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抗命要打十倍敵軍,陳毅氣得跺腳:部隊要完蛋了,等我去收屍

溫度歷史 發佈 2022-12-01T13:57:31.508022+00:00

詩人元帥陳毅曾寫過一首叫《悼管、葉》的詩,有的資料說這首詩在戰爭年代遺失了,但也有的資料列出了詩文。

詩人元帥陳毅曾寫過一首叫《悼管、葉》的詩,有的資料說這首詩在戰爭年代遺失了,但也有的資料列出了詩文(見《陳毅詩文軼事》《陳毅元帥》)。

不論詩的真偽如何,但所描述的事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因為有多位親歷者的回憶,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該詩詞:

管文難管武,一葉隨風舞;

今日魂飛去,蔚成東方曙。

這首詞詩里的管、葉指的是時任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管文蔚和政委葉飛。這兩人明明好好地活著,陳毅為何要給他們寫悼詩呢?

當時,葉飛和管文蔚領導的挺進縱隊面臨是十餘倍敵人的威脅。陳毅連發三電,以命令的口吻指示他們不要跟敵人開戰,但葉飛最終決定抗命。

得知消息,陳毅氣得直跺腳,認為他們必死無疑,恨鐵不成鋼地罵道:「部隊肯定完蛋了,叫他們不要打,非要打,等著我去給他們收屍吧!」隨後便寫下了這首《悼管、葉》。

葉飛和管文蔚為何執意要與十倍強敵開戰?事情的結局又會如何呢?

葉飛挺進郭村

全面抗戰爆發以後,八路軍挺進敵後,先後開闢了晉察冀、晉綏、晉冀豫等多塊抗日根據地,華北地區敵後抗日戰略大體成形。

1938年10月,在延安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主席作了《論新階段》的報告,不失時機地提出「大力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新戰略。

華中指的就是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重點在蘇北和皖北。在當時的形勢下,華中的戰略地位變得極為重要。

華中是連接新四軍和八路軍的樞紐,發展這一地區將使山東、蘇北、皖北連成一片,更有利於新四軍與日軍周旋。

為此,時任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向中央提出建議:抽到山東八路軍一部南下,在江南的新四軍渡江北上,大力發展蘇北。周恩來還專門到新四軍軍部視察,明確新四軍「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

這也就意味著新四軍未來的發展重心將從皖南轉移到華中。

在此背景下,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將管文蔚領導的新四軍挺進縱隊和葉飛領導的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合編,仍使用挺進縱隊的番號,主力北上控制了揚中和江北的大橋、嘶馬等地區。

與此同時,國民黨也盯上了華中地區。

第一、起初國民黨並不注重遊擊戰術,也不願意到敵後去戰鬥,但隨著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一系列勝利,國民黨轉變了觀點,認為敵後地區也是可以經營的。

第二、雖然國共開啟了合作,但國民黨絕不願意看到中共領導的部隊壯大。企圖阻斷八路軍與新四軍的聯繫,並將之統統納入到黃河以北地區。

第三、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在山東、山西搞摩擦,但最終被八路軍粉碎。頑固派不甘於在華北的失敗,便將摩擦轉移到華中地區。

新四軍挺進縱隊進入江北後取得了很大成果,日偽軍不斷對挺進縱隊駐地吳家橋發動「掃蕩」。

1940年5月17日,500多日偽軍撲向吳家橋。挺進縱隊憑藉工事與日偽作戰一天一夜,追到仙女橋附近,幾乎將其全殲。戰後,挺進縱隊轉移到宜陵附近休息。天下起了大雨,戰士們沒有房子住。

葉飛看了非常心痛,他認為按照日軍的規律,每次遭到重創後必然會調集更多的部隊來報復。吳家橋地區狹小,沒有迴旋空間,不利於禦敵。他決定通過友軍顏秀五的防地,轉移到宜陵東北的郭村地區休整。

