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舊夢:國博之秦磚漢瓦

明子歸來 發佈 2022-11-22T17:50:26.005855+00:00

記得我1982年頭一回去西安,見到俑坑裡的大秦軍團,如聞人喊馬嘶,一時驚嘆不已。國博「請來」二卒二馬,陣列簡化成了一紙背景,那種震撼感一下子變得稀鬆。

走出青銅時代,中國社會步入封建制社會。記得我1982年頭一回去西安,見到俑坑裡的大秦軍團,如聞人喊馬嘶,一時驚嘆不已。國博「請來」二卒二馬,陣列簡化成了一紙背景,那種震撼感一下子變得稀鬆。據說陶俑採用了黃土和白石英砂為原料,先是自下而上疊塑,繼而陰乾焙燒,出窯後再通體施以彩繪。不過在審美習慣上,或許我們早已適應、接受這樣的褪色與斑駁,就像吉金在歲月的研磨下成了青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至琅琊郡(今青島黃島區西北),勒石為記。刻石書體為秦篆,相傳為李斯所書。如今僅殘存其後半部13行87字,字跡漫漶。《史記·秦始皇本紀》錄其辭文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

秦兩詔青銅版的詔版正面刻有兩份詔書,一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頒布的統一度量衡詔書;一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將統一度量衡進行到底詔書。詔版背有陰刻反書。此器原為鑄造大字詔版之青銅範,詔書懸於國門或布於郡縣,昭告天下。鑄造完畢不再保留,便截成若干塊,可背面刻字他用。

清龔自珍在《古史鉤沉》中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反過來,一國欲求大一統,秦始皇以「苛政」統一了文字、統一了貨幣、統一了度量衡甚至車轍等等,我們今天深切知道,「書同文,車同軌」何等重要!

旋曲紋瓦當是最具特色的秦瓦當之一。以水的渦流為瓦當紋飾,與秦人主「水德」有關。瓦當只是建築附件或飾件,似乎還談不上重要構件。其精美與否,可想見整體建築之風采;比如河南省博藏商中期獸面紋青銅建築構件。恕我庸俗,第一反應卻是月餅模子。可嘆「赳赳老秦」奮鬥了百餘年幾代人,國祚15年即二世而斬。歷史似乎有個規律,先大亂而後大治,其間必有「接盤俠」短暫過渡。比如戰國與兩漢間有秦,南北朝與唐間有隋;唐宋間亦非無縫銜接,中間夾了五代十國,後周也是客串角色。

陝西咸陽楊家灣漢墓居高祖劉邦的長陵以東4公里,為其陪葬墓,據推測可能為丞相周勃或其次子周亞夫的夫婦合葬墓。其11個陪葬坑出土了2500件彩繪陶兵馬俑,為研究漢代軍陣、兵種、兵器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尤其騎兵在軍陣、總兵力中的比重大大增加,成為具有獨立戰鬥力的兵種,為「文景之治」國力增強的真實寫照。以秦漢二朝相比較,秦俑幾乎等身,以致後世有人懷疑它來自於真人翻模;漢俑似乎更現實,也就更克制,聲勢、氣場未必輸於大秦。

玉衣又稱玉匣、玉柙,為漢帝或貴族死後殮服,形同鎧甲。時人迷信玉能讓人「金身不壞」、「千年不腐」,下葬時以封其「七竅」「九孔」。西漢時尚無嚴格等級,東漢則規定只有皇帝駕崩可金線編綴,其他貴族限以銀縷或銅縷。廣州南越王墓首次發現有絲縷。此玉衣使用玉片1203片、金絲2567克,據說需上百個工匠耗時兩年才能完成。其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河北滿城漢墓墓主劉勝之後),死於公元前55年。可惜千年之後,玉仍潤,人成灰。這些年,先有摸金校尉「抽盡全部絲,不拿一片玉」,後有專家協助造假騙貸,無語!

漢代創製一種帶導煙管的新型燈具,謂之釭燈,或單管或雙管,把煙導入腹腔,以減少室內污染。擋風板可調節、閉合,各部件均可拆卸除垢,其原理頗似水菸袋。釭燈造型多人物、動物,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長信宮燈即跽坐宮女,導煙管就巧妙地藏在袖子裡。水禽銜魚圖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即已現身,類似造型的釭燈在山陝一帶多有出土,說明傳統形象依舊深入人心。我在南京博物院見過精美到爆的釭燈。

漏壺為古代計時器,亦稱漏刻、箭漏,有泄水型和受水型兩種。早期漏壺多泄水型,水從壺孔中勻速流出,壺中附有刻度的浮箭隨水面下降,以刻度計時;《漢書》說「漏刻以百二十為度」。反之,受水型是浮箭隨水面上升而對應刻度。據說西周時就出現了漏壺,計時的準確度取決於水流的均勻程度,故後世研製出多級漏刻裝置以控制液位。此器原有浮箭從梁蓋方孔插入壺體,已失。古埃及、古巴比倫都有類似計時工具。古人還創意過原理近似的計時器,比如沙漏。現存最早的青銅漏壺藏於北京故宮,製造時間:公元前1745年。

