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癌症被醫生稱作「輕鬆癌」,可能會勸你放棄治療

咚咚腫瘤科 發佈 2022-10-26T02:49:10.498347+00:00

在醫生眼中,並非每一種癌症都是「不治之症」。當一紙癌症診斷書擺在眼前時,相信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五雷轟頂」,方寸大失。

在醫生眼中,並非每一種癌症都是「不治之症」。


罹患癌症,對普通人群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當一紙癌症診斷書擺在眼前時,相信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五雷轟頂」,方寸大失。根本顧不得分辨到底是哪一個種類的癌症。


但恰恰最重要的信息就藏在癌症種類中。在所有癌症中,有兩類癌症不管在發病率還是治療上都完全不同,它們的關鍵詞是:不致命,或是致命率很低


對於這些患者來說,罹患癌症卻不危及生命,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醫生們甚至有時會擔心這部分患者盲目接受治療,反而帶來更大的麻煩。


在業內,這類癌症有個特殊的稱呼:「輕鬆癌」甲狀腺癌以及前列腺癌,就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這種癌症。其惡性及難治程度遠遠低於其他種類的癌症。


1

過度診斷!癌症中的另類「奇葩」甲狀腺癌

醫生擔心你篩查太過頭


提起甲狀腺癌,很容易讓人想起最近的一則新聞:就在這兩年,商業重疾險改革,將I期以內甲狀腺癌踢出重疾名單,改為按輕症賠償。這則新聞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不少人都在吐槽保險行業又在偷偷降低賠付標準。


但實際上,這個改變有著相對科學的依據:我國學者曾在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一篇關於甲狀腺癌過度診治的文章,通過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回顧,作者發現2003~2011年間,中國新發甲狀腺癌保持著高達20%的年增幅,但死亡率卻沒有明顯變化。


被診斷出甲狀腺癌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死亡人數基本保持穩定。基於這一現象,作者認為中國的甲狀腺癌存在嚴重的過度診斷情況。


換句話說,在我們現存的甲狀腺癌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即便是發現了甲狀腺病灶,但它終生都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每年我國的甲狀腺癌發病率都在大幅提升,但死亡率基本保持穩定的原因:越來越多這樣不會引發任何症狀的甲狀腺「病灶」被發現,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卻不會造成患者的死亡。


通過數據分析,作者認為甲狀腺癌過度診斷的情況觸目驚心:國內城市甲狀腺癌過度診斷比例約為女性83.1%、男性77.3%,鄉鎮過度診斷比例則是女性60.4%和男性59.2%。上海、杭州、嘉興等幾個地區榮登甲狀腺癌過度治療地區榜首,而廣州、武漢、北京等一線城市均超過80%。



通過這組數據,我們會得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也是甲狀腺癌發病率升高的罪魁禍首:越是經濟發達,越是健康意識明確的人群,越樂意接受癌症體檢,超聲的普及也就變相導致了甲狀腺癌被檢出率的升高。


這項研究中,作者發現人均GDP每增加1萬元,帶動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近1倍——女性增加0.93倍,男性增加0.90倍。


不僅是在中國,過去十年間全球甲狀腺癌發病率都呈快速升高態勢,甲狀腺癌的過度診斷同樣明顯上升。今年3月,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統計研究的25國數據報告中提出,全球甲狀腺乳頭狀癌發病率迅速攀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於過度診斷所致。


2

「惰性癌症」前列腺癌

同樣是過度診斷的重災區


除了甲狀腺癌以外,另一個被稱為「輕鬆癌」的癌症類型是男性所特有的前列腺癌。它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屬於惰性癌症。


在歐美國家,不少老年男性在死亡時都會被發現帶有前列腺癌細胞。當然,每年依然有大約有140萬男性被診斷為前列腺癌,及時篩查可以更早的發現疾病,從而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的風險。


但與甲狀腺癌一致,前列腺癌也同樣存在過度診斷的問題。目前臨床上的篩查方式大多採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結合傳統活檢篩查,可能會導致過度診斷,從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活檢。


在美國,由於臨床醫生們普遍採用基於PSA的早期檢測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但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代價。


數百萬男性在過度診療中被診斷為癌症,並接受了一些相關影響生活質量的治療。在後續的數據統計中,研究者們發現前列腺癌的發病率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是低風險級別的前列腺癌,占新診斷前列腺癌的70%。


3

高過度診斷率,帶來了高過度治療率

以及伴生的後遺症深淵


過度診斷,也就代表著過度治療問題的出現。


對於癌症治療而言,最佳的治療方式莫過於手術治療。但由於甲狀腺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特性,甲狀腺癌手術並不是一刀切掉的問題。任何手術都可能存在副作用和後遺症,甲狀腺手術同樣如此。它可能存在的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聲音嘶啞、嗆咳、抽搐、低鈣等,嚴重的出血或神經損傷甚至可能導致窒息。此外,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人人都將要面臨的問題是:終生服用甲狀腺激素。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甚至是經濟負擔上,都是不小的一個負擔。


前列腺癌同樣如此,甚至面臨著讓男性更為尷尬的手術治療,對社會角色造成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治療後伴生的社會問題,成為了癌症康復者們面臨的共性困擾:社會的有色眼鏡對待。


癌症患者的社會歧視現象在不少媒體中都有報導過,它們集中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個「癌症康復者」的頭銜,就足以讓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連簡歷都不看就將面試者拒之門外;而在感情生活中,「癌症康復者」的名頭也成了考驗一段感情是否牢固的試金石,不少悲劇由此發生。


4

「輕鬆癌」應該怎樣對待?

醫學中有一個「萬金油」絕招——隨訪觀察


既然甲狀腺癌及前列腺癌的過度診斷與治療已經成為了一個我們正在面臨的共性問題,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篩查與治療的矛盾呢?


首先,不可因噎廢食。防癌篩查是我們保持健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面對病情,我們才可正確的處理病情。有了篩查,就會有甲狀腺癌及前列腺癌的確診,針對一紙癌症診斷書,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針對這個問題,隨訪觀察或許是最優解。2016年中國抗癌協會發布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或可能成為甲狀腺結節的「診療寶典」。對於存在這些高危因素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均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即手術適應症)

  • 青少年或童年時期頸部放射暴露史;
  • 甲狀腺癌家族史;
  • 已確定或高度懷疑淋巴結轉移甚至遠端轉移;
  • 病灶有腺外侵犯(如侵犯喉返神經、氣管、食管等);
  • 病理學高危亞型(高細胞亞型、柱狀細胞亞型、瀰漫硬化型、實體/島狀型、嗜酸細胞亞型);
  • 穿刺標本檢測BRAF基因突變陽性;
  • 癌灶短期內進行性增大(6個月增大超過3mm)。


而非這類情況的甲狀腺癌,則可以考慮再行觀察,直至出現上面這些危險情況因素。


前列腺癌同樣可以通過增加篩查手段來避免過度治療。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一項研究就表明:磁共振成像(MRI)和靶向活檢篩查結合的方式,可以將前列腺癌過度診斷減少一半。該結果也在歐洲泌尿外科協會大會上公布。


通過這種新方式,我們可以檢測到同樣多的具有臨床意義的腫瘤,減少不必要的活檢和低風險腫瘤的檢出數量。


有了這份「輕鬆癌」的攻略寶典,相信患者們在面對「輕鬆癌」的來臨時能擁有更多的從容。與它們的不期而遇,我們更期待它是一次稍有些過頭的提醒,提醒我們更加積極地健身、規律飲食、控制情緒,更加愛這個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