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李世濟也改編過,她改的結局是喜慶大團圓

荷露團珠 發佈 2022-11-24T05:03:00.221782+00:00

《竇娥冤》是一出著名的中國傳統古典悲劇,它之所以著名的原因,就是這其中竇娥冤死的這種強烈的悲劇色彩,如果去除這種色彩,這齣戲能不能如此著名,就真的不好說了。

《竇娥冤》是一出著名的中國傳統古典悲劇,它之所以著名的原因,就是這其中竇娥冤死的這種強烈的悲劇色彩,如果去除這種色彩,這齣戲能不能如此著名,就真的不好說了。

這齣戲關漢卿的原本竇娥也是被斬的,所以才有六月飛雪這件事。

但是後來明朝的一位劇作家,又把它改成了大團圓結局,這一點實際嚴重沖淡了悲劇色彩!

京劇大師程硯秋也有改編本,最早他是想接受竇娥和家人團聚這個結局的,竇娥馬上被斬首,結果恰逢清官海瑞路過,救下竇娥,重審此案,冤情得以昭雪。

但是後來程先生覺得這樣演,此劇悲劇的力量是很弱了,不會有那種震撼人心的效果,於是改成了只演《探監》和《法場》兩折,其他不演。

也是出於這種考慮,於是戲名就叫《六月雪》,其實這種叫法是折子戲的叫法,不是全劇的叫法。

因為這齣戲,不同的劇作者寫過不同的結局,那麼藝人也有不同的演繹和理解,於是戲就有了很多個劇名。

這齣戲的名字,叫《竇娥冤》《六月雪》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被斬了,叫《金鎖記》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團圓了,大結局是喜慶的。

那麼上面說過,《六月雪》這個名字呢,基本上演的只是一部分,沒有最後的大團圓結局。

其實程先生改編《六月雪》,不演最後的大團圓想法是對的,他也是考慮到了程派擅演悲劇的特點,這樣演雖然不是太符合中國人希望圓圓滿滿,好人得救的心態,但,悲劇就是悲劇,《竇娥冤》這齣戲,之所以震撼人心,就是它強烈的悲劇色彩使人無法釋懷,從而對人心靈產生強烈的震動和同情,這也許這就是程先生為什麼只演其中這兩折的原因吧。

實際程先生考慮的是非常正確的,我們今天雖然希望竇娥不要被冤死,但是如果最後團圓了,那種動人心魄的悲劇力量勢必被減弱得沒有什麼痕跡!從而對人善惡的警示也就無從談起了。

當年就是因為程派以及程硯秋對這一人物的精準把握,使得其他名伶,都避其鋒芒,把這齣戲掛起來不演了,如果是喜慶的結局,恐怕還不會有這種「眾人不演我獨演」的情況出現。

我們今天探討程派的這齣經典,考慮程先生對這戲的安排,又想起一件很讓人感到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李世濟對這齣戲的改編。

這麼一出幾乎讓程硯秋給唱絕了的戲,李世濟她仍然敢下手胡改。

唱詞和音樂就不說了,最讓人感到不解的,就是她又把程先生揚棄的那個最後大團圓的結局給改回來了。據當時看過李世濟這齣戲的人說,她的這個「大團圓」結局特別熱鬧,還加了一段歡快活潑的流水板。

本來人家李世濟同志就「喜像」,演什麼悲劇戲劇都笑嘻嘻的,這回更加發揮她的優勢了。

只見李世濟老師,頭戴著大紅絨花,穿著鮮艷的披,歡快地走著她那獨特的小坦克步,眼珠子咕嚕嚕亂轉,歡快極了!

我想說的是,李世濟改編的時候,沒有考慮程先生為什麼不演最後的大團圓這樣結局的原因嗎?改回來的意義是什麼呢?這不是增益是有損,不是錦上添花,是削弱加累贅!

今天看來,這種不顧劇情的行為,自以為是的想法,真是讓人莫名其妙!李世濟這樣改成功嗎?當然,李粉肯定是覺得成功的,但我覺得非常不成功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荷露團珠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荷露團珠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