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簡史:春秋稱霸戰國稱雄,卻因秦國崛起而錯失統一天下的機會

微談史觀 發佈 2022-11-23T20:07:51.545028+00:00

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並且非常強大的諸侯國,擁有800多年的建國史,其存世時間甚至超過了周朝和秦國。

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並且非常強大的諸侯國,擁有800多年的建國史,其存世時間甚至超過了周朝和秦國。

楚國的歷史十分輝煌。楚國的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並且,楚國還是最早稱王的諸侯國。楚國雖然最後沒有統一全國,但是,楚國的奮鬥史絲毫不比秦國的奮鬥史遜色。

甚至,有一些網友表示,如果秦國沒有崛起,那麼,最後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是楚國。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楚國的歷史吧。

一.建國

這一階段主要講述從楚子熊繹建國一直到周昭王征楚失敗的楚國,楚國的重點任務是建國和鞏固地位。

屈原的《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由此可見,楚國的王族是高陽氏顓頊帝的後代,楚國的淵源要從顓頊帝開始說起。顓頊帝的孫子重黎在帝嚳時期擔任火正,並被封為祝融氏。

楚人的祖先最開始也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他們在由於遭受了商朝的驅逐和迫害,被迫南遷。最終來到了長江流域,建立了一個個部落。

商朝末年,楚人鬻熊投靠了周朝,他和他的兒子熊麗、孫子熊狂都在周朝滅商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是,周成王就封鬻熊的重孫子熊繹為楚國國君,爵位為子爵,定都在丹陽(和江蘇丹陽沒有半毛錢關係)。熊繹成為楚國的第一代國君。至此,這個當時只有50里土地、卻在後來的春秋戰國時代稱霸稱雄的楚國正式建立了。

但是,楚國地處長江流域,而長江流域在周朝時期是一個邊緣地帶,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並且,楚國的文化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另外,這時候的楚國國力貧弱,地位也很低下,只不過是周王朝眾多封國之中毫不起眼的小國。楚國成為了中原諸侯國眼裡的「蠻夷」,受到了中原諸侯國的鄙視。

傳說,楚國最開始窮得連頭牛都沒有。為了祭祀,楚子熊繹甚至跑到鄰國鄀國偷了一頭牛。由此可見,最初的楚國有多麼貧弱。

周成王時期,周成王在祁陽會見諸侯,楚國國君熊繹也受到邀請。熊繹十分開心,感覺受到很大光榮,迅速前往祁陽參加。卻受到了周成王以及其他諸侯國的歧視和排擠。

祁陽會盟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楚國君臣的自尊心。從此,楚國逐漸和周王朝離心離德,開始走上了奮發圖強的道路。熊繹率領楚國人在荊山上開墾荒地,使得楚國逐漸壯大了起來,成為了江漢地區重要的諸侯國。

與此同時,楚國開始拒絕向周朝進貢,並阻礙南方其他諸侯國向周朝進貢。周昭王忍無可忍,多次親率大軍南征楚國,卻全部都被熊繹之子熊艾率領楚國人打敗,連周昭王本人都被楚國人用計謀淹死在漢水。

周昭王親征楚國失敗,使得楚國擁有了與西周王朝分庭抗禮的實力,並迅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為後來楚國能夠發展成為一個國力強盛、幅員遼闊的大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至此,楚國進入到了擴張階段!

