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奎律髓37·卷12 秋日類,同是吟秋,趙嘏劉禹錫精神狀態不同

老街味道 發佈 2022-11-27T05:48:57.744493+00:00

昨天欣賞的是幾首杜甫秋日類七律,方回在這一卷選錄了三十首七律,今天欣賞兩首唐詩和兩首宋詩。二者一苦悶、一高亢,是兩種不同的精神狀態。

前言

昨天欣賞的是幾首杜甫秋日類七律,方回在這一卷選錄了三十首七律,今天欣賞兩首唐詩和兩首宋詩。

趙嘏的《長安晚秋》和劉禹錫的《始聞秋風》都是唐律的名篇。二者一苦悶、一高亢,是兩種不同的精神狀態。

林逋是隱士,《秋日湖西晚歸舟中書事》自然崇尚歸隱,是出世之心。歐陽修有濟世報國之志,《秋日與諸公馬頭山登高》反映了入世之心。

一、趙嘏 長安晚秋   

雲物淒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淨,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趙嘏(約806年--約853年),字承佑,會昌四年進士及第,曾擔任渭南尉。這首詩令杜牧折服,給了詩人趙倚樓的美稱。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記載:

杜紫微覽趙渭南《早秋》詩云『殘星幾點鴈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吟味不已。因目嘏為趙倚樓。

詩人常因作品而得雅號,例如鄭鷓鴣、張孤雁、賀梅子、梅河豚、張三影、謝胡蝶等。

這首詩首聯總寫,景中含情。頷聯、頸聯則分寫具體秋景,景物的描寫往往有遠近、高低、大小等等變化。尾聯抒情,羨慕歸隱之人。

這是一首貨真價實的吟秋佳作。

二、劉禹錫 始聞秋風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

劉禹錫總是充滿了鬥爭精神,看不到淒涼悲苦的情緒。

首聯說昔日秋天和你離別,今年秋天我又歸來。句中不用秋字,而是用兩個意象來代表:黃菊、玄蟬。

這裡用擬人的方式寫秋風歸來。

頷聯抒情,主語變成了詩人,五更時分,聽到了秋風(題目:始聞秋風),對鏡感慨,風霜改變了朱顏。

頸聯似乎有點突兀,怎麼突然出現寫馬和鷹了呢?這裡有兩個含義,第一,這首詩寫秋風,5、6兩句指秋風吹過戰馬和雄鷹的狀態,還是不離主題的。其次,馬和鷹這兩個意象,代表了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尾聯要注意,為君扶病上高台,我又變成了詩人,君成了秋風。我為了秋風的到來,拖著病體登台迎接。

這首詩中首聯有君我,尾聯有君我。頷聯我感受風,頸聯馬和鷹感受風。角度不停地變換。

三、林逋 秋日湖西晚歸舟中書事

水痕秋落蟹螯肥,閒過黃公酒舍歸。魚覺船行沉草岸,犬聞人語出柴扉。
蒼山半帶寒雲重,丹葉疏分夕照微。卻憶清豀謝太傅,當時未解惜蓑衣。

這首詩,和劉禹錫的秋風詩有相似處。首聯扣題,有寫景和敘事,說明秋日歸來。頷聯也寫了魚、犬兩個動物意象。

頸聯則寫景物,尾聯用謝安的典故,表示對于歸隱生活的喜愛。未解惜蓑衣,不懂得愛惜蓑衣(代表歸隱生活)。誰未解呢?當年謝安為了事業,拋棄了這種生活,再也沒有機會歸隱東山了。

林逋(968-1028年),字君復,歸隱於杭州西湖孤山,自稱"梅妻鶴子",是北宋著名的隱士詩人。

頷聯兩句的句法有些複雜,簡化即:魚(覺船行)-沉-(草)岸,犬(聞人語)-出-(柴)扉。這種句法,每一句也可以看作兩個句子形式,第二句子形式個省略了主語:魚覺船行+(魚)沉草岸,犬聞人語+(犬)出柴扉。前4字是後3字的原因。

四、歐陽修 秋日與諸公馬頭山登高 

景祐四年(1038年),歐陽修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轉任乾德湖北省老河口市)縣令。第二年秋天,歐陽修登馬頭山作了這首七律:

晴原霜後石榴紅,佳節登臨興未窮。日泛花光揺露際,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壺恣灑毫端墨,玉麈交揮席上風。惟有淵明偏好飲,籃輿落落一衰翁。

頷聯句法與上一首林逋詩的頷聯有些類似:

日(泛花光)-揺-露際,酒-(浮山色)-入-樽中。

日泛花光+(日)揺露際,酒浮山色-(酒)入樽中。

尾聯也相似,用陶淵明的典故,說陶公只是好飲的老翁而已。當時的歐陽修年僅31歲,雖然收到貶謫,但事業心依舊,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林逋出世,歐陽修入世,在兩首詩的尾聯可以看出區別。

結束語

本文的四首詩,雖然都寫秋景,但是理想不同、精神境界也不同。劉禹錫和歐陽修詩中,都有一種正向的精神力量。趙嘏仕途不順,詩中充滿了苦悶,而林逋則是真正的隱士,超脫了普通文人的苦樂悲歡。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七律一首為今天作業,七律《秋日游世園會》:

草尚芊綿楓欲紅,憑欄四望興無窮。鳥歸山岫雲煙里,花落池塘柳影中。

曲徑空亭人寂寂,溪橋斜照葦叢叢。枕前曾覓桃源夢,眼底風光豈不同。

@老街味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