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讀金庸,談談因張三丰而更喜歡的《倚天屠龍記》

羽菱君 發佈 2022-11-12T09:16:26.113929+00:00

若論金庸武俠,《天龍八部》當是公認的金庸小說巔峰之作,但就羽菱君個人而言,卻更喜歡《倚天屠龍記》。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部小說里有羽菱君最崇拜的人物,這人物身上也同具金庸模式的角色塑造特點。

若論金庸武俠,《天龍八部》當是公認的金庸小說巔峰之作,但就羽菱君個人而言,卻更喜歡《倚天屠龍記》。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部小說里有羽菱君最崇拜的人物,這人物身上也同具金庸模式的角色塑造特點。當然這個人物並非書中男主角張無忌,而是一代宗師張三丰。金庸筆下的張三丰,近似於仙人,卻也是至情至聖,他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且心胸似海的高尚品德,有心懷天下蒼生的大愛,也有私人情感的小愛。他的高尚品德改變了張無忌的人生軌跡,而他對郭襄一愛百年的至情愛意,更是金庸武俠里最長情,也是金庸最推崇愛情模式的代表。

一、前期獨善其身,後期兼濟天下,概括了金庸對張三丰人生的俠義詮釋

假如說新派武俠的開山鼻祖梁羽生最擅寫名士風流的俠客,那金庸則最推崇為國為民心存大義的俠之大者。因此在他筆下塑造的正派角色,往往都是這類人物,他們不僅僅是單純的行俠仗義,而是將俠義精神升華到悲天憫人、義薄雲天、為國為民的最高境界。即便是楊過、韋小寶和石破天這樣的小混混與小乞丐,無論其出身和孩童經歷如何,最終都能成長為心懷蒼生和心存大義的了不起人物。張三丰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在金庸筆下是近似於仙人般的武學一代宗師,但在他身上,也同樣展現著金庸模式的角色塑造特點,俠之大者且至情至聖。

金庸筆下的張三丰,雖是道門領袖,但他的人生卻實踐了儒家一貫所推崇的處世思想。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並且是用實際行動將之詮釋得淋漓盡致,前期獨善其身,後期兼濟天下。

張三丰出身少林,雖未剃度,但十六歲之前還是張君寶的他,就是寺中默默無聞一個的服事僧,他師從覺遠大師,但兩人情同父子。然而因為郭襄贈他一對鐵羅漢玩具,無意中學了一套羅漢拳,因而被少林認定為偷學武功,要將他處以極刑,幸得他師傅拼命把他救出山門,撿回一命,可他師傅覺遠大師卻因此真氣耗盡隨之圓寂。張君寶此時無依無靠,郭襄叫他去襄陽找她父親郭靖,但張君寶卻在前往襄陽的途中,因聽一農婦勸誡其丈夫之言,動了自立門戶的心思,因此斷了去襄陽的念頭而轉入武當山,由此也開啟了他前期的獨善其身之路。

張君寶在武當山,找了一個岩穴,渴飲山泉,飢餐野果,孜孜不歇地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悟出一套以柔克剛的拳理,隨之他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學中陰陽互濟的至理,終成為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相生相剋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可見在三十歲之前,張三丰一直在無時不刻地完善自己。他潛心武學,獨自研習,摸索武理,積累經驗,提高修為,堅守獨善其身的原則,並保持著正直高潔的品行為人處事。後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也由此開啟了他成為張三丰後開始兼濟天下之路。

在自號張三丰之後幾十年,他陸陸續續收下了七個徒弟,後被他培養成名震武林的武當七俠。但張三丰開宗立派收徒,初衷卻並非為了壯大一己門派之私慾,他並不重視一己一派之榮辱。就像他教導弟子時所言那般,他傳授武功於人,是為了使他看重的正人君子之武功,能高於邪惡小人,再讓這些得他真傳的正義之人,進而相結天下義士,同心協力驅除蒙元韃虜,最終恢復漢人江山。這是在民族和社會有需要的時候,毫無私心地憑著自己的才幹,傾全力為天下付出,貢獻自己的所學。而且他還僅是將這種踐行民族大義之舉,視為盡了我輩武學之士的本分。可以說,他在達則兼濟天下這方面,是完全用自己實際行動在詮釋。

