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潛水艇》: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多肉讀書 發佈 2022-11-27T02:23:00.728212+00:00

之前風比較大的《夜晚的潛水艇》擠時間看完了,個人覺得質量配不上名氣。文如雞肋,食之無用,棄之可惜。不過,其中有一部分倒令我十分感同身受。「五十歲後,我停止了作畫,也不再寫詩,很多人說我江郎才盡。其實不是的。我的才華早在十六歲那年就離我而去,飛出天外了。

之前風比較大的《夜晚的潛水艇》擠時間看完了,個人覺得質量配不上名氣。

文如雞肋,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不過,其中有一部分倒令我十分感同身受。


「五十歲後,我停止了作畫,也不再寫詩,很多人說我江郎才盡。其實不是的。我的才華早在十六歲那年就離我而去,飛出天外了。

我中年開始作畫,不過是想描繪記憶中那些畫面。寫點詩,也是為此。我只是如實臨摹,並非世人所說的什麼主義。

直到有一天,我把以前的夢境都畫完了,就不再畫了,這是很自然的事。

我一度擁有過才華,但這才華太過強盛,我沒辦法用它來成就現實中的任何一種事業。一旦擁有它,現實就微不足道。沒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歡樂了。

我的火焰,在十六歲那年就熄滅了,我餘生成就的所謂事業,不過是火焰熄滅後升起的幾縷青煙罷了。」

靈性的消失,靈感的枯竭,是每一個藝術創作者的噩夢。

而世人對其江郎才盡的評價,更是如箭矢如利刃,時刻刺痛這些創作者曾經是如何驚才絕艷,如今又是如何泯然眾人。

誰都有曾天馬行空、敏感多思的時刻。

那時我們眼中只有自己,總是習慣將自我放大,將世界縮小,思想的藤蔓可以觸及無限世界的每個角落。

可之後每成長一步,壓力就大一分。

成績、考試、工作、薪水……這或許不是我們最想要的,但卻是我們最需要的。

正是這份需要,擠壓戕害了上天賦予的靈性,想像力的藤蔓也逐漸枯萎在我們的識海。

作為成年人,在經歷社會『毒打』之後,只能將自己蜷縮到最小,成為這個世界的一粒微塵。

物傷其類,可悲可嘆。

前幾天在某音看到過一個話題,

「如果不考慮薪資和社會地位,你最想做什麼工作?」

評論區的回答五花八門。

想開花店書店咖啡店的就不說了,還有想當保安的、開塔吊車的、當廚師的、收破爛的、擺地攤的、做環衛工掃大街的,甚至還有想去大興安嶺當守門員的……

大家討論的很投入很開心,仿佛暫時卸下一身重擔,發揮所有想像力去期待那種輕鬆和自由。

我仔細閱讀每一條評論,仿佛也能通過文字,感同身受他們的愉悅與積極。

可能這也是我汲取生命力的一種方式吧!

我寫這些也不是憤世嫉俗、針砭時弊,只是慨嘆靈性與天賦的流失罷了。

大人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他們對萬事萬物的理解和表達也比我們靈動的多。

如果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看看《孩子們的詩》這本書,裡面很多小詩都非常生動富有童趣,清新自然,毫無矯飾,稚嫩文字入口咀嚼後,一股青草香瞬間浸潤四肢百骸,讓人通體舒暢。

《夜晚的潛水艇》這本書就過了,開卷有益,總的來說也不是毫無收穫。

下本多肉君打算開《置身事內》這本,等著我讀完給大家出書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