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準備進入朝鮮,金日成提出要求:中朝軍隊統一歸我指揮

沒人要的洋芋 發佈 2022-12-07T02:29:51.002567+00:00

9月28日,朝鮮當局召開緊急會議,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自從美方插手以來,人民軍要想阻止聯合國軍前進的步伐,已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前言

1950年9月,金日成腦海中始終思考著一個嚴肅的問題。

自仁川登陸以來,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形勢日趨嚴峻。

該如何才能扭轉這糟糕的局勢呢?

9月28日,朝鮮當局召開緊急會議,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

自從美方插手以來,人民軍要想阻止聯合國軍前進的步伐,已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旦美方跨過三八線,以朝鮮的殘餘兵力想要繼續抗衡,無異於痴人說夢,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挽回敗局,只剩下華山一條路——求助外援。

1

朝鮮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求助蘇聯。

10月1日,史達林在接到朝鮮的求助信後立馬回了一封信,信上建議最好是由中國派遣志願軍。

看來蘇聯即使提供幫助,也不會派地面部隊來援助。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陸軍的參戰,那對戰局的影響極為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金日成別無選擇,只能選擇求助中國。不過此時的金日成心中,仍存在一些顧忌,但不便明說。

從韓戰一開始,毛主席就高度關心和重視朝鮮的局勢,多次向金日成表示如果有困難,儘管說,不要怕麻煩。

毛主席這樣做是有著深刻原因的。

首先,當然是因為地理位置臨近,若朝鮮亂,則我國難安。美國如果能全面掌控朝鮮,對我國威脅重大,所以說抗美援朝也是保家衛國之戰。

其次,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是朝鮮在解放戰爭時期,朝鮮曾經幫助過我們(朝鮮人民軍士兵曾經在東北野戰軍中效力)。知恩圖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如今他們有難,我們又豈能袖手旁觀?

最後,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美國敢插手韓戰,這就是赤裸裸的挑釁,必須給予堅決回擊。一旦示弱,只會換來無窮無盡的騷擾和欺辱。

中方這邊早已做好準備,可朝鮮方面卻是匆匆忙忙,由於形勢的突然惡化才臨時做的決定,這就為後來的一些事情留下了隱患。

2

10月8日,我方正式告知朝鮮方面,已決定出兵,並要求朝鮮方面派人到瀋陽和彭老總銜接有關事宜。

當朝鮮方面代表朴一禹風塵僕僕趕到瀋陽後,第一時間就申明希望中方迅速派兵支援,他們已經抵擋不住了,金日成在金川的指揮所等著志願軍的到來。

按金日成的想法,既然是支援嘛,而且中方也建國不久,剛剛從戰爭中恢復過來,那麼應該只是派小規模的精銳部隊過來,並不會派太多人過來。那自然而然,這些少數部隊就要服從大局,配合朝鮮軍隊戰鬥,不能單獨行動。

所以,金日成就提出一個要求來:所有的部隊都要歸他一個人指揮。

以彭老總的性格,怎麼會忍受呢?自己帶的軍隊,哪有讓別人指揮的道理呢?

史達林在10月1日的電報中也曾特意指出,志願軍的部隊由中方將領來指揮。

還有一點,當金日成知道中方將分批派遣大量的部隊過來時,他突然醒悟過來,如此龐大的隊伍,就是中方將領願意讓他指揮,他也指揮不動啊,這也太不現實了。

所以,當10月21日彭老總和金日成會晤時,金日成沒有再提出這個想法。而彭老總也無心提指揮權的問題,只是就如何配合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流。

但擱置了爭議,不等於就解決了問題。

志願軍的到來,確實極大地幫助了朝鮮穩住了戰局,打退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多次進犯,並取得一些勝利(具體情況可看我之前寫的文章)。

但志願軍自身傷亡也並不算小,這其中除了敵軍過於強大、武器裝備遠勝於我方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什麼原因呢?

志願軍和人民軍之間缺乏配合,缺乏協調,「一加一」非但沒有起到等於二的效果,反而小於二。

比如志願軍按作戰部署正常撤退,但朝鮮軍民卻堵在必經之地,令事先就擬定的作戰計劃無法貫徹落實,從而延誤戰機。

更有甚者,還發生了人民軍炮火誤擊志願軍的情況,這種無畏的傷亡比當時的天氣還令人心寒。

種種亂象,讓彭老總不得不冒出一個想法:他來統籌指揮中朝部隊,這樣才能最大增強凝聚力,提升戰鬥力。

3

當然,彭老總並不會直接跑過去跟金日成這樣說。雖然彭老總是個很直爽的人,但並不是情商低。

彭老總向北京匯報前線情況,通過北京委婉地向朝方進行交涉,希望雙方的指揮部能靠近一點。

毛主席得知情況後,也頗感問題棘手。指揮上的不合拍,乃是兵家之大忌。他深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矛盾並不可怕,關鍵看我們如何去解決矛盾。

交流是解決矛盾的最好方式,於是毛主席決定讓彭老總和金日成進行會談,還請了蘇聯方面的負責人什特科夫一起來協調。

彭老總見如此狀況,也是非常坦率表明,兩軍必須要統一指揮,要不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蘇聯方面的代表則明確表示,應該由中方來總指揮。因為中方作戰經驗更為豐富,指揮更為得當。

但金日成卻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而是大談人民軍的現狀。

這種情況下,彭老總會作何選擇呢?

彭老總果斷提出由他們三人成立聯合指揮部,而避開以誰為首,誰為輔的爭論。

但金日成當面沒有做出表態,而蘇聯的什特科夫也表示如此重大的問題,要先請示史達林,方才能給出回復。

毛主席也向史達林提議:

「希望金日成同志和什特科夫同志能常駐前方,並由金日成、什特科夫、彭德懷組織三人小組,負責決定軍事政策……如您認為可行,即請由您處向什特科夫同志和金日成同志提出為妥」。

史達林經過一番考量,也覺得要統一指揮較好,支持成立聯合指揮部,而且應該由中方為主指揮,朝鮮為副指揮。

此事事關重大,金日成在電報之後,立馬奔赴北京和毛主席當面商談。

會談在非常友好的氛圍中舉行,毛主席以誠意打動了金日成,再加上蘇聯方面的指示,金日成終於同意成立聯合指揮部,並且是彭老總擔任司令兼政委,朝方將領任副職。

凡是前線軍隊的調配,都歸聯合指揮部統一部署安排,任何人不得單獨行動,違令者軍法處置。

而後方的動員和訓練,自然還是歸於朝鮮方面,但是聯合指揮部也有權提出建議,不是完全的放之任之。

會後,周總理起草了文字協定,白字黑字的確立這一事實。

金日成回朝鮮後同彭老總敲定具體細節,隨後正式成立聯合指揮部,長期以來分散指揮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彭老總的將才也得以體現,這也為後來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話

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看,會覺得金日成怎麼這樣呢?怎麼拖了這麼久才解決?這不白耽誤工夫嗎?

但我們若是換個角度看問題,站在朝鮮領導人的立場上看問題,其實還是能夠理解他的。

朝鮮在古代歷來是中國的藩屬國,金日成要是草率就交出軍隊指揮權,難免會讓其他人多想,以為歷史又在重演。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就算是再親密的朋友,也難保一直以來都關係好。可喜的是雙方雖然有間隙,但在良好的交流之下,總能友好的把問題解決。

中朝友誼萬歲!


全文完。

感謝品讀,歡迎點讚、收藏、轉發。

本文作者沒人要的洋芋,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