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華內鏡研究報告:AQ~300上市,對比奧巴和澳華

管是 發佈 2022-12-04T18:15:07.337595+00:00

2012 年 9 月,索尼出資 500 億日 元成為奧林巴斯最大股東,並與奧林巴斯建立合資公司 SOMED 開 發醫療設備。2020 年 6 月,奧林巴斯與 JIP 簽署映像業務轉 讓意向確認書並於 2021 年 1 月完成轉讓。

(報告出品方/作者:華創證券,鄭辰,李嬋娟,萬夢蝶)

一、解密奧林巴斯內鏡王者之路

(一)奧林巴斯從多元化發展路逕到以醫療為核心的「瘦身」轉型

奧林巴斯 1919 年成立,以顯微鏡業務起家。創始人山下長為實現「顯微鏡國產化」目標 創辦「高千穗製作所」,自主研發並於 1920 年推出第一款顯微鏡產品——旭號(Asahi), 由此奠定奧林巴斯在鏡頭光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1927 年推出昭和 GK 浸油式顯微鏡, 打破進口產品的技術壁壘,1930 年的 MC 金屬顯微鏡則已趕上了當時的世界最高水平。

奧林巴斯不斷拓展業務領域。依靠鏡頭相關專業技術,奧林巴斯 1936 年推出首款相機 Semi-Olympus I,開啟相機業務;1950 年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實用性的胃照相機, 進軍醫療領域;196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微型盒式磁帶錄音機 Zuiko Pearlcoder 等。奧林 巴斯形成多元化業務格局,2008 財年1迎來經營業績巔峰,設有五大板塊:映像(相機和 錄音設備等)、醫療(內鏡及周邊產品)、科學(臨床血液分析系統和顯微鏡等),信息通 信(手機等移動終端產銷/服務為主題)、其他(工業用內鏡及各種檢查設備等)業務。 醫療業務成為中流砥柱,2008 財年收入占比超三成,利潤貢獻近七成。

奧林巴斯開始以醫療為核心的「瘦身」轉型。2008 年金融危機令奧林巴斯深受重創,2011 年曝出財務造假醜聞,而期間醫療業務表現始終堅挺。2012 年新社長 Hiroyuki Sasa(原 奧林巴斯醫療系統開發和銷售主管)提出「回歸原點」的口號,確立了「業務重組、成 本削減、財務健全以及治理結構重建」四大基本戰略,並把以內鏡為主的醫療業務作為 核心業務。2012 年 8 月,奧林巴斯將信息通信業務以 530 億日元轉讓給日本產業合作伙 伴(JIP),此後形成醫療、科學和映像三大業務領域。

2012 年 9 月,索尼出資 500 億日 元成為奧林巴斯最大股東(持股比例 11.46%),並與奧林巴斯建立合資公司 SOMED 開 發醫療設備。2019 年 1 月,奧林巴斯提出「Transform Olympus」重組計劃,旨在成為一 家真正的全球醫療科技公司。相機一直是奧林巴斯招牌業務,受智慧型手機衝擊,數碼相 機市場不斷萎縮,其所在的映像部門收入持續下滑,2020 財年收入不足 2011 財年 1/3, 2011-2020 財年合計虧損超 1000 億日元。2020 年 6 月,奧林巴斯與 JIP 簽署映像業務轉 讓意向確認書並於 2021 年 1 月完成轉讓。

21 世紀以來,奧林巴斯科學業務收入一直維 持在 1000 億日元上下,並未有明顯增長,2022 年 4 月,奧林巴斯將科學業務轉制給全 資子公司 Evident,並於 2022 年 8 月宣布與貝恩資本簽署以 4276 億日元轉讓 Evident 所 有股份的協議,計劃 2023 年 1 月完成轉讓。2012-2016 財年,奧林巴斯醫療業務收入實 現高增長,年複合增速達 15%,後幾年醫療業務收入維持穩定,2021 財年受映像業務剝離和疫情雙重影響,2022 財年重回增長車道,而醫療業務收入占比持續提升。

(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軟鏡、硬鏡和配套診療器械全面出擊

1、軟鏡:全球絕對「霸主」 奧林巴斯 1950 年入局。1940s,日本胃癌高發,奧林巴斯受日本東大分院醫生宇治達郎 委託,藉助光學領域技術積累,在攻克微型鏡頭製作、強光源、主體軟性管選材、膠片 選擇以及防水措施等一系列技術難關後,於 1950 年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實用性的胃 照相機(現代軟鏡的雛形)並於 1952 年商業化。胃照相機在胃內拍照,醫生根據最終成 像照片分析病情,準確判斷胃部病變成為現實。