二.擴張

這一階段主要是講周昭王征楚失敗以後一直到楚文王時代的楚國。

這一時期的楚國由於對周作戰的勝利,開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戰爭,楚國迅速成為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國。

楚國由於地處長江流域,遠離中原的文明。因此,春秋時代的楚國還保留了很多「蠻夷」的習俗。比如,在楚國,宗法制並沒有被推行,而是實行「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楚國國君之位大多數都是通過「弒君」而得到的,幾乎每一個楚國國君都是死於非命的,楚國國君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高危職業。

不過,這種狀態也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楚國由於使用「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所以,幾乎每一位楚國國君都是精明的,也都是具有上進心的,他們都熱衷於開疆拓土,幾乎每一位楚國國君都在瘋狂對外擴張。因此,「弒君」實際上為楚國在春秋時期能夠迅速崛起為一個數一數二的大國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周昭王征楚失敗以後,楚國迅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從此以後,歷代楚國國君都頻頻對外用兵,楚國的疆域開始一步步擴大。不過,雖然周朝已經衰敗,但是其餘威尚存。楚國在西周時期只能小心翼翼地對外用兵,它的每一步擴張都有著被周朝打壓的危險。所以,西周時期的楚國只能進行一些小規模的擴張。

周夷王時期,楚子熊渠一度大規模的對外擴張,接連滅掉了庸國、揚越、鄂國等小國,實力進一步得到擴張。後來,熊渠直接冊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開始公開挑戰周王朝的尊嚴,不把周王朝放在眼裡。不過,由於熊渠擔心周王朝的打壓,才又被迫取消了楚王的稱號。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時期開始,也標誌著春秋時期開始。

東周時期,周朝王室衰落,諸侯之間混亂不已。一些強大的諸侯國使用戰爭吞併了縮小的諸侯國,逐漸成為大國。而楚國就是其中最活躍的諸侯國之一。西周時期,楚國由於擔心周王朝的打壓,只能進行小規模的擴張,周平王東遷以後,周王朝已經全面衰落,楚國終於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對外擴張了。

經過楚若敖熊儀、楚霄敖熊坎、楚厲王熊眴這三代國君的擴張下,再加上西周時期,楚國的小規模擴張,此時的楚國已經成為了長江流域頭號大國。奠定了楚國能夠成為爭霸爭雄的基礎,成為了楚國能夠爭霸爭雄的「資本」。

很快,楚國就迎來了一位對楚國命運有巨大影響的重要國君,他就是楚武王熊通。熊通是楚國的一位重要君主,他的功勳絲毫不亞於秦國的秦孝公,他是楚國霸業的奠基人。

公元前741年,楚厲王熊眴去世,他的弟弟熊通殺掉了楚厲王的兒子,自立為君,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楚武王。不過,這時候的楚國還沒有稱王。從楚武王熊通開始,楚國開始全力擴張,並且發動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擴張戰爭,疆域也迅速擴大。

權國是楚國附近的一個國家,雖然國土不大,但是,實力卻很強。從楚子熊渠到熊通之父楚霄敖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楚國多次發動對權國的戰爭,卻都沒能滅掉權國。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出兵攻打權國,終於滅掉了權國。接著,楚武王在權國的境內設置了權縣,成為了我國縣制的開端,權縣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縣。同時,權縣的設置也標誌著我國古代分封制開始瓦解。

隨國也是實力很強的國家,是漢水東部的一個大國。從公元前704年到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多次出兵,最終打敗了隨國,成為了漢水以東的霸主。接著,楚國又對一些其他諸侯國用兵,徹底控制了江漢地區,進一步提高了自己在諸侯國里的地位。

也就在公元前704年,熊通正式稱王,這就是楚武王。至此,楚國成為春秋諸侯國里率先稱王的國家,開啟了春秋諸侯國公開稱王的先河。此時的周王朝已經全面衰落,加之周王朝在繻葛之戰之中,被鄭國打敗,地位一落千丈。所以,周王朝對於楚國稱王的事件只能默認。

楚武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熊貲繼位,這就是楚文王。楚文王也是楚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國君,其功勳絲毫不亞於他的父親楚武王。對內,他將都城由原來的丹陽遷都到郢都。對外,他繼承了歷代楚國國君的傳統,繼續進行擴張。在楚文王的努力下,申國、鄧國(國君是楚文王的舅舅)等39個諸侯國相繼被滅,楚國的國力得到空前的壯大。而且,楚文王還出兵打敗了蔡國、黃國等國家,進一步鞏固了楚國的大國地位。

在楚武王和楚文王時代,春秋諸侯國的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大國陸續對小國進行削弱和兼併,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國力,形成了齊國、晉國、秦國等大國,並且,都劃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由於楚文王以及先輩們的努力,使得楚國也成功躋身於春秋大國的行列。

楚文王以後,楚國的重點任務已經由對小國兼併和擴張轉向與大國的爭霸。

至此,楚國進入了爭霸階段!

