,也未必是預知的。

所以在這個決斷的過程之中,人們和三體文明之間的鬥爭。

往往就像是地球上的兩個國家,一個地方的兩戶鄰居,甚至就像是一個家庭的兩個兄弟之間的矛盾。

不要回答背後的意義何在?

三體文明之所以想侵犯地球,那是因為它已經在宇宙之中待不下去了。

那麼葉文潔一開始發出的信號,受到的時候為何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其實,我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按理說,三體已經無路可退,地球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再腦洞大開一下,或許在地球文明之前,還有文明存在,為了守護地球文明,所以才在宇宙之中流蕩。

三體文明只是無意中接受到信號,所以窺探出地球文明的存在。

還有,宇宙清掃著,歌者文明就是在清掃三體文明的碎片時,接受到地球文明的信號。

那麼為何歌者文明要針對三體?亦或是地球文明?

它雖然是宇宙,乃至於世界裡的存在,它的作用是替誰在幹活?

在我們解讀了《三體》之後,我們並不會因為故事的終結而忘記這本書,而是會在《三體》的故事之中,無限地暢遊,不僅會思考人類為何來到這個世界?而且還會思考,人類之前,地球是何種模樣,人類之後,地球又會變成何種模樣?

在《三體》的最後一部《死神永生》之中。

我們看到了,程心帶著關一帆來到了雲天明留給她的小宇宙,這裡由智子打理得井井有條,然而,最後的最後,不得不說,這既是一個浪漫的想法,卻又超乎了人類的情感。

當初雲天明離開地球的時候,已經不能夠再說還是一個人類,但是他卻給予了人類期望,希望他能夠在三體文明之中,進化之後,得以產生保全地球的想法。

宇宙將能量摧毀之後,再收集起來,一切即將重新開始。

那麼,人類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我們日復一日地活著,往往如螻蟻一般,絲毫沒有波瀾,倒不如讀一讀《三體》,讓我們的思維如同運鏡一般,無限地縮小,再無限地放大。


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乃至於成年人都愛讀《三體》,就是因為能夠將人類的思維活動起來,不停地運動起來,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都賦予了新的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