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12-01T23:29:38.850629+00:00

本文刊載於2022年11月30日《中國教育報》第02版:中教評論·時評因為疫情反覆,最近不少中小學生居家學習。相關研究發現,長時間不與同齡人交往,學生的社會溝通能力可能會下降,並出現情緒與行為問題。因此,在居家學習期間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危機,是教育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本文刊載於2022年11月30日《中國教育報》第02版:中教評論·時評

因為疫情反覆,最近不少中小學生居家學習。相關研究發現,長時間不與同齡人交往,學生的社會溝通能力可能會下降,並出現情緒與行為問題。因此,在居家學習期間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危機,是教育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詳細排查、及時精準響應心理健康問題。面對居家學習期間學生與老師無法經常線下接觸的情況,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檢查顯得越來越重要。不僅學校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有一定了解,家長也需要關注自己孩子的心理狀態,而非一味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面對孩子嚴重的異常行為表現,家長需要及時聯繫學校或積極尋找社會心理服務資源。如果孩子出現一般的情緒問題,必要時家長可利用心理諮詢熱線,儘早通過專業的手段幫助孩子。

除了家長之外,學校也要在安排學業課程的同時安排心理課程,同時探索建立全體教師任職學生導師制度。通過規範導師的職責、內容、頻次、方式、合作聯動機制等,輔導學生學業、關注學生情緒發展和身心健康,及時發現、疏導、上報問題,形成管理閉環。各學校要結合全員導師制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溝通等專題納入教師職初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和家校溝通能力。

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提高家長育兒能力。遠程教育不可避免地會帶給學生一些學習上的挑戰。缺少同學間、師生間的互動交流,網絡不夠流暢導致網課效率低下,或缺乏獨立的學習空間等,這些都會加大孩子與父母的衝突矛盾。在此特殊時期,家庭成了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撐力量。家長自身的情緒管理很關鍵。許多家長每天需要處理家庭的防疫、自身的工作和孩子教育生活等諸多問題,往往很難保持自身的情緒穩定,可能在親子溝通方面產生問題。家長可以多參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課程的學習,或閱讀一些相關書籍,提高自己對孩子成長特點和規律的了解。

加強專業培訓、擴大宣教範圍。學校以及社會需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學校可以探索結合世界精神衛生日、家庭教育宣傳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以及新生入學、開學、畢業、升學、考試前後等重要時間節點,科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可以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刊、影視、動漫等載體,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地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和家長獲取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要發揮好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尤其是心理社團等的作用,積極開展同伴教育和互助,增強同伴支持。政府層面可加強統籌,推動學校、媒體、精神衛生機構、專業協會等向大眾普及心理健康常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增加心理援助服務供給。

(徐一葉,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