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劇場正式啟幕 北京西城新添一處文化地標

北京西城 發佈 2022-11-07T10:52:39.107458+00:00

昨天下午,西城區前門西大街95號北京市文聯院內,老舍劇場正式啟幕。由老中青少四代文藝工作者帶來的啟幕文藝演出《有愛 有家 有我們》,為北京這一處新的文化地標帶來首場好戲。


昨天下午,西城區前門西大街95號北京市文聯院內,老舍劇場正式啟幕。由老中青少四代文藝工作者帶來的啟幕文藝演出《有愛 有家 有我們》,為北京這一處新的文化地標帶來首場好戲。


以老舍劇場為核心的北京市文聯創展空間,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集演出、展覽、創作、交流等功能為一體,將堅持公益性定位,以服務文藝創作為核心,以服務藝術家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首都文藝的精品力作孵化平台、專業人才成長平台、優秀成果展示平台、公眾素養提昇平台和首都「文藝家之家」。其中,老舍劇場面積975平方米,坐席300個,可滿足戲劇、音樂、舞蹈等多種舞台藝術表演及電影放映需要。劇場以北京市文聯首任主席老舍先生命名,向已故人民藝術家致敬,也象徵北京藝術家為人民服務薪火相傳。


老舍劇場啟幕文藝演出《有愛 有家 有我們》匯聚了眾多演奏家、歌唱家和京劇名家,呈現了一場風格高雅的視聽盛宴。當天,三場展覽也在以劇場為核心的創展空間同步展出。其中,「丹青北京——美術精品展」收錄從「北京風韻」「北京意象」「京城之脊·一脈綿延」等主題創作中遴選出來的精品力作80餘幅,展現北京的鮮活氣象。「大戲回望——舞台美術精品邀請展」展示了近3年來40餘部戲劇的舞台美術設計。「文脈流芳——北京市文聯史」展覽回顧了文聯自1950年5月成立以來創作的近百件經典作品。


啟幕當日,老舍、曹禺、楊沫、管樺四位北京市文聯原主席的塑像,由文聯大樓前廳正式遷駐至老舍劇場前廳。作家徐則臣代表廣大北京文藝家向四位前輩致敬。他表示,幾十年前,四位先生憑藉卓越的才華、勤奮的努力,以及對民族和人民的深摯的愛,激情昂揚,筆耕不輟,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無愧於時代和母語的經典。「在這四位偉大的文藝家面前,我們這些後來者當肅然起立、禮敬有加,同時,更需傳承薪火、光大精神。」


眾多北京文藝家也齊聚老舍劇場,共同見證啟幕時刻。「我們總說北京市文聯是藝術家的家,那是精神的家園,今天我們有了實實在在的『家』的空間了。」北京舞蹈家協會主席陳維亞說,「在這個『家』里,我們可以充滿激情地創作、表演,同時也希望北京的老百姓都進到『文藝家之家』,來老舍劇場享受藝術給大家帶來的快樂。」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表示:「在這裡既可以及時展現新的舞台藝術作品,還可以展出新的美術作品,這讓文藝家能夠更多地匯集在老舍劇場這樣一個豐富的空間裡,而這個空間從劇場到整體氛圍的打造,也充分體現了首都文藝在新時代的發展。」


老舍劇場是北京市文聯轉變職能,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的具體行動。北京市文聯主席陳平表示,文聯將聚焦創作、匯聚精品、服務人民,為重要創作項目提供孵化平台,為優秀文藝作品提供排練場地,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將老舍劇場打造成為北京大戲的誕生之地;發現和挖掘一批有藝術價值的優質作品,讓劇場大戲不斷、好戲連台,將老舍劇場打造成為北京大戲的展演之地;通過演出觀賞與藝術普及,引導首都市民看大戲、看好戲、讀懂戲,沉浸式體驗藝術之美,高質量享受文化生活,將老舍劇場打造成為北京大戲的傳播之地。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