俞蓮舟搖頭道:「不然,目下以武功而論,自是你不及我。但恩師的衣缽傳人,負有昌大武學的重任。恩師常自言道,天下如此之大,武當一派是榮是辱,何足道哉?但若能精研武學奧秘,慎擇傳人,使正人君子的武功,非邪惡小人所能及;再進而相結天下義士,驅除韃虜,還我河山,這才算是盡了我輩武學之士的本分。因此恩師的衣缽傳人,首重心術,次重悟性。說到心術,我師兄弟七人無甚分別,悟性卻以你為最高。」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九回》

也是因為有這樣高遠的品德和志向,才讓他擁有海納百川的廣闊心胸,爭取存同求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因此,他不會排斥殷素素,視殷天正等一眾明教高手為英豪。而他對張無忌的矯正,更是直接為後來的中土武林,教育出一位完成鑄造抗元統一戰線的武林至尊。

有看過連載版小說的朋友就會知道,假如按照正常的成長過程,那麼在父母雙亡之後的張無忌,以他悲慘的童年經歷長大以後,絕對會成為一個心懷仇恨、志在報仇甚至是仇視武林的陰險毒辣之人,練成「九陽神功」之後,基本上就是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魔教教主》中那樣的腹黑版張無忌。

按照連載版小說最初的設定,金庸先生當年也估計是像電影《魔教教主》中那樣的思路,想把張無忌創造成最終能與朱元璋雙雄爭霸,甚至是加個陳友諒三雄爭霸的人物。畢竟憑藉小時候繼承他母親聰明伶俐又富有心計的特點,長大後再練成神功的張無忌完全有可能成為一方霸主。但後來金庸筆風突變,硬是把長大後的張無忌,變成一個天性醇厚、以德報怨的心胸寬廣之人,最終憑藉他的蓋世武功和這樣的高尚品德,得以消除武林宿怨並統領天下英豪,鑄成了抗元統一戰線,繼而推翻了元朝。從修訂版小說開始,金庸先生更是直接刪掉了表現張無忌小時候聰明且有心計的所有情節,以此來對應張無忌的醇厚天性。

其實金庸先生從修訂版開始刪掉表現張無忌小時候有心計的情節,羽菱君個人認為是完全沒必要的。因為在連載版中,金老對張無忌人物性格的筆風突變,實際上是無心插柳更加凸顯出了張三丰這號人物的人格魅力,使之文學形象更加豐滿。我們完全可以看作,張無忌性格的變化,是因為他在武當的那幾年裡得到了張三丰非常用心的教育,張三丰是用他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矯正了張無忌原本已經扭曲的思想,不僅消除了張無忌的仇恨心理,更還將張無忌教導成一位跟他一樣,有廣闊胸懷且心存民族大義的俠之大者,一位足以繼承他之衣缽和志向的傳人。

畢竟,金庸塑造人物角色的模式特點之一,就是筆下人物不但自己心存大義,還能影響別人成為俠之大者,就像洪七公對郭靖的影響和郭靖對楊過的影響那般,張三丰對張無忌的影響,完全是講得通的。

而除了張三丰俠之大者的大義形象,印證著金庸模式的角色塑造特點,並能跟郭靖蕭峰等並稱,成為他詮釋俠義的代表人物,《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的私人情感,也印證著金庸武俠中常見的愛情觀,那就是真愛必長情,且得不到的愛或者沒結局的愛才是真愛。

二、張三丰與郭襄的故事,聞者人皆嘆惜,但金庸推崇的愛情觀註定他們難有結局。

關於張三丰與郭襄的故事,歷來都很受讀者的歡迎,聽過他們故事的人,幾乎都會為他們這段沒有結果的相遇,感到惋惜,因為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他們倆就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不要說我們戲外的讀者,便是小說中戲裡的人物也一樣,比如說殷素素就是其中的一個。

從冰火島返回闊別十年的中土,在跟著張翠山回武當山的路上,殷素素曾聽二伯俞蓮舟講起過,他們師門武當一派武功的來源,這其中就涉及到了張三丰與郭襄結識的故事。殷素素聽完故事,第一個反應,就是我們萬千讀者常會提到的問題,便是郭襄為何不跟張三丰在一起?