顏秀五是地方勢力李明揚的部隊,新四軍一直在做他的工作,雙方關係較好。他一開始是答應讓挺進縱隊過防區的,但向上報告後得到命令不許新四軍通過。

葉飛火冒三丈:「老子跟鬼子打了一天一夜,你們不來幫忙就算了,現在想找個休息的地方,你們都不讓?」

他決心非要去郭村不可:

其一、郭村離日偽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地盤都有一定的距離,地形也更利於防禦,相對安全。

其二、地下黨在郭村建立過支部,領導群眾開展過抗日救亡運動,還掌握了自衛武裝,群眾基礎較好,容易站穩腳跟。

其三、郭村還是日偽與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以及地方勢力李明揚的結合部,可以利用他們的矛盾創造生存空間。

說干就干,吃完午飯後葉飛命令部隊以戰鬥姿態通過宜陵街。顏秀五的部隊出來阻攔,但看到挺進縱隊的氣勢不敢動手,只能站在街邊眼睜睜看著戰士們通過。

蘇北複雜的形勢

葉飛進入郭村後面臨的形勢極為複雜,光國民黨的勢力就有三股:

一是徐州突圍以後,留在蘇北的魯蘇戰區副司令韓德勤,他的兵力號稱10萬,實際上只有5萬左右。二是地方勢力李明揚的部隊,大約兩三萬人。三是兩淮稅警總團陳泰運部,屬於宋子文的部隊。

這三者互有矛盾,其中韓德勤反共最為積極,其他兩部則與新四軍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友誼。但李明揚的部隊是由他和李長江兩人領導,這兩人對新四軍的態度又有差別。

李明揚是老同盟會員,參加過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他先後赴日本和德國留過學,見多識廣,願意和各方面人士交朋友。早期曾與周恩來有交往,後來還冒險救過王爾琢等中共黨員。

李明揚因拒絕去江西「圍剿」紅軍而被免職,一度賦閒在家。後經好友保薦當了幾年江蘇保安處長,不過這一職務很快又被韓德勤搶去。李明揚只能掛著中央監察委員的虛職,住在上海。

全面抗戰爆發後,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在徐州網羅蘇皖兩省軍事人才。李明揚曾在廣西任職,加上在江蘇有一定影響力,被委派擔任「蘇魯皖邊區游擊總指揮」,赴泰州一帶活動。

某種意義上看,李明揚算是桂系的勢力,他在泰州招兵買馬,很快引起了屬於中央軍勢力的韓德勤排斥。李明揚是老同盟會員,論資歷比老蔣都高,所以瞧不起韓德勤,兩人總在暗暗較勁。

韓德勤總想吞併李明揚的部隊,兩部之間發生過許多摩擦:

1939年2月,日軍侵占淮陰,韓德清逃到秦州,李明揚趁機逼他交出武器彈藥武裝自己的部隊。10月,韓德勤的部隊與新四軍搞「摩擦」,要求李明揚出兵相助,李明揚非但不幫忙,還把他的地盤搶了。

與之相反的是,李明揚與新四軍建立了不錯的統戰關係。陳毅曾親自率部前往秦州拜會李明揚,後來李明揚與韓德勤起衝突,新四軍暗中送給他2萬發子彈。李明揚運輸的13萬發子彈要由新四軍防區運至泰州也是由陳毅派人護送。

李長江原本是李明揚的部下,在戰場上救過他一命,得到信任,後來成長為部隊二把手。李長江是窮苦出身,文化較低,早期跟社會上的三教九流混在一起,身上也沾了流氓惡習,逞勇好鬥。

李長江目光短淺,做事不留後路,當年擔任江蘇省保安副處長時便積極「圍剿」蘇北的紅14軍。此外,「兩李」的部隊中也魚蛇混雜,有CC系特務,有上海灘的流氓,還有地主武裝。

葉飛進入郭村後,陳毅不斷做李明揚的工作,迫於現實他答應讓挺進縱隊住一段時間。但李長江等人對此極為不滿,要求武力奪回郭村。

葉飛為何不聽陳毅的命令?

