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女屍為啥2000年不腐?墓中出土的《道德經》才是道家真相?

一品文史匯 發佈 2022-11-11T23:54:41.234839+00:00

作為中華民族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眼中的東方「龐貝城」,馬王堆一直備受關注。不過要說有關馬王堆中最令人疑惑的一件事情,還得是馬王堆女屍為何能夠2000年不腐?此外,馬王堆墓葬群中出土的《道德經》是否才是道家真相,也令無數人感到困惑。

作為中華民族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眼中的東方「龐貝城」,馬王堆一直備受關注。

不過要說有關馬王堆中最令人疑惑的一件事情,還得是馬王堆女屍為何能夠2000年不腐?

此外,馬王堆墓葬群中出土的《道德經》是否才是道家真相,也令無數人感到困惑。

馬王堆的發現與勘挖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剛好是我國「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備戰時期。

為積極響應祖國號召,人們在距離馬王堆不遠的一家部隊醫院選擇了地勢較高的兩座土冢開挖防空洞。

可就在打孔鑽探作業的時候,突然從孔中冒出一股涼氣,這讓在場眾人感到十分「心寒」,就像是觸碰了什麼不得了的禁忌

尤其是往其中灌水作業之時,灌進去的水竟然全部回流出來。各種不同的推測版本開始傳開,施工隊不得不聯繫當地警方以及考古隊員前來勘探調查。

至1972年年初,經過長時間的勘測挖掘,中國科學院考古所以及湖南博物院考古人員們,終於成功進入墓穴之中。

整個馬王堆的秘密,也從此出現在世人眼前。

女屍不腐

那麼馬王堆中的女屍——辛追夫人,為什麼能夠做到千年不腐呢?時隔兩千多年的時光,即便不見天日,也應該在接觸到空氣的一瞬間消失不見才對?

根據考古隊員們研究推測,這主要是因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在女屍的墓室表面,前人專門添加了一層如瀝青一般的物質。這種物質最大的優點就是有極強的防水性。

在整個墓穴空間內部,防水工作做好,女屍受到二次傷害的可能性勢必會相應減少。

其次則是墓穴中放置了大量木炭,小時候有過木炭烤火經歷的人都知道,這種物質的防潮性極好。

在不燃燒時,只要放在家裡某一塊區域,這塊區域就會變得十分乾燥,病菌也相應減少。

有了木炭的幫助,辛追夫人的屍身,自然不用擔心滋生病菌並導致屍身腐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彼時施工隊剛剛挖掘接觸到馬王堆時,從馬王堆中泄露了大量氣體出來。

施工員點火吸菸之際,甚至讓氣體不斷燃燒。只可惜考古隊員趕往現場,這些氣體早已消失不見。

特別是彼時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侯良先生,以最快速度借了一個氧氣袋,卻依舊沒能收集到氣體,這也一直讓他感到遺憾。

考古學家們推測,這層氣體,同樣也是確保女屍千年不腐的重要原因,只可惜再也無法進一步驗證。

道德經的真相

很多人疑惑道德經的真相,原因是馬王堆中也出土了「道德經」。只不過墓穴中的經書以《德道經》為名,和外界流傳的《道德經》剛好相反。

我們平常看到的道德經,主要強調道法自然,德行合一。可《德道經》卻強調注意自己的德行,道法反倒成了其次。

倘若就道家老子的思想本質來看,其實這並不符合常理。畢竟這類古籍,首要都是為封建統治服務,不太可能著重民生。

此外,《德道經》一書中至少有160多句話和原文的意思不一樣,同樣是疑點之一。

今人常說某個人大器晚成,也以大器晚成來鼓勵到了一定年紀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德道經》並不認同這類說法。

這本書表示:真正的大器是不用雕琢的。換一種理解方式就是,天才永遠都是天才。

表面看起來比較極端,其實首要目的是為了強調《德道經》中的另一思想。道,凡能說出口的,都不算真正的道。高級的德,也不在於對道的看重。

倘若流於表面,不僅落了下乘,還容易給人感覺是為了德而做。這樣一來,德也就成了無德。

究竟哪一版「《道德經》」才是最真實、最原始的版本,今人已經無法給出答案。

我們現如今看到的道德經,很有可能是封建統治為了更好約束百姓,從而將《德道經》進行更改。

同時也有可能是民間對《道德經》有不一樣的看法後,自行創作出《德道經》。只是還沒等流傳並影響後世,這一「經書」便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現代考古技術依然十分有限,真想要尋找答案,世人依舊需要更進一步的發掘才行。只是到了那個時候,道德或者德道,不知還有多少人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