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被炸後德國人的心酸自白,戰鬥民族沉淪至此,需要以史為鑑

阿斗不傻 發佈 2022-10-24T07:47:54.118696+00:00

這篇文章叫:《我們是不是最白痴的國家?》,其中有段話是這麼寫的。我們關閉了所有的核電站,關閉了燃煤發電廠,不再投資可再生能源,建造天然氣發電廠,建設北溪2號,然後關閉它,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最近看帖子,一個德國網友的自白,讓我看得有點心酸。

這篇文章叫:《我們是不是最白痴的國家?》,其中有段話是這麼寫的。

我們關閉了所有的核電站,關閉了燃煤發電廠,不再投資可再生能源,建造天然氣發電廠,建設北溪2號,然後關閉它,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現在好了,前幾天兩條管線都被美國給炸了,就算想重新啟動,也沒有辦法了。

這話說盡了一個民族的悲哀。

被世界霸主牽著鼻子走,最後成了博弈的犧牲品。

這犧牲品的背後,表面上看,是巨大能源缺口引發的民生危機,長時間看,則是能源成本劇增之後的工業競爭力直線下降,然後淪為犧牲品。

這犧牲品,又讓我想起一個典故,老大和老二干架,老三沒了。

至於這沒了是為何?說句不客氣的話,當老大準備跟老二干架的時候,什麼時候幹掉老三,決定了老大跟老二攤牌的節奏。

如果兩強相爭,最後成就了第三名,這不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嗎?

德國,還有歐盟就這麼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那麼這狀況的最大根源在哪?答案或許就是自保能力缺失。

換個說法就是,忘記了獨立自主需要基本的武力護持。

是什麼讓歐洲成了世界血包,改天我可以專門寫一篇。

今日我要說的主題是,曾經還是戰鬥民族的日耳曼人,面對霸權羅馬是如何做的?

這段勵志的故事,如果歐洲人記得,或許就不會如此了!

故事很長很精彩,也很有思索,做好發車,我們來段穿越旅程。

日耳曼人最早出現在文獻之中,源自一個偉大人物的遊記。

這個人就是多情有才的羅馬人凱撒!

當年他邊打仗邊旅遊,征服了高盧,考察了不列顛,也見識了彪悍的日耳曼人。

這群哥們,拖家帶口,蒙頭垢面,居無定所,最大的愛好就是打架。讓文明人凱撒看得目瞪口呆。

他們悍不畏死,越眾而出,除了勇敢外,打架沒啥章法,更奇葩的是,這群戰鬥的男人背後,被保護的女人和孩子的表現。

女人們在身後吶喊助威,宛如看足球賽一樣。孩子們也一樣,一個個興奮得咿呀咿呀,沒有瑟瑟發抖,只有聲嘶力竭。

為什麼咧?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前面戰鬥的男人,你們可別輸啊!

輸了老娘就是別人的人了,孩子就是別人的奴隸了。

這特殊的夫妻關係,還有人倫氛圍,讓日耳曼人特別能戰鬥,只要干架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那麼真戰敗了會如何?

女人的表現也讓敵人驚嘆,這群人雖然原始落後,卻極其重視貞潔,一旦男人戰敗了,幾乎都會選擇自殺,以免受辱!

這做派,讓習慣了用俘虜換錢,用奴隸賣錢的凱撒鬱悶無比,因為賠本買賣啊!

鬱悶得多了,凱撒對於日耳曼人也升騰起了強者敬重,這敬重從「日耳曼人」拉丁語意思是「令人生畏的戰士」就能看出。

這就是日耳曼人在史上的首次文獻記載。

男人是以戰鬥為信仰,悍不畏死的戰士。

女人是特別重視貞潔,寧死不屈的烈女。

男人是戰士,女人是烈女。

再加上不會種田,又沒有文化。

這群人可從事的工作並不多,當獵人啊,漁民啊,是常態,更常態就是僱傭軍。

打架嗎,那是本能!

