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收藏這兩張圖一份表,家長自己也能判斷

京媽說 發佈 2022-12-01T17:05:22.667141+00:00

孩子出生後,作為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生長發育問題了。尤其是 出生的頭三年,是孩子生長發育關鍵期,各方面會逐漸發育完全,逐漸解鎖各項能力,孩子長得也比較快。因此家長就會比較關心孩子的發育問題,一段時間內身高體重這些發育指標是否正常?心理行為發育有沒有落後或異常?

孩子出生後,作為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生長發育問題了。

尤其是 出生的頭三年,是孩子生長發育關鍵期,各方面會逐漸發育完全,逐漸解鎖各項能力,孩子長得也比較快。

因此家長就會比較關心孩子的發育問題,一段時間內身高體重這些發育指標是否正常?心理行為發育有沒有落後或異常?

一般是定期帶孩子去醫院體檢,通過醫生檢查來進行評估,畢竟作為新手爸媽也沒有經驗。

但由於總會有些特殊情況去醫院不是很方便,那有沒有辦法讓家長自己能在家先做個初步判斷呢?

有的!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的《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指南(試行)》,就可以作為參考。

兩張圖:判斷不同月齡段男/女寶寶身高、體重是否正常

指南中明確指出「父母是嬰幼兒養育照護和健康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家庭養育人應掌握科學育兒理念和知識,提高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能力和水平」。

在附件中有 0-3歲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圖,有了這兩張圖,就算是新手家長都可以對照著看自己家孩子的發育情況,是偏高、偏低還是正常。

下面這張圖是 0-36個月男孩身高/年齡、體重/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如果你家是男孩就可以參考這張圖來判斷。

我身邊有朋友就是把這樣的曲線圖列印出來,每個月把寶寶的身高體重數值,用不同顏色的筆標上去,可以準確地看出孩子的發育曲線圖,而進行對比。

下面這張是 0-36個月女孩 身高/年齡、體重/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如果你家是女孩就可以參考這張來對比判斷。

如果 孩子的身高體重數值一直偏低或偏低很多,要引起重視,最好去找醫生再評估下,找出原因及時糾正,避免因為發育緩慢而影響整體發育。

如果 孩子的身高體重數值偏高,不多的話不要緊,現在生活條件好,不少孩子都偏高偏胖;但如果偏高過多也要諮詢醫生。

基本0-3歲這個階段孩子的生長發育指標,可以通過這兩張表來判斷評估。

一份表:篩查孩子心理行為發育是否異常

指南的附件2是「0-6歲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徵象篩查表」。

下面是 3-36個月階段孩子的心理行為發育問題篩查表,在不同月齡段,根據這些表現來判斷孩子的神經發育、動作發育、行為認知等方面,是否存在發育異常。

大家可以對應看自己家寶寶的行為,比如3個月的寶寶,判斷後面的4項,如果寶寶有某一項或幾項是存在的,就畫「√」。

若是寶寶在某個月齡有「中招」其中任何一條都是預警信號,提示有發育偏異的可能,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

實際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育兒難題,可能不止這些,一歲內除了發育,更多的餵養和護理問題,比如母乳餵養、輔食餵養、尿布疹、流口水、長牙、不同階段睡眠問題等。

寶寶發育的快,加上自己沒經驗,就很容易焦慮,而 破除焦慮的關鍵就是自己多學習些科學育兒的知識,這樣在遇到問題時,不至於太心慌著急。

這裡京媽給大家推薦個1歲內寶寶的養育專欄:《0-12個月寶寶發育、餵養及護理,很詳細,新手家長按月照著養娃》。

這個課程有 50多個視頻按月詳細講解每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特點、具備的能力、具體的早教鍛鍊方法、餵養護理常見問題、適齡玩具推薦等。

詳細實用還很系統,適合新手家長照著按月養娃,減少焦慮掉坑。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卡片試聽、了解更多詳細課程內容。

如果是只對 生長發育和早教 感興趣的家長,也可以關注這個2歲內寶寶的早教專欄:《0-24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及早教指南》。

課程也是以 視頻 形式,按月詳細講解每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具備的能力及各項能力的具體鍛鍊方法,及玩具繪本和親子遊戲推薦等。

適合家長學習後,遵循寶寶生長規律和特點,自己在家隨時給寶寶做能力鍛鍊,幫娃快速解鎖技能,發育的更聰明,還能省下一大筆早教錢,點擊卡片了解更多,還可以試聽課程。

寫在最後:你家孩子身高體重一直發育正常嗎?還有不同階段的能力解鎖,是快還是慢呢,歡迎來和家長們分享你的帶娃經驗和建議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