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啃老的人,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

布衣粗食 發佈 2022-12-02T13:20:18.180924+00:00

知道是怎麼回事,是智慧的冰山一角,知道如何處理事情,才是智慧的根源。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應該是以下幾種,希望老人們能學會,兒女們能理解。

啃老的壞處,三天三夜說不完。

俗話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知道是怎麼回事,是智慧的冰山一角,知道如何處理事情,才是智慧的根源。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統計,城裡有65%的家庭,有「啃老」的現象,有30%的成年人,依靠父母支撐著生活費用。

遇到啃老的人,誰都痛恨,但是如何處理呢?我們需要思考,不能坐等事情扭轉局面。

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應該是以下幾種,希望老人們能學會,兒女們能理解。

01

父母:能心狠時,別心軟。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人心不狠,諸事不順。」

在對外的社交中,你要是不心狠,就會被當成軟柿子捏。就是在職場中,你都不得不多幹活,並且出現「幹得多錯得多」的局面。一些老奸巨猾的人,會欺負老實人。

親戚朋友交往時,你要是不狠心拒絕別人借錢,可能會遇到老賴,甚至對方借錢的數量越來越大。你還不好意思去討要。

當然,對外人心狠,容易學會一些。畢竟,大家關係弄丟了,就算了。只是血緣關係,無法丟掉,誰都抹不開面子。

老祖宗留下一句話:「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

太平盛世,有才華的人,很容易有恃無恐,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家庭富貴時,兒女們會驕傲自滿,被嬌生慣養。這樣的事情,我們要杜絕。

如果父母心不狠,任何事情都滿足兒女,那麼「富不過三代」的規律,就會悄然出現。

父母狠心拒絕「錢養」兒女,鍛鍊兒女的生活來源,可以逼著他們去工作。就算兒女在外頭活得很苦,也會慢慢習慣,然後找到門路。

最沒有本事的兒女,被逼著去賺錢,就會進工廠,維持生計。更重要的是,經歷了打工的苦,會更加珍惜生活。

父母狠心拒絕給兒女買車等消耗品,可以減少家庭開銷。並且兒女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算因此導致兒女有怨氣,也沒有關係,總得有一個「療傷的過程」。

父母看著兒女受了一點苦,狠心地不去理會。兒女就會成為「人上人」。

父母的心狠,能留住養老的錢和房子,還能逼著兒女去做點什麼。人的潛力很大,關鍵是願不願意逼一把。

02

父母和兒女:能遠離時,別強留。

距離產生美。道理誰都懂,可是很多父母,希望兒女在身邊;有的兒女,以為長期陪伴父母,就是孝順。

明代內閣首輔張居正,想做孝順父母的典範,於是親自帶著轎夫,把父母接到京城居住。

從老家到京城,隊伍浩浩蕩蕩。地方官員聞訊趕來,希望能夠接風洗塵,討好張居正。順理成章,張居正的母親,也成為了「焦點」,接受了不少的禮物,聽到了不少阿諛奉承的話。

被吹捧之後,張居正的母親很不舒服,加上夏日炎炎,增加了疲憊感。

通縣知縣送來一碗綠豆湯。張居正的母親嘗了嘗,很解暑,說:「這裡是清涼國。」

以此可見,大張旗鼓地陪伴父母,不見得是好事。也許父母在老家,安安靜靜種地,兒女在遠方做事,是最好的安排。

同樣,晚清大臣曾國藩,接父親到京城享福,父子也鬧得不愉快。父親一生氣,就回老家湖南了。

父母和兒女,真的要保持距離。成年的兒女,其實是「另外一戶人家」。就算一家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也要各住一間屋。

我的鄰居董阿姨,為了讓兒子兒媳在本地生活,投資二十多萬,開了一家蛋糕店。兒媳要買車,又給了十幾萬。

陸陸續續掏空了董阿姨的錢包之後,兒子和兒媳開始嫌棄董阿姨的種種不是。一家人,鬧了很久,不得不分家。董阿姨不得不另外買房子。

俗話說:「三天打,兩天鬧,家裡必定倒鍋灶。」

對於家庭的管理,不能「打包處理」,而是想辦法保持距離。兒女要去打工,父母不要攔著,否則就可能是拉著他們啃老。

03

父母和兒女:能自立時,別互相依賴。

很多兒女,到了一定的年紀,是可以成家立業的,但是父母捨不得放手,把他們當成「孩子來養」。結果一步一步,把兒女謀生的想法磨滅了。

另一方面,父母到了一定的年紀,還能做很多事情,不要兒女管,但是口口聲聲說「你們要管我了」。導致兒女不得不想辦法供養父母,拉近了兩代人的距離。

不僅兒女要自立,父母也要自立,這樣做,才會減少生活中的麻煩,也讓兒女一步一步走出原生家庭的控制。

書畫家王羲之的家庭,外表看來,很成功。幾個兒子都「子承父業」,小有成就。但是兒子王凝之、王徽之,顯然就有啃老的姿態。

王凝之迷上了道術,在孫恩攻打會稽時,想通過禱告的方式,保護城池,導致家人遇害。

追根溯源,是因為王家祖輩奉信黃老學說。正如《潛夫論》記載的:「因氏王氏,其後子孫,世喜養性、神仙之術。」

王徽之在桓沖手下做官時,大事小事都不管,後來他索性辭官,過上逍遙的生活。

表面上看,王家沒有人啃老。深度理解,發現他們啃的是「父親的名氣、家族的勢力」。但是他們本身,並沒有真正自強自立,因此導致了錯誤的結局。

人是靠自己的,誰都一樣。

有朋友如此告訴我:他的父母一會兒要爺爺奶奶買車、加油、照顧家裡的菜地和水稻。過年過節,一分錢都不給爺爺奶奶。他大學畢業後,打工賺錢,常常給爺爺奶奶錢。

他說:「我不替父母報恩,良心上過不去。」

其實,很多啃老的形式,很隱蔽,不是大張旗鼓的。

要知道,藉助父母而活的兒女,當父母的人情牌被用完了,就只能靠自己去積累人脈資源;父母的名氣,過了若干年,也會被人淡忘;父母的溫暖,總有一天會消散。

減少依賴,適當依靠,才是正確的相處模式。如果你發現有誰長期依賴自己,或者自己依賴誰,請馬上改正。

04

孩子養壞了,責任在父母。成年人啃老,責任在父母和兒女雙方。

啃老,本是一場因果。如果老人抱怨不斷,記得反思自己。

有多少老人,一邊恨兒女啃老,一邊怕兒女找不到吃的,擔心兒女出門在外,會流浪街頭。

在強調兒女要孝順的同時,還得要求父母言傳身教,修正自己,否則就是「居高臨下」的教育,不得要領。

兩代人,各自安好,家庭自然會安寧,父母也會過得愉快。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