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01.唐宋八大家之首,自比千里馬第一人

每天一首古詩故事 發佈 2022-12-10T13:47:14.957746+00:00

公元768年春,出暖花開,在河南河陽城東北不遠的地方,坐落著一個風景秀麗的小村莊,叫小韓莊。這一天,春風拂面,陽光和煦,韓仲卿家迎來了他們的第四個孩子,取名:韓愈,字退之。

公元768年春,出暖花開,在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城東北不遠的地方,坐落著一個風景秀麗的小村莊,叫小韓莊。這一天,春風拂面,陽光和煦,韓仲卿家迎來了他們的第四個孩子,取名:韓愈,字退之。

韓家世代為官,先祖韓頹曾是西漢初的將領,被封侯爵之位,位極人臣。世事變遷,到韓愈的曾祖父韓仁泰,才官至曹州司馬,相當於一個閒職,到了韓愈的父親韓仲卿,只是一個小小的秘書郎,只管圖書收藏和校寫,屬於圖書管理員外加出版社校對合二為一的官職。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韓愈剛出生不到三個月的時候,韓愈的母親因病就去世了,父親一個人扛起了全家的重擔,整日奔波於朝堂和家中,就在韓愈將要開始美好童年生活的時候,父親韓仲卿因病也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年,韓愈才3歲。

韓愈的哥哥韓會已經朝中任職,十分疼愛這個弟弟,利用空閒時間,韓會教韓愈讀書認字,雖然失去了父母,但在兄長的愛護下,日子過的十分安穩。不料,大曆十二年(777年),韓會捲入朝廷紛爭,被貶為韶州刺史,十歲的韓愈只能跟隨兄嫂前往韶州任職。在到達韶州沒多久,韓會就因病逝世,只剩下韓愈和寡嫂。

辦理完哥哥的後事後,韓愈和兄嫂鄭氏來到了江南宣州,鄭氏讓韓愈努力讀書,自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失去三位至親的韓愈很早就扛起了半個家的責任,通過自己刻苦努力的學習,公元786年,韓愈告別嫂嫂,隻身離開宣州前往長安參加科舉考試。

現實又一次打擊了韓愈,科舉考試沒有那麼簡單,躊躇滿志的韓愈在長安落第,從小飽受風霜的韓愈沒有放棄,貞元三年到五年間,韓愈3次參加科舉考試,皆落第。

在參加完貞元五年的科舉考試之後,韓愈托疲憊的身軀回到了宣州。嫂嫂鄭氏並沒有責怪他,而是鼓勵他繼續學習,在鄭氏的支持之下,韓愈又刻苦學習了三年,於公元792年重新前往長安參加進士第考試,這一次,蒼天不負有心人,韓愈終於考中了,成為了一名進士。

公元792,不幸再一次落在韓愈的身上,嫂嫂鄭氏病世,韓愈悲痛欲絕。從童年開始一直是兄嫂陪伴和鼓勵自己,長兄為父,兄嫂為母,兄嫂的養育之恩永世難忘,韓愈特地回到宣州為鄭氏守喪五月,而後繼續返回長安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

貞元九年到十一年,韓愈參加了三次博學宏詞科考試,三次都沒有考過。現實再一次打擊了韓愈,但是韓愈沒有放棄,於是韓愈主動給當朝宰相寫了一封《上宰相書》,轉眼十多天過去了,韓愈沒有收到回復,於是又寫了第二封,又過了十幾天,依然沒有答覆。

寒窗苦讀二十載,本想進士題名,安邦天下,結果卻是空有抱負,投靠無門,鬱鬱寡歡的韓愈提筆寫下了舉世名作《馬說》:

馬說:「說」是一種文體,屬於論說文。

伯樂:相傳古之善相馬者。一說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曾薦方九堙為秦穆公相馬,認為相馬必須「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有人說這就是孫陽,稱孫陽伯樂。再一說春秋末趙簡子之臣郵無恤,字子良,號伯樂,亦稱王良,善御馬,又善相馬。《呂氏春秋·觀表》論古之相馬者說:「若趙之王良,秦之伯樂、方九堙,尤盡其妙矣。」又一說,伯樂本星名,主管天馬。

祗(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只是在馬夫、僕役一類人的手中受辱。祗,同「只」,只是。一作「只」。辱,受屈辱。於,表被動。奴隸人,本是地位低下受奴役之人,此指馬夫、僕役一類人。

駢(pián)死:並列而死。駢,本意為兩馬並駕,引申為並列。槽櫪(cáo lì):馬槽。槽,盛草類、豆類等飼料的器具。櫪,馬廄,馬飲食和宿歇的處所。

不以千里稱:不把它稱為千里馬。稱,稱讚,稱名。

一食(shí):吃一頓。或:有時。盡:用作動詞,吃盡。粟(sù):北方通稱「穀子」,去皮後叫「小米」。這裡泛指糧食。石(古書中讀shí,今讀dàn):計算容量的單位,十斗為一石。

食(sì):同「飼」,餵養。以下除「食不飽」的「食」念shí,其餘的「食」都念sì。

才美不外見(xiàn):出眾的才能不能表現在外。才美,出眾的才華。見,同「現」,顯現。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想要與普通馬一樣奔跑尚且不可能辦到。且,猶,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不可得,不可能。

策:馬鞭,這裡用作動詞,鞭打,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不以其道,不用正確的方法。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嘶鳴的時候又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執策而臨之:拿著馬鞭來到它的面前。臨,面對,接近。

其真無馬邪(yé):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表反問,可譯為「難道」。邪:同「耶」,表反問,可譯為「嗎」。

白話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並列死在馬廄里,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夠吃盡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千里馬的食量而餵養它。這匹千里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美好的才能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它嘶鳴的時候,又不能明白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面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莫道紅塵皆是客,天涯海角存知音。關注下一集: 傷心離長安,不忘朋友情。明天見。

人生這條路上,從來沒有所謂最正確的選擇。當你學會為自己負責,學會勇敢和擔當,那麼無論你選哪一條路,最終都會通向陽光大道。珍惜每一個當下,讓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

關鍵字: