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史 | 魏國極盛轉衰:吃別人畫的大餅 把好牌打成爛牌

蓋樓層面積 發佈 2022-12-08T22:20:59.461160+00:00

其中包括河東的安邑一帶,以及河內地區的安陽等數座城邑。魏國相比與趙、韓二國,掌握了晉國已經開發好的政治經濟地段、抵禦秦國東進的邊關要塞,以及靠近中原的文化區域。

01.手牌:豐富的資產

戰國初期,魏國作為三晉之首,瓜分到了晉國大部分的政治遺產。

其中包括河東的安邑一帶,以及河內地區的安陽等數座城邑。

從地圖板塊來看,雖然趙國分到的領土比魏國還多,但這些地方大多都位於中原以北的偏遠地帶。

魏國相比與趙、韓二國,掌握了晉國已經開發好的政治經濟地段、抵禦秦國東進的邊關要塞(上圖左邊的紫色區域),以及靠近中原的文化區域(上圖右邊的紫色區域)。


春秋末,戰國初。

隨著學者的出現和士階層的崛起,各國湧現出了大量人才。

學士們在各國間週遊,尋找施展各自才華的機會。

而在經濟、政治領先的魏國,就成了這些游士們青睞的首選。

不過,魏國能擁有這些成就,不光光是因為豐厚的遺產;

這還要得益於在魏文侯的支持下,讓李悝在國內推動變法改革

之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了。

魏國是戰國時期最早執行變法的國家。李悝在農業、經濟、政治、法制等方面進行改革。

廢除了貴族階級的特權,增加了土地的耕種面積(提高糧食產量),提升了經濟的增長。

變法的結果,就是讓魏國在第一時間全面提升了國內的綜合實力,成為了戰國初期的第一個強國。

而正因為各方面的繁榮,以及前沿的包容思想,才讓魏國吸納了諸多人才。

例如:吳起(衛國)、樂羊(宋國)、商鞅(衛國)、翟璜、西門豹、公叔痤等人。

在變法帶來的成效,以及眾多人才支撐的雙重加持下,魏國於戰國早期的兼併戰中,獲得了豐碩的戰績。


前413年開始,魏文侯派吳起向西攻打秦國。

僅僅2年的時間,吳起就拿下了秦國的河西地帶。進一步把秦國鉗制或者說是困在了函谷關以西的地區。


科普:為什麼春期秦國的存在感很低

早在春秋時期,秦國之所以沒有出現在中原的戰場,就是因為多次遭到了晉國的阻擊。

從秦晉之好再到秦晉決裂,兩國打了大大小小几十場仗。

我們單看秦國主動進攻的戰爭:

前624年,秦國進攻山西的王官,雖然場面占優,但是因為補給跟不上,只好班師回朝

前619年,秦國攻取武城;

前615年,河曲之戰,秦國試圖啃下河東,但被晉國成功得防禦了下來。

前578年,秦、楚聯合伐晉,晉厲公號令中原諸侯,於麻隧挫敗秦國的計劃。秦國因此元氣大傷

前559年,秦偷襲晉國得逞,但在2兩年後就遭到晉國的報復。一進一出,也沒撈到絕對的好處

春秋時,秦晉之間就是圍繞河西與河東展開爭奪。事實也證明秦國屢次東進,都因為晉國的存在而計劃泡湯。


科普:吳起

如今吳起把整個河西地區收入魏國囊中,足以看出魏國強大的國力以及吳起出眾的軍事能力。

而吳起這個人,確實有些本事。

他本是衛國人,早先在魯國做官,受到排擠後逃到魏國,又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

真的是在哪兒都會發光。(後來又去楚國主持變法)

作為魏國軍官,吳起完全沒有領導的架子。

他衣食住行全和普通士兵待在一起,還親自給士兵吸吮膿液。

你說有這樣把自己當真兄弟的老闆,誰還不願意死心塌地的跟著他?