三.爭霸

這一階段主要講楚成王到楚莊王時代的楚國。包括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三位國君。

這一時期,楚國已經將重點工作轉向爭霸,隨之而來的就是楚國與中原大國進行的一系列爭霸戰爭。

楚文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熊艱繼位,這就是楚堵敖。不久,楚堵敖想殺掉弟弟熊惲,卻被熊惲殺掉,熊惲繼位,這就是楚成王。

楚成王是楚國歷史上又一位有著深遠影響的國君。他在位期間,積極對中原諸侯國用兵,與中原大國進行了一系列的爭霸戰爭。但是卻大多都失敗了。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中原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伐楚,楚國面臨重大威脅,被迫求和;公元前638年,泓水之戰爆發,楚國打敗宋國,把企圖稱霸的宋國打成了二流諸侯國,楚國一度稱霸中原;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爆發,楚國被晉國擊敗,至此,晉國成為了又一個霸主。

雖然,楚國在楚成王時期的爭霸事業遭到了一系列失敗,但是他的擴張步伐並沒有停止。在他的努力下,楚國不斷向東擴張,黃國、英國、蔣國、房國、柏國等眾多的諸侯國都被楚國滅亡。所以,儘管楚成王時期,楚國沒有完成稱霸的事業,但是,楚國的領土得到進一步擴張,勢力卻大大增強。

公元前626年,一代英主楚成王被兒子熊商臣殺死,熊商臣繼位,這就是楚穆王。楚穆王也是一位明君。楚穆王時代,楚國繼續擴張,進而控制江淮地區。在楚穆王時代,楚國滅亡了江國、六國等諸侯國,並且,他還遷都上郢。楚國勢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楚穆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熊旅繼位,這就是楚莊王,就是那位一鳴驚人和問鼎中原的楚莊王。

楚莊王時代,楚國繼續擴張和爭霸。對內,他任用孫叔敖為令尹,發展生產,充實國力。對外,他積極與晉國爭霸,公元前597年,在城濮之戰後的第35年,邲之戰爆發,楚國再一次和晉國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爭霸戰,這一次,楚國一舉打敗了晉國,成為了新一代的春秋霸主,而楚莊王則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除此以外,楚莊王繼續對外擴張,庸國、蕭國都被楚國滅亡,並且,楚國還不斷打敗宋國,迫使宋國向楚國求和。

邲之戰以後,楚國成為了新一代的春秋霸主,宣告了楚國霸主事業的完成。不過,隨著楚莊王的去世,楚國內亂重重,國力一度出現了衰退的局面。

至此,楚國進入到了挫折階段!

四.挫折

這一部分主要講述楚共王到楚昭王前期的楚國。包括楚共王、楚康王、楚郟敖、楚靈王、楚平王、楚昭王前期。

這一時期的楚國,對內,貴族之間內亂不斷,對外,爭霸事業和擴張事業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尤其是楚國在柏舉之戰中,差點被暴發戶吳國滅亡。

楚莊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熊審繼位,這就是楚共王。楚共王時期,內憂外患不斷發生。對內,公元前590年,子重之亂爆發;對外,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爆發,楚國再一次被晉國擊敗;而且,楚國的大臣申公巫臣還投降了晉國,楚國出現了「楚材晉用」的人才外流現象,後來,申公巫臣還到了小國吳國,幫助吳國逐漸強大起來,為後來吳國能夠一舉擊敗楚國奠定了堅實的國力基礎。至此,曾經不可一世的楚國開始漸漸衰落了。

