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以德報怨VS孔子:以直報怨,你站誰?

東西兒童教育 發佈 2022-11-28T16:16:56.244523+00:00

老子的哲學主張守柔謙下,認為爭強好勝容易不得好死:強梁者不得其死。相反,雖然相傳孔子曾跟老子請教,但孔子選擇當仁不讓於師,當弟子問他,「要不要以德報怨」,孔子當即表示反對,並說:「假如以德報怨的話,那拿什麼來報別人的德?」


原創 安斌 東西兒童教育 2022-11-27 發表於四川



大家好,我是安斌。


「以德報怨」這個話題,是中國文化里的一樁公案。


因為中國文化的泰山北斗老子和孔子,在這個問題的態度可謂涇渭分明。



老子的哲學主張守柔謙下,認為爭強好勝容易不得好死:


強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經·四十二章》


所以,老子贊同以德報怨:


報怨以德。——《道德經·六十三章》



相反,雖然相傳孔子曾跟老子請教,但孔子選擇當仁不讓於師,當弟子問他,「要不要以德報怨」,孔子當即表示反對,並說:


「假如以德報怨的話,那拿什麼來報別人的德?」


接著就提出了他著名的「以直報怨」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以德報怨」、「以直報怨」,該如何選擇呢?


也許你注意到了,大多數時候,在日常語言裡,「以德報怨」是一個好詞。


電視劇里常常有這樣的情節,對傷害過自己的人,主人公心胸寬廣、不計前嫌,甚至在後者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以德服人,路越走越寬。


電視劇《大宅門》劇照


電視機前的大爺大媽們也不禁嘖嘖稱嘆:會做人吶!


民間社會還有一種「吃虧是福」的文化。


比方說,甲騙了乙的錢,乙找了一個大師想辦法,大師掐指一算說:「你前世是個貓,甲是個老鼠,你把人家活活吃掉了,難怪這一世他要來找你還債。債還了,你的惡業也就消了。」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的道德準則,其實都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習俗


文化習俗作為道德準則的來源可靠不可靠呢?


我的判斷是:不可靠


比如,根據我的經驗,很多信奉「吃虧是福」的人,表面上似乎是很虔誠的信徒,內心真實的狀態其實是怯懦和膽小怕事。


這類人的口頭禪多是「惡人自有惡人磨」,這一想就靠不住,惡人幹嘛那麼想不開,組團欺負你們不香嗎?


既然文化習俗不可靠,就不能不加反思地接受,而反思的方式有兩種:


良知和情感、事實和邏輯。


-01-

良知和情感


認為道德準則的來源是良知,就是認為在所有人身上,存在一種叫做良知的東西,它有天然的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


這種觀點,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因為儒家的孟子就屬於這一派。



孟子說:人們突然見到小孩子將要掉入井中,都會有驚懼同情之心。這樣做並非是為了和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並非是為了在鄰里朋友間沽名釣譽,也並非是因為厭惡孩子的哭叫聲。由此看來,沒有同情之心的不能算是人。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接著說:


惻隱之心,就是「仁」的發端啊!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在惻隱之心之外,孟子又加了三個心: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加起來就是所謂的「四善端」,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四種德性的發端。


在孟子看來,一個人的道德來自於他內心的「善端」。


一直到明代王陽明心學的「心即理」「致良知」,都是孟子的這種思想的延續。



從良知和情感的角度,應該如何反思「以德報怨」的問題?


為了測試一下「良知」的判斷力,我特意採訪了幾個朋友,讓他們不假思考,憑直覺給我答案。


他們給我的答案各不相同。


有的認為應該,有的認為不應該,有的認為在某些時候應該,某些時候不應該。


這個結果讓我產生了很大的疑惑。


無論孟子還是王陽明,都認為「良知」超越具體的情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一樣的,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良知發揮作用,就像照鏡子一樣,事情發生了,用良知一照,就知道怎麼辦了,而且所有人的良知給出的答案都應該是一樣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的朋友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呢?