這本能為何成為本能咧,這就要追溯下日耳曼人的民族由來了。

在西歐,最早的原住民只有兩種人。

一個是廣泛分布在西歐的凱爾特人,一個就是融合了多民族,最後成型的羅馬人。

日耳曼人屬於來自北歐的外來戶,曾經的他們活動在北歐「斯堪迪納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和波羅的海沿岸。

哪裡高緯度的陽光,還有寒冷的天氣,讓他們的皮膚堪比白斬雞,身體高大,金髮碧眼,如果認真洗洗,都是俊男靚女。

源自北歐的民族,都有彪悍的個性,跟後來征服英國的朱特人,昂撒人,搞定東斯拉夫人的諾曼人,後來的維京海盜們,都有這樣的特質。

為什麼北歐人這麼能打咧?

這跟北歐的原始宗教奧丁大神,還有信仰中的英靈殿概念有關!

原始社會人類的戰鬥力都跟信仰有關,信什麼就為什麼獻身。

平和的佛教徒信仰輪迴。

於是印度人成了和平弱者,誰來都躺平。

激情的奧丁信徒信戰鬥。

於是北歐人成了彪悍強者,誰來都敢打。

這就給了奧丁神信徒,日耳曼人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勇氣,大家戰死沒關係,可以去英靈殿成為神的戰士,這是無上的榮耀。

至於成了英靈殿戰士要幹什麼?

答案是繼續打仗,打到諸神的黃昏,自己死了,然後就圓滿了!

這信仰之力,就讓奧丁神的信徒,成了一群一生都在戰鬥的人。

活著在打仗,死了是榮譽。

這樣的價值觀,你說這群人會成為辛勤耕耘的奮鬥者嗎?

不會!

於是日耳曼人成了流浪漢,一群隨遇而安的強者,一群沒文化的流民。

維繫這群流民的,除了信仰還有基於部落安全的歸屬感。這就讓他們每個部落都非常團結,但出了部落,就沒那麼團結了。

一群在內團結,在外不團結的部落,戰鬥力會如何?

如果小規模戰鬥,當然是無往而不利,但面對高度組織度,紀律嚴明的羅馬軍團兵時當然打不贏。

因為,凱撒的征服很順利,一鼓作氣征服了高盧後,就在哪裡設置了高盧行省。

然後再接再厲地開始繼續進軍,橫掃了萊茵河西岸的日耳曼人聚居地。

但凱撒的兵峰,也止步了!

河東岸到處是樹林,價值不高是其一。

哪裡日耳曼人更多,征服難度大是其二。

凱撒有別的事忙,跟埃及豔后約會是其三。

這一二三後,羅馬的征服止步萊茵河東岸,至於西岸領土,則被叫做「大日耳曼尼亞」,意思是日耳曼人混跡的地盤。

凱撒去世後不久,進入帝國時代的羅馬,領土擴張並沒有停滯。

為了更好地攻略「大日耳曼尼亞」地區,羅馬人還修建了一條漫長的長城,從北海一直修到了萊茵河上游。

這長城,跟中國的萬里長城當然沒得比,但卻成了日耳曼文明的起點。

因為這綿延的長城上,那五十多個城堡,後來都成了德國最早的城市。

修長城防守反擊,在步步深入。

在這步步為營戰法配合下,羅馬人歷經兩百多年奮戰,終於征服了整個「大日耳曼尼亞」,讓桀驁不馴的日耳曼人,成了羅馬的附庸。

可淪為附庸和僱傭軍的日耳曼人甘心嗎?

當然不甘心!

天生戰士的他們驍勇異常,對於人倫生活混亂的羅馬人非常不感冒。

在日耳曼人看來,這群羅馬人看似文明,一個個都到處找女人,簡直就是人渣。

這倫理層面的鄙視,還有心中的不滿。

最後再一場人事變動後,變成了叛亂。

公元7年時,羅馬帝國皇帝屋大維因為其他行省作亂,自覺無人可用,就將調兵遣將的目光盯上了自己治下的總督。

選來選去,屋大維盯上了大日耳曼尼亞總督,也就是自己的養子:提必留

這位未來的羅馬皇帝能力非凡,只要他去的地方,無論有多亂,都會風平浪靜,這麼牛叉的人才,當然是最好的救火隊員。

不久後,提必留就被調走,新上任的總督也是屋大維的親戚,侄子瓦盧斯。

這瓦盧斯也是西方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只是這名氣是臭出來的!

