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 尋找煙火成都里的「三國痕跡」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發佈 2022-11-11T01:05:42.359980+00:00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天府文化,讓青少年充分認知、理解沉澱在成都城市中的三國文化脈絡,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聯合成都兒童團,推出《三國街巷志》研學活動。活動以三國故事為線索,通過踏訪城市街巷,尋找散落在煙火成都里的「三國痕跡」,穿越時空與三國人物相遇,理解感悟三國文化精神。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天府文化,讓青少年充分認知、理解沉澱在成都城市中的三國文化脈絡,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聯合成都兒童團,推出《三國街巷志》研學活動。


活動以三國故事為線索,通過踏訪城市街巷,尋找散落在煙火成都里的「三國痕跡」,穿越時空與三國人物相遇,理解感悟三國文化精神。


第一站

錦 里




2022年10月29日上午,《三國街巷志》首場活動在錦里拉開序幕。錦里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學員們跟隨成都武侯祠首席講解員李志漫步於錦里,探尋錦里名稱的由來,回溯錦官城的輝煌歷史,了解蜀錦的製造工藝、文化價值和歷史地位。



活動最後,學員們回到武侯祠,展開想像,用絢爛的畫筆和生動的語言再現了三國時期錦里的繁華盛景。

第二站

萬里橋




10月29日下午,研學的腳步繼續行進至萬里橋。萬里橋是古代成都水陸交通的重要起點之一,杜甫曾著詩曰:「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學員們跟隨三國文化研究專家譚良嘯尋訪遺蹟,了解萬里橋的前世今生,想像重現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此地設宴送別費禕出使東吳的場景。



最後,學員們以萬里橋碼頭為起點,手繪出三國時期從成都到東吳的行船線路,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成都的歷史地位。


第三站

趙雲洗馬池——走進和平街小學




10月30日上午,研學的最後一站來到和平街小學,相傳此地曾是趙雲洗馬之處,故名趙雲洗馬池,又稱子龍塘。和平街小學的學生們隨研學老師的腳步,走進校史館,揭秘塵封的歷史往事,踏訪子龍塘舊址,感受三國精神的餘韻。三國文化研究專家譚良嘯還為學員們生動講述了「趙雲與戰馬」的故事。



迎著秋日暖陽,學生們穿越時空體驗趣味三國運動會,積極動手製作三國主題版畫,三國文化在和平街小學留下了深刻的傳承印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