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和少昊:早期大汶口文化勢力在西陰勢力打壓下的空間伸縮

琳之說史 發佈 2022-12-02T01:00:45.866632+00:00

北辛文化是環魯中南山地周圍分布的一支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年代大約在公元前 5300 ~前 4300 年之間,兗州、曲阜、泰安、平陰、長清、濟南、章丘、鄒平、汶上、張店、青州、莒縣、臨沭、蘭陵和滕州等地,都發現了相關遺址。

少昊部族留下的遺存不只是早期階段的大汶口文化,考古發現,大汶口文化直接源於北辛文化。 換言之,晚期北辛文化也可能是少昊部族的遺存。

北辛文化是環魯中南山地周圍分布的一支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年代大約在公元前 5300 ~前 4300 年之間,兗州、曲阜、泰安、平陰、長清、濟南、章丘、鄒平、汶上、張店、青州、莒縣、臨沭、蘭陵和滕州等地,都發現了相關遺址。

以大汶口文化遺址為例。該遺址最下層就是北辛文化層,出土有 10 座小型墓葬。其中 6 座墓有隨葬品,數量 1~3 件不等,表明人們之間貧富貴賤差別不大,基本平等。同時也說明,當時生產力還較為落後,社會財富相對較少。

我們在「少昊亮相」一節說到的少昊誕生地窮桑,也是少昊最早稱「帝」的地方。 《山海經·大荒東經》說:「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這裡「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4顯然窮桑、甘淵都在「少昊之國」範圍以內或附近。

甘淵疑是《山海經·大荒東經》所說的湯谷 :這裡有山,山上長有扶桑樹,高有 300 里,葉子長得像芥葉。山中有個叫溫源谷的山谷,也稱為湯谷,谷上也長有扶桑。當一顆太陽由金烏鳥背負著降落在扶桑上的時候,另一顆太陽會同樣騎著金烏鳥冉冉升起。扶桑就是風中飄搖的桑樹;湯谷則是有溫泉的山谷。

甘淵、溫源谷、湯谷、大壑都指的是同一個地方。常興照先生指出,《山海經》所謂東海或東南海,極有可能是指今天山東東南一帶的沂沭河盆地。大壑就是現在的沂沭河大裂谷,其東瀕黃海,北臨渤海,西界泰沂山脈。谷壑內地貌複雜,以低山丘陵為主;中部系呈北—東向展布的串珠狀丘陵,對應於被稱為貢丹山地壘的沂沭斷裂帶;東北部是五蓮山、嶗山等呈北—東走向的低山丘陵;南部是綿延成片的蘇北殘丘地帶。在臨沂、沂水、營南、臨沭、郯城一帶形成了一個盆地狀的沖積平原,即沂沭河沖積平原,又稱臨郯蒼平原。

平原區內廣泛分布有全新世早期的黑土湖泊沉積物,年代約為公元前 6000~前 2000年,暗示這一地區在彼時應該有許多湖泊或大澤。巧合的是,這一帶至今仍有許多以湖、湯等字眼命名的地名,如李五湖村、劉五湖村、王五湖村、朱五湖村、湯頭區等,而當地鄉民下地勞動也稱「下湖」。

研究表明,中國東部海面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公元前 4000 年以前屬於急劇上升時期,公元前 4000~前 3000 年間屬於最高海面時期,公元前 3000 年以來,屬於相對穩定或稍微下降時期。

根據公元前4300~前 3500 年是大汶口早期,公元前 3500~前 3000 年是大汶口中期的考古學測年劃分來考察,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基本上處於高海面期,因此,大汶口早、中期之際的沂沭河盆地大部分地區就是湖泊大澤,也因此很可能就是《山海經》所記的東海或東南海。秦漢之際曾在這裡設郡名為東海,估計也是這個原因。


該裂谷系基本上與沂沭斷裂帶重合,新構造運動表現得十分強烈,地震頻繁發生。自公元前 70 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已有五次 7 級以上地震,小於 5 級的更是不計其數。頻繁的地震是和地熱現象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研究結果顯示,沂沭裂谷系地熱場呈高低相間的帶狀分布,臨沂、沂南、安丘等所在的軸部裂谷帶恰巧處在一帶狀地熱區,地溫梯度為3. 66~4. 58℃ /100 米,比魯西、膠東地區都要高。在沂南銅井、臨沂湯頭等地還形成了幾處水溫在 50℃以上的熱泉。