公元前46年出生的他,祖上非常顯赫,爺爺是跟埃及豔后愛得死去活來,愛丟了江山的馬克·安東尼。這樣的家庭背景,讓他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看書不少,口條一流,是有名的雄辯家。

後來又在屋大維提拔下,成了羅馬北方軍團的一員,在北非和西亞戰場打了不少仗,經驗也算豐富。

按理說能力沒問題,但瓦盧斯卻有個致命缺點,那就是不接地氣,非常的羅馬化。

羅馬化啥意思咧?看過斯巴達克斯血與沙的各位,或許就能理解這個詞。

酒池肉林、美酒佳肴、鶯歌燕舞,日日笙歌。這就是正統羅馬男人,特別是貴族們最愛做的事情。

這瓦盧斯不僅是男人,還是大貴族,更是一個喜好享受的人。他去了「大日耳曼尼亞」當然是一通胡搞了。

於是,羅馬人的軍營,頓時成了遊樂場,女人穿來穿去,美酒絡繹不絕,大兵紀律廢弛。

這狀況,讓一個日耳曼人看到了機會。

這個人就是德意志最早的英雄,一個但凡說德語就知道的人:赫爾曼(又叫阿米尼烏斯)

這赫爾曼是日耳曼切爾西部落的首領。

年輕的時候,作為人質在羅馬受到了羅馬人的同化教育!

按羅馬人想法就是:讓野蠻的日耳曼人首領後代來羅馬留學,成為自己的擁躉之後,在放回去幫助維持自己的統治。

這就讓赫爾曼收穫了學習優秀文化的機會,也讓一個野蠻人成了比羅馬人更睿智的存在。

因為他吸收了羅馬文化的歷史和智慧,卻沒有沾染羅馬貴族荒淫奢侈的生活方式。

反而對這種生活特別鄙夷。

後來的他,成了一名羅馬軍官,因為戰功卓越,還收穫了羅馬公民的身份,成了只有綠卡的日耳曼人。

可綠卡能讓赫爾曼滿足嗎?當然不會!

戰鬥民族的自豪感,還有羅馬文化的薰陶,讓他成了一個兩面人。

見到羅馬人時,他低頭順目,客氣無比,這讓他在羅馬人哪裡非常受寵,深受信任,但轉過臉去面對自己族人時,他卻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族人自由。

這思考的多了,就留了心眼。

一看提必留和瓦盧斯交接,他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如何讓不團結的日耳曼部落團結在自己身邊?

尋思良久後,赫爾曼找到了突破口。

那就是日耳曼民族的高道德標準。

之前說過,日耳曼女人非常講究貞潔,丈夫戰敗了寧可自殺,也不願受辱。也因此,日耳曼人有了對家庭的忠貞,也踐行一夫一妻制,對男女淫亂的事非常反感。

反而是羅馬人,特別是新任「大日耳曼尼亞」總督瓦盧斯特別好這一口。

一來二去,就讓羅馬軍營成了紅燈區,也讓日耳曼人認為,這群人的存在,污染了純潔乾淨的日耳曼尼亞。

這情緒醞釀許久,讓敏銳的赫爾曼抓到了,他開始以這個為理由,廣泛動員個個部落,讓他們聯合在一起,趕走這群淫亂的羅馬人。

經過數年準備後,一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不久後,東風來了!

公元9年9月9日,一場暴雨如期而至。

眼見道路泥濘難行,赫爾曼明白,這是作戰的有力掩護,就報告瓦盧斯說:北方有個部落造反了,最好快去平亂,要不然會出大問題。

一看匯報情況的赫爾曼,擁著美女喝酒的瓦盧斯難得正經了起來,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就說了聲:出發

出大營才發現,居然下暴雨了。

在念叨幾句鬼天氣後,羅馬軍團兵們,就這樣糊裡糊塗的開始了行軍路。

為了穩妥起見,人生地不熟的瓦盧斯還睿智的安排赫爾曼做嚮導,給自己帶路。

這不是將羅馬人往溝裡帶嗎?

