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必知100事(二五)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

阿漠說史 發佈 2022-11-23T05:25:40.894874+00:00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主要方式是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


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

啟迪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雖然不算成功,但他們的努力是有價值的。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主要方式是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

洋務派包括以恭親王奕訢為代表的個別滿洲貴族,和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族地方大員。前者在中央倡導扶持,後者在地方具體執行。他們的口號「求強」和「求富」,力求在中國傳統制度下,利用西方技術達到目的。


洋務運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為取得的成果遠不如同時期日本的明治維新,而且北洋艦隊(洋務運動的重要成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於日本海軍,所以洋務運動被認為是一場失敗的運動。

那麼,清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動洋務運動的呢?

首先,在鎮壓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認識到洋槍洋炮的威力。


太平軍比較早就採購外國武器裝備軍隊,讓對抗中的清軍吃了不少苦頭。後來,太平軍定都南京,鎮江、上海等地的官紳見清軍無力抵抗太平軍,就自行僱傭外國軍隊和艦船自保,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見識到外國軍隊和武器的威力,鎮壓太平軍的主力部隊湘軍淮軍也開始購買外國武器以擴充實力,但數量還比較有限。加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屢次在英法軍隊攻擊下潰敗,清政府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認識到練兵和制器的重要性。


其次,清政府調整戰略,把平定內亂當成首要任務,與西方國家緩和關係。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咸豐帝逃至熱河,留下恭親王奕訢在北京跟英法聯軍處理簽約事宜。在交涉中,奕訢和其他滿洲貴族發現洋人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信守約定,簽訂條約後,大批軍隊立即撤退;只專注於謀取商業利益,不危害清王朝的祖宗家業和皇家統治權。

所以奕訢等人發現,對清政府來說,洋人只是「肢體之患」,太平天國才是「心腹之害」。而清政府本來也無力同時應對農民起義和洋人,所以決定與洋人「真心和好」,學習他們的技術,先對付太平天國,日後實力增強後再考慮對付西方國家。


1861年1月,奕訢等上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涉及朝廷設立新機構、辦理關稅、涉外事務互相咨照、學習外國語言文字等。咸豐帝去世後,慈禧太后和奕訢掌權,六章程逐漸貫徹執行。同時,清政府開始鼓勵各地購買西式武器,學習西方技術,也贊同藉助西方軍隊剿滅太平軍的行動,之前,這些行為都是不被支持的。

有了中央的支持和認可,各地方大員的洋務運動逐步開展起來,具體步驟如下:

一、為鎮壓太平軍設立軍工廠(1861-1864年)。

1861年,湘軍攻占安慶,曾國藩訪求技術人才,籌建了安慶機械所。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軍火工廠,生產子彈、火藥、大炮等,是中國近代工業的起點。1864年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機械所搬到南京。

1862年,李鴻章任用英國人馬格里建上海洋炮局,招募洋匠,購買國外機器,製造開花炮和炮彈,成本大為降低,雖然不如洋貨質量好,但仍舊在攻打太平軍時發揮了很大作用。上海洋炮局後來搬到蘇州,規模大大擴大。

二、以「制夷」為目標興辦大型軍火工廠(1860年)

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清政府自強目標的第一步——「清內患」——就算完成了,接下來,目標轉為「御外侮」,總結起來,就是之前魏源說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從1865年到1867年,四個大型軍工企業建立起來,分別是李鴻章在上海興建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在福州創建的馬尾船廠,李鴻章在蘇州洋炮局基礎上擴建而成的金陵機器局,和清室貴族崇厚興建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江南製造局,占地400畝,除生產軍工產品,還注意培養人才和翻譯西洋書籍。馬尾船廠是大型近代化造船廠,占地600畝。他們先靠洋計師,後來自己培養人才,先後建成兵輪、商船40艘,排水量遠超當時日本生產的蒸汽機船。但馬尾船廠一直面臨資金短缺問題,後來停產。金陵製造局和天津機器製造局都生產了大批武器和彈藥,後者在甲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被破壞。


除了四大支柱性工廠外,各省區也爭相創辦軍用工業。這些企業的運轉資金基本都由官方籌措,主要來源為海關稅收。

三、為自強而求富,開辦民用工業(1870年代)。

興辦軍工企業的很多原料和燃料都是從西方採購的,但辦廠的最終目的是「制夷」,所以將來一旦與外國開戰,原材料和燃料的來源必定斷絕。而且,採購的價格一般比較高,如果能自己生產,不但可以節省開支,某些產品還可以在市場上與洋人爭利,獲取利潤後還能反哺軍工企業。

所以,為了進一步完成自強的目的,求富是勢在必行的。在這種精神支持下,洋務派開始興辦民用工業。最成功的民用工業要屬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


輪船招商局在李鴻章督辦下,由盛宣懷組織籌辦,創立於1872年,承擔漕運和客運業務。因為採取了官督商辦的方式,後期資本基本來自於商人,利潤非常可觀,1879年一年就盈利白銀67萬兩。

開平煤礦也採取官督商辦的方式,由唐廷樞在李鴻章支持下於1878年創辦。煤的質量比較好,還因為有減稅的優勢售價比較低,在市場競爭力強,效益非常好。後來為了解決煤的運輸問題,還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


除此之外,洋務派創辦的電報業務也比較賺錢,但其他煤礦產業、紡織產業等,有的因為管理問題,有的難以突破技術難關致使產品質量低下,所以真正盈利的企業並不多,關停、破產的很多。

四、用新式方法訓練陸軍,組建新式海軍(1861-1888)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清政府也開始用新式方法訓練陸軍,並組建新式海軍。

陸軍方面,清政府在舊有軍隊中抽選精幹或另募精壯兵,裝備洋槍洋炮,聘請外國教官進行訓練。但因為太平天國後湘淮軍地位提高,占有大部分優勢資源,八旗綠營武器更新比較慢。而且對陸軍的訓練,只練兵不練將,以致軍隊中缺少優秀的將領。士兵訓練積極性也不高,不懂聽口令,只開槍,不瞄準……


在海軍方面,因為1874年日本海軍侵犯台灣,清政府危機感高漲,恭親王奕訢認為建立海軍、買鐵甲船刻不容緩。但因為經費有限,只能先重點發展北洋水師,其他地區的海防逐漸擴展。

為對付日本鐵甲艦,清政府花重金訂製兩艘遠東最大鐵甲艦,然後購置大批巡洋艦、魚雷艇和運輸船等,終於在1888年,建成主力艦載重量遠東第一的龐大艦隊。為適應近代海軍的需要,清政府在總理衙門內增設海防股,以統一海軍事權。凡礦務、輪船、槍炮、彈藥、機器製造、炮台、船廠等都由海軍股掌管。在艦隊管理上,採用英國和德國結合的規章制度,聘請英國人擔任教官。

雖然規模大,但北洋水師其實危機四伏:因為資金有限,很少增添新艦船和新設施;缺乏日常維護的意識,零部件逐漸老化;李鴻章為控制北洋海軍,任用不懂海軍指揮的丁汝昌擔任水師提督;雖然聘用英國人當教官,但剛學會開船,就把人家開掉了,以致軍事訓練日益鬆弛。因為這些因素,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就不足為奇了。


北洋水師的失敗,只是失敗的洋務運動的一個縮影,充分說明,只在器物上近代化,是不能幫助清政府走出困局的。但洋務運動仍舊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各種軍工和民用企業為中國的工業化打下基礎,1900前後,中國民族工業大規模興起,這不能不說是洋務運動前期工作的功勞;洋務派為培養人才籌建的新式學堂和翻譯機構,為北洋水師培養了重要將領,也為傳播西方文化做出不小的貢獻。

當然,也是因為洋務運動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讓中國的知識分子才意識到,不變更制度,只在器物上進行改革是救不了中國的,才有了後續維新變法等諸多嘗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