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親蜀,《三國志》視曹魏為正統,誰才代表傳統史觀?

文物考古聊歷史 發佈 2022-11-10T19:40:49.394266+00:00

我們最熟悉的是小說《三國演義》,明顯是親蜀的,然而《三國演義》可以代表傳統史觀嗎?還真可以呢!

我們最熟悉的是小說《三國演義》,明顯是親蜀的,然而《三國演義》可以代表傳統史觀嗎?


還真可以呢!《三國演義》儘管只是小說,但卻有深厚的歷史創作背景


更早的、更具代表性的是陳壽的《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主要表現是:


①《三國志》明顯模仿了《史記》、《漢書》的體例,陳壽的正統觀表現在他對魏蜀吳三國紀、傳的分配上,只有《魏志》包含帝王的「紀」,如《武帝紀》、《文帝紀》等,而劉備的只是「傳」。


②天子的死稱為「崩」,曹操、曹丕、曹睿之死用的是「崩」,劉備之死用「殂」。


無論以曹魏為正統的想法是否出自陳壽本心,《三國志》體現的正統觀念成為主流觀念,一直延續至南宋時才有了轉變。

司馬光作《資治通鑑》時仍以曹魏為正統,這受到了朱熹的嘲諷:既不是他臣子,又不是他史官,何故作此尊奉之態?


朱熹特著《資治通鑑綱目》,批評司馬光使用曹魏年號為三國時代紀年。朱熹認為蜀漢才是正統,所以,在《資治通鑑綱目》中朱熹以蜀漢年號為三國時代紀年,並批評司馬光「殆將啟天下奸雄之心」。


其實有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正統?為什麼要爭正統?


「正統」是相對於「偏安」、「僭越」來說的,但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一旦僭越者成功立國,便不再算是「竊國」了,比如視曹魏為正統就符合這一點,只不過當時的情況比這複雜的多。


其實,對於陳壽《三國志》中體現的正統觀念,很早就出現反對的聲音了。習鑿齒就主張「以晉承漢」,認為「吳魏犯順而強,蜀人杖正而弱」。


古語有云:名不正則言不順。很多事情都需要名正言順。立國更是如此,需要非常強的理由來支撐,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什麼「代漢者,當塗高」、「西南數有黃氣」、「必有天子出其方」這類讖語,才有「五德終始說」,還有一些虛幻的跡象來讓新的統治合法,至少合乎天意,「天」是古人最無法違背的。

作為現代人可能覺得有些可笑,也覺得什么正統不正統的無所謂,但是古人有他們各自的立場。朱熹的立場很明確,他認為若以曹魏為正統,那不是鼓動世人造反嗎?還有一個更為現實、重要的原因,就是南宋這個時代背景。


南宋王朝的處境尷尬,與當年的蜀漢是有些相似的。南宋雖然還姓「趙」,但是偏安江南,統治區並不包括「中原」這塊最最重要的區域。該怎麼為趙宋正名呢?強調其正統性或許是一個辦法。


這其中或許也受到了民間的影響。「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蘇軾《東坡志林》)。」


北宋時出現了專說三國故事的「說三分」民間藝術,從這段記載中就可以看出北宋百姓的親蜀傾向。

另外,劉備陣營中的關羽,他逐漸得到神化成「關帝」,他的民間支持者可能比劉備還多,這是否也為蜀漢加分了呢?不管怎麼說,親蜀很大程度上是人心所向。

到了元代,科舉取士以朱子學為標準,朱熹提倡的蜀漢正統論得到強化。元代至治年間(1321—1323年)印刷、現存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的《新全相三國志平話》便是將蜀漢作為正統的。正是由於以上種種,才會有後來親蜀的小說《三國演義》。


明清時代,統治者也視蜀漢為正統了。小說《三國演義》在後來之所以受到歡迎,除了故事經常,或許也是因為大家都認可小說中的人設,曹操是奸詐的漢賊,劉備是仁義的大漢皇叔。


不可否認的是《三國志》完全是一部由勝利者主導的史書。陳壽原本是蜀臣,但寫《三國志》時是晉武帝臣下,他不得不承認魏的合法性,但實際上誰才是正統呢?


結語:

簡單來說,自陳壽《三國志》起,一直到北宋,基本上還是視曹魏為正統。南宋是個重要的轉折點。自南宋起,以朱熹為代表,開始尊蜀漢為正統,影響深遠,所以,才會有後來親蜀的《三國演義》。《三國志》以勝利者(實力強者)為正統,《三國演義》代表的是人心。是實力重要,還是民心重要?That is a question。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也比較重要,如何看待歷史上的短命王朝?也很值得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