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能硬體內置遊戲,是否會讓兒童沉迷?

新京報 發佈 2022-11-26T21:52:21.466153+00:00

追問下,兒子一臉壞笑地舉起電話手錶的屏幕,指了指,這句話是好友通過手錶發給他的表情包文字。與此同時,這也引發了家長的擔憂與思考,這是否會讓兒童沉迷?

「看我一槍突突了你!」在和7歲兒子遊戲時,孩子突然的一句俏皮話讓劉女士哭笑不得。追問下,兒子一臉壞笑地舉起電話手錶的屏幕,指了指,這句話是好友通過手錶發給他的表情包文字。孩子們的群聊對話框裡還有一排花花綠綠的動圖。

下樓玩之前先打個電話邀約一下,戴同款手錶的小朋友見面「碰一碰」加個好友,學習時用智能檯燈打視頻電話「雲」做作業,坐車時打開手錶玩遊戲、聽故事……

如今,以手錶、檯燈等為代表的許多教育智能硬體中設置的社交、遊戲等功能,已被當下的兒童「玩轉」。與此同時,這也引發了家長的擔憂與思考,這是否會讓兒童沉迷?家長控制孩子使用教育智能硬體的「度」在哪裡?

如今兒童手錶已經成了孩子出門標配。圖/IC photo

■案例故事

兒童手錶社交功能成家長隱憂

兒童安全問題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隨著防兒童走失的需求、科技的發展,可穿戴智能手錶近年來在市場中異軍突起。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6—2021年中國智能手錶出貨量波動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短暫下滑,2021年出貨量恢復增長。2021年中國智能手錶出貨量達到2956萬隻,較2020年增長21.4%。

如今,不論在居民區、商場還是公園,到處可見兒童手腕上戴著花花綠綠的手錶,手錶已成兒童手上常見的配飾。

「確實方便,比如我周末送閨女去鋼琴班,車位非常緊張,我常停在路邊讓她自己走進去,通過手錶軌跡可以確定孩子什麼時候到班裡。」家在海淀區的韓女士說道。

她向記者展示了一份表格,裡邊列明了市場上常見的各個品牌兒童手錶的主打功能、數據配置。在給孩子購買手錶前,她像工程師一樣左右衡量,最終給孩子挑選了一款自認為最合適的手錶。「我選的手錶不添加社交軟體就不能加好友,我不想她總用手錶和其他小朋友聊天,只保留打電話、定位的基礎功能就好。」

韓女士的考慮也是當下家長普遍顧慮的縮影,「在我們小區樓下,經常看到小孩盯著麻將大小的手錶屏幕打遊戲、聊天,眼睛都看壞了,也擔心孩子沉迷。」

今年暑假,魏先生果斷將女兒在小區里加的手錶好友「拉黑」了,因為這個小男孩總是給他7歲多的女兒打電話、發信息,女兒在學習時,電話會響;在看書時,電話會響;甚至聊著聊著,這個看著七八歲的孩子開始說「髒話」。

而在智能手錶的銷售展台,這些日常使用中可能出現問題的社交、遊戲功能,則是銷售人員打出的吸睛招牌。

「只要是同品牌的手錶,打開『碰一碰』就可以加好友,構建小朋友自己的社交圈,孩子還可以像發朋友圈一樣,在手錶上分享精彩瞬間。」11月初,在一款知名手錶的展台前,銷售人員如此推薦道,她認為與其讓小孩子使用成年人的社交軟體,不如用手錶構建同齡人的「圈子」,這樣更加純潔、安全。

購買了這款手錶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得知這一社交功能後確實有段時間沉迷於用它拍照,「比如去水族館一頓拍,說是要發給同學看一看,但發現大家興趣不高后,就不再執著這些功能了。」

有家長質疑智能硬體「智商稅」

不僅手錶,社交、遊戲、視頻,這些能夠激起成年人興趣的功能也逐漸成為各大兒童教育智能硬體的賣點。相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孩子已經上小學四年級的李女士覺得,女兒已經「看不上」手錶了,智能檯燈已經成為女兒的精神依賴。

