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上的陝西——秦文化系列報導之「石門十三品」

西安新聞網 發佈 2022-11-29T02:46:05.017383+00:00

講解員熊嬌指著漢中地形模擬沙盤介紹道:「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 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

引言

被譽為「中國棧道之鄉」的漢中,因其獨特的地理特徵,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爭在帶給勞苦大眾深重災難的同時,也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蜚聲海內外的「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和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通車隧道——石門,就是歷史留給漢中這方熱土最好的饋贈……

「石門十三品」的前世今生

圖:褒斜棧道谷口

深秋時節,記者驅車前往位於漢中古城東南一隅的漢中市博物館採訪。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當年漢中最高(總高25米,相當於九層樓的高度)的古建築——望江樓。雖然已值深秋,但蔓延在古建築上的爬山虎卻綠意盎然生機蓬勃;那亭亭玉立的修竹、濃蔭如蓋的漢桂……滿院氤氳,依然瀰漫著古樸典雅的宮廷氣息;高聳入雲的皂角古樹挺拔遒勁,粗獷的丫枝旁逸斜出,鳥瞰著這座皇家大院,仿佛在訴說著「勳業已成陳跡去,江山留給後人看」的千古佳話……

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門

記者在漢中市博物館研究室主任何健、一級講解員熊嬌的陪同下來到了褒斜棧道展廳。

講解員熊嬌指著漢中地形模擬沙盤介紹道:「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 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她娓娓動聽的講解,將記者帶入了那烽火連天的遠古時代……

漢中作為連接巴蜀與國都長安的交通樞紐,其戰略地位尤為重要。古代先民用他們「火焚水激」的智慧先後開鑿了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七條古道;在這些眾多的古棧道之中,褒斜道又以號稱「天下第一驛」的褒城驛和「書中仙品」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而馳名中外……

褒斜棧道南端位於漢中城區西北角17公里處的褒河谷口,兩岸怪石嶙峋如鉞削斧砍般陡峭兀立,壁立千仞凌空欲飛,穿越山澗的褒谷河水一瀉千里飛流直下,捲起千堆白浪……

太史公司馬遷曾揮動他那如椽的巨筆在《史記》中寫道:「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綰轂」指古代車軸關鍵部位,意思是褒斜棧道對千里蜀道起著扼制的作用,褒谷口險峻的石崖阻礙了棧道的暢通。所以早在1900年前的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便下詔在此鑿通一條高寬各約4米,長達16米,可供雙向車馬並行的穿山隧道。附近摩崖石壁上大書「石門」兩個雄渾蒼勁的大字,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

《石門銘》中描繪:「穹隆高閣,有車轔轔,咸夷石道,駟牡其駰,千載絕軌,百輛更新」之盛況;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車隧道,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壯舉。

引領世界通車隧道之「先河」的石門和歷史悠久綿延千里的漫漫古道,自然是歷代鎮守使吏、往來文人墨客青睞、追逐的焦點,頌其暢通詠其功勳者不可勝數,僅是鐫刻於石門內外及附近山體的摩崖石刻群就達幾十處之多,形成了一座蔚為壯觀的藝術殿堂。其中,《石門十三品》就是這座殿堂之巔最為璀璨奪目的藝術明珠。基於此,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早在1961年便被國家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作家、古棧道研究專家王蓬曾在他的力作《中國棧道》中說,這些中國古代穿越莽莽秦巴山區的棧道,是早於萬里長城的一項規模宏大的土木建築工程,是當時中央管轄的國家級「高速公路」。同時,也是鐫刻在秦嶺峭壁上的偉大史詩, 它使黃河、長江流域兩大文明得以交匯,祖國版圖得以統一。

「國之瑰寶」石門十三品

步入石門十三品展廳,斑駁陸離形態各異的石刻藏品琳琅滿目,讓人驚嘆不已!講解員熊嬌介紹道:「《石門十三品》也稱《漢魏十三品》。主要有《石門》《鄐君開通褒斜道》《鄐君碑釋文》《李君表》《石門頌》《楊淮表紀》《玉盆》《石虎》《袞雪》《李苞通閣道題名》《潘宗伯韓仲元通閣道題名釋文》《石門銘》《山河堰落成記》十三塊巨型摩崖石刻組成。」

圖:石門十三品展廳一角

圖:講解員熊嬌講解《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石刻

熊嬌指著《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時刻(簡稱《大開通》)說,《大開通》刻於東漢永平九年(公元66年)石門洞南270米處的山崖間,全文159個字,經過風雨漫漶之後,能辨識清楚的只有97個字:「永平六年,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漢、巴郡徙兩千六百九十人,開通褒斜道。」說明在東漢永平六年漢明帝劉莊下詔令漢中郡修復褒斜道,屬於刑徒開道。「凡用功七十六萬六千八百餘人,瓦卅六萬九千八百四器。」交代了開通褒斜道所用的人工、器材數量等信息,規模之巨空前罕見。此外,也是研究古代有關郵驛制度最早的石刻資料。

清代著名學者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評價《大開通》曰:「其字體長短廣狹,參差不齊,古秀天然,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摹擬,此之謂神品。」

《大開通》書法勁瘦直硬、健骨開張,明顯具有篆書向隸書過渡的痕跡。確有「上承小篆之餘風,下開隸書之先河」的風骨。因此,是研究我國書法史上由小篆向隸書過渡的重要實物資料,可謂是東漢石刻中的稀世珍寶。

後來,楊守敬把石門石刻拓片帶到了日本,日本朝野震撼。他們對《大開通》這種古樸雄健的書風頂禮膜拜,尊楊守敬為日本「書法之父」,對日本書法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日本書道泰斗種穀扇舟先生曾三次飛抵中國專程到漢中造訪石門摩崖石刻。1988年當他再次觀賞完「石門十三品」後激動不已,在展廳奮筆揮毫寫下了「漢中石門,日本之師」的題字。

圖:《石門》拓片

圖:《山河堰落成記》拓片

如果把「石門十三品」這批國寶喻為一座藝術寶庫的話,那麼,首開在石門摩崖上勒石刻字之「先河」的便是「大開通」。它比頂級「神品」《石門頌》早82年;比北魏才誕生的《石門銘》早了近5個世紀。對此,有學者著文將「大開通」稱之為「漢上第一古石」,應該說「大開通」是石門摩崖石刻中的「開山之作」。

《石門頌》是石門洞內的一方漢隸極作。石刻高261厘米,全文621個字,刻於東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它與略陽的《郙閣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石刻主要記述的是東漢順帝時期「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樑斷絕,子午復循」之情形。由於少數民族的屢次進犯,導致漢中路毀橋斷,交通阻塞,人們南北往來只好行走「臨危槍碭,履尾心寒」的子午道,「愁苦之難,焉可具言。」於是,司隸校尉楊孟文「深執忠伉,數上奏請」朝廷重修褒斜道,在「有司議駁」的情況下,楊孟文並不退卻,而是據理力爭,終於「百僚咸從,帝用是聽,廢子由斯,得其度經」,才使年久失修的褒斜道得以重新暢通。

《石門頌》書法靈動飄逸,率真質樸,挺拔多姿,用筆也自然流暢。古今中外的書法大家莫不推崇備至,奉為神品。清代著名書法家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評價道:「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清代王昶說它是漢隸之極作,學隸書者必學之範本。

1947年3月,中華書局出版的權威工具書《辭海》問世時,封面題字就選自《石門頌》;2004年中國郵政局發行了一套隸書郵票,收錄了四篇隸書佳作,其中一枚就是《石門頌》。由此可見,這些被譽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書中仙品」在漢魏碑刻中的地位極高,更加有力地證明《石門頌》不愧為「漢隸極作,國之瑰寶」。

圖:《袞雪》拓片

《袞雪》是一張漢中歷史文化名片,相傳這二字是曹操留下的唯一墨寶。據史料記載,曹操生前的確兩次到過漢中。一次是建安二十年曹操討伐張魯,不戰而勝高興而歸。當年他派夏侯淵鎮守漢中,自己回到了關中。建安二十四年,黃忠在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漢中震盪,陽平關岌岌可危。曹操再次來到漢中「圍剿」劉備,戰敗後被迫退居沔水,心中甚是不悅。進退維谷之際徘徊於褒斜谷口,見激流傾瀉而下,水擊岩石白浪翻滾,猶如雪花飛舞。曹操見此壯麗景致,觸景生情揮筆寫下「袞雪」二字以抒情懷。隨從問曰:「'滾'字為何不寫三點水?」曹操笑曰:「江水甚多,何須畫蛇添足!」王者霸氣躍然紙上……

圖:褒斜棧道

《石門銘》與江蘇鎮江《瘞鶴銘》並稱為中國南北二銘。北魏永平年間,褒斜道陡峭崎嶇,行路艱難。於是,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上表請求開創褒谷舊路,最終宣武帝下詔派遣左校令賈三德領徒一萬人、石師百人,共同完成這項工程,文章詳細記述了褒斜道的通塞、復開的歷史。

《石門銘》融記事、頌功、抒情於一體,引用大量歷史典故,以古論今,讚美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上表請求開道的事跡,歌頌了左校令賈三德在工程中「精解冥會」的傑出才能和「忠公無私」的高尚品德。整篇文章讀起來自如灑脫,文采飛揚,極富感染力,是我國古代駢體文的佳作。

《石門銘》的書法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魏體,圓筆為主,方圓兼備,剛柔並濟,極具中和之美。一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在眾多的魏碑中,唯獨鍾情於漢中的《石門銘》。據說他還曾在《石門銘》下睡過一宿,潛心研究它的書法,久久不願離去,並深情地說:「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這不僅闡述了他學習魏碑書法的心得體會,也表達了他對《石門銘》由衷的喜愛之情。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價《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不識人間煙火。」整方石刻氣勢雄偉,意趣天成,在魏碑中被譽為書刻俱佳、珠聯璧合的藝術珍品。

「定居」深山的「石門十三品」

為啥要「喬遷」博物館?

