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文言實詞之「古今異義」

老謝語文堂 發佈 2022-12-10T03:15:07.461798+00:00

文言文中的某些詞的原有意義比較狹窄,後來意義有了發展,應用範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象叫詞義的擴大。【例】1.「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中的「河」,在古代是專有名詞,指黃河,而現在擴大為用於泛指的通名了。

古今異義詞分類


一、詞義擴大

文言文中的某些詞的原有意義比較狹窄,後來意義有了發展,應用範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象叫詞義的擴大。

【例】1.「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寡人之於國也》)中的「河」,在古代是專有名詞,指黃河,而現在擴大為用於泛指的通名了。

2.「是女子不好」(《西門豹治鄴》)中的「好」,在文言文中專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現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質,對人、事、物都可以修飾限制。

二、詞義縮小

詞義的縮小,是指詞的古義,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窄的現象。

【例】1.「金就礪則利」(《勸學》)中的「金」,在文言文中泛指一切金屬,而在現代漢語中專指黃金。

2.「丈夫亦愛憐其子乎?」(《觸龍說趙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壺酒,一犬」(《勾踐滅吳》)中的「丈夫」則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還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還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稱丈夫,但在現代漢語中「丈夫」一般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因」(《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行李」,在文言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在該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現代漢語中僅僅指出門所帶的東西。

三、詞義強化

某些詞語的今義與在文言文中的意義相比,詞義性質發生了變化,程度加深了。這是詞義的強化。

【例】1.「恨」,古代多表遺憾、不滿意。「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其今義則表仇恨、懷恨。

2.「誅」原義是責備。「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後來強化為「殺戮」的意義了。

四、詞義弱化

詞義弱化是指詞義程度的減弱。

【例】1.「飢餓」中的「餓」字,古義是指嚴重的飢餓,已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孟子》「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中即用「餓」的古義,而現代漢語中「餓」是指一般的肚子餓。

2.「怨恨」的「怨」字,古義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義「恨」減弱為「不滿意、責備」的意思,如「任勞任怨」。

3.今天的「疾病」一詞中的「病」,和「疾」一樣,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義中的「病」卻和「疾」有別,指大病、重病。

五、詞義轉移

文言文中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展,由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到表示另外一種對象,古今之間的差別較大,沒有明顯的聯繫,這就叫做詞義的轉移。

【例】1.「棄兵曳甲而走」(《寡人之於國也》)中的「走」,古義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

2.「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勾踐滅吳》)中的「中原」,古義指原野,而在現代則指中原地區。

3.「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負的男子,現在則專指為革命事業獻身的人。

4.「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劌論戰》)中的「犧牲」,古義指祭祀用作祭品的豬牛羊等,是名詞,今義轉移為「為了某種目的而捨去自己的生命或權利」,是動詞。

六、感情色彩變化

古今詞義在演變歷史進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化的現象,叫做詞義的感情色彩變化。

【例】1.「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謗」是「批評議論」之義,而今天的「謗」卻是「惡意中傷」之意,已由中性詞轉變為貶義詞。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識淺陋,並沒有貶義,現在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已變為貶義詞。


【方法指導】


辨識古今異義詞的方法

1.區分單、雙音節詞

古漢語中有些單音節組合詞與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同形,很容易被當作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因此閱讀文言文時,一是注意不能依據現代漢語語言習慣,把文言文中的兩個單音節詞誤認為一個雙音節詞。如「交/通」「妻/子」「無/論」「地/方」等;二是注意辨別文言文中的雙音節詞,不要拆成單音節詞來理解。

2.認真辨析細微差異

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古今詞義在很多方面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古今詞義完全相同或完全無關只是語言中極少數的現象。對古今詞義接近,但又有差別的詞語要注意仔細辨析,因為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3.注意記憶詞義轉移的詞

一般來說,詞義轉移的詞,其古今詞義差別較大,我們要盡最大努力記住它們之間的迥異。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中的「分布、散布」,古義為映的意思,現則指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織物,古今詞義相差比較大。