奧林巴斯纖維內鏡後來居上。繼 1957 年 Basil Hirschowitz 推出纖維內鏡原型後,1964 年 奧林巴斯利用玻璃纖維獨特的物理性質,成功開發出纖維胃鏡 GTF,實現直觀、實時觀 察患者胃內狀況,並可以獲得清晰、高質量的圖片。奧林巴斯多措並舉發展纖維內鏡, 一方面拓展纖維內鏡應用領域到食管、結腸、十二指腸等,如 1970 年推出 CF-LB、JF-B, 另一方面持續豐富產品功能,如配置空氣/水的供給/抽吸功能、前端彎曲結構、允許活檢 等。儘管奧林巴斯纖維內鏡商業化生產並不比美國早,但其在品種規格、技術質量和產 品數量上卻迅速躍居世界首位,並拉動日本內鏡強勢發展(1981 年日本人均內鏡數量為 美國的 2 倍以上),日本胃癌死亡率逐漸呈現下降趨勢,奧林巴斯也成功在日本、美國和 歐洲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而在電子內鏡時代,奧林巴斯以 EVIS 系列升級疊代持續領跑全球。 1985 年,奧林巴斯以微型圖像傳感技術替代光導纖維研發出 EVIS-1 電子內鏡系統,其 搭載的圖像傳感器將處理後的圖像顯示在電子顯示器屏幕上,呈現出比纖維內鏡更加清 晰的圖像,且可供多名醫生同時觀看,大大提高診斷準確率。儘管電子內鏡最早於 1983 年在美國推出,具有開創性,但是奧林巴斯 1985 年發布的這款產品被視為重大突破。 EVIS-1 的推出使奧林巴斯意識到不同國家內鏡醫師對內鏡功能的需求有所不同,於是奧 林巴斯推出兩個系列產品:100 系列和 200 系列。100 系列優先考慮實時成像、動態過程 流暢自然重現,200 系列優先考慮色彩保真和最高質量的靜態圖像,這兩個系列三十年 來持續更新疊代。而隨著內鏡醫生之間的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為了滿足各地醫生集成 需求,奧林巴斯推出全球統一平台 EVIS X1。

奧林巴斯軟鏡系統和鏡體升級疊代方向為:看清病灶、提升醫生使用友好度和減輕患者 不適度。 看清病灶:從看不見到能看見,從難看見到易看見,從看清到看透。 (1)圖像清晰度:持續提升圖像傳感器、信號傳輸、圖像處理算法、顯示等,2002 年 推出世界上首台高清電子內鏡系統 EVIS LUCERA,2020 年推出的 EVIS X1 與 OEV321UH 顯示器一起使用可實現 4K。 (2)對焦:從鏡體難以近距離對焦、可近距離對焦到雙焦點(改變鏡片組的相對位置實 現常規成像和近距離成像兩種模式)及變焦,2020 年推出的 EVIS X1 更是具備 EDOF 景 深擴展技術,能合併兩個不同焦距的圖像數據以生成具有更寬景深的圖像。

(3)圖像放大技術:從電子放大到光學放大,從低放大倍數到高放大倍數,如光學放大 倍數從 EVIS LUCERA ELITE 胃鏡 GIF-H290Z/結腸鏡 CF-HQ290ZL/I 可放大 85/80 倍到 EVIS X1 胃鏡 GIF-XZ1200/結腸鏡 CF-XZ1200L/I 可放大 125/135 倍,此外,奧林巴斯 2018 年推出的 EC 內鏡,實現 520 倍光學放大,使得內鏡檢查期間細胞水平實時在體觀察成 為可能。 (4)提升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對比度:一方面不斷引入特殊光觀察,如 NBI 窄帶 成像技術、AFI 自體螢光成像技術、IRI 近紅 外成像技術、RDI 紅色二色成像技術,同時持續優化升級,如 2012 年 EVIS EXERA III、 EVIS LUCERA ELITE 的 NBI 可提供 2 倍於前系列的可視距離和更強烈的對比度,另一 方面不斷豐富圖像增強,如結構增強、邊緣增強、自適應 IHb 顏色增強、TXI 結構顏色 增強等。

提升醫生使用友好度:鏡體操控性持續精進,工作流程持續簡化、降低醫生勞動損傷等。 鏡體操控性持續精進主要體現在可變硬度(Variable Stiffness,VS)、智能彎曲(Passive Bending,PB)和強力傳導(High Force Transmission,HFT)。可變硬度:插入管軟硬度 可調節。奧林巴斯早在 EVIS 140 和 EVIS 240 系列鏡體中便配備了可變硬度功能,EVIS LUCERA 及後續系列基本所有結腸鏡均配備了該功能,奧林巴斯可變硬度有 0、1、2、3 這 4 檔可調節。智能彎曲:鏡體插入遇到腸壁阻力時自然彎曲並符合人體解剖學結構, 從而順利通過急彎部分。強力傳導:使醫生推拉和旋轉操作可以 1:1 傳遞到遠端,提升 鏡體響應能力。2012 年,奧林巴斯在推出的 EVIS EXERA III 和 EVIS LUCERA ELITE 系列所有結腸鏡中新增智能彎曲和強力傳導,與可變硬度並稱為反應性插入技術 (Responsive Insertion Technology,RIT),大大提升鏡體操控性。

