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帝王們都喜歡「駿馬」?

朱炳仁 發佈 2022-11-25T13:20:10.906584+00:00

翻開厚重的史籍,馬的影子隨處可見。古籍《穆天子傳》中記載:周穆王駕八駿西巡天下,行程三萬五千里,會見西王母。所駕駛的馬車,就是由八匹馬組成:驊騮、騄耳、赤驥、白羲、渠黃、逾輪、盜驪、山子。朱炳仁·銅《八駿奔騰》當然了,關於「八駿」也有另外的說法。

翻開厚重的史籍,馬的影子隨處可見。古籍《穆天子傳》中記載:周穆王駕八駿西巡天下,行程三萬五千里,會見西王母。所駕駛的馬車,就是由八匹馬組成:驊騮、騄耳、赤驥、白羲、渠黃、逾輪、盜驪、山子。

當然了,關於「八駿」也有另外的說法。晉王嘉《拾遺記》中記載:「八駿之名,一曰絕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暉,六曰超光,七曰騰霧,八曰挾翼」。

唐太宗李世民是最喜歡馬的人,一生騎馬征戰天下,先後有六匹戰馬跟隨他馳騁疆場。為紀念這六匹,在唐太宗的昭陵,由畫家閻立本作畫,工藝家閻立德雕刻——「昭陵六駿」石刻浮雕出現了。六駿的名字是「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

唐代是大氣恢宏的時代,唐人對馬非常青睞。著名的馬球,在唐代最為盛行。出土的唐三彩,馬的顏色誇張,造型也如「環肥燕瘦」一般,豐滿、艷麗。

到了清代,馬更是畫家們的最愛。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了不朽的畫卷《郊原牧馬圖》,此畫又稱《八駿圖》。畫面上,八匹駿馬散放於郊外曠野之中,或臥、或立,或吃草,或嬉戲,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清代另一外籍畫家、郎世寧的弟子艾啟蒙,也畫了《八駿圖》,艾啟蒙所畫八匹駿馬,與真馬大小相當,均為中亞進口名馬。

近代畫馬最成功的是徐悲鴻,在他的畫卷中,馬是抽象的,神似的,意韻的。看徐悲鴻的《八駿圖》,鐵流滾滾、驚天動地,氣勢雄渾、震耳欲聾。它給你的是一種動感,一種活力,一種千軍萬馬的震撼。

這也許是,人和馬最佳的心靈溝通吧?

那,作為擁有如此多擁簇的古早「網紅」,馬又有哪些美好的精神意義呢?在十二生肖中,馬排第七,與地支中的「午」對應,民間稱「午馬」。午,方位為正南方。若以一天的時辰來看,午是代表正午時節,太陽光最強的時候。若以季節而言,午代表六月,正是農人忙著耕種的月份,一切都顯得充滿活力。

馬,形神完美的化身。

它線條飽滿、色彩華麗又威武健壯。美與力,在馬的身上結合得最恰當。馬,既溫馴善良又桀驁不馴;既不恃強凌弱也不卑微屈膝。馬的風采和神韻,讓人類愛之有加。

馬,忠貞奉獻的釋義。

馬是人類忠心耿耿的夥伴,戰場上,與人類「同生死、共榮辱」,也經常出現戰馬救主的故事。許多流傳下來的良馬,並非戰死於刀箭斧鉞,而是為主人盡忠而累死沙場的。馬是無私奉獻的,「效犬馬之勞」就是對這種奉獻的詮釋。

馬,成功勝利的代言。

馬的「倔強、好勝、奮進、不服輸」的精神,也是人類「向著目標、執著不屈、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映射。「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馬到成功、旗開得勝」,就是「成功與成就」的最好說明。

馬,高貴正義的化身。

馬代表著修養、高貴,龍馬就是仁馬,是炎黃子孫的化身,是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的代表。馬是保家衛國、懲惡揚善的英雄;是匡扶正義、馳騁翱翔的代表。

馬,象徵著賢能人才。

《易經》中,馬是天的象徵,又代表著君子、金玉。古人常常以「千里馬」來比擬人才,以至於發出來「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的嘆息。

馬,寓意著進取向上。

馬積極陽剛、昂揚向上,是民族精神的代表。「雄壯無比、力大無窮」的馬,「追星逐日、乘風御雨」,象徵著人類「不畏艱險,樂觀開拓」的精神。

馬,從遠古的耕作或沙場中馳騁而來,勤奮、雄渾、高昂、喧囂。馬,也將隨著人類一起走向未來,張揚、狂傲、恣意、豪邁,流動為一種精神,成就為一種神韻。

人與馬,就必將如歌詞唱的那樣「一刻也不能分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