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讀這三本繪本,我學會了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看到澄澈真實

墨花 發佈 2022-11-02T06:57:16.134795+00:00

直到最近讀了三本《我要長大》的系列繪本,忽然有一個認知的轉變——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懂事和調皮,而是那就是孩子的處事方式,那是孩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

文/墨花

作為一個八歲孩子的媽媽,在過去無數的日子裡,我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太調皮,不懂事,總胡鬧,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

直到最近讀了三本《我要長大》的系列繪本,忽然有一個認知的轉變——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懂事和調皮,而是那就是孩子的處事方式,那是孩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而我卻用成人的固有認知去理解孩子,要求孩子能達到我所希望的要求,全然不顧以孩子的經歷、年齡和理解力,根本無法做到。

於是,我與孩子之間就豎起了一道巨大的鴻溝,甚至很多時候因為這道鴻溝,我們爭吵,對彼此不滿,傷害了原本親密的親子關係。

下面,我分別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本繪本。

第一本:《怪獸,快走開》

在這個繪本中,小女孩魯娜稱自己房間裡有怪獸,他們藏在壁櫥里,窗簾後。可是爸爸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怪獸」,哥哥還嘲笑她膽小。

但魯娜非常害怕怪獸會抓走自己,她害怕怪獸忽然從壁櫥里出來,而當爸爸不相信自己的時候,她倒真的希望怪獸能出來,這樣爸爸就會相信了。

後來,當媽媽催魯娜睡覺時,魯娜聽到了媽媽在說話,媽媽竟然是在跟怪獸說話,魯娜坐在媽媽腿上開心極了,因為媽媽終於相信自己說的話了。

媽媽還說,怪獸真醜,於是他們一起把丑怪獸趕出了家門。

給孩子講這個故事時,我也問女兒「你覺得我們家有怪獸嗎」,她說「有的」,於是我們也學習繪本里,把怪獸趕出了家門。

以前,我只知道,孩子不太敢一個睡,總是喜歡鑽到爸爸媽媽的大床,甚至有時候半夜還從自己的小房間悄悄地跑到主臥的床上來。

我只知道孩子擔心,還不會一個人睡覺,但似乎從來沒有關心過「孩子為什麼不敢一個人睡」,我只是把「孩子還沒有養成一個人睡覺「這件事當做是一個問題,想要去解決,卻從來沒有想過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陪孩子讀這本繪本時,內心有些愧疚,同時我感覺我們兩人都被這本繪本治癒了。

第二本:《長大吧,就從明天開始》

于勒是個調皮的男孩,經常闖禍,用蠟筆把家裡的牆畫的亂七八糟。媽媽批評他:你已經不是小寶寶了,能不能像個大孩子一樣,希望你以後不要再調皮了。

爸爸媽媽經常跟他說「長大、以後」這樣的詞,于勒根本就不明白,這些神秘的詞是什麼意思,他喜歡「現在」,就想當個孩子。

直到奶奶來了,看著牆上的畫對他說「說不定你以後成為大藝術家呢」。于勒問奶奶「以後」是什麼意思,奶奶說,「以後」可有意思了,你可以一個人坐電梯,品嘗美味的食物。

于勒開心地問「那我可以去日本玩嗎?我可以騎大摩托車嗎?」得到奶奶肯定的回答後,于勒更加來勁了,繼續問自己想做的事。他瞪大了眼睛,原來我以後可以做這麼多事情,聽起來太棒了。

奶奶笑著說「以後當然會更棒了,所以你不能總是這樣頑皮,要開始學著長大啦」。邊說著,他們一邊擦掉了牆上的塗鴉。

成年人眼中一個最基本的詞彙,到了孩子那裡,就成了一個好難讀的詞彙,孩子被困住了,無法理解。可成年人也是無法理解,只不過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孩子連這個都無法理解」。

於是,成年人與孩子之間就豎起了高高的牆,雞同鴨講,成年人覺得孩子調皮,孩子則覺得好難,很生氣,大人不同我。

恰好最近在看日本《如何給孩子讀繪本》這本書,書中講到,想讓孩子憑空明白一個詞幾乎是不可能的。孩子是通過視覺和聽覺,將印象、聲音、語言融為一體,孩子在感覺到語言的微妙色彩的同時,也能明白其實際的含義。