工作流程持續簡化:結構優化+自動化水平高。奧林巴斯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如 2012 年 奧林巴斯推出的 EVIS EXERA III 和 EVIS LUCERA ELITE 擁有防水一鍵式連接器,允許 鏡體一步連接到處理器和光源,最大限度減少相關設置所需的工作量,且無需使用防水 帽,簡化後處理流程。奧林巴斯多方面提高產品自動化水平,如自動白平衡、自動曝光 控制、預凍結功能2、鏡體 ID 功能3、用戶設置記錄(EVIS X1 最多可記錄 20 人)、圖像 數據管理(提供圖像記錄儀,圖像數據還可直接記錄到可攜式存儲器)、可與醫院信息網 絡集成、提供遠程支持服務等。此外,奧林巴斯自 2019 年推出內鏡圖像的 AI 輔助診斷 支持軟體並不斷優化,可以實現自動檢測可疑病灶並實時顯示。

降低醫生勞動損傷:鏡體握把越來越符合人體工程學,減輕醫生手部壓力。面板和鍵盤 的設計往符合醫生使用習慣的方向不斷優化,且在 EVIS X1 中面板改為觸屏。 減輕患者不適度:持續追求提升圖像質量、擴大器械道內徑的同時鏡體直徑縮小。此外, 提升醫生使用友好度、提升醫生診治效率也是在間接減輕患者不適度。

鏡體類型和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多項功能逐漸從選配到標配。從胃鏡、結腸鏡、支氣管 鏡到十二指腸鏡、小腸鏡、膽道鏡等,鏡種越來越豐富,適用領域越來越廣泛。鏡體功 能也越來越多樣,部分功能如高清、近焦/雙焦/變焦、RIT、WJ、OT 等逐漸從選配到基 本標配,再根據具體臨床使用場景需求,選擇不同粗細和選配功能,鏡體型號愈加豐富。 軟鏡系統集精密加工製造、圖像處理算法、軟體開發應用、光學系統設計等技術於一體, 鏡體在設計和工藝上有相當的難度,鏡體結構複雜且普遍細長,調整空間十分有限,加 之攝像單元位於最遠端,集成要求非常高,還要考慮可操作性等問題。軟鏡系統及鏡體 每個點的升級,往往需要硬體、軟體全方位的配套升級,難度非常大。

奧林巴斯軟鏡系統疊代速度比較慢,平均 6-8 年更新一代,但每一代產品的推出,都意 味著產品的全新升級和技術的又一次飛躍,具有真正臨床價值的創新技術層出不窮,如 NBI、可變硬度、智能彎曲、強力傳導、TXI、EDOF 等。奧林巴斯引領全球軟鏡行業發 展,也穩住全球消化內鏡 70%左右市場份額二十多年,是軟鏡行業的絕對「霸主」。此 外,奧林巴斯注重內鏡影像技術複合化,領跑超聲內鏡行業,同時也關注新興產品,開 髮膠囊內鏡,對傳統軟鏡形成補充。

超聲內鏡結合內鏡與超聲成像的技術優勢,通過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鏡體前端, 當鏡體進入消化道後,通過內鏡觀察消化道黏膜表面病變形態,通過超聲清晰顯示消化 道壁及周圍臟器的良、惡性病變,在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系統和腎上腺等處的良 惡性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和介入治療方面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奧林巴斯 1978 年便開始研發超聲內鏡,1982 年推出全球首台超聲內鏡 EU-M1,2009 年 推出全球首個兼容電子和機械掃描的超聲內鏡 EU-ME1,並更新疊代,功能愈加豐富, 圖像越發清晰,鏡體插入性、操作性不斷提升。超聲內鏡占軟鏡市場的 12%左右,目前 全球僅奧林巴斯、富士、賓得以及開立醫療超聲內鏡獲批。

膠囊內鏡類似於一部微型照相機和一台微型發射器,患者將膠囊吞下後,藉助自身重力、 胃腸肌肉蠕動或外部動力系統控制沿消化道運行,同時對經過腔段連續攝影並將數字信 號傳輸給體外的圖像記錄儀進行記錄。膠囊內鏡克服了傳統推進式內鏡檢測過程痛苦等 缺陷,可以作為胃腸鏡檢查的補充。 以色列科學家在 2000 年發明了膠囊內鏡,並創立 Given Imaging 將其商業化。奧林巴斯 1990s 開始研製膠囊內鏡,向內鏡檢查盲區——小腸發起衝擊;2005 年成功推出膠囊小 腸鏡 Endo Capsule;2008 年推出膠囊小腸鏡 EC-1,圖像質量能與普通軟鏡相當;2013 年推出膠囊小腸鏡 EC-10,視野角從 145°拓展到 160°,成像質量進一步提升,可提供 與奧林巴斯 SIF-Q180 腸鏡相當的圖像質量。

