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藝術的本質

書海泛舟 發佈 2022-10-24T21:02:44.177002+00:00

新航海第163海里:《月亮與六便士》,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英]著;後浪 出品。秋衣正濃,夜涼如洗,風輕雲淡,月明星稀,格外皎潔。我突然想到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在抬頭時看到的應該也是這樣的月。

新航海第163海里:《月亮與六便士》,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英]著;後浪 出品。


秋衣正濃,夜涼如洗,風輕雲淡,月明星稀,格外皎潔。我突然想到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在抬頭時看到的應該也是這樣的月。英國小說家、劇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塑造了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人物,近年來萬千讀者在閱讀後競相推薦,因為故事除了精彩的塑造了他獨特的人生際遇,還傳遞出毛姆本身對生活與藝術的關係的思考。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艾德琳·維吉尼亞·伍爾芙也曾評價道「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撞在了高聳的冰山上,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

創作出這樣的故事,離不開偉大的作家,可以說回溯光輝燦爛的二十世紀英國文學史,毛姆的地位不容小覷。他現實生活多坎坷,1874年出生於巴黎,不滿十歲,便成為孤兒,童年的經歷對他後期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讓他的文字獨有特色。毛姆一生創作頗豐,是英國歷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除了《月亮與六便士》之外,還包括大家熟悉的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刀鋒》等,是20世紀上半葉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也是20世紀「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跨越時間至今仍在全球擁有大量粉絲。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可謂是「看重於理想,還是選擇妥協於現實」的最佳表達。雖然《月亮與六便士》成書於1919年,但跨越100多年的時光,整部作品引發了不同時代人結合當時的思考,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在不惑之年,竟做出了拋妻棄子,奔赴巴黎學畫的人生選擇。「即使只靠一支畫筆,淪陷於赤貧之中,我孤獨而熾熱的靈魂也無法和畫畫兒分開。」而放眼當下,有多少年輕人都已失去這樣的勇氣,而這樣的選擇對嗎?在異國,他落落寡合,貧病交加,甚至為了創作一幅關於的女人畫作,害得別人家破人亡。

在種種遭遇後,他來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島,這裡成為他若伊甸園般的世界,在當地又結了婚。但現實就是現實,夢想的環境但現實不改,貧窮與絕症將他緊緊包裹,在雙目失明的狀況下,他用盡畢生力量在那座純色的木屋牆壁上繪下了一幅驚人巨作,隨之而來的還有天災疾病。查爾斯·斯特里克蘭追逐理想,本該是美好的改變,但好似只有厄運相加,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亮。這個在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背棄家庭的負心漢,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活得如此落魄而美好。

《月亮與六便士》充分地展現出毛姆作品文筆質樸、脈絡清晰的特點,主人公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性格刻畫鮮明,追求藝術夢想的路上,特別重視環境描寫,用文字側面反映社會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態,也探討了藝術,以查爾斯·斯特里克蘭頭腦的問題,探討藝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如何處理藝術和經驗的關係,傳統表達手段是否可靠以及對駕馭現代思維的嶄新形式的探索等問題。在經歷了波折後,斯特里克蘭終於醒悟藝術是具有極大的自主性獨立性的東西,變換不同的敘述角度,就會得到不同的結局。

而放眼故事,現實的本質是殘酷的,藝術的本質是虛假的,表面上優美高雅的藝術只是對現實的粉飾,而面對頭上的皎月和腳邊的六便士,你會如何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