「上邊有搜索功能,小朋友不認識單詞就搜一搜,我還可以通過檯燈內置的攝像頭功能遠程幫她檢查作業。」李女士家的智能檯燈燈柱已經磨得有點黑,這是女兒長期使用的痕跡。

小姑娘告訴記者,她使用檯燈查單詞後會刻意把單詞背下來,把「檯燈」當做「老師」。但在同學小賈手裡,檯燈反倒成了「作弊」工具。「他寫不出來作文就搜範文抄一抄,數學題做不出來就直接抄答案,也不追究解題過程。」李女士的女兒認為,教育智能硬體會否使人「沉迷」因人而異。

像李女士女兒一樣「自律」的孩子畢竟是少數。一年前,郭女士覺得給女兒買了智能檯燈,讓她利用工具自主學習,算是解放了自己。如今,她發現,寫完作業,女兒也不離開書桌,打開檯燈看動畫片。「我只能限制她看動畫片的時長,或者暫時把檯燈收起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智能檯燈、智能平板,各地因疫情開展的「停課不停學」也推高了主打「護眼功能」的智能平板的銷售。

網課用手機太小,使家長考慮購買大屏教育智能硬體。 圖/IC photo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朝陽區一度因疫情暫緩學生返校,女兒正讀三年級的王先生便抓緊時間網購了一台屏幕較大的墨水屏智能平板,試圖將網課學習孩子雙眼受到的傷害降至最小。

不過,這兩天,王先生陸續給女兒平板上的各種遊戲類、視頻類APP上了鎖。學習平板銷售人員當初描繪的「幫助孩子複習、預習,真人在線教解題」的美好學習圖景,如今對他來說「太不現實」。平板上因獎勵孩子而下載的各種小遊戲,逐漸在和學習類APP搶奪女兒的精力。

「孩子平時在自己屋裡上網課,但一段時間後,家裡人發現她上完課也不出來,在屋裡也沒動靜,通過關聯的手機一查,原來在那看動畫片,還是偷偷開了靜音看的。」王先生說道。

在韓女士看來,「這不過又是一次智商稅」。她曾經諮詢了孩子的眼科醫生,被告知「視力受到的影響跟用眼時長有緊密關係」,孩子一直盯著「護眼」屏幕看和盯著書看,對眼睛的傷害一樣大。「控制她不看屏幕的方法就是不買屏幕,因為除了學習她還會玩遊戲、看視頻,更費眼睛。」

■解題

關注兒童學習動力,從根源解決問題

在青少年問題專家看來,如今智能教育硬體所引發的親子矛盾、沉迷問題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問題根源不在產品,而在使用者本身。

「不論是小屏幕還是大屏幕智能硬體,是有社交屬性的手錶還是植入遊戲的智能硬體,很多家長總在擔心會導致沉迷,糾結要不要給孩子買,這本身是認識上的誤區。」北京教育學會青少年成長研究會秘書長陳剛表示。

他用「家電會發出聲音」來類比「孩子玩智能教育硬體」這件事。陳剛解釋,家電正常運轉會發出聲音,家電故障會發出「異響」。這個時代,孩子和成年人的社交方式都在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而改變,當代青少年是網際網路原住民,更不可能阻止和禁止其利用智能教育硬體社交。因此,孩子好奇心強,休閒時覺得智能教育硬體、電子產品好玩,使用內嵌的社交功能,這都屬於正常的「聲音」,「隨便給他個玩具都會玩半天」。但是,孩子如果表現出攀比心,拒絕自然的面對面交往,耽誤了學習,這就屬於「異響」。

陳剛表示,當家電出現「異響」時人們會維修,家長要判斷孩子使用智能教育硬體是「聲音」還是「異響」,出現「異響」要像修家電一樣,從根源解決問題。

「任何一個工具的出現,都有創造財富和造成傷害兩方面的可能。很多家長採取的措施是把問題歸結於『聲音』本身,要消滅『聲音』,冰箱發出『異響』用棉被捂上就會好嗎?」陳剛說道,兒童使用智能教育硬體時發生的「異響」,往往是家長看不到、沒有思考的地方。

陳剛介紹,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外傾型性格的孩子更願意在自然場景下面對面交流,社會交往能力弱、表達能力欠缺的孩子更傾向使用電子產品交流;學習失能的孩子在學業上無法獲得自我價值感,往往會選擇「打電游」找到自信;有些孩子希望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獲得同齡人的羨慕,會追求更高配的硬體,在攀比中找到自信。

這些均是發生「異響」的信號,說明孩子在學習、人際交往上出現了困難,在通過智能軟硬體躲避困難,進而造成沉迷。因此,家長要在孩子學習能力、學習動力、學習方法上找補,才會從根源解決沉迷問題。

在兒童心理髮育、心理特徵中尋找思路

社交群里吵架、觀點不合會「拉黑」、網絡暴力、色情內容……成年人在網絡社交中都可能發生問題,讓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過早地使用智能教育硬體進行社交,會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家長亦擔心智能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 圖/IC photo

「我看過孩子曾經在網絡小群里調侃老師,他們會不會說出更過分的語言啊?」徐女士擔心道。

對於家長的這些擔心,陳剛認為,人們在社交中出現的問題,電子產品只是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根據兒童成長特點,學齡前的兒童會表現出對父母的崇拜,到了小學低年級階段會過渡到「權威崇拜」,「比如我們常聽到小學生以『這是老師說的』來頂撞家長,這就是以老師為權威崇拜的對象」。而這種權威崇拜會隨著孩子步入高年級逐漸減弱,隨著孩子認知水平提高、視野開闊,開始覺得老師也似乎並非高不可攀,也沒有絕對正確、不可挑釁。

因此,陳剛認為,高年級孩子會在小團體中做出一些調侃老師、模仿老師不好的動作等方式彰顯自己的勇敢,希望獲得同伴的點讚和認可,如徐女士擔心的情況並非孩子的特殊表現,只不過工具變了、環境變了,「可能二十、三十年前,學生找個小河邊發發牢騷,說說老師壞話,現在通過聊天軟體表達了。」

如何避免孩子在負面的交流中走入誤區?陳剛表示,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上述情況時,要引導孩子用多元的視角看待問題,而不是簡單地判斷老師好還是壞。家長可以把這個當做家庭教育的機會,不要批評孩子,告訴他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許不那麼完美,也會做讓人生氣或可笑的事情,但老師這一職業的出發點是喜歡學生、愛學生的,教孩子學會包容缺點,理解老師。

陳剛認為,人的基因變化跟不上技術的變化,在智能教育硬體普及的當下,發現出現在孩子身上的新問題,一定要回到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髮育、心理特徵去解決。要客觀地和孩子分析智能教育硬體對孩子睡眠、上課的影響,如果孩子覺得一個遊戲、電子寵物非常好玩,甚至想沒日沒夜地玩,家長可以嘗試找到孩子曾經感興趣又玩膩的玩具,告訴他不要因一時興趣犧牲了眼前的睡眠,讓他自己判斷並減掉一些遊戲,主動拿出精力學習。

「很重要的一點是,家長反對孩子使用智能教育硬體,很多情況下又很少跟孩子產生社交互動。多帶孩子參與自然環境下的社會交往,出遊和運動,才能夠真正滿足孩子內在對表達、對交往的訴求。」陳剛強調。

他做了一個比喻:企業一直在開發孩子喜歡和沉浸其中的產品,將孩子拉進「局」,家長對孩子苛刻的要求、學習上譴責、貶低孩子自我價值的行為,是將孩子推進「局」,「家長要反過來爭奪孩子,用行動把孩子從軟硬體手裡搶回來。」

家長心聲

「就要乾淨的學習輔助功能,不要亂七八糟別的功能。」

「智能產品不要增加遊戲功能,遊戲設置會讓孩子上癮。」

「一定要有防沉迷功能,還要過濾掉那些未成年不可以觀看的內容。」

「純學習用具,不要賦予其他娛樂功能。建議不能下載遊戲。」

新京報記者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楊菲菲

校對 薛京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