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的大戰略:從天下二分到三分天下,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現實

秋葉侃史 發佈 2022-10-21T22:08:17.758627+00:00

讀過小說《三國演義》的人應該對隆中對並不陌生,三顧茅廬之後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也正是在這一次會面當中,諸葛亮為劉備進行了清晰地格局分析,並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

讀過小說《三國演義》的人應該對隆中對並不陌生,三顧茅廬之後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也正是在這一次會面當中,諸葛亮為劉備進行了清晰地格局分析,並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

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奪取荊州是極其重要的一步,由於荊州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關係到未來戰局的走向,能否實現三分天下的目標,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是否能夠順利奪取荊州。



實際上,看出荊州的重要性的人並非只有諸葛亮,在東吳集團當中魯肅也有這樣的想法。相比之下,魯肅看待荊州的眼光,比諸葛亮還要更加客觀一些。

三分天下局勢的形成與魯肅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甚至於比諸葛亮還有前瞻性,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看一看歷史上的魯肅是一個怎樣的人。

豪族子弟魯肅

在《三國演義》的描述當中,魯肅始終以一種寬厚仁慈的形象示人,諸葛亮正是抓住了魯肅面慈心善的特點屢次對其加以利用。

魯肅討要荊州時,諸葛亮更是將其牢牢拿捏,讓人們在心目中產生了魯肅膽小懦弱、耳軟心活的印象。



然而,魯肅並非是小說中那樣的文人形象,相反他的真實形象與小說大徑相庭。公元172年,魯肅出生於臨淮郡東城縣的豪族當中,由於幼年喪父他由祖母撫養長大。

隨著年齡的增長,魯肅逐漸長成了一位身材魁梧、性格豪爽的年輕人,對當時的社會有了一定的認識。

他喜好讀書酷愛騎射並仗義疏財,將家族中的土地悉數變賣換成了錢糧,之後廣交天下豪傑並召集鄉里的年輕人練兵習武。

這樣的做法很快便引來了族中長者的不滿,在他們看來魯肅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紈絝子弟,其所作的事簡單來說就是不務正業。面對族中長輩的訓斥,魯肅卻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



沒過多久,魯肅的行為便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當時任居巢長的周瑜聽說了魯肅的事跡,便率領數百名部曲前來向他「借」糧。

得知周瑜的來意,魯肅二話沒說直接將家中一半的糧食借給了周瑜,這讓後者大感意外。

在周瑜看來,能夠如此豁達的人必定胸中有著不凡的見識,從此周瑜便和魯肅結為了摯友。東漢末年,東城縣隸屬於袁術的轄區,袁術對於魯肅同樣仰慕已久便請魯肅為自己效力。

魯肅見到袁術之後,認為他對部下疏於約束,並且目光短淺很難成就一番事業,再這樣的情況下他便決定率領族人離開袁術前去投奔周瑜。



得知此事的袁術立刻派人前去阻攔魯肅的去路,魯肅之前訓練的年輕子弟便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他的安排下年輕子弟負責殿後,老幼婦孺則在這些人的保護之下繼續趕路。

追兵到來之時,魯肅在地上立起一面盾牌,隨後從遠處張弓搭箭一箭便射穿了盾牌。與此同時,那些經受過訓練的年輕子弟也以整齊的隊形,隨時聽候魯肅的調遣。

看到這樣的場景追兵便不敢再繼續追趕,一場危機被化解,從這件事情上便不難看出,魯肅是一個眼光極其長遠的人。

土地雖然是珍貴的資產,但在漢末亂世之時卻也是一種負擔,一旦有所變故根本無法帶走。



魯肅將這些土地變賣換成的錢糧等可以運輸的物資,而且他仗義疏財的行為又結交到了不少豪傑之士,遭遇變故時這些人就成為了大助力。

總的來說,正是由於魯肅有著這樣長遠的眼光,他的族人才能在這樣的亂世當中依舊存活了下來,並且在東吳的官場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傳奇。

歷史上魯肅的謀略

一番曲折後魯肅成功地來到了周瑜的身邊,此時的江東也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原本統御江東的孫策被刺身亡,孫權成為了繼任者,接替兄長成為了江東的主人。

早期孫策在掌控江東的時候,由於對江東士族極力打壓,因此孫吳政權集團與江東士族關係極為緊張,孫權在上台後首先要面對的便是穩固政權的問題。



作為孫吳集團的忠臣,周瑜正在為孫權竭盡全力地網羅人才,希望藉助人才的力量來緩和階級矛盾以穩固孫吳的統治,魯肅的投奔使得周瑜喜出望外,立刻便將其推薦給了孫權。

兩人第一次見面,魯肅胸中的韜略便讓孫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一次談話絲毫不弱於隆中對。