臨沂湯頭的熱泉流水還形成一條河流,當地人稱為湯河,這一名稱及其熱氣氤氳的壯觀場景不由得使人想起上面神話中的湯谷,二者相似之處實在太多。專家推測,湯河有可能是在大汶口早中期某次強烈的地質活動之後,熱泉大量湧出而形成的。

可以認為,沂沭裂谷系中呈帶狀分布流淌的熱泉,「就是古籍中的湯谷或者甘淵;位處帶狀地熱場以東的莒縣、莒南、諸城、日照等地,就是『扶木』與『十日』所在地。或許由於湖水及『湯谷』的緣故,這一帶大汶口早中期遺存發現較少(不排除工作程度方面的原因),只是到了大汶口晚期的低海面期,這一帶才空前發達起來」。

這個地區曾發現了幾處北辛文化遺址,尤其是日照地區所發現的兩處北辛文化遺址,均處在半山腰的位置上,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湯谷、甘淵和東海之外大壑這些《山海經》所記載的地名極有可能就在這一帶。

相對於北辛文化時期寥寥幾處遺址,這一地區在進入大汶口文化時期,遺址數量成倍地增長,主要遺址如膠縣三里河、日照東海峪、安丘景芝、諸城呈子等,它們一起形成了以諸城呈子遺址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呈子類型,或者叫三里河類型。

呈子遺址位於諸城皇華鎮呈子村西河邊的高地上,南、北、西三面為楊家莊子環繞。遺址周圍形成 3~5 米高的斷崖,比呈子村高出 2 米左右。遺址東西長 200 米,南北寬 100 米,面積 2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 1~3 米,下層為大汶口文化,中層為龍山文化,上層為岳石文化和商周遺存。其中大汶口文化層發現建築遺蹟 1 處,墓葬 12 座。

呈子墓葬和大汶口遺址早期墓葬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在習俗方面,流行拔掉側門齒和枕骨人工變形,有的墓葬使用木撐等;在陶器器形方面,如扁鑿狀足的罐形鼎、實足圓腹鬹、折腹罐等幾乎相同,顏色、製法等方面也大體接近。

呈子遺址年代大約為公元前 3500 年左右 ——這是大汶口文化早、中期交替年代,應該是少昊時代末期,這同《山海經》所記載的白帝子和皇娥戀愛生某代少昊即句芒的時代也大致相符。從這個角度判斷,這個居於大汶口早期文化末段的呈子類型,極有可能是少昊族群內句芒支系的物質遺存。

在山東和江蘇交界的蘇北一帶也發現了大量涵蓋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遺址,其中以緊鄰山東諸城的邳州市四戶鎮的大墩子遺址為代表。上述呈子類型和大汶口相似的文化因素在鄒縣野店遺址和蘇北大墩子遺址以及新沂花廳村等遺址都有所見。

從地緣關係上看,沂沭河盆地所發現的那幾處北辛文化遺址與蘇北相隔不遠,二者之間應該有著密切的關係,很有可能是少昊族部分族人迫於人口增多、外部環境惡化等原因南遷所形成的文化遺存。

北辛文化大墩子類型在進入大汶口文化早期時逐漸發展成了劉林類型。劉林遺址位於江蘇省邳州市戴莊鎮劉莊村西南。遺址面積 370多萬平方米,共發現墓葬 145 座,出土文物 804 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等,說明當時社會生產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出現了社會分工,並產生了初級的產品交換和財產私有現象。

大汶口早期階段,蘇北大汶口文化劉林類型的一系列墓葬中,都發現了諸如龜甲、樟牙鉤形器等隨葬品,另外,還有隨葬家犬等特殊習俗。然而這些習俗在汶泗流域的大汶口類型早期卻發現較少,在中晚期發現較多,說明大汶口文化在早中期有著從蘇北向魯中南地區傳播的趨勢。而且劉林類型還存在著較多的西陰文化因素,如盆、缽等彩陶和其他器物。