楚共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熊昭繼位,這就是楚康王。楚康王是一個還不錯的國君,是楚國在這一階段中最有作為的國君。他對內改革內政,鞏固王權;對外,與吳國作戰,四次討伐鄭國。試圖將楚國重新回到霸主的地位。最終,楚國和晉國達成了「弭兵之會」,宣布晉國和楚國共同擔任霸主。春秋時期進入了以晉、楚共霸的兩極格局。

楚康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楚郟敖熊員很快就被叔叔熊圍殺掉,熊圍繼位,這就是楚靈王。楚靈王是楚國歷史上一個殘暴不仁的君主,由於他的窮奢極欲,剛剛有了轉機的楚國又重新走了下坡路。最終,楚國人民爆發了反對楚靈王的鬥爭,楚靈王被迫自殺。

值得一提的是,楚靈王也對楚國的擴張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公元前531年,楚國滅亡蔡國。

楚靈王去世以後,他的弟弟楚初王熊子比由於被熊棄疾恐嚇而自殺。繼位的是他的弟弟,也就是楚共王的小兒子熊棄疾(熊居),這就是楚平王。

楚平王是楚國歷史上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他和他的後代楚頃襄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因為自己的作,導致了楚國的全面衰落,也都導致了楚國差點滅亡。不過,與楚頃襄王不同的是,楚頃襄王在後期曾經勵精圖治,讓已經全面衰落的楚國有了極大的轉機,留給兒子楚考烈王一片相對來說還不錯的江山。但是,楚平王則是給兒子楚昭王留下了一個爛攤子,讓楚昭王成為了他的替罪羊。

楚平王時期,楚國開始全面衰落。他寵信奸臣費無極,導致楚國內政陷入混亂,他還誅殺了伍奢和伍尚,導致伍子胥入吳;而且,他為了體現自己和中原諸侯國修好,竟然同意已經被楚國滅亡的陳國、蔡國復國。與此同時,其他的諸侯國也紛紛背叛楚國,導致楚國的霸權一度土崩瓦解。不僅如此,楚平王的生活作風也十分不檢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竟然霸占了自己的兒媳婦孟嬴。

不過,楚平王和宋徽宗一樣,明明是自己造的孽,卻要兒子來當替罪羊。公元前516年,昏庸一生的楚平王去世,他的兒子熊壬繼位,這就是楚昭王。

不過,就在楚國國力不斷衰退的同時,東方的吳國卻一天比一天強大。公元前514年,也是楚平王去世的第二年,吳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國君吳王闔閭繼位了。

公元前506年柏舉之戰爆發,楚國20萬大軍竟然被吳國3萬大軍擊敗,而當吳軍攻入郢都時,楚昭王只能被迫出逃。至此,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楚國徹底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不過,都城淪陷後的楚國並沒有滅亡。楚國的申包胥去求秦哀公出兵救楚,起初秦哀公並不想救援楚國,但是,因為申包胥哭了七天七夜而打動了秦哀公。最終,秦國出兵打敗了吳軍,吳軍撤退,楚國得以復國。

吳軍雖然撤退了,但是,楚國卻元氣大傷。之後的楚國歷代國君都在忙於恢復國力。不過,這次戰亂也帶來了一定的好處,它對楚國內部進行了一次大清洗,使得國君重新掌控大權,而且這場戰爭也打醒了楚國,復國以後的歷代楚王大多數都十分開明,勵精圖治,開疆拓土。

至此,楚國進入到了中興的階段。

五.中興(鼎盛)

這一部分主要講楚昭王到楚懷王前期的楚國。包括楚昭王后期、楚惠王、楚簡王、楚聲王、楚悼王、楚肅王、楚宣王、楚威王、楚懷王前期。

雖然,楚國曾經在楚昭王時代差點被滅國,但是,復甦以後的楚國國力仍然很強,歷代楚國國君也很努力,楚國呈現出中興的局面,不斷與中原各國進行爭雄戰爭,最終在楚懷王前期達到巔峰,成為與秦國和齊國齊名的超級大國。

吳軍撤退以後,楚昭王回到了郢都。回到郢都以後的楚昭王開始勵精圖治,把楚國繼續發揚光大。畢竟,楚昭王並不是一個昏君,只不過他成為了他爸爸楚平王的替罪羊。

對內,公元前505年,他把楚國都城從郢都遷都到鄀地,為了顯示他不忘舊都,他仍然把首都稱為郢都。對外,他繼續進行擴張。公元前496年,楚國滅亡頓國;公元前495年,楚國滅亡胡國;公元前494年,楚昭王聯合陳國、許國等諸侯國一起攻打蔡國,逼迫蔡國在公元前493年遷都州來。公元前491年,楚國占領夷虎,開始向北擴張。

公元前488年,楚昭王去世,他的兒子熊壬繼位,這就是楚惠王。楚惠王繼位以後,繼承了先祖們的遺志,繼續將楚國發揚光大。對內,他重用子西、子閭、子期等賢臣,繼續發展生產,恢復經濟,還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對外,楚國陸續滅亡陳國、蔡國、杞國等諸侯國,將楚國的勢力範圍擴張到東海、淮海、泗水一帶。

至此,到楚惠王時代,楚國不僅完全恢復了元氣,重新回到了大國的地位,而且比春秋時代的楚國更加強大,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楚惠王時期,我國古代開始進入到了戰國時代。各國之間的爭雄爭霸戰爭之慘烈、規模之大、投入兵力之多前所未有。

不過,就在楚國國力全面恢復的同時,其他諸侯國卻是危機不斷,內亂不止。公元前403年,韓國、趙國、魏國瓜分了晉國,公元前376年,晉靜公被廢,至此,這個曾經在春秋時代強盛一時的大國宣告結束。歷史上把這一事件稱為「三家分晉」。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封為齊侯,公元前379年,田氏正式取代姜氏,成為齊國的王族。歷史上把這一事件稱為「田氏代齊」。「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成為戰國時代來臨的重要標誌,構成了戰國時代的基本框架。

楚惠王以後,楚簡王熊中

和楚聲王熊當先後繼位。這兩位君主屬於平庸的君主,遠遠沒有楚昭王時代和楚惠王時代發展的迅猛,楚國進入了停滯局面。這一局面維持到一直到公元前402年楚聲王被殺,他的兒子熊疑繼位,這就是楚悼王。

楚悼王繼位的時候,楚國已經成為了響噹噹的大國。不過,楚國由於之前的重點任務一直都是對外擴張,所以忽略了內政的治理。加之,楚國在與三晉的作戰中不斷失利。另外,魏國李悝已經在公元前422年開始變法,成為戰國初期的頭號強國。所以,楚悼王繼位以後,深感楚國內政的弊端,開始變法。很快,一個叫吳起的大才子就到了楚國,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楚國開始變法。

公元前386年,吳起正式開始在楚國變法。他削弱貴族的特權,整頓吏治,精簡機構,改革軍制。吳起變法以後,楚國迅速強盛起來,一度成為比肩魏國的強國。如果說,之前的楚國是「大而不強」,那麼,這時候的楚國真正成為一個強國了。接著,楚國繼續對外擴張,征服了五嶺一帶的百越部落,將楚國的疆域擴張到湖南、廣西一帶,另外,楚國繼續北上爭霸,與魏國等中原大國交戰。

不過,這種局面只是曇花一現。公元前381年,也就是吳起變法的第六個年頭,支持吳起變法的楚悼王去世。被吳起損害了利益的楚國貴族發動政變,殺掉了吳起,並把楚悼王的屍體用箭射成了一個刺蝟。緊接著,楚悼王的兒子熊臧繼位,這就是楚肅王。楚肅王繼位以後,首先對於破壞楚悼王屍體的貴族進行清算,有大批貴族被誅殺。

由於,吳起被殺,導致楚國的變法只完成一半,成為一個「半成品」強國。不過,楚國靠著這樣的國力,依然擁有了對外擴張和爭雄爭霸的資本。

楚肅王去世以後,他的弟弟熊良夫繼位,這就是楚宣王,楚宣王時代,楚國繼續對外擴張。公元前363年,楚宣王進攻巴國,占領了巴國大片領土,同時,楚宣王還滅了陳國、蔡國等一些諸侯國,勢力得到了進一步擴張,為後來楚威王和楚懷王的鼎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世,他的兒子熊商繼位,這就是楚威王。楚威王是又一位對楚國歷史有著深遠影響的君主,在他和他的兒子楚懷王熊槐前期,楚國進入到了鼎盛時期。

加上當時,後起之秀秦國雖然已經進行商鞅變法,卻仍然處於發育階段,還沒有成為真正的強國,而原來的霸主魏國則經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而由盛轉衰。所以,這一時期,實際上是楚國成為了戰國各個諸侯國之首。

楚威王時代,楚國全力擴張,一直把國土擴張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江淮地區,幾乎控制了長江流域的所有領土,占據著當時中國的半壁江山。楚懷王時代,楚國打敗了魏國,又參與了合縱罰秦的軍事行動,還在公元前306年滅亡了越國。至此,在楚懷王前期,楚國進入到了全面鼎盛時期,成為當時的頭號大國。

但是此時,楚國的危機也在醞釀。此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以後,已經完成了發育;齊國經過齊威王和齊宣王的努力也逐漸強大起來,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國;北方的趙國開始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軍事強國;而楚國本來就因為吳起變法的半途而廢沒有真正的強大起來,後來的屈原變法也是同樣半途而廢,所以,楚國一直是一個「大而不強」的諸侯國。所以,楚國的衰弱也就不可避免了。

至此,楚國進入到了衰亡階段。

六.衰亡

這一階段重點講述楚懷王垂沙之戰以後一直到楚國昌平君時代的楚國。包括楚懷王后期、楚頃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楚昌平君。

垂沙之戰以後,楚國由盛轉衰,再也無力與秦國和齊國爭雄,從此以後,楚國一步步沉淪,逐漸走向了滅亡。

其實,楚懷王還是不錯的,他也是一位很有抱負的君主,一心想要繼承父親楚威王的大業,繼續將楚國發揚光大。奈何當時的秦國秦惠文王和齊國齊宣王太強了,加上楚懷王是一位有大志而無大智的君主。因此,曾經盛極一時的楚國便自然而然走向了衰落的局面。

這一歷史的轉折便來自於公元前301年垂沙之戰。實際上,楚國在由盛轉衰過程中一共有三次關鍵性戰爭,分別是公元前312年的丹陽藍田之戰、公元前301年垂沙之戰、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戰。

我個人認為,楚國命運的轉折點是公元前312年丹陽藍田之戰,但是,廣大史學家都把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戰作為楚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為了尊重歷史的史實,我們就把公元前301年垂沙之戰作為楚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是,如果要探究楚國的衰亡史一定從公元前312年丹陽藍田之戰開始說起。

公元前312年,秦相張儀欺騙楚懷王,楚懷王大怒,出重兵討伐秦國,與秦國在丹陽藍田一帶進行了一常大規模戰爭。結果,楚國被秦國打得大敗,楚軍損失8萬多人,包括大將屈匄在內的70多名將領被秦國俘虜,連楚國的重地漢中也被秦國占領。從此,楚國元氣大傷,一直到滅亡也沒能真正的恢復元氣。

公元前301年,秦國大將羋戎(楚國人)、齊國大將匡章、魏國大將公孫喜、韓國大將暴鳶率領四國大軍群毆楚國,楚懷王派大將唐昧迎戰四國聯軍,結果被四國聯軍擊敗於垂沙,並陸續奪取了楚國垂丘、宛等領土,這就是對楚國命運有深遠影響的垂沙之戰。

楚懷王被秦國軟禁起來以後,他的兒子熊橫繼位,這就是楚頃襄王。如果說楚懷王是一個有大志而無大智的君主,那麼,楚頃襄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在楚頃襄王時代,楚國已經開始全面衰落。

尤其是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戰,秦國大將白起奪取了楚國的舊都鄢陵和都城郢都,楚國被迫遷都到陳都。至此,這個曾經輝煌了幾百年的楚國徹底沒有了餘威,也徹底喪失了重新崛起的機會。

也許是因為楚頃襄王覺得自己對楚國有愧吧。所以,他前期拼命作,讓楚國徹底淪為弱國。後期卻勵精圖治,力挽狂瀾,他和他的兒子楚考烈王熊完一起努力,不斷對外擴張,增強楚國的國力,為楚國續命50年。一時間,楚國呈現出迴光返照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一典故正式出自莊辛對楚頃襄王說的話。因此,楚國雖然在鄢郢之戰中戰敗,卻也打醒了楚頃襄王。

從公元前277年開始,也就是鄢郢之戰以後的第二年,楚頃襄王就開始派兵收復了一部分失地;公元前276年,楚頃襄王在東部收集了眾多的兵力,得到十幾萬人;向西進攻秦國,收復了被秦國占領的大片領土,設置為郡縣,抵抗秦國。

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楚考烈王繼位以後,繼續增強楚國國力。對內,他遷都壽春,對外他繼續對外擴張。在他的努力下,魯國、邳國等眾多小國相繼被楚國滅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楚國參加了公元前259年到公元前257年的邯鄲之戰,共同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秦國,維持了戰國的格局。

經過楚頃襄王和楚考烈王實行的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大大增強了楚國的國力,為後來楚國能夠在城父之戰中一度打敗秦國奠定了堅實的國力基礎。

公元前238年,這一年是對秦國和楚國都有一定的影響。這一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開始親政了,並著手開始統一全國的步伐。而楚考烈王也在這一年去世,繼位的是更加昏庸的楚幽王熊悍,春申君黃歇被殺,由李園掌權。一度迴光返照的楚國開始進入彌留之際。

公元前228年,楚幽王去世,他的弟弟楚哀王熊猶也接著被殺,繼位的是他的弟弟熊負芻,歷史上稱他為楚王負芻。這時候,距離楚國滅亡還有五年的時間,楚國的滅亡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公元前226年,秦國已經開始大規模對楚國用兵,並且占領了楚國的大片領土。但是,楚頃襄王和楚考烈王打下的基礎開始發揮作用。公元前225年,城父之戰爆發,楚國大將項燕打敗了秦國大將李信,給秦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是秦國在統一六國事業上的最後一次大規模軍事失敗。

但是很快,秦國就捲土重來。公元前224年,老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再一次進攻楚國,給楚國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公元前223年,王翦徹底打敗了項燕,項燕兵敗自殺。同年,秦軍攻占楚國都城壽春,楚王負芻被俘虜,楚國滅亡。

雖然楚國滅亡了,但是秦國還徹底消滅了楚國,因為這時候的楚國還擁有大量的殘餘勢力。也就在楚國被秦國滅亡的這一年,楚國貴族在淮南一帶擁立昌平君熊啟為楚國,繼續對抗楚國。

但是一年以後,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秦軍就打到了淮南,熊啟兵敗身亡,楚國的殘餘勢力被徹底消滅。隨著昌平君被殺,這個曾經強大無比的楚國被後起之秀秦國徹底滅亡。

楚國一共存世800多年,對春秋戰國的諸侯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春秋戰國歷史乃至我國古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