2、硬鏡:行業第一梯隊。1975 年,奧林巴斯與德國硬鏡製造商 Winter&Ibe GmbH 合作生產硬鏡,奧林巴斯提供光 學系統,正式進入硬鏡市場。1979 年,奧林巴斯將 Winter&Ibe GmbH 收購。而自 1985 年英國泌尿外科醫生 Payne 和 Wickham 提出微創概念,1987 年世界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 術成功開展後,微創外科手術快速發展。奧林巴斯踏准外科手術微創化發展趨勢,結合軟鏡光學技術積澱,持續發展硬鏡業務。

與軟鏡不同,硬鏡主要給醫生提供視野,加之鏡體不可彎曲,對操縱性要求不高,因此 硬鏡主要的升級點在於更清晰的視野。 (1)清晰度更高。奧林巴斯 2006 年推出的 VISERA PRO 圖像質量達到高清,2015 年推 出的 VISERA 4K UHD 圖像質量突破 4K。 (2)從 2D 到 3D。奧林巴斯 1995 年便推出 3D 腹腔鏡系統,但因亮度和圖像質量不足 未能得到廣泛使用,2013 年發布新的 3D 硬鏡系統,需要在原有主機和光源基礎上再搭 配 3D 可視化處理單元和專門的主機,而 2017 年推出的 VISERA ELITE II 主機 OTV-S300 可兼容 2D 和 3D。3D 成像可幫助醫生更好感知深度、空間和位置,提高醫生操作速度和 精度,亦可降低醫生學習曲線。

(3)特殊光觀察。奧林巴斯將軟鏡配置的 NBI 技術融合進硬鏡系統中,幫助醫生看清 病灶,從 VISERO PRO 開始配備 NBI 技術,VISERA ELITE 的 NBI 進一步升級,增強黏膜表面血管和其他組織對比度,亮度提高 20%。奧林巴斯 VISERA ELITE II 配備 IR(紅 外成像)技術,需要專門的光源和鏡體,2 種 IR 模式(雙色疊加標準螢光和僅紅外光觀 察模式),VISERA ELITE III 中 IR 技術進一步升級,3 種 IR 模式,為醫生提供廣泛的高 質量螢光成像解決方案。 (4)功能高度集成化。奧林巴斯VISERA ELITE II不僅可以兼容2D、3D,還支持 NBI、 IR 等多種觀察方法,VISERA ELITE III支持VISERA 4K UHD和VISERA ELITE II的 4K、 3D/2D、NBI、IR 等功能,集成度進一步提升,此外,VISERA ELITE III 還具備 CAF 自 動連續對焦和 EDOF 景深擴展功能,提供從近景到遠景的更清晰的圖像採集。

與全球其他硬鏡巨頭相比,奧林巴斯硬鏡業務起步較晚,屬於追趕者,但是奧林巴斯憑 借光學技術的多年積澱,引領行業 4K/3D 等技術變革,加之其獨特的 NBI、IR 等特殊光 觀察技術,在全球硬鏡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目前市場份額位居第三。

3、配套診療器械種類豐富,配合內鏡實現診斷與治療。奧林巴斯一直注重內鏡配套診療器械的研發,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其早在 1966 年便推出 首個能進行活檢的內鏡和配套活檢鉗、細胞刷;2002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個 ESD 專用治療 設備 ITKnife,並與 Terumo 合作推出一次性導絲;2008 年推出 3 種用於 ESD 的治療器械; 2012 年推出世界第一個可以同時輸出雙極高頻能量與超聲波能量的集成式能量設備 THUNDERBEAT;2017 年推出 EBUS-TBNA 經支氣管鏡引導針活檢針 ViziShot 2。近年 來,奧林巴斯還通過收購進一步豐富產品線。

目前,奧林巴斯內鏡配套診療器械主要以消化、泌尿和呼吸領域為主。消化領域主要圍 繞 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SD(內鏡下黏膜剝離術)等手術展開,產品 有導絲、括約肌切開刀、一次性高頻切開刀等。泌尿領域主要圍繞結石管理、良性前列 腺增生等疾病展開,產品有碎石發生器及相關耗材(如單極/雙極耗材、取石籃等)、用 於 BPH 微創治療的產品 iTind 等。呼吸領域主要圍繞肺癌診斷展開,產品有經支氣管鏡 引導針吸活檢針(EBUS-TBNA)、一次性支氣管鏡等。此外還有耳鼻喉科內鏡配套產品 等。

4、配套工作完善形成閉環,構建內鏡生態。研發:注重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堅持醫工合作 奧林巴斯持續多年在醫療領域高研發投入,醫療領域研發投入占醫療業務收入占比在 8% 左右,近年來占比有所提升。奧林巴斯內鏡研發團隊分為 5 個小組各司其職,分別是訪 問技術組(內鏡到達成像部位,如超細內鏡、可變硬度等),成像與傳感技術組(圖像放 大、圖像增強等技術),識別與分析技術組(識別病變的技術,如 NBI 技術等),治療和 外科技術組(外科能量設備等),報告和證據技術小組(使內鏡圖像易於記錄與分享)。 奧林巴斯堅持醫工合作,致力於真正有臨床價值的技術創新。產品研發階段,奧林巴斯 注重臨床上未被滿足的需求,產品上市後,根據醫生反饋和建議持續改進。