《逸周書·嘗麥解》記載,蚩尤曾經進駐過少昊的地盤,受蚩尤壓制,少昊的發展受到極大影響,直到黃帝消滅蚩尤集團之後,少昊部族才在黃帝的支持下真正發展起來,並且一度成為黃帝手下執政大臣,號令東夷以鳥為圖騰的同族或異族部落,設立百官,建制鳥師,成就了一代東方霸主基業。

但古代文獻有好多都言之鑿鑿說,少昊是黃帝的兒子 ,其實,這裡面帶有後來華夏族作為敘事主體的主觀色彩,虛飾成分太多。少昊是黃帝的兒子實際是說,少昊曾是黃帝名義上「任命」的東夷族群首領,二者是同一部落聯盟成員和主盟「國」之間的關係。但作為東夷族群的領袖,少昊的壓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從考古學方面觀察,除了上述劉林類型存在著較多的西陰文化因素外,諸如花瓣紋彩陶、多人二次合葬等西陰文化因素還廣泛見於大汶口文化早期各個類型中。 甚至在位居黃海和渤海交匯處的長島以及煙臺等大汶口早期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這類遺存,但是在進入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後,西陰文化因素慢慢就不見了,以後發展成嵎夷和萊夷。《山海經》記載的禺虢、禺京之類應是嵎夷的最早名稱。

在黃帝「不可一世」的高壓態勢下,少昊想發展自己的勢力,東邊是大海,南面還有他的同胞劉林類型,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向人煙稀少的北方擴展。大汶口文化的北上主要表現在早期,從魯中地區開始向膠東半島移動,並以廟島群島為跳板,出現在遼東半島。

遼寧大連郭家村遺址出土了屬於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鬹 ,遼寧長海小珠山遺址出土了屬於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殘觚,長海吳家村遺址也出土了同樣是大汶口文化性質的鬹和觚 。與鬹、觚同時到達遼東半島的還有盆形鼎、圈足豆和弧三角勾葉彩陶,這些陶器都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除此以外,大連郭家村遺址還出土了兩件盂,也是受大汶口文化尖底缸影響產生的器物。進一步分析表明,大連郭家村出土的斜平流鬹年代比吳家村出土的斜弧流鬹要略早一些;大連郭家村出土的平底觚比小珠山出土的三矮足觚在年代上也要早一些。

長島北莊遺址出土的彩陶壺、三矮足觚、盆形鼎和盂等,與遼東半島所出同類器形態相同,說明今山東省長島縣境內廟島群島是大汶口文化自膠東半島向遼東半島遷徙的橋樑。遷移時間主要集中在以實足和平底或三矮足觚為標誌的大汶口文化早期。根據這些器物年代上的差別,還可以得出這種文化上的遷徙可能主要有兩次的結論。

——摘自李琳之:《前中國時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有增刪,因閱讀流暢需要,刪去了注釋部分。

本書利用最新考古學研究成果,並輔之以文獻學、民俗學、人類學、地理學、生物學等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揭開了半坡、後崗一期、西陰、大汶口、紅山、凌家灘、良渚、屈家嶺和龍山等諸多考古學文化族屬之謎,梳理出了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東夷和南蠻三大集團成長、發展、壯大,以及相互之間交往、衝突和融合的發展脈絡,揭示了炎、黃、蚩尤及其之後顓頊至帝堯各族群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首次系統地還原了早期中國誕生之前這1700年中國大地上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還原了中華文明濫觴、形成和發展的璀璨歷程。

作者簡介

李琳之,歷史學者,出版有《中華祖脈》《家國往事》《祖先,祖先》等十餘部著作。其中,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前中國時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三部著作,構成了其從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個完整的上古史體系,是國內外第一套用考古學結合文獻學揭示出黃帝至周初歷史發展脈絡的系列圖書。

《前中國時代》入選商務印書館官方發布的「2021 歷史好書 60 種」榜單。

《元中國時代》入選「2020 百道原創好書榜年榜·人文類 」,同時在 2020 年 「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好書讀者投票評選」活動中獲得第二名,在「歷史的迴響」類別中高居榜首。

《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出版後,先後入選了長安街讀書會2022年6月第5期好書、百道網2022年7月好書、中國出版集團2022年第4期好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網「社科好書」、今日頭條好書等推薦榜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