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與《1Q84》:兩部作品名字太像,傻傻分不清

元山觀影談 發佈 2022-10-24T20:33:11.825132+00:00

在中國讀者群體中,也許讀過《1Q84》的人比讀過《1984》的人多了太多,這是因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中國八零九零後讀者的心目中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的《挪威的森林》已經成為了中國小資青年的讀書標配。

《1Q84》,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2009年所發表的長篇小說,講述男主人公「天吾」與女主人公「青豆」在「小小人」所營造出的「未知的Q世界」相遇的故事。而《1984》,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於1949年出版的反烏托邦的長篇政治小說。

在中國讀者群體中,也許讀過《1Q84》的人比讀過《1984》的人多了太多,這是因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中國八零九零後讀者的心目中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的《挪威的森林》已經成為了中國小資青年的讀書標配。作為村上春樹在本世紀初出版的暢銷小說《1Q84》同樣是他個人的最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喬治.奧威爾的《1984》雖然在全球範圍內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在中國真正讀過它,讀懂它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自《1984》首版問世,它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被視為危險和具有煽動性的,並因此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雖然歷經時間檢驗,本書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說之一。

那麼, 這兩部字面名字比較接近的小說,它們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或者說,他們之間有無交集?當然有。《1Q84》是村上春樹向奧威爾的《1984》致敬之作,儘管在作品的內容上並無太多相同點,但是兩部作品同屬虛幻類作品,都是以探討虛構的未來社會的人性和欲望的作品。

《1984》是英國左翼作家喬治·歐威爾於1949年出版的長篇政治小說。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喬治.奧威爾描述了在假想的未來社會中,世界上三大國之一的大洋國的獨裁者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人性被強權徹底扼殺,自由被徹底剝奪,思想受到嚴酷鉗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極度貧困,下層人民的人生變成了單調乏味的循環,人民生活在恐怖窒息之中。

主人公溫斯頓·史密斯,作為外圍黨員,他的工作是在真理部記錄司從事篡改歷史和修改新聞及經濟數據的工作。但他的仍然保有著不完整的獨立思考的精神,他一邊認真地為獨裁政權工作,一邊思考著社會制度的種種問題,他時時處在人格分裂的邊緣,他所能自我解脫的方法就是每天下班後捲縮在存在於生活任何角落之中的電屏監控側位死角處寫日記試圖通過寫日記舒緩自己的罪惡感和羞恥感。

處於人格分裂邊緣狀態的溫斯頓.史密斯長期在大洋國「真理部」從事篡改歷史工作,但他從未停止思考,當有一天他開始自我醒悟,在日常工作中逐漸對其所處的社會和領袖「老大哥」產生懷疑,並與另一位外圍黨員裘利亞產生感情,因而成為思想犯,在經歷了專門負責內部清洗的「友愛部」的思想改造之後最終成為了「思想純潔者」的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