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名著譯叢」上新!《道德之錨》出版(附書單)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2-12-05T17:13:10.371619+00:00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傑出教授娜奧米·埃勒默斯 ,在其經典名著《道德之錨:道德與社會行為的調節》一書中,以其豐富的研究經驗為基礎,博採道德研究的洞見與發現,對道德現象的社會功能進行了基礎性整合,考察了社會群體如何影響道德價值觀,又如何發揮「道德之錨」的作用。

道德意味著什麼是對的而什麼又是錯的行為方式。這是當代社會心理學的熱門研究領域,與近年的政治經濟危機及其暴露的行為模式有些相關。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傑出教授娜奧米·埃勒默斯 (Naomi Ellemers),在其經典名著《道德之錨:道德與社會行為的調節》一書中,以其豐富的研究經驗為基礎,博採道德研究的洞見與發現,對道德現象的社會功能進行了基礎性整合,考察了社會群體如何影響道德價值觀,又如何發揮「道德之錨」的作用。

這本西方社會心理學經典的中文版於近日出版。

娜奧米·埃勒默斯

Naomi Ellemers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傑出教授,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KNAW)院士,英國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通訊院士,美國心理科學協會(APS)榮譽國際會士,斯賓諾莎獎(荷蘭最高科學獎)獲得者。

埃勒默斯致力於研究群體歸屬如何影響組織中的個體行為。在埃勒默斯的多元化實驗室中,她探索女性、少數族裔與多元性傾向社群成員的工作經歷。而在她的誠信實驗室里,她還研究個體如何被工作中的倫理氛圍所引導,譬如金融部門中的氛圍及其影響。

埃勒默斯是荷蘭普華永道的監事會成員,還擔任庫爾特·勒溫研究所(Kurt Lewin Institute) 理事會主席。此外,她與三位女教授聯合發起了名為「雅典娜的天使」(Athena's Angels) 的倡議,旨在維護女性在科學界的權益。

在《道德之錨》中,娜奧米·埃勒默斯分析指出,內群動力及建構獨特群體身份的熱望,對理解道德對個體行為調節的影響至關重要。但群體語境尚未被系統納入道德研究之中,也未被作為過程,用以理解改變道德行為的嘗試。

基於社會認同與自我歸類原則,本書獨到之處在於明確將社會群體視作道德價值觀的重要來源,並對社會群體如何影響個體決策以及集體行為與社會群體間的關係進行了探討。

埃勒默斯以她自己的研究發現闡明了社會行為如何被道德關切所影響,從而凸顯了這類觀點是怎樣推進我們對共同體中共同生活、在組織內共事的人們的道德行與道德判斷的理解的。

英國肯特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羅傑·吉納-索羅拉 (Roger Giner-Sorolla)評價本書:

娜奧米·埃勒默斯在本書中指出,除非將道德看作一種群體現象,否則我們就無法理解道德。運用最新心理學研究當中現實世界的生動案例,埃勒默斯表明,道德對於人們管理自身行為、找尋併力圖融入社會規範至關重要。

與大多數強調道德規則內容的道德心理學研究不同的是,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群體關切如何將模糊的規則轉化為具體的行動,並驅使我們找尋良好品質與倫理氛圍的跡象。

關於道德、群體和組織倫理,本書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學觀點。

本書是社會心理學及相關專業學者與學生的必讀之書,也是有志於了解道德行為的從業者的寶貴資源。

中文版序

致謝

第一部分 導論

第一章 為什麼研究道德?

我們如何看待不道德行為?

我們怎樣審視道德行為?

我們討論道德時在說什麼?

道德心理學

群體道德的意義

道德的社會功能

第二章 群體作為道德之錨

道德信念的起源

超越互依與關懷

常被忽略的群體語境

道德的社會認同路徑

群體作為道德之錨

道德作為社會測驗

第二部分 個體內水平

第三章 我們都想做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德性的人

德性不僅僅是友善

是要德性還是要聰明?

評估行事道德的動機

道德的群體和組織對個體的吸引力

職場道德的重要性

德性決定我們是誰

第四章 道德走神與道德自我觀

羞恥感和罪疚感

道德耗竭

道德存疑行為的情緒成本

道德過失的社會意涵

自我保護反應

應對(間接體驗到的)道德感或不道德感

應對道德污點

第三部分 人際水平

第五章 我們信任誰?

為什麼信任至關重要

決定信任誰

感知到的動機影響判斷

權力差異影響信任

地位安全性提升信任

機遇與責任

可信無法被強制而來

第六章 尋求道德引導

超越信任

我們不只關心結果

道德明燈使我們感到自身的不足

道德差異引發威脅

確保道德認可

為什麼道德提升如此困難

第四部分 群體內水平

第七章 我們的立場

群體成員資格如何塑造自我觀

贏得接受與接納

誰的判斷至關重要?