我理解這句話的大意是,孩子無法憑空去理解一個詞是什麼意思,哪怕只是「長大」這樣一個最簡單的詞,他們必須要聯想到他們所熟悉的一個具象,一種聲音,一個場景,才會對這個詞有所感知。

比如,這本繪本中的于勒,問奶奶「長大就是我可以自己去日本嗎」,用這樣具體的場景來想像「長大」這個詞的含義,就會變得容易理解很多。

所以,作為父母,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將自己拉低到跟孩子一樣的世界裡,還是在用自己的語言體系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因而造成了隔閡,造成了溝通的困難,最後導致雙方都很生氣。

作為大人,我們就好比是一個更高級的版本,我們有義務去兼容孩子這個小小的人兒,還沒有像我們這樣高階的語言系統,所以要儘可能地彎下腰來到孩子的語言世界,去跟他們解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如此,又會怎麼樣。

否則,我們眼裡的「孩子調皮,不聽話」,在孩子眼中,不過就是「做自己」,最後會帶來親子關係的矛盾和困局。

第三本:《你還會記得嗎?》

這本繪本整本都在講,當孩子長大後,你還會記得小時候的事嗎?比如,「當你的小手變得和我的手一樣大,當你的小奶音消失不見,當你不再需要我為你擦鼻涕的時候……你還會記得,我送你去學校時,那些隔著教室窗戶的飛吻,和吐著舌頭的鬼臉嗎?」

在給孩子讀這本繪本的時候,我也問孩子——當你以後要結婚的時候,還會記得現在的你總是跟媽媽說「我不要結婚,我要一直跟媽媽住在一起」嗎?

這種親子間的互動充滿了溫馨和感動。與其說這本繪本在讀給孩子聽,不如說在讀給自己聽。對大人也是一種治癒。

而且,繪本還可以被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有一天,我女兒發現自己藏在盒子裡的牙齒沒了,急得大哭,那是她前一條掉落的牙齒,她專門存放好的,不料被外婆打掃時弄丟了。

我急中生智,拿出這本繪本,一邊讀繪本一邊跟孩子說:「當你長大了,你還會記得小時候曾因為牙齒丟了而哭泣嗎?」後來,在跟孩子的互動中,她的情緒漸漸平復了,也接受了牙齒已經丟失的事實。

寫在最後:

讀完這三本繪本,我感覺自己看待孩子的方式變了,我儘可能讓自己慢一點做出判斷,試著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一看這個世界,用孩子語言去理解孩子所感知到的世界,會有很不一樣的體驗。

恰好這兩天也在讀另一本書豐子愷的書《萬物可愛》,其中一個故事與今天的主題很貼切。

一日,豐子愷問一個四歲的孩子:你最喜歡什麼事?孩子仰頭一想,說「逃難」。

豐子愷感到奇怪,這孩子不會懂得「逃難」真正的意思,他問孩子:「你曉得逃難就是什麼?」

孩子說:「就是爸爸媽媽、寶姐姐、軟軟、娘姨,大家一起坐汽車,去看大輪船」。

豐子愷這才明白孩子眼中的逃難真正的意思。這件事發生在1926年,當時他們生活的上海處於戰爭時期,槍炮聲響了,他們經歷了坐汽車去躲避,後來槍炮聲漸行漸遠,他們已經坐汽車到了另一處地方,傍晚到來,他們遙望故居,看輪船駛過,恢復了平靜,實為虛驚一場。

這就是孩子眼中的「逃難」,看起來是慌慌張張出門,到遠處旅行了一次,是多麼新鮮的體驗。

在這篇文章最後,豐子愷這樣寫到:

「我今晚受到了這孩子的啟示了:他能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網,看見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他是創造者,能賦給生命於一切的事物。他們是「藝術」的國土的主人。唉,我要從他學習!」

是啊,向孩子學習,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沒有偏見,如此澄澈而真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