韓德勤利用「兩李」對國民黨高層的畏懼,又拉又打,表示要「捐棄前嫌,重歸於好,共同反共」。李明揚原先與韓德勤斗、與新四軍搞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維護其自身利益,所以態度總是搖擺不定。

由於韓德勤的介入,李明揚態度很快就發生了變化,不斷派人要新四軍歸還郭村。尤其是李長江,竟然向挺進縱隊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三天內退出郭村。

考慮到極有可能發生衝突,葉飛向陳毅報告了情況。新四軍的方針是「擊敵、聯李、孤韓」,據此陳毅制定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儘量避免衝突,如果不能就儘量拖,等江南主力擊退冷欣的進攻後再北上,威懾「兩李」。

中策:如不能避免也不能拖,就退到吳家橋,這裡背靠長江,方便機動。

下策:在郭村打,這裡四面被敵人包圍,敵強我弱很容易全軍覆沒。

陳毅的指示很明確,就是避免在郭村作戰。因為李明揚的兵力是挺進縱隊的十倍有餘,要是周邊的頑固派再調兵增援,孤立無援的挺進縱隊將面臨極大的危險。

為避免衝突,葉飛派人去泰州找李明揚談判,不料卻被李長江扣押了起來。戰爭已經難以避免,葉飛認為郭村的地形比吳家橋好,準備在郭村迎敵。

陳毅再次復電,語氣十分堅決:千萬不要在郭村孤軍禦敵,如果吳家橋不好守,萬不得已可以退回江南。

但葉飛連忙召集團以上幹部商量,仍然決定保衛郭村。

其一,郭村群眾基礎好,新四軍來了後又搞減租減息,要是撤走後老百姓必然又會遭到其他部隊摧殘,大家於心不忍。

其二,郭村雖小,但除了西面和南面是開闊地,其它方向要麼是水田要麼是運河湖泊,有利於防禦。而吳家橋是長達七里的狹長地帶不利於防禦。

其三,放棄郭村既設陣地向吳家橋轉移,中途萬一遇到伏擊後果不堪設想。

陳毅嚴令不許在郭村作戰,怎麼向他交代呢?葉飛思考了很久說:「陳司令那裡我來負責,他曾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對部隊有利,就是對陳司令負責,對組織負責。」

正是葉飛多次抗命,陳毅才暴跳如雷。他一邊命令陶勇火速增援郭村,一邊親自往郭村趕。

郭村的兵力越打越多

正在此時,李明揚的第三縱隊八支隊支隊長陳玉生給葉飛發來急電,稱李明揚準備先解決他再進攻郭村,他要求起義。原來,陳玉生的真實身份是地下黨員,由於暗中支持新四軍,遭到李明揚懷疑。

自己兵力不足,從哪抽兵力去接應陳玉生起義呢?思考良久之後,葉飛想出一條妙計。

葉飛親自帶著一個團,大搖大擺地地去接應陳玉生,給李長江製造挺進縱隊主力離開郭村的假想。走到半途,葉飛悄悄返回了郭村,而郭村留下的是一個主力團和一個特務營。

果然,李長江以為挺進縱隊分兵了,調整計劃,準備先進攻空虛的郭村。

此時李明揚卻跑去興化開會去了。其實他是扛不住韓德勤、李長江等人的壓力不得不打,但又怕破壞與新四軍的關係,要給自己留後路。事後可以說是李長江趁他不在自作主張打的。

1940年6月28日,李長江指揮部隊向郭村發動了進攻。對此葉飛早有準備,針對性地構築了許多工事,發動老百姓把水田灌滿了水,田埂也挖窄了。

當天李長江共動用了13個支隊(團)進攻,但被挺進縱隊憑藉有利地形擊退。第二天,李長江下了死命令再次發動進攻。

這時村裡的老百姓也來幫助挺進縱隊,有的人幫忙挖戰壕,有的送來食物。軍民配合之下,李長江再次被擊退。

第三天,李長江準備在夜間偷襲。哨兵發現李長江部隊在運動後,葉飛立即派出一個營將其擊潰。李長江的進攻還未形成就被粉碎了。

接連三天打退敵人的進攻,但形勢還未好轉,壞消息卻接踵而來:

一是八路軍五縱隊因為日寇「掃蕩」不能趕來增援。二是新四軍五支隊也因為大刀會的阻攔無法增援。三是江南新四軍因為冷欣的進攻也無法前來增援。四是之前派去接陳毅的一個連被隔在新老州過不去。

唯一的好消息是陶勇率領的蘇皖支隊,日夜兼程兩百里,進入了郭村,此時郭村兵力達到7個營。

葉飛和陶勇商量,一直拖下去萬一韓德勤抽出兵力來增援,後果不堪設想。敵人重兵來攻,後方必然空虛。他們派出一個團直插敵人後方,拿下宜陵,打通了與吳家橋的聯繫。

這時陳玉生的起義部隊已經在挺進縱隊的接應下到達吳家橋,而且地下黨員王澄等人帶領另一支「兩李」的部隊舉行暴動,進入了郭村。

雙方實力發生了很大變化,新四軍相當於有了五個團,而李長江的部隊損兵折將,遭到嚴重打擊。

接連進攻未果,李長江一氣之下跑到前線親自指揮,這一天新四軍抵擋住敵人三次總攻後發動了全面反擊,一舉擊潰敵軍。李長江倉皇逃回泰州

陳毅下令乘勝追擊

陳毅被接到郭村,雖然之前一肚子氣,但見到葉飛時還是喜笑顏開地說:「我本來是來罵你們的,一個團就敢跟這麼多頑敵打。現在打了勝仗,我還有什麼好講的。」

陳毅不僅沒有批評葉飛,反而支持他擴大戰果,攻取塘頭。這裡是產米區,比較富裕。而且還控制著新四軍東進的必經之路,戰略位置很重要。

但陳毅嚴令不准打進泰州城,因為新四軍的方針仍然是「擊敵、聯李、孤韓」,要爭取兩李中立。

於是新四軍挺進縱隊和蘇皖支隊立即出擊,一舉拿下塘頭,俘虜了兩千多敵人,直逼泰州城下。

李明揚得知前線大敗,急忙趕回泰州收拾殘局。陳毅放低姿態,主動派新四軍服務團團長朱克靖到泰州與兩李談判。還親自打電話給李明揚表示新四軍願意與其團結抗戰,重修於好。

陳毅給了李明揚一個台階,李很快就釋放了此前扣押的新四軍代表,並答應以後韓德勤進攻新四軍時保持中立。新四軍則釋放了俘虜並發還繳獲的槍枝。至此郭村事件得到圓滿解決。

在戰後的幹部會議上,陳毅對葉飛提出了表揚。但在私底下,他嚴肅地對葉飛說:「這一仗你雖然打勝了,但下不為例,以後不能再這樣冒險了。要是打不贏,就全軍覆沒了。」

葉飛信服地說:「我懂了。」事實上,當得知援兵無法趕來時,葉飛也驚出了一身冷汗。所幸的是,陶勇的蘇皖支隊及時趕到。

郭村保衛戰的勝利對新四軍意義重大:

其一,使新四軍在蘇北站穩了腳跟,這是開闢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開始。此後新四軍主力開始向蘇北轉移,八路軍也迅速南下,在華中開創了新局面。

其二,打擊兩李,使其不敢再輕舉妄動,同時還教育了其他中間派。這是以鬥爭求團結的一種方式,否則兩李很難意識到與新四軍搞摩擦的嚴重後果。

郭村保衛戰中葉飛表現出來的敢於擔當和不畏強敵的精神讓人敬佩。

戰機瞬時萬變,越是在危急關頭,越要靠前線指揮員發揮主觀能動性,敢於承擔風險,自主作出抉擇。一個優秀的指揮員,能在非常時刻做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不聽命令並不代表盲目抗命,葉飛是在權衡利弊之下,作出對部隊最有利的選擇,這也是對組織負責任的表現。

陳毅雖然一開始很生氣,但在了解到前線具體情況後,實事求是地改變了自己的觀點,提出乘勝追擊。事後,陳毅並未責難葉飛,對其提出表揚的同時還提醒他不應該盲目冒險。這也體現出老一輩革命家坦蕩的胸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