吳起攻下河西只完成了任務的一半,剩下一半是如何守河西。

為此,擔任河西郡守的吳起發明了"武卒"

"武卒",簡單來說,就是選拔精兵的制度。

魏國農業、經濟、軍事的強大,是有底層的人口基數來做支撐的


別人還是"抓男丁"模式來充軍的時候,魏國已經開始培養和選拔士兵了。

在戰場上,1換1和1換3可是有本質的區別。

魏國對士兵的負重(攜帶軍糧)、體能(急行軍)、力量(開弓射箭)等多個方面都有考核要求。

前期強大的魏國不光是拿下了河西一帶。在樂羊的帶領下,魏國還隔著趙國攻滅了中山。

鼎盛時期的魏國,主要控制著河東河西(下圖左)、河內(下圖右下)、中山(下圖右上)這三大板塊的疆域。

02.下註:兩難的抉擇

雖然我們都說七雄爭霸,然而在戰國初年,諸侯間達成共識的只有六個強國。

哪一個國家被排除在外了?

那就是最後統一華夏的秦國。

前面說了,春秋時由於晉國的存在,秦國東進一直受阻;

戰國時,魏國拿下河西地區,意味著秦國又進一步遠離了中原地帶。

當時,無法參與中原盟會的秦國被當作夷狄外族,不受諸侯的待見。

換句話說就是:別人都不願意帶著秦伯一起玩兒。


而貫穿整個西周和春秋,列國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在中原。

中原中原,帶個"中"字是有道理的。

你看楚國曾經一直想融入周天子的體系,就搞了一個問鼎中原。


你問這個和魏國有啥關係?

別著急,你只要先記住河西河東地區就行了,這是魏國下注的一個選項,下面我們再介紹另外一個選項。

隨著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的完成,牌桌上誰是玩家誰是籌碼已經清晰明了。

現在楚、韓已經把兵力注入鄭國,試圖進一步在中原安插勢力。

看圖,魏國的領土相當分散

所以,三晉之間的關係格外重要。

早期的趙魏韓形如兄弟,魏侯可以刷臉卡向兩國借道,以此來連接三個板塊

所以當楚、韓攻入鄭國的時候,三晉聯合抵禦楚國,共同瓜分勝利果實。


然而,三晉中實際真正撈到好處的只有魏、韓兩國。

因為趙國位置太靠北邊了,想吃肉但是吃不到啊。

所以,趙國就把目標望向了衛國(魏國的小弟),這就加劇了三晉的分裂。

由於衛國的緣故,魏、趙兩國下場廝殺。

但魏國的綜合國力更強,同時掌握中山與河內地區的魏國在位置上也限制著趙國的發揮。

趙國為了活命,找楚國幫忙。

楚國一進場,就把魏國的諸多問題暴露了出來。

一是,楚國的進攻直接切斷了魏國河東與河內地區的連接

交通斷了,等於糧草兵馬物資的輸送就停擺了。

而主導楚國進軍的不是別人,正是之前替魏國攻下河西地區的吳起。

吳起在魏國遭到了猜忌和陷害,無奈之下又投奔到楚國。他受李悝法家思想的影響,在楚國也搞起了改革。

「人才的流失也成了魏國失敗的其中一個因素」


二是,雖然趙、魏後來停了戰,但是兩者關係已經惡化,這就導致魏河內與中山地區的連接中斷

中山國後來重新復國,魏國徹底丟掉了這一個板塊。


而這最後一個問題,也是魏侯最顧慮的問題。

那就是,魏國在河內征戰的同時,秦國開始對河西地區動手

隨著三晉關係的破裂,日後韓國完全有能力代替楚國這個角色,並可能夥同趙國再次切斷魏國河東與河內地區的交通線

我們來看上面這張圖。

魏國此時掌握著河東河西、河內,兩大板塊。

河東:魏國國都,相對遠離中原,面臨被秦、趙、韓包圍的風險。

河內:中原文化中心,雖然競爭力大,但四周有周、鄭、衛、宋、魯等小國可以爭取。


好了,基於現在的大背景,如果你是魏侯,請問你會選哪個板塊進行發展?

