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朝燒不出大缸,結果被一成語「打臉」

李時針不懂歷史 發佈 2022-11-26T22:59:42.484233+00:00

現在我們回想起來,一提到司馬光砸缸這件事,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對主人公司馬光的讚揚,由於這篇故事也是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書上的,所以沒有人會去懷疑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司馬光砸缸難道是個假的故事嗎?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年幼的司馬光憑藉著自己的機智和震驚,救出來了一個不小心掉進水缸裡面的小孩,學完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大家一定都是非常佩服司馬光。

在他那個年紀,看到有人掉進水缸裡面能夠不慌亂,已經是很難得的事了,他還能當即就想出辦法直接砸缸,確實是很令人欽佩的。

現在我們回想起來,一提到司馬光砸缸這件事,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對主人公司馬光的讚揚,由於這篇故事也是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書上的,所以沒有人會去懷疑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司馬光砸缸難道是個假的故事嗎?

要知道,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眼裡都有不一樣的解答角度,這一位學者,名字叫做馬未都,當他研究司馬光砸缸這一歷史的時候,就找到了一個很新的角度,什麼呢?

就是這故事壓根就是假的,這話一出來就讓很多人有意見了,這歷史是真是假,你又不會穿越,怎麼判斷呢?這位學者還真就有自己的理由。

他的理由呢,就是這宋朝的時候,壓根就燒不出來大缸,更別說能裝得下一個人了,所以這歷史啊,就是假的,但是這位學者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宋朝時候真的記得燒不出來一個能裝得下人的缸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名鼎鼎的馬未都

要了解一個人說的話,就必須先要了解一下這個人了,馬未都這個人可是很有名氣的,在作家界是有很多成就的。

馬未都的父親是一位人民教師,可能也是受了自己父親的影響,潛移默化,馬未都也愛上了寫作,他在1980年開始寫作,過了一年就寫出了《今夜月兒圓》,發表在了《中國青年報》上。

而在這之後,他還寫出來了很多著名的小說,後來的馬未都也當了編輯,後來還創作了電視劇,可以說是一個很有成績的人。

一直到了2008年,他登上了「中國作家富豪榜」,這一下子知名度就起來了,而也正是因為知名度的上升,他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在了大眾眼光底下,這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

一個普通人要是說司馬光砸缸根本就不是真的,別人看你一眼就不理了,很大可能就是覺得你會胡說八道,但是當一個備受關注的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性質可就大不一樣了。

考古「打臉」學者

那麼,作為一個這樣有知名度,而且出過很多作品的學者,為什麼會說「司馬光砸缸」是假的呢?

馬未都是在一檔節目中說出這句話的,而根據他的說法,是因為司馬光是宋朝人,而以當時宋朝的那種技術,要想燒出來一個大大的缸,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他說的到底是真的嗎?

宋朝是瓷器發展很興盛的一個朝代,瓷器上的裝飾更是豐富好看,而且是講究技巧的,這對工人的技藝要求是很高的,當時宋朝燒制瓷器的技藝都這麼成熟了,難道還燒不出來一個缸嗎?

而事實證明,確實是有的,宋朝時候確實是研製出來了瓷缸的,1973年的時候,考古人員在山東一個地方挖出來了一個大瓷缸,白色的,而高度就有一米了,這要是裝滿水把小孩放進去,肯定是非常危險的,這就就充分證明了,宋朝時候確實是有缸的。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說,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並沒有問題的。那麼馬未都到底何出此言呢?

「缸」和「瓮」

其實,這就要說到「瓮」的概念了,馬未都之所以說司馬光砸缸是假的,重點就在這個「缸」字,因為根據真實的歷史記載,司馬光砸的,真的還就不是缸,而是「瓮」。

這就讓人有疑問了,缸和瓮,有區別嗎?

在古代來說,這倆其實就沒區別,因為根據史書和畫像的記載,這兩個東西是長得差不多的,大多數人肯定都知道「請君入甕」,但是可能不太了解這其中的歷史故事。

武則天有兩個手下,分別是周興和來俊臣,這倆人為武則天做事,幹了很多壞事,有一天武則天受到了一封告發這兩個人的摺子,武則天當即就下令讓周興去查查這來俊臣,但是這倆人可都不是什麼老實人。

於是周興擺了一桌子請來俊臣吃飯,間隙就跟來俊臣請教,說這犯人不招供,該怎麼辦呢?來俊臣酒喝高興了,也沒了提防,直接就說了: 「你找來一個瓮,外面燒熱,把犯人攆進去。」

這招一出,周興就直接把來俊臣拿下了,並且按著他說的法子,讓來俊臣「入瓮」,來俊臣也只好把事實全都說出來了。

這就是「瓮」的故事,而它和缸的區別,其實不大,古代人也一直是「一視同仁」的。

後記

其實缸或者瓮,有那麼重要嗎?司馬光砸缸的歷史事件,重點難道不在「司馬光」本人身上嗎?相比於計較缸和瓮的區別,司馬光這種少年機智,才是更值得傳揚和繼承下去的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