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不敬司馬,身後又不得善終,為何會在魏晉時期受到由衷地欽佩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2-11-24T18:54:39.048764+00:00

於是,他企圖利用其他大家族的力量來牽制王家,王敦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他與司馬睿的較量從幕後搬上了台前,在司馬睿稱帝的第四年便在武昌反叛,很快就攻進了東晉的都城建康。

東晉建立之初,將軍王敦掌握著整個政權的兵馬,他的堂弟王導又是執掌行政權的大臣,王家一時之間可謂如日中天。

但王敦與王導不一樣,他野心勃勃,桀驁不馴,司馬睿並不放心將兵權交在他手裡,看著王家大權獨攬,司馬睿也為自己政權感到由衷地擔心。

於是,他企圖利用其他大家族的力量來牽制王家,王敦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他與司馬睿的較量從幕後搬上了台前,在司馬睿稱帝的第四年便在武昌反叛,很快就攻進了東晉的都城建康。

那場戰爭以王敦大獲全勝而告終,皇帝的司馬睿連譴責王敦都不敢。不過,王敦在贏下戰爭之後,並沒有直接推翻司馬家族做皇帝,只是將權力攬到了自己手中,任由晉明帝司馬紹繼承皇位。

這或許是王敦的無奈之舉,也或許是他考慮不周,總之,王敦沒有登上那個君臨天下的位子,為後來的種種埋下了隱患。

司馬家族推崇儒家學說,以儒家子弟的觀念來看,王敦最後是不得善終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在生前經歷了什麼,而是指他死後的遭遇。

王敦是病死的,在他死後不久,他麾下的勢力就被東晉王朝迅速剿滅,他的屍體也被從墓中挖出,將頭顱砍下來掛在浮橋上示眾。

死無全屍,這絕對算不上善終,生前反叛,也絕對稱不上忠臣,可是王敦在晉朝的評價卻與儒生口中的評價截然相反。

在王敦死後的第二十三年,大將軍桓溫攻下成都,滅了十六國之一的成漢,這在當時是震驚朝野的大事。許許多多的能人將相到場為他賀喜,無數人對他發表了由衷地誇讚,說他是當世英雄。

可這樣的桓溫在眾人眼中比不上王敦的,就連桓溫自己也對王敦欽佩有加,在他們眼中,王敦不是逆賊,反而是舉世難尋的英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與魏晉的價值傾向有關。

在魏晉之前,世人的普遍價值傾向立足在建功立業四個字上,我們縱觀整個漢代的風雲人物幾乎都是建立了豐功偉績的人,比如說,開通了絲綢之路出使西域的張騫,比如說,平定了匈奴的衛青霍去病,比如說,寫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的司馬遷。

這些人都有著傳統意義上的豐功偉績,他們被世俗承認,被眾人銘記皆是因為他們造就的成果,也是因為他們書寫的傳奇,本質上來講與他們本人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也就是說,在兩漢時期,張騫只有出使了西域,建立了絲綢之路,他的名字才能被刻在歷史當中,可如果張騫生在魏晉,無論他出使西域有沒有成功都可以被歷史推崇。

比如說聞雞起舞故事中的祖逖,他憤懣而死,並沒有留下什麼豐功偉績,比如說擊楫中流故事中的劉琨,他因冤被殺,卻依舊在歷史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說,魏晉時期並不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無論一個人有沒有建立豐功偉績,都可以往史書上走一走。

這是其一,其二是因為魏晉時期的英雄概念與道德觀念無關。

什麼意思呢?在先秦兩漢時期,一個人不僅要有功業、還要有道德,才符合人們心中的英雄形象。但魏晉不是,上百年的紛爭和混亂,讓道德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日趨下降,不管一個人私下的人品如何,他如果有勇氣敢往前邁出一步,那就會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

這也與人性有關,路遇意外之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占為己有的衝動,唐三藏在遇到白骨精時都能跳將起來,每個人心中都有陰暗的一面,如果在太平盛世,陰暗面會被規矩、道德和情感所壓制。

而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應了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家都是一樣的人,都說不上正統,談不上貴賤,憑什麼你坐在皇位上?我就要向你俯首稱臣了?當此之時,每個人都想試一試,礙於能力的大小,有人敢,有人不敢,如此一來,那些敢做的人就會被人讚揚。

在那個時代,道德的評判角度被弱化,個人的作風則更加吸引眼球,我們再反過來看王敦,意氣風發的大將軍拍案而起,將皇帝嚇得連連後退,在他身邊大氣都不敢出,這是當時多少天下人的夢想?在那個名義上推崇儒家,實際上卻受到各種外來思想影響的時代,能有多少人會按照儒家的理論,將王敦亂臣賊子?

亂世中的每一個人都想成為王敦,都想像他一樣號令天下,如此,王敦自然就成了人人傾心的大英雄。

當然,環境與人性只是一個方面,王敦也有自身的魅力,作為一個敢於與皇室叫板的人,他在很多方面展露出來的魄力是普通人身上沒有的,他能在危難之時泰然自若,能在被人嘲笑時拂袖一笑,也能在遭人逼迫時處變不驚,這樣的人遇到魏晉那樣的時代,能獲得英雄的評價並不讓人意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