基於強大的研發實力,奧林巴斯推出眾多引領內鏡行業發展的技術,如 NBI、可變硬度 等。而且奧林巴斯重視研發成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申請了眾多專利,其內鏡領域專利數 量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

生產:內鏡核心部分在日本生產,多措施防止技術外泄。奧林巴斯生產基地主要位於北美、歐洲和日本/亞洲。北美生產基地主要生產耳鼻喉科相 關產品和外科能量設備。歐洲生產基地主要生產硬鏡、泌尿領域產品、外科能量設備和 內鏡周邊設備(推車、氣腹機等)。內鏡核心部分包括內鏡主機、光源、鏡體、超聲內鏡、 膠囊內鏡等集中在日本生產,其中會津工廠獨家生產軟鏡鏡體,白川工廠優勢在電氣設 備,生產產品包括內鏡主機、光源、超聲內鏡和膠囊內鏡,青森工廠專門生產內鏡配套 診療器械。對於內鏡主要部件如成像單元、控制部分等,奧林巴斯有計劃地統一研發和 製造,並做好關鍵技術的分離,同時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如果市場無法提供符合 奧林巴斯要求的產品,奧林巴斯會選擇自己研發生產。

銷售:專業的醫生培訓體系,全球化的營銷網絡,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內鏡銷售離不開醫生培訓,醫生需要通過學習培訓掌握內鏡使用方法和技巧。奧林巴斯 致力於為全球醫生提供培訓,每年開設約 1400 門課程,為約 2.5 萬名醫療人員提供培訓。 奧林巴斯在全球建立了大量培訓中心,尤其是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新興國家,奧林巴斯 為新興國家培養大批內鏡醫生的同時也推動了新興國家內鏡收入的持續增長。此外,奧 林巴斯在 21 年推出醫療教育線上品牌「Olympus Continuum」,加快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全 球共享。奧林巴斯通過專業的醫生培訓體系與全球內鏡醫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也 增強了醫生對奧林巴斯產品的黏性。

奧林巴斯 1964、1968 年分別在德國、美國成立子公司,1987 年在中國設立辦事處,1993、 2002、2006 分別在俄羅斯、巴西、越南成立子公司,當前在重點國家建有本土化銷售團 隊,擁有廣闊的營銷網絡。此外,奧林巴斯建立了業界領先的全球維修和服務體系,在 全球約有 200 個維修和服務點。內鏡使用需要保障安全穩定,其維修在所難免,因此售 後服務體系的建立至關重要,而維修和服務點的建立可以提升維修效率、減少維修周轉。

5、奧林巴斯在中國。1972 年,北京協和醫院胃腸科主任陳敏章教授在東京大學助理教授藤田裡谷指導下使用 奧林巴斯內鏡進行了中國首例內鏡檢查。1987 年,奧林巴斯在北京設立辦事處。2004 年, 奧林巴斯(北京)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成立。 奧林巴斯分別於 2009、2011、2014 年在中國上海、北京、廣州成立醫療培訓中心(C-TEC), 近 5 年來為近 2.5 萬名醫療工作者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2018 年我國每百萬人中內鏡醫 師數量約 22 人,而據《2020 中國消化內鏡診療技術調查報告》顯示內鏡醫生數量已提 升至 28 人(日本每百萬人內鏡醫師數量 191 人)。

目前,奧林巴斯在中國設立了 1 個客戶服務中心、2 座維修工廠、3 處醫療教育培訓中心、 7 個技術服務中心、3 座大型備品庫,並在多個省份地區設立分公司,共擁有 41 個分支 機構,配合 400 余名服務人員構成的專業售後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不斷優化升級的全 方位服務。與之相匹配的是奧林巴斯醫療業務中國市場收入的高速增長和中國軟鏡市場 超高的市場份額(2018 年市場份額約 80%)。

二、探索澳華內鏡軟鏡進階發展

(一)匠心專注軟鏡近三十年,引領進口替代浪潮

澳華內鏡成立於 1994 年,主要從事電子內鏡設備及內鏡診療耗材研發、生產和銷售,是 國內較早從事軟鏡研發和製造的企業之一。澳華內鏡持續深耕軟鏡,專注軟鏡領域近三 十年,目前已實現可視喉鏡、纖維內鏡、VME 系列、AQ 系列、AC-1 系列等多種內窺鏡 機型產品的量產和銷售。我國內鏡微創醫療器械產品發展僅 30 餘年,前期技術水平較發達國家或地區較低,近年 來,國產內鏡廠商加大相關領域研發投入及人才引進力度,技術差距逐漸縮小,逐漸從最初的完全依賴進口、模仿改制向學習創新、深度合作方向發展。