(俞蓮舟)於是將《九陽真經》如何失落,從此湮沒無聞的故事講給了她聽。這事張翠山早聽師父說過,殷素素卻第一次聽到,極感興趣,說道:「原來峨嵋派上代與武當派還有這樣的淵源。這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九回》

可見,戲裡戲外,聽過他們故事的人都嘆惜,而寫他們倆故事的金庸先生,對他筆下這對曾經有緣無分的少男少女,對他們明顯更是惋惜,畢竟殷素素的話,就是他的心裡話。但是金老沒辦法,他不可能強行寫他們兩人在一起。就如王重陽不可能與林朝英在一起一樣,張三丰跟王重陽都是歷史真正存在,備受後人敬仰的人物,雖戲說卻不能胡說,總不能無中生有,帶有毀謗聖賢之嫌。而且情節的需要也不允許他這麼寫,不然哪會有後來的武當派和峨嵋派呢。

因而金老只能狠心,給他們寫了一場沒有結果的相遇,更狠心的是,一次相遇,一次重遇,此後便再不相逢。只因,當年的張君寶屬於一廂情願,而郭襄的心念念不忘於一個人。一個有意,一個無心,就如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卻無心戀落花,註定了雖有相遇,卻無結果。

實際上,從一開始,張三丰對郭襄的愛意,就純粹是自作多情的單戀。因為他對郭襄的愛意,是由還是少年懵懂的他,一場誤會引起的。這個誤會還要從他們的第一次相遇講起。

當年華山之巔,才只有十二三歲 ,還是懵懂少年的張君寶,因日前手中的《九陽真經》被尹克西和瀟湘子所搶,跟著師傅覺遠追討經書而來。張君寶定要打敗尹克西,往他身上搜取被盜的經書,但是苦於未曾蒙師授武,一開始未但不能打到尹克西,反倒是自己被摔得頭血流。最終雖在神鵰大俠楊過的指點下,張君寶成功打倒了尹克西,但終究在他身上搜不到被搶的經書。之後眾人看到瀟湘子擊打覺遠,掌力卻被覺遠盡數反彈,皆在讚嘆他的內功之深的時候,卻只有郭襄見到張君寶頭上的流血,取出手帕,替他包紮。

郭襄替張君寶包紮傷口之時,由於想到楊過即將攜小龍女離去,傷心眼紅,淚水瑩瑩,別人雖不知,張君寶卻是看在眼裡。郭襄的這一舉動,非是有心,但結合為他包紮傷口的做法,卻讓張君寶誤會,這位郭二小姐是在為他的受傷而流淚。少年懵懂,情竇初開,一個自作多情的誤會,便由此生成愛意,深刻在了這個首次相遇的無知少年心裡。

假如這場相遇之後,再無重遇,或許張君寶對郭襄的愛意,對她一廂情願的單相思,會隨著時日的流逝而慢慢變淡,終究消失於無。可偏偏天意作弄,三年之後,當張君寶或許快要忘記郭襄時,他們竟又重遇了。郭襄為找楊過下落而上少林,結果就重遇了他們師徒。張君寶再見郭襄,之後他雖知郭襄乃是找楊過下落而來,但依舊還是懵懂少年的他,想起當年的包紮傷口之情,或許又會自作多情的認為,郭二小姐也是為了找他而來。而且這次重遇,讓張君寶同郭襄經歷了一番生死與離別,自此情根深種,終生再難從心中去忘卻這位意中的少女。但郭襄其實卻未把張君寶,過多地放在心上。