如果你選擇發展河內地區的話,那恭喜你,你可能就走上魏國由盛轉衰的老路了。

前361年,魏侯趁著三晉關係還沒徹底決裂的時候,向趙、韓提出換地的請求。

換地的目的,其實是把國都從河東的安邑遷至河內的大梁,實現戰略重心大轉移

「同時期魏惠王棄用商鞅,商鞅帶著法家學說進入秦國」

至此,魏國將河內地區的領土連成了一片,也將資源和注意力都放在了中原地帶。(河東河西地區依然留存)

「紫色區域就是魏國的領土」


03.出牌:逐鹿中原

前360年前後,戰國七雄都陸陸續續開始變法,各國實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戰國的全面兼併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魏國大費周章的遷都到河內,很明顯就是要在中原搞事情

為了保護衛國這個小弟,魏侯以此為藉口率先對趙國發難


憑藉多年來變法取得的成就,魏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將趙國的邯鄲逼入絕境。

我認為魏軍這次伐趙,是做了一定的準備。

事前魏侯就與周邊的韓、宋、魯、衛會盟,避免像先前那樣遭到楚國的襲擊,使自己腹背受敵。

後來楚軍確實採取了援趙的行動,但是並沒有取得什麼效果。


然而,這並不代表趙國失去了援助,因為趙、齊之間還存在著某種同盟的關係。

同時,中原這塊地實在是太香了,誰都不願意讓別人多吃掉一塊肥肉。

齊威王答應了趙侯求救的請求,派田忌和孫臏出兵援趙。

當時,齊、魏雙方的兵力幾乎是對等的水平。

孫臏提出:

" 魏國的精銳為了攻打邯鄲,幾近傾巢而出。此時魏都大梁處於空虛的狀態。只要出兵進攻魏國大本營,就可以救下邯鄲。"

為了達成目的,齊軍設下層層圈套。

其一,高調進軍平陵,意在轉移魏軍大部隊的注意力,同時在交戰中示敵以弱,讓魏軍放鬆警惕;

其二,派輕騎兵突襲魏國大本營,迫使魏將龐涓無心戀戰,並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撤軍救國;

其三,在必經之路桂陵設伏,突襲魏軍,打他個猝不及防。

這場齊對魏發動的桂陵之戰,就是經典的圍魏救趙

桂陵一戰,魏國主力雖然沒有受到實質性的重創,魏都大梁也沒有真正遭到襲擊。

但它猶如沼澤一般,將魏國拖入了一個難以脫身的深淵。

魏惠王一心要在中原尋求突破,重振旗鼓後還是攻破了邯鄲,又聯合韓國於襄陵擊敗了齊國為首的聯軍。

然而,這幾場勝仗並沒有給魏國帶來多大的收益,甚至還可以說魏國做了一點賠本買賣。

一方面,就在魏王把經營的重點放在中原的時候,秦國已經向東攻取了少梁等地,秦國的軍隊也安插在了魏國河東地區以及韓國邊壤的交接處。

另一方面,中原的局勢並沒有魏王想像中的那麼好控制。

魏軍攻破邯鄲,消耗了大量的元氣,而齊、趙、楚也並沒有因為戰敗而讓步;

他們通過談判施壓的方式,以求和的名義迫使魏國歸還邯鄲


04.吃餅、梭哈:崩盤的開始

假如每個人心中都有執念的話,那魏惠王的執念就是獨步中原。

當一個人鐵了心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只想聽自己願意聽到的東西,哪怕說話人的是曾經的棄將,別國的功臣。


給魏惠王說好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在秦國搞變法的商鞅

商鞅本是衛國人,他和吳起一樣,來到魏國是為了尋求施展才華的機會。

不過,商鞅在這裡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他在魏國的天花板就僅僅是國相的門客

因此,當被中原列國歧視的秦孝公下定改革的決心時,商鞅就轉變了戰線,決定前往秦國碰碰運氣。

沒想到這一去,商鞅帶著從李悝那裡學來的法家思想,真的在秦國取得了成功。


圍魏救趙之時,正在進行第一次變法的秦國成功偷襲並奪回了部分河西領地

那時秦國變法的時間短,國家還處於在提升期,秦孝公認為自己如果與魏國正面交鋒的話勝算不大。

所以打了勝仗的秦孝公還是很焦慮的,他擔心魏國遭到魏國的反撲。

這個時候,商鞅站出來,主動要求出使魏國。他此行的目的就要讓魏王打消對秦國出兵的念頭

你一定想不到他是怎麼勸說魏王的。

因為商鞅沒有勸,而是給魏王畫了一個超級大的餅,同時這個餅呢,魏王還願意咽下去。

商鞅曾在魏國"流過洋",作為"魏國通"的他知道魏王對於中原的執念。而這一點正好就被商鞅利用了起來。


商鞅來到魏國,馬上就開始給魏惠王畫餅了,說道:" 秦國這個荒蠻之地,不需要您動手就會屈服。您要想稱霸天下的話,應該代替天子的頭銜,在中原召集魯、衛、宋等國,北邊爭取燕國,西邊爭取秦國。這樣中、西、北三大地區都聽您的號令,如此一來,只要調集諸侯的軍隊,就可以南攻楚國、東圖齊國,霸業馬上就能完成了吶"

你還別說,我聽了這個計劃都覺得很誘人。更別說那位為了中原而專門遷都大梁的魏惠王了。

很快,魏王就著手於稱王的事業,他召集諸侯前來參加盟會,讓其承認自己天子的稱號。


然而魏王手牌雖然摸得好,但他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也沒有摸清場上其他玩家的心理。

此時大國們雖然都有僭越天子的想法,但大家都還沒有下場斗一斗,怎麼會輕易承認別人就是天子呢?


因此齊、楚、韓為首的大國率先跳出來反對魏王;

同時那些小國也對此感到畏懼,其中不少諸侯還投入了齊國的懷抱。


讓魏惠王沒想到的是,這次稱王的行動非但沒有給他帶來正向的收益,反而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暴露在風險之下。


馬陵之戰

前342年,因韓國極力反對魏國,騎虎難下的魏王舉大軍全力進攻韓國。

被打得焦頭爛額的韓國很快就向齊國求救。


這一場仗,其實關乎著未來中原局勢的走向

成了眾諸侯打擊對象的魏國,如果不主動採取行動,那別國可能就要攻入魏境

對其他諸侯來說,如果讓魏國攻下韓國,意味著魏國將控制中原的咽喉要道


因此,齊國不光要制止魏國,還要限制韓國的進退,這樣的話才能將齊國的利益最大化,以為日後進軍中原做好鋪墊。

為此,齊國在1年後才出兵援韓,齊威王就是等到韓、魏雙方打得精疲力盡時,再來坐收漁翁之利。


前341年,齊國將帥田忌、孫臏等人率10萬大軍踏入魏地,魏王也派大將龐涓和太子也領10萬兵馬前來對抗。

孫臏為了迷惑魏軍,一方面故意每天減少營中軍灶的數量,製造出齊軍渙散逃散的假象

同時,齊軍又選擇埋伏在狹窄的馬陵,等待魏軍的到來。

那天夜裡,被麻痹的魏軍為追擊"軍心渙散"的齊人行軍至馬陵。

然而等待他們不是一場大勝,而是齊軍萬箭齊發、滾石俱下的伏擊。

齊軍全殲了魏國的主力部隊,俘虜了魏太子,魏將龐涓也飲恨自殺。

馬陵之戰帶給魏國打擊是相當慘重的,未來的王儲被俘虜,引以為傲的精兵悍將也死了一大批

而吃了敗仗的魏王更是沒有了從前的氣焰。

為了避免再遭齊、楚兩國的進攻,魏王放下了身段,主動承認齊王的地位。

魏王這麼做,一是向齊王示弱,減少東邊的壓力;二是激怒楚國(楚王不承認齊王,就會出兵伐齊),轉移來自楚國的矛盾。

可見,馬陵一戰,魏惠王還失去了強國的威望和地位

但,這僅僅是魏國中原戰場的損失。

那個給魏王畫大餅的商鞅,不僅借他人之手重創了魏國,還成功的為秦國爭取了第二次變法的機會

在魏國與齊國爆發衝突的時候,秦軍再度卷土東進,收復河西失地。

在之後的10年時間裡,秦軍數次東征,屠三晉平民,殲敵數十萬,奪回了整個河西地區

河西的失守意味著魏國從此也失去了河東地區的主動權,也暗示著掌握了函谷關的秦國撬開了進軍中原的大門。

魏國就此衰落,但華夏大地即將開始合縱連橫的戰國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