當然,王陽明可以說,他們的良知還處在遮蔽的狀態,所以要「致良知」。


但是,我發現這種超越的「良知」越來越難說服我了。


首先,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很難把「良知」和特定社會的習俗和觀念區分開來。


比如,王陽明講良知,仍然不離儒家的「忠君」、「孝親」


孔子反對「以德報怨」的理由「何以報德」,也更多的是從儒家的「愛有差等」的角度出發,即不應該對「怨」和「德」一視同仁。


而儒家的「愛有差等」又是來自宗族社會的習俗和觀念。


不僅如此,當習俗和觀念被「良知」賦予超越性的力量,就會變得更加不容置疑,從而阻礙社會的進步。


「良知」既然是天理,自然應該是亘古不變的。


其次,當我們考察良知最重要的來源——共情,我們會發現影響共情的因素非常複雜。



比如,人對非常具體可感的個人產生的強烈的共情,會遠超事故中龐大的傷亡數字引起的情感。


正因為如此,人的同情心很容易被操縱。


納粹通過對猶太人的「非人化」的宣傳,削弱了德國民眾對猶太人的共情能力,降低了施行駭人聽聞的大屠殺的阻力。

在米爾格拉姆的權威服從實驗中,當被試被要求對另一個人實施電擊時,被試和受害者的物理距離會影響他對受害者的同情心的大小。


米爾格拉姆服從實驗


而且,現在我們知道,在人群當中有一類反社會人格者(psychopath),這類人因為基因缺陷,可能天生就缺乏共情能力。


探討反社會人格的韓劇《窺探》


以上這些事實都表明,「良知」並非一種先驗的道德直覺,而是一種受到各種複雜因素影響的情感。


看來,僅僅訴諸良知和情感來反思我們的道德準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事實和邏輯的力量。


-02-

事實和邏輯


事實和邏輯,其中事實往往比邏輯更重要。


從邏輯上來說,如果人人都以德報怨,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就像儒家眼裡的堯舜之世,《鏡花緣》裡的君子國一樣。



人們都羞於爭奪,出門都讓人先走,賣東西的都不想掙錢只想貼錢,種地都把肥沃的土地讓給別人種,對簿公堂這樣的事根本不可想像。


想得是很好,問題是有些過好了。


人性不可能毫無瑕疵,世上不可能都是好人。


先不說這樣的社會有沒有存在過,即便存在它也很脆弱。


這樣的完美社會,一旦混入了一小撮損人利己的人,會發生什麼呢?


可以想見,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這就好比兇猛的美洲雀鱔魚進入沒有天敵的中國淡水河流,結果就是其他魚類會絕跡。


會讓好人滅絕的道德,估計不是什麼好道德。


《呂氏春秋》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

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這則故事的寓意很明確:


道德要順應人性,而不是對抗人性。


當然這則故事幾乎肯定是杜撰的,因為它說出的恰恰是儒家的問題所在。


孔子說: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子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孟子》一開篇就是: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儒家的聖人們把「義」「利」對立起來,道德標杆樹立得太高了,造成了以後的很多問題。


後世儒家是嘴上喜歡這麼說,真正這麼實行的其實是墨家,所以墨家最終銷聲匿跡了。



《莊子·天下篇》評論墨子說:


墨子批著羊皮粗布的衣裳,穿著木屐草鞋,日夜不息,以利益天下。

他說:「做不到這樣,就不是大禹的道,不足稱為墨者。」

墨子的學說太苛刻了,實行起來太困難,墨子雖然獨自能擔當,又有多少人能忍受呢?


看起來,「以德報怨」的調子起得太高,似乎「以直報怨」更適合作為道德準則。


那麼,「以直報怨」的「直」又該如何理解呢?


我想到了一個著名的博弈論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研究最初的目的並不是尋找道德準則,而是尋找重複博弈中的最佳策略。


20世紀70年代,行為分析與博弈論專家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向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徵求了策略,輸入電腦程式中,然後讓這些策略程序在一個重複的博弈中彼此競爭。



研究的結果頗為出人意料。


在研究開始之前,很多人以為,友好的合作策略程序將比不上那些不誠實、不合作的策略程序。


然而,恰恰相反,研究進行了多次,獲勝的都是同一個名叫「一報還一報」(Tit for Tat,TfT)的程序。


TfT的策略非常簡單:


TfT在與其他某個程序第一次互動時都會合作,在之後的互動中,TfT都會按照對方程序在上一次互動中的策略來行事。


可以看到,TfT是一個「好人」程序,只要對方程序合作,它就會進行合作。


但TfT也會被「激怒」,如果對方程序不與其合作,它就會報復。


但TfT並不記仇,如果對方又開始合作,它可以「原諒」對方,重新開始合作。


阿克塞爾羅德的研究,大概就是孔子的「以直報怨」的最新註解吧。




EASTWEST


「以德報怨」的話題,討論到現在,似乎已經大結局了:


以德報怨不如以直報怨,「一報還一報」(Tit for Tat)的策略,對自己和他人都是最有利的。


然而,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畢竟在人類社會,誰先開始不合作,並不像在電腦模擬里那麼一目了然。


好比兩伙人打起來,誰都覺得是對方先動的手,而自己有權利打回去。


兩個群體結了仇,誰都覺得是對方先對不起自己,而自己有權利報復。


結果自然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這時候,我們或許就能真正理解老子的智慧,拋下過去的恩怨,做那個首先扔出橄欖枝的人。


「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也許並沒有唯一的答案。


重要的是不被社會的習俗和觀念所裹挾,擁有反思的能力。


反思既離不開良知和情感,也離不開事實和邏輯,前者給道德以動力,後者給道德以方向。



文章圖片:採集於網絡,僅作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圖片作者所有,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