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文學報好書榜:與冬日的紛繁心靈,潮水般互換

文學報 發佈 2022-12-04T03:11:00.394010+00:00

十二月的閱讀書單發布時,南方許多地方也迎來了初雪,關於冬天的沉思靜穆在這次推薦新書中也巧合般貫穿起來。

十二月的閱讀書單發布時,南方許多地方也迎來了初雪,關於冬天的沉思靜穆在這次推薦新書中也巧合般貫穿起來。在本土青年作家的新作中,我們看到了現實如何被寓言包裹起來,在詩歌解讀中,我們又看到自己如何與遠方的心靈相遇互換。在家國歷史的輕與重、自然生態的冰與火之間,我們一次次走入他人的旅行,動搖著自己的固見,重構自己的生命感。

虛構

《書空錄》

《承諾》

《秦媛媛的夏然然》

《緩步》

《突變》

《關於女兒》

非虛構

《所有的橋都孤獨》

《誰是我,誰是你:伽達默爾談策蘭〈呼吸結晶〉》

《歷史的微聲》

《遠東冰原上的貓頭鷹》

《終了之前》

《孤獨之間:一部另類西方藝術史》

(以上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虛 構

12 月

《關於女兒》

[韓]金惠珍 / 著

簡郁璇 / 譯

一頁folio·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瀅瑩

作品帶來了暮年女性與女兒之間關係的闡釋,並形成了對女性內在世界的一次顛覆與重新構建。

許多講述母女關係的作品中,陳述者都是女兒——也許是因為女兒年富力盛,也握有更符合當下情景的價值觀和話語權。所以從母親視角展開的《關於女兒》是一次閱讀經驗的刷新,也正如韓媒所言是女性主義寫作的一次突破。身為護工照料臨終老人的母親自己也垂垂老矣,老對她而言既意味著精力匱乏、觀念僵化,也暗含著破局的格外困難。身為不固定教師的女兒舉止先鋒,將社會問題置於自己安全之上考量,因此與母親有著巨大的裂隙。母親艱難地在生活和意識中掘進,不止為與女兒溝通,也為內心尚存的那個與女兒同處一條陣線的自己。作品帶來了暮年女性與女兒之間關係的闡釋,其中勾連著兩代人在觀念和語境,以及心理上的交鋒、矛盾與糾纏,並形成了對女性內在世界的一次顛覆與重新構建。

《突變》

[墨] 豪爾赫·科門薩爾 / 著

施傑 / 譯

群島圖書·上海譯文出版社

傅小平

科門薩爾借著一場突變,以小見大、舉重若輕,寫出了一種普遍而難以言說的現實,也為當代生活提供了一個深刻而有趣的橫斷面。

這是一本小書,也是一本大書。說它小,是因為篇幅不過短短170頁。說它大,是因為內容給人以博大之感。小說包含了三條主線,也可以說是包含來了三本書。罹患某種怪病被切除舌頭的律師拉蒙,演繹了一出桑塔格式的「疾病的隱喻」;患乳腺癌後康復的心靈治療師特蕾莎,現身說法拉康式的精神分析理論;負責治療拉蒙的腫瘤主治醫生阿爾瑪達所起的作用,卻不如巴恩斯式的「福樓拜的鸚鵡」,最後也是這隻作為點睛之筆的鸚鵡,成了拉蒙這位失語者的代言人,悲劇由此成了喜劇,卻因此更讓人體會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科門薩爾借著一場突變,以小見大、舉重若輕,寫出了一種普遍而難以言說的現實,也為當代墨西哥生活,大而言之是為當代生活提供了一個深刻而有趣的橫斷面。

《秦媛媛的夏然然》

舊海棠 / 著

作家出版社

李凌俊

她的小說專注於書寫那些遭遇磨難的人,卻始終體現出對人的體恤和珍重,充滿了人性的溫暖和寬厚。

舊海棠的小說里有一種閒庭信步般的從容,樸素平靜的故事、克制內斂的敘述中處處都透出人生的偶然、跌宕和戲劇性,卻被作家處理得別具一格,超越讀者的心理預期,最終達到既輕盈又飽滿,於不動聲色中點化詩意的效果。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小說專注於書寫那些遭遇磨難的人,卻始終體現出對人的體恤和珍重,充滿了人性的溫暖和寬厚。