西周時即有瓦當,素麵半圓,發現於陝西周原。秦瓦當以動物紋居多,如四神、雁、鹿、魚及雲紋;漢時工藝更精、題材更廣,始有篆書模印文字。後世各具特色,如魏晉南北朝捲雲紋、唐蓮花紋、宋獸面紋和明清蟠龍紋等。「單于天降」瓦當圓形,後有筒,筒中部有瓦釘孔。內蒙古包頭召灣為匈奴呼韓邪單于南下覲見漢宣帝時的必經之地,成、哀時改走雲中、定襄一帶,相關建築遂遭廢棄,類似裝飾則更多出現於墓葬了。該墓同時出土有「四夷賓服」、「單于和親」、「千秋萬歲」等文字瓦當。

漢時貯酒於翁、榼或壺中,飲宴時傾之於尊,復以勺酌於耳杯飲之。時尊分盆、筩二器型,前者為酒尊,後者為溫酒尊。溫酒尊之酒,系反覆投料釀造,澱粉之糖化、酒化較充分,清淳釅冽,屬高端定製酒。故此類尊多製作精美,在漢畫像石中多置於案上,地位遠高於隨便放在地面的盆形尊。此尊即筩形,通體鎏金。蓋上有環,周立三飛鳥;器身有一對鋪首銜環;三熊形足鼎立;器底銘文嵌銀。未註明出處,類似事在國博似乎很尋常,見怪不怪。

古代中國多有犀牛,新石器時代遺址即多次發現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亦有焚林獵犀的記載,春秋戰國時還以犀牛皮製作鎧甲。屈原即說「操吳戈兮披犀甲」,犀牛甲屬於高端裝備,素為武士們欽羨。由於大範圍獵殺,遲至西漢晚期,犀牛已在關中一帶絕跡。此器呈立犀牛形,膘肥體健,四肢短粗,皮厚如象,角銳似匕,兩眼嵌黑色料珠;腹空,背有口蓋,口鼻右側有一圓管狀「流」,通體飾細如遊絲的錯金銀雲紋。遠看造型很陽剛,近觀工藝真複雜。

此前在許昌博物館見此器型望而生意,以為絲帛染色之具。其實專家最初亦持此說,直到考古人發現其出土位置或伴出器物常與炊飲器具為伍。染即調味品,染器即「染肉於器」。文獻說春秋時即有豆豉,時人喜歡調味品有燙燙的口感,就這樣臭美了一兩千年,唐宋時才有醬油。如此耳杯在上,盛以醬、鹽諸料;染爐在下加熱,以此濡熱肉食,味透而朵頤,倍兒爽。下置承盤,乾淨環保。貌似我們今天吃涮鍋有自助調料,殊不知料桌上大堆料碗的背後,都是店家辛苦。

漢代已能製作墨錠,但普遍使用的還是小墨塊或稱墨丸。漢硯有圓形和長方形,但當時的墨塊加水後還需以研磨石相壓才能研磨成墨汁。此器木胎,蓋內外均髹赭色漆。蓋面以朱紅、土黃、深灰三色繪出雲獸紋,再以黑漆勾出雲獸線條。蓋內有凹槽可對應扣住石板硯和研磨石。兩漢時崇尚「事死如事生」的厚葬,埋在墳墓里也要寫啊!

文房不止四寶,明時屠隆《考槃餘事》記載了45種器玩。硯滴即水注,滴水磨墨之用。歷代銅製、瓷製均多,多取與水相關的動物造型,如神獸、龜或龜蛇合體的玄武、蟾蜍等。其進出口有孔,動下手指可控水流。忽然想起東坡,貶到天涯海角還不寫不行,不惜親自下手扎筆燒墨。人這「兩足無羽獸」,有錢有閒才會視繁文縟節為風雅。

魏晉以前,胡床尚未傳入中土,生活中主要是幾(俎)、榻、禁、扆等低家具。人們席地而坐,為了避免起身或落座時折了席角,遂於四角壓鎮。漢代席鎮多取動物造型,如辟邪、虎、豹、熊、鹿、羊、龜、蛇等,或取其威,或借其吉。彼時室內布置較單調,以此或可點綴幾分情趣。文房中鎮紙的淵源,或許與此同理。觀此二器,胖胖熊憨態可掬,乖乖鹿讓人靜心。忽然想起小時候剛接觸到唐詩,竟大膽質疑「床前明月光」是否傳世有誤而應為「窗前……」。

貯貝器是《史記·西南夷列傳》多次提及的古滇國特有的青銅器,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情。彼時貨幣即貝殼,故貯貝器實則儲錢罐。器型大同小異,貴在上部多飾以人物、動物立體雕像,或大型狩獵,或殺人祭柱,大場面,有如一部滇史縮影。技術上先分鑄再焊接,故其裝飾既繁複,又有些顛覆傳統審美。「納貢」表現的是「萬國來朝」,仔細看下,滇人錐髻,引馬牽牛或負物者均編發,為滇西身毒人或僄越人。「詛盟」為當地風俗,舉大事前必殺人或殺牲盟誓,場面很殘忍很血腥,所以最後看個家畜家禽舒緩一下氣氛。

錞於,乍看去也是貯貝器,其實它是起於春秋、盛於兩漢的銅製打擊樂器,常與鼓配合,用於戰爭指揮進退,所謂「兩軍相當,鼓錞相望」。錞於形如圓筒,上大下小,其頂有鈕,多作虎形。國內多地有錞於出土,但以巴蜀為早居多。雲南「詛盟」貯貝器的祭祀平台背後就有青銅鼓和錞於,其側還有待刑裸男。想那場面,鼓錞敲起來,是要沸騰的節奏啊!