澳華內鏡引領我國軟鏡進口替代浪潮。澳華內鏡 2005 年推出自主研發的首代電子內鏡系 統 VME-2000,是最早的國產軟性電子內鏡之一,打破該領域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2010 年推出 VME-2800 電子內鏡系統,除了配備胃腸鏡外,還搭配首款國產電子鼻咽喉鏡和 電子支氣管鏡;2013 年推出國產首台自主研發的具有分光染色(CBI)功能的電子內鏡 系統 AQ-100,具備早癌等病變的臨床早期診斷和篩查能力;2018 年推出新一代 AQ-200 全高清光通內鏡系統;2022 年發布全新一代智能多光譜內鏡系統 AQL-200L 和 4K 超高 清內鏡系統 AQ-300。

澳華內鏡長期堅持底層技術創新和跨領域人才培養,成功突破光學 成像、圖像處理、鏡體設計、電氣控制等領域多項關鍵技術,從基礎內鏡系統的生產和 技術積累到高端內鏡系統的持續快速升級疊代,逐漸在進口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奧林巴 斯、富士、賓得三家市占率合計 90%左右)的中國軟鏡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二)跟隨+自主創新,掌握軟鏡關鍵技術

澳華內鏡採取跟隨+自主創新研發策略,持續優化升級產品,發展步伐緊跟行業發展方 向。 圖像清晰度方面,澳華內鏡軟鏡圖像解析度較早便達到 HD,AQ-200 配備 200 萬像素的 CMOS 圖像傳感器,內鏡圖像解析度達到 FHD。圖像放大技術方面,澳華內鏡 AQ-100 配備電子放大技術,放大倍數可達到 1.2/1.5/2.0 倍。同時 AQ 系列還支持實時調光,圖 像更加清晰,亮度更加均勻,調光速度、準確度和穩定性也在不斷提升。

提升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對比度方面,澳華內鏡攻克了 CBI 分光染色技術,選擇與 奧林巴斯相同的技術路線——光學染色,選取以 440nm 和 540nm 特定波長為中心的 2 個 窄光帶,使醫生能更好觀察病變黏膜下的微血管結構,並將 CBI 技術配置在 AQ-100 中, 隨後將 CBI 升級為 CBI Plus 並配置在 AQ-200 中,亮度更高,成像更加銳利清晰,AQ-200 還可選擇正常光、CBI PLUS、正常光+CBI PLUS 和其他模式等多種模式,並支持雙圖像 顯示,無需在正常光和 CBI 模式間來回切換,進一步提升消化道早期病變發現和篩查能 力。而在圖像增強方面,澳華內鏡也較早具備結構增強、邊緣增強和 HbE 血紅蛋白增強 技術,其中 HbE 血紅蛋白增強可凸顯血液中的血紅素,對病變組織可能形成的血管形態 有著明顯的強調作用,圖像增強算法也在持續優化中。

圖像處理平台不斷升級。澳華內鏡 AQ-100 採用全新的 Motus 3.0 圖像處理平台,光敏度 更好,圖像解析度更高,同時數據處理能力更強,是 2.0 平台算力的 10 倍以上、內存帶 寬的 5 倍和內存容量的 8 倍,圖像處理平台的升級使得澳華內鏡軟鏡可以輕鬆處理具有 更高解析度和需要更高計算能力的實時圖像數據,從而支撐 CBI、HbE 等功能的實現。

鏡體設計與集成也在往提升醫生使用友好度和減輕患者不適度方向優化。視野角方面, 澳華內鏡精益求精,AQ-200 胃腸鏡視野角均由 140°提升至 145°。鏡體插管材料不斷 改進,AQ-100 鏡體插管由全新材料製成,彈性和潤滑性更佳,醫生更好操作同時減少患 者不適感,靈活的彎曲部可幫助醫生無盲區觀察賁門、胃底、胃角等部位,減少漏診率。 澳華內鏡鏡體手柄設計以醫生為導向,更符合人體工程學,愈加貼合手的握持曲線,且 輕量、精巧化。此外,部分 AQ 系列鏡體在不增加插入管外徑基礎上配置附送水功能。

而在安全隔離技術方面,澳華內鏡創新性將無線供電和雷射傳輸技術應用在 AQ-200 中, 無線供電技術實現了設備間的電氣隔離,雷射傳輸技術使得內鏡不受電磁干擾,便於鏡 下高頻電刀和其他周邊設備的聯合操作,顯著提高臨床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與國外 廠商主流產品相比具備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澳華內鏡經過多年創新與發展,已掌握高清圖像處理、鏡體設計與集成、安全隔離等方 面多項核心技術,覆蓋軟鏡領域主要技術範圍,具備自主研發「硬科技」。

(三)AQ-300:對標奧林巴斯EVIS X1,目標是三級醫院大市場

2022 年 11 月 1 日,澳華內鏡 4K 超高清內鏡系統 AQ-300 正式發布,產品全方位升級, 對標奧林巴斯 EVIS X1。成像方面。AQ-300 搭載全國首款 4K 超高清消化內鏡,3840*2160p 的高分辨可呈現更多細節,有 效圖像解析度達到 500 萬像素,提升消化內鏡像素標準。同時,4K 超高清圖像擁有更廣 的色域,使內鏡醫生在操作時獲得更接近人眼直視狀態下所見的真實圖像色彩,減少視 覺誤差。