然而共歷生死,情義更濃,逃出生天,師傅離世,孤苦無依,郭襄解下手鐲,交代他到襄陽投靠她的父母,就讓張君寶對她的愛意,更為刻骨銘心。在羽菱君個人看來,後來張君寶在武功修為有成之時,應當曾有下山行走江湖,一是為了尋找過郭襄,二是為了行俠仗義。只是茫茫江湖,匆匆數年,一個有心一個無意,卻始終再無相逢之日。之後張君寶再獲郭襄信息,卻已是她出家為尼,創建峨嵋之時。張君寶由此重返武當,因專心於道家之學,也因郭襄已出家為尼,他便在真武觀中作了道士。只是此後他雖人在道門,心懷天下,但那少年時深種的情根,對郭二小姐的那份愛意,卻從未在心中淡忘過。而且,這情根一種,竟延綿了百年之久。

近百年後的某日,武當山上,那位已年過一百一十歲,在毫無防備之下,遭人偷襲重傷,面臨門派被滅之危,交代完後事的期頤老人,在坦然赴險之前,又從身邊摸出了那對鐵羅漢,那對時刻在他身上,攜帶了近百年之久的故人贈物。此時,在他眼前,他所看到的不是武當一派的榮辱,而是百年前那位明眸靚麗的少女。

人生在世,人壽有窮,匆匆數十寒暑,人之長情,最長者當莫過於百年不變。張三丰一人單戀,可對方從未知曉,卻一愛百年,刻骨銘心,堪稱至情至聖。一代宗師,武學成就,千年一人,愛之長情,同樣如此,實教人由心敬佩。也因此,羽菱君特別崇拜張三丰,更因《倚天屠龍記》有他,對這部小說的喜愛程度,更甚於金庸的巔峰之作《天龍八部》。

不過,張三丰的長情也印證著另一個金庸模式,那就是金庸在其小說里的愛情觀,真愛必長情,且得不到的愛或者沒結局的愛才是真愛。因為這樣的愛情事例,在他作品中可謂隨處可見。

阿青愛上了范蠡,但范蠡卻愛著西施,阿青始終沒走出這份愛;喬峰深愛著阿朱,但阿朱卻死在了他的掌下,喬峰此後心裡再容不下她人;林朝英對王重陽傾慕一生,但王重陽寧願出家也不願與之執手,林朝英去世卻還偷偷去哀悼她;程英、陸無雙和郭襄都是一遇楊過誤終生的人,為了楊過終生未嫁,但楊過心裡卻只有一個小龍女,等待十六年還做出殉情舉動;令狐沖和岳靈珊青梅竹馬,但令狐沖還是失去了她,在她婚後還對她念念不忘;陳家洛明明愛著香香公主,卻忍心將其送給乾隆,她香消玉殞,自己只能獨自垂淚;胡斐和袁紫衣明明相愛,但袁紫衣卻是佛門弟子,袁紫衣自己明知她跟胡斐不可能有結局,卻還在不斷拆散他和程靈素……

如此這些,不勝枚舉。更甚者還有因得不到愛,產生出了不少心生報復的惡人。就像康敏會為了報復喬峰對她的不屑,讓喬峰身敗名裂,悲劇連連;李莫愁為了陸展元,更是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成昆竟會因被奪愛之恨,誓將明教連根拔起,以此報復死去的陽頂天……這些就因長情如此,才為情所困。

可見在金庸眼裡,最長情卻又得不到的愛,或許才算是最刻骨銘心的真愛。不知道這是否跟金老自己的感情經歷有關,但他筆下的張三丰對郭襄一愛百年的至情愛意,則又一次印證了他這個愛情觀。所以從這方面的設定來說,也早已註定了張三丰與郭襄只能相遇而不可能相愛。

重讀金庸,不論金老巔峰之作是哪部,更想談談因書中一人而讓羽菱君更喜歡的一部作品。不知道還有沒有跟羽菱君一樣的朋友,因為金庸寫的張三丰而更喜歡《倚天屠龍記》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