【對點練習】

1.寫出下面加粗字詞的古義。

(1)其實百倍

古義: 今義:實際上、事實上

(2)思厥先祖父

古義: 今義:即父親的父親

(3)然後得一夕安寢

古義: 今義:之後

(4)至於顛覆

古義: 今義:表示對事物進行補充說明或處理

(5)賂秦耶

古義: 今義:率領;不慎重

(6)後秦擊趙者

古義: 今義;表示又一次

(7)於反覆不宜鹵莽

古義: 今義:一遍又一遍,多次重複

(8)不任區區嚮往之至

古義: 今義:小或少

(9)故略上報

古義: 今義:向上級匯報

(10)必固其根本

古義: 今義: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11)凡百元首

古義: 今義: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12)則縱情以傲物

古義: 今義:盡情

(13)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古義: 今義:走路

(14)則思三驅以為

古義: 今義:認為

2.下列各組句子全都有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A.汝可以模擬得之 裹足不入秦 不如拼搏一笑

B.行李之往來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C.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期山東為三處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D.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於是項王大呼馳下 役聰明之耳目

3.下列選項中加粗詞的含義與現代漢語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A.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B.與戰敗而亡者,其實百倍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C.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 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

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詞不全屬於古今異義的一組是

A.行李之往來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

B.敢以煩執事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C.而聽細說 持千金之資物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D.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 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異義詞語的數量是

①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②於反覆不宜鹵莽 ③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以貨物與常 ⑤律知武終不可脅 ⑥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⑦匈奴詭言武死 ⑧武等實在 ⑨躡足行伍之間 ⑩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⑪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⑫朝夕遣人候問武

A.1 B.2 C.3 D.4

6.對下面每組句子中加粗雙音節詞語意義的判斷,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①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優秀人才)②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動心)

B.①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公公和婆婆)②傳其事以為官戒(把……作為)

C.①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文雅)②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

D.①不抑耗其實而已(它的果實)②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邊)

7.下列加粗的文言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舉地千里,至今治強(安定強盛) ②汝可以模擬得之(模仿)③約為婚姻(親家、有婚姻關係的親戚)④燕趙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⑤故略上報(向上級匯報) 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輩父輩)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區)⑨行李之往來(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

A.①②⑤⑦ B.③⑥⑧⑩ C.④⑤⑥⑧ D.①③⑥⑨

8.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意思全都與現代漢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①既窈窕以尋壑 ②悅親戚之情話 ③感慨系之矣 ④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⑤氣息奄奄 ⑥桂影斑駁

A. 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館

參考答案


1.(1)那實際上(2)祖輩父輩(3)這樣以後(4)到了……的地步(5)一概,全都(6)兩次 (7)書信往返(8)小,用作謙辭,指區區之心(9)寫回信(10)樹木的根部(11)泛指古代的帝王(12)放縱情感(13)路人(14)把(它)當作

2.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中古今異義現象的能力。

A項,「模擬」,古義:想像,揣摩;今義:模仿。句意:你可以想像到我的萬千衷情。無古今異義詞,句意:裹足止步不入秦國。「拼搏」,古義:兩個詞,拼一拼,搏一搏;今義:指使出全部力量搏鬥或爭取。句意:不如讓它斗一斗,換得一笑了事。

B項,「行李」,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句意:出使的人來來往往。無古今異義詞,句意: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氣候」,古義:天氣;今義:指一個地區的氣象概況。句意:一天裡邊,一座宮殿中間,氣候卻不一樣。

C項,「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很,非常。句意: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山東」,古義:山的東面;今義:山東省。句意:約定衝到山的東邊,分作三處集合。「故事」,古義:先例,舊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有關人物的事情,句意:降低身份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

D項,「同志」,古義:相同志趣;今義:人們慣用的彼此之間的稱呼。句意:國家大事成與不成自有相同志趣的人在。無古今異義詞,句意:於是項王高聲呼喊著沖了下去。「聰明」古義:聽覺、視覺靈敏,特指君主的視聽。今義:智力發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句意:勞損聰明的耳目。

3.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中古今異義現象的能力。

A項,「行路」,古義:陌路人;今義:走路。句意:若傲慢自滿地對待他人,即使是骨肉親人見了面也會形同陌路人。「可憐」,古義:可惜;今義:值得同情。句意:楚國人(項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