走出「石門十三品」展廳,看到記者對這些原本「定居」於褒斜道谷口石門內外崇山峻岭中的巨型摩崖石刻,是怎麼被移至博物館之事疑惑不解時,研究室主任何健解釋說:「石門十三品早在1961年3月就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為了發展社會生產力,國家決定興建石門大壩,從灌溉和發電兩方面造福漢中人民。因此,決定搬遷石門十三品。」

何健主任說,從1969年到1971年,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先後將「石門十三品」為主體的摩崖石刻搬遷至漢中市博物館。當時,這些雕刻在摩崖之上的藝術珍品與山崖連為一體,不僅體積巨大,且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剝蝕,裂隙縱橫,在國內外尚無先例可循,又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在鑿取方法上只能以手工操作為主。通過在摩崖周圍開槽,然後從背面剝離,分塊鑿取,使摩崖脫離山體。鑿取下的摩崖石刻重量從幾百公斤到幾噸甚至十幾噸,運輸又成了難題,工人師傅們先在凹凸不平的溝壑山地上,鋪設墊有枕木的方木軌,又在木軌上放置圓木作滾輪,前拉後撬,依靠圓木移至公路上,再裝上平板車,小心翼翼運輸至漢中市博物館。

「在修復過程中,鑿遷下的摩崖石刻經拼對後,先用毛刷除污,力求在不損傷原石前提下,使粘合面清潔乾燥。根據粘合的強度、溫濕度、膨脹係數等參數,先從背後對摩崖進行整體加固,再通過實驗選擇穩定的粘合劑粘接摩崖,最大限度的保持其原貌。」何健說,「石門十三品」搬遷在當時是國內較為罕見的大型摩崖石刻異地搬遷保護實例,儘管這種實踐是一次初步的嘗試,但它為今後石門摩崖石刻的保護和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並為國內石質類文物的保護與修復積累了寶貴經驗。(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胡毅)

【記者手記】

讓沉澱在歷史長河的國之瑰寶走近百姓

記者發稿前夕,再次驅車來褒河水庫,尋覓散落在古道上的歷史碎片。漫步橫亘在山澗的褒河大壩,攀援依山傍水逶迤蜿蜒的石門棧道,谷中那桀驁不馴波浪翻滾的褒谷河水早已蕩然無存,腳下碧波蕩漾深不可測的河水宛若鑲嵌千山萬壑間的碧玉熠熠生輝……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舉目眺望,遠山如黛。林立的群峰跌宕起伏,宛若一幅流動的歷史畫卷。記者依稀看到了褒姒、劉邦、張良、蕭何、韓信、司馬遷、曹操、諸葛亮、吳玠、陸游、曾國藩、于右任……等一串串遠去了的背影,歷史的煙雲將他們連同今天人們腳下的褒斜棧道和數百方彌足珍貴的摩崖石刻都湮沒在了浩淼無垠的湖泊之下了……

其實,他們沒有走遠!你看,古代美女褒姒那「一笑千金」的絕世芳姿、劉邦「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沖天豪情、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蓋世奇謀、張良功成名就「辟穀」歸隱的亮節高風、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烽火硝煙、吳玠抗擊金兵的刀光劍影……還有那鄐君開通的石門棧道至今依然車水馬龍,向世界傳遞著華夏民族輝煌燦爛的古老文明;蕭何肇創的山河古堰還在灌溉著幾十萬頃良田,福蔭300多萬天漢兒女……

「漢中是一個文物大市,有一個國家級和四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記者的思緒被漢中市博物館館長盧輝拉回到了現實的採訪之中。他說:「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國之珍寶,從中可折射出人類文明永恆的光芒!」

「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袤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進入新時代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內涵。

對此,盧輝表示:「怎樣保護、研究和傳承好祖國的文化、歷史,讓人民了解、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歷史自信的重要渠道,雖然任重而道遠,但這是文物工作者光榮使命和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我們要像許多保護這些人類文明遺產的先賢們那樣篳路藍縷,主動擔責盡職,讓那些沉澱在歷史長河的文物珍存不斷走近百姓,融入時代,面向世界。」(胡毅)

來源:西安新聞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