更誇張的是,這瓦盧斯行軍打仗還不忘享受,居然帶著馬車,裝著女人,滿載美酒,邊走邊享用。

這狀況,要是屋大維看見了估計會氣死。

隨後這群戒備鬆懈的羅馬軍團兵,就被有心算計的赫爾曼引到了黑黝黝的條頓堡森林。

進入森林沒多久,還在喝酒的瓦盧斯和羅馬人遭遇了困境,四面八方射來的弓箭,讓羅馬人慌了。

慌亂過後,眼見逃不了,羅馬人也奮起勇氣,組成了戰陣,居然在日耳曼人的圍攻下,堅守了四天、

四天後,三個軍團兩萬羅馬士兵陣亡,突圍而出的僅僅只有一百多人。

黑黝黝的條頓堡森領,暴雨如注。

寂靜的樹林中,到處都是羅馬人的屍體。

至於領兵打仗的瓦盧斯,在堅持了幾天之後,選擇了自殺!

羅馬軍團全軍覆沒不說,就連羅馬人的屍體,也成了日耳曼人彰顯武力的道具。

連同瓦盧斯在內的一萬多羅馬人頭顱,被日耳曼人掛在了高高的橡樹上風吹日曬,成了震懾羅馬人的利器。

這場慘敗,讓72歲的羅馬皇帝屋大維幾乎崩潰。

老爺子頹廢了幾個月,嘴裡一直念叨著一句話:瓦盧斯,把我的軍團還給我!

這句話,也成了西方著名諺語流傳後世!

慘敗之後該幹嘛?當然是報復啊!

屋大維點起兵馬進攻日耳曼人,結果打了幾年搞不定,自己先掛了。

後來繼承位置的提必留一尋思。

這群人不好搞啊,他放下了繼續進攻的打算,自此羅馬人退守到萊茵河多瑙河一線設防,不在涉足日耳曼人的疆域。

這也讓日耳曼人所在的德國地區,成了西歐唯一沒有被羅馬征服同化的區域,也讓今日的德意志人,有了跟義大利人迥然不同的價值觀和行事風格。

義大利人散漫,德國人嚴謹。

義大利人多情,德國人專一。

這民族秉性中的東西,真是千年不變!

最後說說德國英雄赫爾曼結局。

在條頓堡森林之戰十年後,赫爾曼在戰鬥中失利,逃出戰場後,就遭遇了岳父的背叛。

這岳父居然將赫爾曼的懷孕的老婆,送給羅馬人做人質!

如此不靠譜的老泰山,還有妻兒的安危,讓赫爾曼又急又氣,最後急於報仇的他,遭遇了部落背叛,被自己解放的族人殺死了,享年37歲。

英雄赫爾曼死的有點憋屈。

但德國人依舊記得他,今日條頓堡森林依舊有一座高達50米的青銅雕像紀念他。

直到現在,不少考古學家依舊能在條頓堡森林挖出當年羅馬士兵留下的遺物,訴說曾經的榮光。

這場戰爭也成了日耳曼人的立國之戰,給了戰鬥民族日耳曼人榮光的起點。

此後的日耳曼人有了一個別稱:條頓人。

而條頓人的德語音譯就是德意志。

這就是曾經的德意志精神,在整個西歐幾乎被羅馬征服的時候,依舊驕傲的保持了自己的傳統,並在幾百年後,滅亡了西羅馬帝國,讓歐洲成了自己的家園。

可惜的是,這戰鬥精神,在二戰之後消失無蹤。

這消失無蹤也有數據為證。

目前德國軍隊人數不多不說,軍隊中體重超標的居然高達40%以上,比以自由散漫著稱的美軍肥胖率更高,完全沒了戰鬥民族的氣質。

胖子多了戰鬥力拉胯,戰鬥力拉胯了,如何有說不的勇氣?

於是,一組對比圖來了,上帝保佑德意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