無罪推定

對抗群體道德的代價

做忠誠的群體成員

窄化我們的道德視野

第八章 道德氛圍

害群之馬與染缸

倫理氛圍

強調積極面向還是消除不利因素

平衡結果與價值

道德領導力

過失及懲治

培育道德氛圍

第五部分 群際水平

第九章 獲得道德區分

爭取道德優越感

應對道德貶損

樹立道德形象

接受異議的存在

界定內群

同樣的目標,不同的手段

第十章 誰值得被以德相待?

力圖公平

決定應得性

對特權感到不適

好心辦壞事

變換標準

僅考慮成就?

第六部分 結論

第十一章 這會如何幫助我們?

要點串聯

評估個人特質作用有限

善惡不是簡單抉擇

群體並非所有問題的根源

我們能做什麼?

第十二章 做出改變

糾結於問題還是尋求方案

不在於說了什麼而在於怎麼說

希望催生改變的餘地

只做可行之事

做出改變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譯後記

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名著譯叢

《道德之錨》

《偏見與溝通》

群體交往的研究和理論近年來已成為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發展最快、最令人興奮的領域之一。在世界範圍內群體衝突不斷發生的情境中,這項工作顯得愈發重要,人們發現群體交往與溝通能夠成為改善群體關係的有效手段。本書是兩位作者13年研究成果的結晶,包括這一迅速發展領域的重要方面:在整合了群體溝通領域所有的研究結果的基礎上,作者主要將關注點放在群體溝通的影響、影響與效果在何時會發生以及如何發生、為什麼有時候群體溝通不能起到積極的效果。同時,作者也關注了對群體溝通理論的一些批評性意見。本書涉及群際溝通的起源及早期工作、現狀與最近的發展、欠缺之處與未來發展的方向,無論是對於心理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者,還是對於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來說,都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優秀作品。

《情境中的知識》

《情境中的知識:表徵、社群與文化》提出了一種知識的社會心理路徑,將知識生產置於個體、人際和社會文化情境中進行分析。作者提出,表徵是所有知識的基礎,是自我、他者和客體世界的相互關係。表徵的發生、發展和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實現是理解知識與個體、人際和社會文化情境之間的聯繫的關鍵。表徵為知識的多元性提供了解釋,並且將認識的理性向超越認識論的符號與社會邏輯領域敞開。

本書對社會心理領域有重要貢獻,可作為社會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抑或文化研究領域專業人員,以及對知識表徵研究感興趣的讀者的必讀論著。

《欲望的演化》(最新修訂版)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愛與被愛,但為什麼我們最珍視的愛情關係中會有如此多的衝突與矛盾?著名心理學家戴維·巴斯認為,愛情在人類性心理中占有中心地位,但衝突、競爭和操縱也普遍存在於人類擇偶過程中。人類的擇偶策略男女有別,它們塑造了女性之間的地位等級,也助長了男性的性背叛。它們以愛之名義讓戀人們激情相擁,又用嫉妒的怒火和殘忍的背叛讓戀人們黯然分手。聽作者戴維·巴斯講述《欲望的演化》,用進化心理學揭開人類擇偶和愛情的神秘面紗。

《歸因動機論》

《歸因動機論》是當代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成熟期的作品,提出了一種關於人際或社會動機的歸因理論,該書回顧了歸因研究領域的不同流派,通過對比彰顯歸因動機論的獨特性與普適性,以隱喻的手法闡釋各種社會語境中的情感與行動,形成完整的理論框架,並就人類生活中「為什麼」與「有什麼後果」做出解答。作者對歸因動機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生活是法庭,人是法官。個人需要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進行判斷,產生情感反應,進而做出行動。歸因理論對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努力的意義》

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擁有一套自己的信念系統(即自我理論)來建構世界和解釋經驗,從而在相同的情境中展現出不同的思考、感受和行動。有兩種持不同自我理論的人:實體論者和增長論者。實體論者的自我理論中僅包含內在的、固定的、靜止的自我和世界,增長論者的自我理論則指向一個動態的自我和世界。受實體論與表現目標支配的人,需要一次又一次逃避風險,以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而受增長論與學習目標驅動的人則會逐漸積累各種有益的知識與技能,不管努力的結果如何,始終持有堅定的信念與熱情。作者主張,教育者要努力使學生獲得一種信念系統:努力是被期待與享受的事情,而挫敗是有教育意義和挑戰性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改變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改變。

《偏見(第2版)》

《偏見》(第2版)全面介紹了偏見研究的主要理論觀點,並提供了針對近期研究進展的批判性分析。作者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來探討偏見,將它視為主要來源於群體過程的現象,但反過來,它也可以塑造個體的行為和知覺。在關注群際動力學的同時,書中囊括了所有嘗試理解偏見的重要研究,包括經典人格理論的解釋、發展的視角以及著眼於分類和刻板印象的社會認知領域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從實際應用出發,用真實的、日常生活中不同偏見的實例評估了偏見研究在人類同偏見作鬥爭和減少偏見方面的價值。

本書對偏見這一讓人困惑而持久的社會現象進行了全方位解讀,論述深入淺出,案例豐富,可讀性強,是讀者客觀理解偏見並逐漸消除偏見的寶貴參考資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