圖像增強方面,AQ-300 配備全新算法引擎多尺度結構增強算法、全新分光染色算法和 自適應複合強化算法。多尺度結構增強算法結合多個尺度的信息進行圖像增強,強調黏 膜結構和細微血管的同時減少圖像噪點。全新分光染色算法,以光學理論為基礎,通過 全新算法進行全新特徵提取,可進一步增大正常組織和病灶的視覺差異性,幫助醫生更 便捷、更準確識別病灶。自適應複合強化通過亮度校正、色度拉伸、紋理強化等綜合作 用,使得 AQ-300 超高清內鏡在複雜的體內自然腔道中能強化並重塑白光下真實的臨床 效果。

光學染色方面,AQ-300 多光譜染色進一步升級。2022 年 5 月澳華內鏡正式發布智能多 光譜內鏡系統 AQL-200L,搭載全新多 LED 光源實現 CBI 多光譜染色(1+3 式呈現多圖 像模式,1 種白光照明,3 種分光染色照明模式:CBI regular——CBI-R 常規模式、CBI indigo——CBI-D 靛胭脂模式、CBI aqua——CBI-Q 湖綠色模式)。AQ-300 進一步升級, 搭載 5LED 光源(亮度更亮、光譜更准、壽命更長),實現 4 種染色模式,新增 CBI Amber ——CBI-M 琥珀色模式。

醫生在內鏡檢查時可根據體內不同組織部位、黏膜特徵、病灶種類,選擇合適的染色模 式進行觀察,真正實現高畫質+高精度。(1)CBI Regular 使用窄帶藍光+窄帶綠光,圖像 對比度高,既可甄別黏膜層病變範圍又可凸顯黏膜下血管分布。(2)CBI Indigo 模式使 用適量白光+窄帶藍光,同時配備顏色拉伸算法,進一步對橙紅粉等體內常見顏色進行顏 色距離拉伸,對血管紋理顯示對比度更強,對紅色區域顯示的色差對比度更強,有效提 升黏膜與血管的對比度,提升疾病診出率。(3)CBI Aqua 模式使用窄帶藍光+寬譜綠光+ 白光,既有 CBI Regular 的高對比度優勢,又比其包含更多的亮度信息。(4)CBI Amber 模式使用紅光+綠光+琥珀光,並配備圖像融合算法和對比度反饋調整技術,適用於觀測 黏膜深層血管或有淺層血水遮擋的出血點。

而在圖像放大方面,澳華內鏡有望在23H1推出光學雙焦4K內鏡,一鍵切換遠焦與近焦, 具備高範圍景深,且可同時實現 100 倍光學放大和 4K 超高清畫質,物方解析度達到 4um (正常人體細胞平均直徑 10-20um,最細的毛細血管直徑 7-9um),具備更強的細節解析 能力,在早癌篩查、精查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提升醫生使用友好度和患者舒適度方面,提升鏡體操控性方面:(1)AQ-300 搭配的全新結腸鏡鏡體實現適應性推進技術,含三大 技術:同步傳導、軟硬可調、隨動彎曲。同步傳導技術可將手柄操作者的推拉力和旋轉 力準確傳遞到結腸鏡先端部。軟硬可調技術通過旋轉調節環,可實現插入部 5 檔軟硬度 調節,以滿足臨床醫生對結腸不同部位的進鏡需求。隨動彎曲技術可在內鏡操作時順應 腸道不同部位的轉向,在乙狀結腸等部位隨著腸道前進方向扭轉鏡身前進。大幅提升鏡 體手感和可插入性,提高患者舒適度。

(2)鏡體設計優化,參數進一步升級。AQ-300 全 系腸鏡標配 170°大廣角,可以提供更廣視野和更大檢查範圍,降低腸道漏診。鏡體頭 端搭載三光窗照明系統,光照更明亮、均勻。全系標配前向附送水,並具備超大鉗道, 治療胃鏡具備 3.2mm 鉗道,治療結腸鏡具備 4.2mm 鉗道,足以匹配絕大部分手術。

簡化工作流程方面:(1)搭載 AI 人工智慧輔助系統,通過海量病例學習,能在檢查過程 中實時分析數據,針對可疑病變進行實時標記、自動截圖,為醫生提供參考。(2)搭載 智能觸控平板,可實現人臉識別開啟、語音控制、自定義設置等多項功能,讓設備調試 與操作更便捷,也更能滿足醫生個性化操作需求。(3)雙畫面顯示,方便對同一部位用 白光及染色光模式同時觀察,並可實現雙畫面的相互切換。 降低醫生勞動損傷方面:採用全新第五代手柄,基於人機工程學設計,優化虎口弧度和 快捷按鍵設計,且手柄更輕便,可有效減輕醫生手部疲勞感。

