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的根子,是流氓文化占據主流,知識分子不知羞恥只是表象

馬首瞻 發佈 2022-12-04T01:24:23.149142+00:00

接下來,李自成暗地授予劉宗敏「主拷官」一職,同時交給他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對前明舊臣進行考掠索餉,通俗點說是用酷刑逼迫他們交出家中私藏的財產。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隨著正陽門被兵部尚書張縉彥推開,劉宗敏所帶領的先鋒部隊進入紫禁城,大明王朝徹底宣告滅亡。

接下來,李自成暗地授予劉宗敏「主拷官」一職,同時交給他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對前明舊臣進行考掠索餉,通俗點說是用酷刑逼迫他們交出家中私藏的財產。

劉宗敏是一位大老粗,道德文章比不過那些明朝清流,但對付以道德文章聞名天下的道德清流卻很有一套。

李自成交給他的這項任務,也非常符合他本人的專業特長,劉宗敏立刻掏出提前做好的5000副夾棍,為了增加夾棍的體驗感,特意給夾棍裝上釘子,然後火速把俘獲的2500多名明朝大臣收押監獄。根據他們的官職,給他們定下餉銀標準,拿不出餉銀的人只能體驗夾棍的快感。

前遼東總兵吳襄,也就是吳三桂的父親,在夾棍伺候下,拿出20萬兩白銀暫時保住一條老命。崇禎皇帝的岳丈周奎,那位整天跟皇帝女婿哭窮,躲在家裡寫道德文章告訴天下人自己淡泊明志的國丈爺,在劉宗敏的招呼下,痛快地拿出60萬兩白銀。這些都是大頭,加上那些小官小吏,劉宗敏總共從大明舊臣的手中拷打出7500萬兩白銀,其他玉器瑪瑙無法計算。

為了便於攜帶這些金銀財寶,劉宗敏把真金白銀全部融化,製成500兩一塊的金銀疙瘩,整整重達三千多噸。明朝中後期的朝廷很窮,一年的府庫收入不過三四百萬兩,崇禎為了應付龐大的支出,整天愁眉不展,但他始終想不明白「錢去哪了」。

最終,劉宗敏把他找到了答案,原來大明王朝的財富都藏在皇帝底下這幫人手中。7500萬兩白銀相當於大明王朝20年的收入,劉宗敏也創造了封建社會GDP的增長奇蹟。

封建社會中,歷朝歷代最有錢的階層都是權貴,他們家的錢比普通人家多,別人也沒有怨言,但同樣的事發生在大明王朝的官吏身上,那就說不過去了。因為大明王朝的士大夫向來清流自居,這些人創造了一個道德口號最響亮的時代。

崇禎活著的時候,朝廷缺錢都快缺瘋了,崇禎皇帝最後連僱人當探馬報信的錢都沒有,他們也不肯拿出自己的家產接濟皇帝,內部李自成勢如破竹,外部後金虎視眈眈,他們除了高喊忠君報國,拿不出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整天用道德文章等慣用的伎倆跟皇帝耍小聰明,有的人甚至在亡國後,迫不及待地給先帝崇禎潑髒水。比如,最後一位內閣首輔魏藻德。

魏藻德是大明王朝最後一位狀元,也是最後一任內閣首輔。明朝在時,沒有給崇禎解決一個問題,卻在明朝滅亡後想著如何解決崇禎。

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後,魏藻德是第一個主動上門找李自成請罪的大臣。李自成讀書不多,但基本的辨別力是有的,他最痛恨叛徒,面對魏藻德主動投誠,李自成呵斥他說,君主已死社稷,你作為首輔大臣是不是要兌現此前的承諾,追隨先帝而去。

凡有點羞恥感的人,聽到李自成這番損人的話,臉上都會掛不住,但是魏大首輔不是一般人,他居然厚顏無恥地說,新朝剛剛建立,還有很多事要做,需要罪臣這種人跑腿辦事。

崇禎皇帝的屍體還沒有涼透,首輔魏藻德已經向李自成稱臣。李自成聽到他這番話,竟然無話可說,直接擺擺手叫人把魏藻德送給劉宗敏。聽說自己要落在劉宗敏手中,魏藻德嚇壞了。劉宗敏質問他,明朝落得這般田地,你是怎麼當首輔的。魏藻德立刻泣不成聲,用義正辭嚴的語氣痛罵崇禎是禍國殃民的昏君。

魏藻德這番謾罵,讓劉宗敏徹底服了,因為他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皇帝提拔他做首輔,他居然反罵皇帝是昏君。劉宗敏一氣之下,把魏藻德活活拷打致死,魏藻德臨死時想拿出萬兩家財贖命,結果為時已晚。

魏藻德之所以被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投誠李自成並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李自成向崇禎逼近時,有人向崇禎建議跟李自成議和共治天下。

崇禎皇帝叫魏藻德來商議此事,魏藻德聽後當即表示拒絕,崇禎皇帝問他有沒有退敵之策,他卻趴在地上無話可說,崇禎見他這副德行,直接把龍椅掀翻揚長而去。結果朝廷亡了,他反而指責崇禎無能昏庸,這是多麼無恥至極。

明朝士大夫的無恥,絕不止於此。雖然魏藻德是首輔,但終究是外人,崇禎皇帝的岳丈、周皇后的父親周奎算是皇帝的親人吧。親人也不例外,反而更加無恥。

大明王朝最後那年,崇禎皇帝再也拿不出一毛錢,只能找群臣想辦法籌錢。滿朝文武聽說皇帝要搞募捐,不約而同地集體哭窮,人人都說自己的清官,各方大員只拿出三五百兩銀子做做樣子。

崇禎一看,這不是辦法,只能找老岳丈周奎,暗示他帶頭多捐點,並且告訴他江山社稷危在旦夕,結果周奎繼續裝傻充愣,還是哭窮說自己沒錢。親閨女周皇后都看不下,暗地裡找到父親,說了一番曉以利害的話,並且把自己的五千兩私房錢交給周奎,囑咐他再拿出十萬兩帶頭表姿態。

你都想像不到周奎此人無恥到什麼程度,拿到皇后閨女給的五千兩後,他自己居然私自扣下兩千兩,捐給皇帝一萬三千兩。皇后身邊的太監徐高聽說此事後,感慨地說,老皇親如此鄙吝,朝廷萬難措手,大事必不可為矣。

周奎是皇帝的老丈人,女婿的江山社稷都快保不住了,他都不為所動,而是不忘自己的老本行,趁機撈點回扣。這些人整天高喊仁義道德,他們從來沒想過,自己都是崇禎依仗的人,還有比大明和崇禎對他們更好的朝代和皇帝嗎?

崇禎死後,李自成把紫禁城盡數抄了一遍,從皇帝家中只搜出20萬兩白銀,而周奎一人拿出60萬兩,另外抄出120萬兩,總計近兩百萬兩。

崇禎亡國的悲劇叫人悲憫,但大明王朝的文人表現是在意料之中。有一種觀點說,明朝文人有流氓化的屬性,這是從朱元璋時代已經決定了。

所謂流氓化不是男女下三濫之事,而是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種種利益,不惜拋開禮義廉恥。

清代學者趙翼在評價明朝時說過,明朝的流氓化現象是朱元璋所決定的。他是這樣說的,明太祖一人具備聖賢、豪傑、盜賊之性。翻譯過來是說皇帝是盜賊流氓,盜賊流氓是皇帝。

所以,當這股「流氓」氣息發展到崇禎一朝時,出現各式各樣的詭異現象也就不足為奇。只是說,李自成的出現徹底撕掉了蒙在仁義道德之上最後一塊遮羞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