為了能夠與魯肅推心置腹地交談,孫權與魯肅在臥榻之上支起了酒桌,二人一邊飲酒一邊探討治理東吳的方針。

魯肅向孫權提出了心中最理想的治理東吳的方案:中原王朝(東漢)已經名存實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占據了絕對的制高點,其餘割據的諸侯也已經窮途末路被曹魏各個擊破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



基於這一認識魯肅提出了「二分天下」的主張,東吳依靠地理上的優勢,割據江東已經基本成為定居。

東吳要充分地利用這一地理優勢,開闢出屬於自己的封閉的根據地,提升自身實力與曹魏劃江而治。

同時魯肅還提醒孫權,雖然已經掌握了江東的統治權,但由於孫策統治時期與江東士族摩擦過大,此時的當務之急是內部管理而絕非對外擴張。

孫權則應該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對江東的治理和對士族的安撫方面,只有形成了穩固的後方才可以考慮開疆拓土。後方穩固後,首先要爭奪的地盤便是荊州,因為此地在長江天塹可以進退有據。



由於這次交談是在臥榻之上完成的,魯肅這一番高談闊論也被稱為「榻上策」,此次交談也奠定了東吳後來幾十年內的治國方略,在諸葛亮和魯肅的眼中,荊州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兩人的觀點不謀而合。

三顧茅廬時劉備尚未獲得一席之地,諸葛亮便提出以荊州作為根據地,進而奪取益州的戰略方針。

以劉備當時的實力奪取荊州猶如痴人說夢,東吳取得荊州的成功概率要遠遠超過劉備集團,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戰略上的調整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準備向東吳發起進攻,如何應對曹魏的進攻成了東吳首先要討論的問題,由於與孫權存在積怨,東吳士族對於曹操的來襲頗為期待。



一些頗具名望的謀士也十分清楚,自己即便投靠曹操同樣可以獲得官職,因此主張投降曹操。

面對東吳內部的消極態度孫權一籌莫展,此時魯肅十分堅定地為孫權指出了一條出路:聯合劉備集團,共同抵抗曹操。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魯肅親自出使江夏竭盡全力地促成了這一戰略同盟,所以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手促成的孫劉聯盟,其實是現實中魯肅的功勞。

成功地擊退曹操之後,戰敗的曹魏集團迅速撤退,只留下部分兵力留守荊州北部的江陵、襄陽等地區。擊敗了共同的敵人,孫劉這對盟友之間的關係便立刻變得微妙起來。

為了儘快將荊州劃入東吳的版圖,周瑜率先向荊州發起了進攻,然而因為赤壁之戰後的盲目自信,認為蜀漢集團、殘餘的曹軍實力不如自己,周瑜接二連三地挫敗,收服荊州的事業一再往後拖。

劉備在荊州的政治能量、名望遠比東吳要強大得多,他打著「借」的名義得到了荊南四郡,憑藉仁義的聲望和在荊州多年的經營,徹底穩固了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力量在這一階段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對於劉備集團的強大,周瑜表現出了極大地不滿,赤壁之戰前便對劉備的軍事實力嗤之以鼻,即使兩家結為同盟共同抵抗曹操,但周瑜從未將劉備放在眼裡。

可此時的劉備卻成功地奪取了荊南諸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還是如此重要的一塊戰略要地,也難怪周瑜會大為惱火,如果放任劉備繼續擴大實力,那麼對於東吳來說很可能會構成威脅。



為了鉗制住劉備的發展,周瑜提出攻取益州的戰略,從而完成魯肅提出的構建「二分天下」的方針,也就是說以荊州為跳板向巴蜀發展力量是周瑜第一個提出來的,當時的劉備只能在周瑜的威懾下猥瑣生存。

但是這一計劃還未開展周瑜便因病去世,雖然在對待劉備的問題上與自己有著諸多矛盾之處,但周瑜依舊認為魯肅是接替自己最合適的人選。

魯肅繼任為大都督後,東吳方面在對待荊州的問題上很快便有了極大的改變,魯肅也曾多次出面向劉備索要荊州,但也並沒有像周瑜那樣咄咄逼人,或許也是因為如此吧,才會讓人們覺得魯肅經常被諸葛亮戲耍。

其實魯肅這麼做也是情非得已,一方面東吳內部依舊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如果荊州劃入東吳,荊州與東吳方面的矛盾勢必會加大東吳的內耗,孫吳集團也很難有效地掌控這一局面。



根據當時東吳的實際情況來看,荊州由劉備來治理遠比由東吳來接管更加有利,劉備集團不僅可以迅速穩定住荊州的局勢,同時還可以起到抵禦曹操進犯的作用,對於東吳來說顯然利大於弊。

而魯肅索要荊州的舉動,實際上也僅僅是為了獲取在外交方面的主動權,自然也就不會追求實質上的結果。

可以說正是在魯肅的籌劃之下,孫劉聯盟才持續了長達近四十年的穩定,也才有了從二分天下到天下三分的轉變。

假如沒有魯肅,東吳在赤壁之戰時就已經失敗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恐怕也很難形成。對於魯肅此人,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