安全隔離技術優化。AQ-300 延續使用 AQ-200 的雷射傳輸和無線供電技術,並將 4 根 3G-SDI 信號的線整合 為一根 12G-SDI 輸出,使得 4K 系統運行更加流暢,抗干擾能力更強,圖像畫質更加穩 定。 此外,澳華內鏡有望在 2023H1 推出全新十二指腸鏡,它會同時具備一次性頭端帽和抬 鉗器機構,更便於清洗消毒。預計 2023 年 AQ-300 還將迎來下一代全系列細鏡(支氣管 鏡、耳鼻喉鏡、泌尿鏡和膽道鏡)。澳華內鏡 AQ-300 是全國首款搭載 4K消化內鏡的產品,全新開發的超高清圖像處理系統, 結合更豐富的內鏡配置,更齊全的鏡體種類,將為用戶提供更為完整的內鏡解決方案。

三、開展率低,政策友好,產品力強,放量可期

(一)國內人均內鏡診療開展率低

我國軟鏡需求旺盛,行業處於快速發展期。我國消化系統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國也 是消化系統癌症高發國家,消化系統癌症病例占全球近 50%,發病率、死亡率遠高於全 球平均水平。而我國人均內鏡開展率水平較低,2019 年上、下消化道內鏡開展率只有日 本的 1/5、1/4,我國高難度手術如四級醫療手術 EUS、ERCP 開展率與發達國家也有較大 差距。制約我國內鏡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內鏡及麻醉醫師配置水平不足、體檢覆蓋率較低 等,目前均在改善且上升勢頭良好。而與發達國家相比,均還存在大幅提升空間。疊加 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軟鏡需求旺盛,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二)政策友好

促進醫療器械國產替代政策不斷加強。國家財政部及工信部發布的《政府採購進口產品 審核指導標準》(2021 年版)明確提到 137 種醫療器械全部要求 100%採購國產、12 種醫 療器械要求 75%採購國產、24 種醫療器械要求 50%採購國產、5 種醫療器械要求 25%採購國產,有望加速內鏡行業國產替代進程。多個省/市級部門也出台相關政策促進國產替 代,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 2021 年出台的 2021 年省級衛生健康機構進口產品目錄清單中 共計 46 種醫療設備納入,相較於 2019 年減少了 86 種,涉及到的內鏡種類也大幅減少。

國內軟鏡市場國產替代空間大,競爭格局良好。軟鏡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市場長 期被日系三大企業奧林巴斯、富士和賓得占據,國產廠家稀缺,目前僅澳華內鏡和開立 醫療在高端軟鏡市場實現突破。當前,奧林巴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 EVIS LUCERA ELITE (CV-290)在 2014 年前後進入中國市場,距今已有 8 年時間,許多醫院有強烈的產品換 新需求,而奧林巴斯最新軟鏡系統EVIS X1預計還需1年左右時間在中國拿證進入市場, 存在產品更新空檔。而澳華內鏡 AQ-300 已經推出,可對標 EVIS X1,有望抓住時間窗 口,大舉進軍三級醫院大市場。

(三)澳華產品力強,放量可期

臨床合作不斷深化,產品力強。2021 年,澳華內鏡與北京友誼醫院、南京鼓樓醫院、杭 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多家三級醫院陸續合作,建立臨床合作中心,通過臨床打磨新產品 性能的同時拓展三級醫院渠道,為澳華內鏡產品在三級醫院放量做準備。AQ-300 全方位 升級,對標奧巴 EVIS X1,有望向三級醫院內鏡診療室進發,開啟國產軟鏡新紀元。

持續加大營銷布局,營銷體系持續優化。澳華內鏡引入優秀的銷售人才提升銷售團隊質 量,積極開展臨床、專業知識等培訓,為一線銷售人員賦能。澳華內鏡還不斷擴大全國 範圍內營銷網點建設,引入一批有三級醫院資源、能力更強的經銷商,渠道覆蓋面更廣 泛。同時澳華內鏡加強學術推廣力度,抓緊布局學術推廣活動,2022 年 5 月更是啟動線 上學術活動,每周有醫生做病例分享以及澳華內鏡產品的線上直播,市場反饋很好,還 在澳華學院平台推出系列學術專題活動,收到專家、客戶和經銷商不錯的反饋。2021 年 澳華內鏡銷售費用近 7300 萬元,同比增長 31%,2022Q1-3 銷售費用達到 7752 萬元,同 比增長 58%。

強化售後服務團隊。三級醫院需求更複雜,對售後服務也有較強烈訴求。澳華內鏡 2022 年初售後服務團隊人數達到 40 人。澳華內鏡會參與到醫院科室建設、補強和增加巡檢工 程師和售後工程師團隊,依據客戶要求提供差異化政策和服務內容等。對於 AQ-300,預 計公司也會採取能助力提高臨床滿意度以及推動產品更新疊代的銷售政策。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連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