《書空錄》

林森 / 著

譯林出版社

何晶

林森將人物放置在新興世代的環境之下,人的異化在奇想故事中顯影,每篇小說都仿佛一則現實寓言。

林森的小說常被歸納為「新南方寫作」,因為他的小說都指向一個隱秘的核心「南方」,將對社會的觀察與思索包裹在南方故事的外衣之下。新短篇小說集《書空錄》中延續了這種風格,亦有一些新的東西,智能時代的說書人,抹除作者記憶的編輯,操縱公眾號收割流量紅利卻被反噬的「虛構之敵」……林森將人物放置在新興世代的環境之下,人的異化在奇想故事中顯影,每篇小說都仿佛一則現實寓言,站在島嶼環繞四顧的人們,或者說作家本身,都在被這個世界的外部所裹挾,內心充斥著平靜暗涌的巨浪,向著不可知的未來。

《緩步》

班宇 / 著

單讀·上海文藝出版社

《緩步》是切近的當下現實,裡面有日復一日的小事與猶疑不定的情感。

袁歡

青年作家班宇的第三本小說集《緩步》,收錄了他近年來創作的九篇小說。不知道是一種刻意還是巧合,同前兩本《冬泳》《逍遙遊》書名相似的是,這次的書名依然是一種動作。而這本書竟然改變了之前印象里的班宇,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他的小說少了些生猛和冷冽,而多了些抒情與柔和。比起此前書寫東北遙遠記憶里的那些事,《緩步》是切近的當下現實,裡面有日復一日的小事與猶疑不定的情感,也許正如作家所說的:「在虛構里度過著現實的時間,在現實里朝向虛構的風景。」

《承諾》

[南非]達蒙·加爾格特 / 著

黃建樹 / 譯

一頁folio·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這樣的書寫里,我們就像看見從遙遠的遠方扔過來一顆顆小石子,本能會避開,但它製造的眩暈感依然會留存很久。

鄭周明

去年布克獎評委會選擇《承諾》作為獲獎作品時,將這部折射南非40年變遷歷史的小說與威廉·福克納、維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進行了比較,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評價。直到中譯本推出翻閱時,逐漸看到在這個帶著民間故事色彩講述家族故事的小說,的確帶著福克納式的地方活力與伍爾夫式的語言流動。達蒙·加爾格特在其中借鑑了電影的視角,頻繁跳躍轉換,讓這個家族的故事變成了一個戲劇舞台,濃縮了一段國家坎坷跌宕的歷史,形式的自由和語言的諷刺,讓讀者很快意識到,它不是為了聚焦這些悲劇故事,而是告訴生者,現實中的道德困境並沒有隨著時代前行而有所變化。

非 虛 構

12月

《歷史的微聲》

王笛 /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意在發現「歷史的微聲」,也就是去傾聽民眾那些被「遺忘」的真實聲音,他更是言辭懇切引導我們「把自己作為方法」去發現他們的聲音。

傅小平

這是一本關於閱讀的入門之書,作者在書里談到不少有意思的書,並對部分書做了精到的點評,著實適合作為閱讀的指引;這也是一本作者回顧自己讀書治學生涯的經驗之書,如他自己所說「是在閱讀上所呈現的我的學術道路和思考的軌跡」。循著這個軌跡,我們得以領悟作者始終堅持的讀書標準:「是否讓我學到新東西,是否眼睛一亮,是否有啟發,是否增加我的知識,以及作者是否有獨立思考,是否有批判精神」;這還是一本醒人耳目的聲音之書,雖是坐而論書,作者卻意在發現「歷史的微聲」,也就是去傾聽民眾那些被「遺忘」的真實聲音,他更是言辭懇切引導我們「把自己作為方法」去發現他們的聲音。

《遠東冰原上的貓頭鷹》

喬納森·斯拉特 / 著

任晴 / 譯

光啟書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以幽默的筆調描寫了途中遇到的生活在俄羅斯邊疆區域的各色人物,從而串聯起了地方歷史。

袁歡

當喬納森·斯拉特還是個觀鳥新手時,他偶然遇到了地球上頗為神秘的一種鳥類,它比他所知的任何一隻貓頭鷹都大,看上去就像一隻長著羽毛的小熊。這是他第一次遇見毛腿漁鴞。他像是受到了某種召喚,至此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調查之旅。

