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西路軍21800人,有槍6700支、彈12萬發,卻殲敵2.5萬人

樵夫0520 發佈 2022-12-01T14:10:48.328919+00:00

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紅四方面軍30軍向西渡過黃河,隨後9軍和紅四方面軍總部及第五軍也渡過黃河,準備寧夏戰役,後終止。

1936年秋,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宣告長徵結束。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紅四方面軍30軍向西渡過黃河,隨後9軍和紅四方面軍總部及第五軍也渡過黃河,準備寧夏戰役,後終止。陝北地處黃土高原,需要打通和蘇聯的陸地聯繫,以便通過蘇聯獲取紅軍緊缺的武器裝備,同時促成西北軍民聯合抗日局面。於是這部分西渡黃河的紅軍,被稱為"西路軍"。於1936年10月,設立黨政軍組織系統。陳昌浩任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軍政委員會常委有5人,除主席副主席外,還有曾傳六、李特、李卓然,熊國炳、楊克明、王樹聲、李先念、鄭義齋、陳海松任委員。軍事指揮體系設總指揮,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王樹聲任副總指揮,參謀長為李特,政治部主任為李卓然,曾傳六任政治保衛局局長。


西路軍下設第5軍,軍長為董振堂,政委是黃超,轄13、14師,共4個團,3000餘人。槍10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5發。第9軍:軍長為孫玉清,政委為陳海松。轄25、27師,共6個團,6500人。有槍2500支,平均每槍子彈15發。第30軍:程世才任軍長,李先念任政委。轄88、89師,共6個團,7000人,槍3200支,平均每槍子彈25發。此外還有騎兵師、婦女獨立團、回民支隊以及機關人員,全軍共21800人(占當時紅軍總數的2/5)。其中非戰鬥人員(機關、後勤、傷病員、小孩)約占40%。


西路軍面臨的敵人是盤踞在青海、河西走廊的軍閥馬步芳、馬步青部,「二馬」有正規軍3萬多人,加上反動民團近9萬人,敵人共計兵力達12萬人。過河部隊從此踏上血戰河西走廊的悲壯征程。蔣介石得悉西路軍渡河西征後,電令軍閥馬步芳圍追堵截。為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西路軍在缺糧少彈、地凍天寒的極端環境下,與占據絕對優勢的敵人真沒有救兵、沒有供給,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進行殊死搏鬥。主要戰鬥有古浪戰役、血戰高台、血戰倪家營等,共殲敵人數約2.5萬人。

最後,西路軍全軍潰敗,雖經中共中央全力營救,包括說法了顧祝同下達停止截殺西路軍的軍令,但「二馬」被打急眼,仍然繼續追殺紅軍。最後西路軍戰死者7000多人,被俘殺害超過5600多人,回到家鄉者3000多人,經營救回到延安者4500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僅餘400多指戰員潰至新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