兩漢間也有個承接各種社會矛盾的過渡期。我這位本家叔是個極端矛盾綜合體,既要力行復古,又要銳意改革,謂之「托古改制」。有學者述評: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王莽同志生平回顧。此標籤晚了兩千多年,他最終身首異處,頭骨居然當寶貝存世數百年。我藏有新莽貨幣改革中發行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懸針篆美得不可方物,或許不遜於宋徽宗「崇寧通寶」、「大觀通寶」的瘦金體。好了,新莽曇花一現,劉秀成了東漢光武帝——

東漢人俑出土極多,造型可謂生動活潑接地氣。在此以最最最著名的「擊鼓說唱俑」為代表,在西安、洛陽都看到過這位神態詼諧、動作誇張的宮廷俳優形象,想不到卻來自巴蜀。漢代畫像石的樂舞百戲圖中常見此類短粗、赤膊的滑稽秀,漢墓則多有陶俑出土。記得在莎士比亞、莫里哀的戲劇中亦可見插科打諢的宮廷弄臣,看來帝王、貴族的情趣不分西東。如今時代不同了,俳優、弄臣們統稱藝術家或者老戲骨、老戲精。

陶樓是東漢特有的陪葬冥器。如今可見南禪寺、佛光寺幾幢晚唐木構建築實物,再早的土木建築只能依靠石刻、壁畫及文獻記載了。陶樓可謂漢代民居及其生活方式的縮影,廣泛涉及到屋舍、車船及各種生產工具。尤其建築結構,從樑柱到斗拱,從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諸頂式到門窗几榻小木作,無一不畢現。國博藏有廣州出土的陶塢堡和西安出土的綠釉陶水榭,題材難得。廣州陶船船尾有舵,為世界發現較早的船舵形象。

歡迎享受貴婦出行——輜車為漢代婦女用車,相對有屏蔽性。其車廂為重輿,御者居前輿執策馭馬,女主穩坐後輿。前駕一馬奮蹄,車右一仆持杖前導,車後一婢捧花相隨。好大的排場!

歡迎參觀鄉紳私邸——自左下方進門,遇鬥雞;一進過廳,遇鶴舞;二進堂屋,為面闊三間之單檐懸山式建築,主客對酌。右有門通後院,有望樓,樓下猛犬在吠,有家僕在掃地……

歡迎觀摩農事活動——漢時已有足碓、水碓、蓄力碓等穀物加工方式,西漢末年還發明了有機械輪葉的扇車。此為槓桿原理的足碓舂米方式,除糠、颺扇均為手工。其後有干欄式糧倉。

歡迎品嘗大漢老燒——漢代多糧食酒,先將糧食澱粉分解為糖,再經發酵轉化為酒精,使用餅曲可使其糖化、酒化過程交替進行。東漢時還創新「九醞」釀造法,促成酒的醇厚、度數提高。

歡迎欣賞民間雜技——雜耍藝人表演吹簫、跳丸、舞劍、弄瓶諸多技巧,或寬袍大袖,或赤身裸體,或席地而坐,或翩翩起舞,形象生動,如當眼前,如聞其聲。

歡迎體驗中醫診療——居中者即神醫,人面鳥身,在為病人作針刺治療。此創意是否來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不過再晚些的華佗也是業界聖手,卻遭曹阿瞞懷疑而致死……

這一大撥畫像磚卻來自南朝時的河南南陽。畫像磚的製作,一般有模範式、印模式和雕刻式,多有施彩,無不美輪美奐。一磚一圖,鑲砌於甬道、墓室。內容廣泛涉及車騎出行、農事活動及道教、佛教題材等。線條流暢,有強烈的立體觀賞性,其中人物畫有南朝繪畫「秀骨清像」的特徵。一直想去南陽一帶看畫像磚,憾未成行。

還是回到東漢,最後上兩道硬菜——天祿為東漢時期立於墓前的神獸,一般與辟邪配對。石天祿的頸背陰刻「緱氏蒿聚成奴作」七字,謂其雕刻者為偃師縣蒿聚村之工匠成奴。匠人留名青史,大不易也。「熹平石經」乃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蔡邕以八分隸書書之,世謂之「一體石經」。它集漢隸之大成,用筆方圓兼備、剛柔相濟、端美雄健,當時即奉為書法典範,影響至今。

搬磚好累!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下集請看《雨過天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