B項,「其實」,古義:那實際上;今義:實際上。句意: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氣候」,古義:天氣冷暖;今義:一定地區里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氣象情況。句意:就在同一天內,同一座宮裡,而天氣冷暖卻截然不同。

C項,「除弊」,古今同義:除去弊病。句意:實行古代賢明君主的政策,用它來興辦(對天下)有利的事業、消除(種種)弊病。「不恤」,古今同義:不顧念、不考慮。句意:大小官員大多把不關心考慮國家大事。

D項,「童子」,古義:少年、未成年男子;今義:男孩子,泛指兒童。句意:與五六個青年,六七個少年。「祖父」,古義:泛指祖輩、父輩;今義:爺爺。句意: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

4.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中古今異義現象的能力。

A項,「行李」,古義:使者;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句意:出使的人來來往往。「窮困」,古義:走投無路,陷入困境;今義:貧窮,生活貧窮,經濟困難。句意:樊將軍因為無路可走投奔我。「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很。句意: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

B項,「執事」,古義:辦事的官吏,這裡是對對方的敬稱;今義:掌管某項工作的人。句意: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河南」,古義:黃河以南;今義:河南省。句意: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婚姻」,古義:約定結為兒女親家;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句意: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

C項,「細說」,古義:奸細小人的讒言;今義:仔細地、詳細地具體地說。句意:是聽信了奸細小人的讒言。「幣」,古義:禮品;今義:貨幣。句意:帶著價值千金的禮物。「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句意:如果放棄攻打鄭國,並且把它做為東邊大道上的主人。

D項,「可以」,古義:可以憑藉;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句意:可以用來解除燕國的憂患,替樊將軍你報仇雪恨。「匕首」,古今同義:一種武器。句意:於是太子預先尋求世上鋒利的匕首。「勞苦」,古今同義:勞累而辛苦。句意: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

5.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中古今異義現象的能力。

①「從容」,古義:委婉含蓄;今義:不慌不忙,不急迫,鎮定自若的樣子。句意:但他們都效法屈原辭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終不敢直言進諫。

②「反覆」,古義:書信往來;今義:多次重複。句意:在書信往來上不宜馬虎草率。

③「丈人」,古義:對老年男子的尊稱;今義:對岳父的別稱。句意:漢皇帝是我的長輩。

④「貨物」,古義:財物;今義:商品,可供買賣的物品。句意: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⑤沒有古今異義詞。句意: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

⑥「故事」,古義:先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句意:降低身份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

⑦沒有古今異義詞。句意: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

⑧「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句意: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

⑨沒有古今異義詞。句意:(他)躋身於戍卒的隊伍中。

⑩「山東」,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句意: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朝宗族。

⑪「從事」,古義:官名,這裡指官員;今義:干某項事業;處理,處置;辦事,辦理事務。句意:就派官員以少牢之禮祭祀於宗廟。

⑫沒有古今異義詞。句意: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

⑤⑦⑨⑫沒有古今異義詞。

6.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

A項,②「心動」,心中驚恐。句意:我正心中驚恐想要回去,忽然從水上傳來巨大的聲音。

B項,①「公姥」,偏義複詞,偏在「姥」上,「公」無意,只起到陪襯作用。句意:你這就稟告婆婆,及時送我回娘家去。

C項,①「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句意:後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②「人事」,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句意:過去為官做事,都是為了吃飯而役使自己。

7.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②模擬:琢磨,猜測。句意:你可以憑此書領會沒寫完的話。

⑤上報:寫回信。句意:所以只簡單的給您回信。

⑦天理:指牛生理上的結構。句意: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

⑩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句意:六七個少年。

8.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中古今異義現象的能力。

①窈窕:古義:幽深曲折的樣子;今義:女子文靜美好。句意: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

②親戚:古義:包括父母兄弟在內的內外親屬,內親外戚;今義:不包括家庭成員。句意:跟親戚朋友談心使我愉悅。

③感慨:心靈受到某種感觸而慨嘆,古今同義。句意:感慨就會隨之而來。

④不許:古義:不被允許;今義:不允許。句意: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

⑤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古今同義。句意:氣息微弱。

⑥斑駁:交雜錯落的樣子,古今同義。句意: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