一個人將愛好轉為職業,斯拉特為此傾注了巨大的努力與熱情。他和團隊深入幽僻的遠東雪林,在脆弱的冰河上疾馳而下,還得時時警惕與熊或東北虎發生衝突。在不斷的努力下,珍稀物種毛腿漁鴞逐漸展露真容。這本書除了自然以外,作者還以幽默的筆調描寫了途中遇到的生活在俄羅斯邊疆區域的各色人物,從而串聯起了地方歷史。而這份自然筆記最終向人類昭示:荒野仍然存在。

《終了之前》

[阿根廷]埃內斯托·薩瓦托 / 著

侯健 / 譯

四川文藝出版社

李凌俊

這部沉思錄正如法國詩人勒內·夏爾寫的那樣:是跳躍的生命,而非盛宴的尾聲。

拉美文學巨擘薩瓦托在暮年時寫下的這本小書雖然以「回憶錄」為副題,但他卻未在其中完整呈現自己從天才物理學家到知名作家完整的一生,而是以真誠熱烈的文字寫下對世界,特別是對年輕人的言傳身教,其中有對人類境況的憂慮和關心,對苦難中的人的深切同情,更有對人文主理想、人與人之間的聯結與情感的深信不疑,這部沉思錄正如法國詩人勒內·夏爾寫的那樣:是跳躍的生命,而非盛宴的尾聲。

《孤獨之間:一部另類西方藝術史》

李煒 / 著

於是、袁秋婷 / 譯

上海三聯書店

張瀅瑩

倘若藝術史是一條悠長河流,李煒一定是那個揣著海量學識與更多的困惑作為氧氣補給,一口氣潛到河床和未探明領域勘查、開鑿的人。

雖然作品副標題為「一部另類西方藝術史」,但請你千萬忽略「藝術史」這三個字,而將感受著重於「另類」上,這才是打開該作的正確方式。說另類,也並非因為身為作者的李煒帶著多麼驚世駭俗的觀點,而是他在字裡行間帶著的「偏見」,恰恰形成了對我們慣常思維和讀各類「史」時隨波逐流心態的衝擊。倘若藝術史是一條悠長河流,李煒一定是那個揣著海量學識與更多的困惑作為氧氣補給,一口氣潛到河床和未探明領域勘查、開鑿的人。增訂版中,二十餘位大師的故事、兩百餘幅名畫的闡釋、三千年的時間跨度由他所關切的主題勾連,話語機鋒,文思敏銳,所有的「偏見」最終長成為一棵看似龐雜、其實內在脈絡明晰的大樹。在這樣一本書中,藝術是孤獨的,藝術也從不孤獨。

《所有的橋都孤獨》

【奧】英格博格·巴赫曼 / 著

李雙志 / 譯

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何晶

巴赫曼擅長將自己的觀察與沉思投注至那些日常的事物和意象,將具體與抽象融為一體。

巴赫曼這個名字因為詩人保羅·策蘭而為人熟知,但她自身作為詩人,詩歌面貌卻不那麼清晰。《所有的橋都孤獨》中收錄了巴赫曼各個時期的詩歌創作,將一幅詩人的畫像呈現在讀者眼前。從早期的浪漫飛揚而至逐漸的內斂理性,巴赫曼的詩風變化顯而易見,但詩人熾熱的情感濃度、堅定的「自我」始終貫穿其中,因而她的詩被認知為延續了德語抒情詩的傳統。巴赫曼擅長將自己的觀察與沉思投注至那些日常的事物和意象,將具體與抽象融為一體,也常以輕盈寫沉重,詩歌的張力也由此產生。

《誰是我,誰是你:伽達默爾談策蘭〈呼吸結晶〉》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德]保羅·策蘭 / 著

陳早 / 譯

紙上造物·上海文藝出版社

在哲學對文學的捕獲之中,的確可以感受到「詩人與我潮湧般的互換」的那種震顫感。

鄭周明

這是一本頗讓人費神犯難的小冊子,哲學家伽達默爾專門對策蘭的詩集《呼吸結晶》進行了自我闡釋,這場闡釋之旅短暫又漫長,甚至它本身形成了新的哲學經典,至少在海德格爾眼中是如此評價的。策蘭的詩很難讀,難到伽達默爾也不得不承認面對這組詩內心是「一切都開放不定」,但同時他打開了智性之光,湧入詩句之中,去尋找與每一個世人相關的命運與情感。在哲學對文學的捕獲之中,的確可以感受到「詩人與我潮湧般的互換」的那種震顫感,它是特殊私人的,也是與普遍的遠方相關的。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攝圖網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